第四节 军事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68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军事设施
分类号: D674.5
页数: 10
页码: 158-1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军事设施的情况,包含了守捉,关隘,烽燧和馆。
关键词: 军事 设施 龟兹

内容

西汉神爵二年(前60)汉宣帝命郑吉任西域都护府都护,治乌垒城(今轮台县东策大雅)。西汉政府向西域,派驻军队以屯田积谷筹饷。汉武帝起,始于轮台、渠犁一带屯田;昭帝时,采用桑弘羊建议,屯田扩大到龟兹南部及姑墨等处。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在《塔里木盆地考古》一书中记载其民国19年(1930)沙雅县英业古城东北考古发现“长达二百华里之古渠..在渠旁及遗址中,曾觅出汉代五铢钱及陶片”。此渠维吾尔语称“黑太也拉克”,即汉人渠之意。1949年后,考古人员仍见沙雅汉人渠长200多米,宽达8米,深达3米。《汉书·西域传》载:“日贰亡,阻康居,汉徙己校屯姑墨,欲侯便讨焉”。建始三年(前30)乌孙内乱,小昆弥拊离被弟日贰杀害。西汉政府派段会宗出使乌孙,立拊离子安日为小,昆弥,日贰逃往康居。西汉政府决定己校率军1000人屯田姑墨,以备讨伐乌孙反汉的分裂势力。永元三年(91),龟兹、姑墨、温宿降于班超,汉朝政府即以班超为西域都护,班超即将西域都护府从乌垒城迁至龟兹它乾城,驻军戍守。西域都护驻军龟兹直至永初元年(107),东汉政府撤回西域都护府。
  汉朝政府在新疆的各条商道上修筑城垒和烽火台,驻扎戍兵,执行军事任务。汉宣帝之后,烽燧组织和城垒关卡已遍及西域各地。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稍筑列亭,连城而西。”在焉耆至拜城之间,至今遗存许多大小不等的汉代城垒及烽燧遗址。今拜城黑英山乡喀拉达山麓博者克拉格沟口遗存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于永寿四年(158)八月所筑城垒,并有崖刻诵绩。
  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无中原王朝的驻军。
  晋太元八年(383),前秦符坚派吕光率总兵7万、铁骑5000向西域进军。次年(384)攻入龟兹,大军驻扎龟兹,直至太元十年(385)三月。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力排谏官魏征反对在高昌地区设立与内地一样的州县之意,在高昌设州县治理,,同时设立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治理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显庆三年(658)五月二日,唐朝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唐朝在安西驻防的军队,按照唐朝中央政府的军制,分军、守捉、城、镇数级。都护府、军、守捉、城和镇的官员,皆由唐朝中央政府任命。安西唐军初有步、骑之分,实皆清一色行动迅速的骑兵。普通骑士皆备两骑;步兵亦各备私马,为全国精兵之最。唐朝安西都护府的驻军,在长寿元年(692)武威军总管大破吐蕃收复四镇后兵力大增。《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四年载:“自王孝杰克复四镇,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以唐兵三万戍之。”此后,驻军略有减少。《资治通鉴》卷215载:天宝元年(742)“春,正月,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新唐书·地理志》载:“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国城内,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衣赐六十二万疋段。”
  军,屯驻于天山南北的大城重镇,修筑营堡。安西都护府时,军有:瀚海军,长安二年(702)置于庭州,“城内管镇兵万二千人,马四千二百匹”;天山军,开元二年(714)置于伊州城内,管镇兵5000人,马500匹;伊吾军,景龙四年(710)置于伊州西北甘露州,管镇兵3000人,马300匹;保大军,约于调露元年(679)置于碎叶城,又名碎叶镇守军;静塞军,大历六年(771)置于轮台附近;清海军,置于庭州西清海镇。
  安西四镇,实为军级建制,全称安西四镇守军,其军事长官称镇守使。四镇驻地与都督府不一,其中龟兹镇置于拨换,焉耆镇置于博格达沁古城,于阗镇置于于阗东城(今洛浦县阿克斯比尔古城),疏勒镇置于今阿西克阗干附近的托卜沁古城。四镇所辖兵力失载于史,两唐书《高仙芝》所载伐小勃律之役,每一镇守使所辖兵力约在3000~5000之间。
  守捉为驻防军的中级建置单位,屯兵营堡于主要交通干线上。主兵长官称守捉使,所辖兵员皆数百至千人之间,史载有:于阗东西之兰城守捉、坎城守捉、葱岭守捉;碎叶路之沙钵守捉、凭洛守捉、独山守捉、乌宰守捉、东林守捉、西林守捉;西州至龟兹之张三城守捉、拨换守捉。其中拨换守捉所统兵力超过千人。
  城、镇为较低级的驻军单位。城设城主;镇(与四镇不同)设镇将,分上、中、下三等,上镇将六品,中镇将正七品,下镇将从七品。《新唐书》卷40载蒲类县境有蒲类、郝遮、咸泉三镇;于阗城西有胡弩、固城、吉良三镇;于阗城东有且末镇,西南有皮山镇。
  驻防军的基层组织有关、戍、烽、馆和铺等。
  关,要隘军堡,设关令;戍,边防警堡,设戍主。皆掌水陆关卡之禁,各统兵若干。分三等,上关令、戍主,正八品;中关令、戍主,从八品;下关令、戍主,正九品。安西都护辖地关戍有:雀离关,今库车河出雀离塔格山口处,今有一古堡;盐水关,今库车北雀离塔格山盐水沟夏德郎古堡;柘厥关,今库车县城西23千米左右的玉其土尔、夏克土尔,夹峙于渭干河两岸,故称东柘厥关、西柘厥关;乌垒关,今拉伊苏河畔,古堡今存;铁门关,位扼焉耆至库尔勒狭谷出口处,今塔什店南3000米处。
  烽,警报单位,每三十里(唐制)置一烽,建于边塞山险要隘处。烽有烽帅,管烽卒三至五人,平时防烽〓田,准备积薪,有警则举火。隋制,“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隋书》卷51)唐制相同。凡烟火,一昼夜须行1000千米。烽卒由卫士充任,无卫士则举乡兵仗充。,烽堠还有勘察过所之责,先发箭警告,防无过所公验者私度。唐玄奘西行过烽饮水时即遇箭射,终为烽卒弋获。有的烽另备副帅,还特备长探。
  铺,军中情报单位,有暗铺、捉铺、马铺、驼铺和驿铺。铺设铺兵,又作铺人。
  隶于烽帅的还有游弈、土河。唐军中还配备军典(军中文书)和军医。
  唐军队编制和装备,史书有载,约300人为团(设校尉),50人为队(设队正),10人为火(设火长)。每火备六驮马,装载军用灶具,甲床,工具;每士卒携一弓,30箭,一柄胡禄横刀(大横刀),一块砺石,麦饭九斗,米二升,皆自带;甲胄武器,临战颁发。
  一、守捉
  《辞海》“守捉条:唐制,军队戍守之地,较大都称军,上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天宝以前,军、城、守捉皆有伎。又上元以后改防御伎为团练守捉伎,简称则无守捉二字”。可知守捉是军队戍守之地,在唐代的天山南北各军事通道上都设有守捉。主要有:黑水守捉、坎城守捉、葱岭守捉、兰城守捉、俱六城守捉、沙钵城守捉、耶勒城守捉、凭洛守捉、罗护守捉、赤亭守捉、张堡守捉、西林守捉、东林守捉、乌宰守捉、叶河守捉、独山守捉、张三城守捉、独山守捉、冯洛守捉等。在安西都护府所属的龟兹境内,据《新唐书》引贾耽《皇华四达记》中记载自焉耆都督府至龟兹都督府之间有六个守捉城,其名称为:“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据此,根据史籍及考古发掘大致可考定六个守捉城的位置如下:
  (一)于术守捉
  于术守捉城的位置据贾耽所记为过铁门关后10千米。按现今行政区域看,已属库尔勒市辖区。根据资料核查,在今库尔勒城南经3000米的夏渴兰旦古城遗址,“城周1080米,中有土墩,墩为土坯所砌”。出土文物颇具唐人风格。可能就是于术守捉城所在地。
  (二)榆林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又西行二百里至榆林守捉。”从现在库尔勒市的夏渴兰旦古城,西行,沿着乌鲁木齐至库车公路全在南麓的山前戈壁中行走,只见在风中摇曳的少量芨芨草、骆驼刺等荒漠干旱植物,直至轮台野云沟区域始见树木、村落和绿洲。地处乌库公路北侧约百米处有一座较完整的阿克墩古城遗址。这个古城由“内外两重围墙组成。外围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67米,南墙垣适中有豁口。内围墙置西偏南,有一面利用的是外围西墙。内墙垣也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2米,东西宽约35米,南门宽约6米。内墙垣东北隅有一圆形土坯建筑,直径约11米,残高约3~4米,其西北角尚存枯井一口。在居址内采集有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钱币多枚,小铜佛像、各种铜扣、铜饰件、铁残件等”。这里出土的各种文物,经鉴定均属唐代。在古城西南1000米左右,仍残存高约2.5米的烽火台一座。考古学家黄文弼还指出,有两个红泥质的陶罐,“出野云沟东北二十里阿克墩东北一古冢中,据说当时掘出尸骨甚多,有陶罐数十”。根据这些实物判断,阿克墩古城可能是唐朝的榆林守捉城,是一个重要的戍守古堡,当然在这里常会发生战争,所以抛散在野的尸骨很多。更足证明是古战场重地。
  (三)龙泉守捉
  据《新唐书·地理志》称:自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自野云沟至阳霞乡,有发源于北部天山的洋霞河流贯其境,仅次于迪那河水量,形成了轮台县境内的一块重要绿洲。向以泉水多而著名。现于阳霞乡西的博斯坦村尚有龙泉遗址,清代曾在此设置驿站,当时龙泉曾为阳霞名胜古迹之一,现泉眼虽已淤塞,唯沼泽地面积尚有400平方米,该处古柳、芦苇甚繁茂,由于那一片绿洲肥沃,故维吾尔语称其为博斯坦绿洲。龙泉一名维吾尔语称其为“依兰布拉克”,即蛇泉之意。在这里设守捉城,独得天然地理的优势。其戍堡遗址虽已难觅,但按里程、形势及经济实情看,龙泉守捉就在阳霞乡内。
  (四)东夷僻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说:龙泉守捉西“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如从龙泉守捉向西至今日轮台县城,公路里程为33千米,约66华里,可是汉唐时期,今日轮台县城一带尚未全部开发,主要在迪那河支流克孜尔河下游地段。在被当地维吾尔人民称为“黑大依协海尔”或“黑太沁故城”的东南约7千米的荒漠中有一座兵营遗址,当地维吾尔居民称为“恰库木排来克”汉语意为“轮状台”。兵营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垣南侧残存一土墩,高约5米,均为夯筑,。从遗址内出土的陶器、铜钱等文物均属唐代,这里可能就是唐代的东夷僻守捉,其地均位于阳霞西南30千米,与唐代所记里程约相当。如以黑太沁作为乌垒州府所在地,则东夷僻守捉正好起到拱卫乌垒州的重要任务。
  (五)西夷僻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自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从黑太沁故城,即《轮台县地名图志》称为“阔那协海尔古城”西北约25千米的拉伊苏河东岸有一座戍堡和两座烽火台矗立的共存遗址。从这个遗址到恰库木排来克的东夷僻守捉所在地正好35千米左右。这座拉伊苏戍堡,边长300米,现仅残留下四个城角的戍楼遗址。戍堡内出土文物很丰富,有铁刀、弓箭等兵器,有铁犁铧、铁镢头、铁镰刀等农具,和大量的陶罐、纺轮、石磨谷物加工用具等生活用具,同时还出土有“开元通宝”、“龟兹小铜钱”、“汉龟二体五铢钱”、唐代铜镜残块等,可以断定这是一座唐代戍堡,可能即是西夷僻守捉所在地。在戍堡四周,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唐代戍军开挖的沟渠和田埂,面积超过千亩。我们不能因为看到的这些屯田遗迹,把这座城看成是纯粹的屯城,因为唐制,凡有驻军的地方,必须同时进行耕牧,不论是大军所在地,还是烽卒,都得执行且耕且战的政策,所以凡是各守捉所在地,必然有耕农遗迹存在。
  在西夷僻守捉城还有两个相距不远的烽火台。一座残高约8米,边长约6米,呈方形的烽火台,在其下的居住遗迹内,曾采集到东汉的剪轮五铢铜钱,因而可以断定这座烽火台属汉朝,可知从汉朝起这里是一个军事要地。而位于东侧的烽火台,残高约14米,平面呈梯形。用土坯垒砌,每块土坯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由于土坯层内间隔着夹有数层木桩。木桩经碳14测定年代数据属唐朝。
  (六)赤岸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西夷僻守捉西“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现在库车和轮台两县是以拉依苏河为县界,看来唐代龟兹和乌垒州之间的界线也是以拉依苏河为界。若是赤岸守捉必然在今库车县境。经在拉依苏河岸边堀得的一座唐墓的棺材侧板外侧所书“东至乌垒营五里,西至手捉六十里”。显然手捉即守捉的同音异写。“西至手捉六十里”,即指从拉依苏河向西再行六十里。若是经考古探查,于今乌库公路大涝坝附近,在公路南百米的戈壁上有座城堡遗址。城堡呈方形,周长120米,残垣高约3~5米,系夯筑。在城堡内出土有“开元通宝”、“大历元宝”、“龟兹小铜钱”等唐代文物。城堡东约700米处有烽火台,残高约6米。依今公路里程计,大涝坝西距库车65千米,即130华里。与《新唐书·地理志》所说自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的记载大致相符,可证赤岸守捉可能就是大涝坝附近的城堡遗址。
  二、关隘
  唐代设置关梁,是作为“诘暴之所”。其设置原则,“关必据险路”。选择关址,须临水挟山,当川限谷,危墙深堑,克扬营垒之势、“属于要会之口,实堪控扼”。所以安西大都护府周围所在的河川、山谷隘道,必然要设置关梁,加以防守。关为要隘军堡,设关令,戍为边防敬堡,设戍主,各统兵若干。碛西重要关隘主要有:
  (一)柘厥关
  据《新唐书·地理志》称:“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拨换城。”文中白马河即今渭干河,可知柘厥关即设在唐代渭干河边,成为唐代经过安西通达中亚和世界的主要交通干线。
  亚洲腹地的古代军事要塞,受自然地理形势影响很大,河湖、山隘、沙碛,都是制约军事设施及其战术运用的主要因素。柘厥关是屏卫安西大都护府安全的锁钥,控扼龟兹与中亚交通往来的一处重镇。只要柘厥关一失,大都护府就岌岌可危,因为从柘厥关至安西大都护府,即今皮朗旧城间仅23千米多,其间一脉平川,无险可守。
  可是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1907年于库车实地考察后,却把柘厥关定在雀离关。这是弄错了位置。而伯希和在其《都勒杜尔·阿胡儿和苏巴什》的考察报告中,把都勒杜尔·阿胡尔遗址标在库车城西、库木吐拉以南、渭干河左右两岸。在他1907年所摄照片中,仍可见城垣森严,塔楼高耸。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这里考察后说:“至千佛洞(指库木吐拉)村庄附近旧城..名色乃当,遗址尚存,周约四百二十米,四方形,城中已开垦为熟地..拾唐代陶片数枚,间有带波纹灰陶片,当在唐前..有土堡一,本地人称为‘炮台’,盖为当时戍守官兵了望之所。在沙雅河(渭干河)西岸,与河坝洞区东庙相对,亦有古代寺庙遗址一区..此地亦名千佛洞,实为大庙遗址,形同一小城,周约三百八十米。沿城四周,均有住宅遗址。城东有方形高塔一座,底宽八,高约七米,砖砌..在城西亦有高塔一座,下为方形,宽约八米,上略圆形,宽约六点三米,高约六米余。”根据实地考察所得,也证明唐代柘厥关实在渭干河边。今被称为夏克土尔、玉其土尔的残存古堡,隔渭干河相对峙立,库木吐拉则在此二古堡东南约2千米,彼此成犄角之势,控制着渡渭干河西行的交通大道,城堡主体在渭干河东岸,在河西的主体则为一大型寺院。近年一些考古人员又在这些古堡区陆续捡到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唐代铸币和陶器,更证明这里是唐代重要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唐朝高僧悟空于贞元五年(789)经过龟兹时,亲眼见到“安西境内有东西柘厥关,阿遮哩贰寺”。这里既称东西柘厥关,很可能柘厥关也分布于渭干河东西两岸,而有东西柘厥关。在唐代的政治、军事设施总是伴随着佛教寺院在一起,以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政治思想统治。
  (二)雀离关
  位于安西大都护府北面的库车河上,主要是防止北方草原敌人南来袭击,在今库车城北面约20千米有一苏巴什古城,现在残存城堡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堡墙残高5米以上,只有一处门道,南向开。黄文弼教授曾在这里采集到龟兹古钱币及波斯翁米亚王朝时期库思老二世(651~702)所铸银币。城堡以北,在南北近700米,东西约200米的范围内是大片佛教建筑遗迹。倾圯了的寺院和佛塔,依然显示出其宏大规模。在库车河东岸,同样可见到,依山势走向,南北延伸的古代近百米长的残存堡墙。而在长500多米,宽150多米的范围内,同样是佛寺佛塔,丛丛列列。它们与库车河西岸的古堡,丛集的佛教建筑群隔河相望,甚为壮观宏伟。而从天山中奔腾而下的库车河,穿山越谷100多千米,出雀离塔格山口后,河面突然宽阔,约有200米左右,由此流灌库车绿洲。是以雀离塔格山口的形势十分险要,正是进入龟兹绿洲的隘口。唐代在此设立雀离关,屯兵驻扎,以控扼山区草原敌人的出入,自属十分必要。
  过雀离关后,顺库车河上溯,河两岸不仅水草颇好,且向为古代冶炼铜铁,采挖煤炭重地。向北越过大龙池、小龙池,登上铁力买提达坂,即可东入开都河谷的尤鲁都斯草原;向西北更可进入伊犁河流域的巩乃斯大草原。古代向为乌孙、匈奴、突厥诸族游牧人民的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地位十分重要。从而在库车河出山处设关对保卫安西大都护府有重要意义。
  (三)盐水沟关
  自库车绿洲通向拜城盆地的雀离塔格山中,有一条宽不过20多米的盐水沟。由此进入拜城盆地后,北越天山即可到伊犁河谷的特克斯或昭苏,西行可到阿克苏绿洲,直达中亚。所以盐水沟是古代军事和商旅要道,现在于盐水沟内仍可见到古代堡塞遗址数处,高尚存三四米,均耸立于盐水沟西岸石壁上。1907年法国伯希和曾在盐水沟峡谷口古堡中掘得一批龟兹文木简,简作长方形;长8~16厘米,宽4~10厘米,其上书婆罗谜字母,惜大多已残损,完整者不多,但在好几种简文中提到“盐关”的名称,可证“盐关”是沟口古堡的名称。
  (四)乌垒关
  拱卫安西大都护府的西、西北、北面已建立了柘厥关、盐水关、雀离关,那么在其东面是否也曾建关,史书并未明说。唯在东汉《刘平国治关亭诵》碑上指出刘平国除在黑英山盆地修建关亭外,还曾建修过“东乌累关城”,足证在东汉时期于龟兹东境就有乌累关城,以保卫设于它乾城的西域都护府。到了唐代,安西大都护府迁设龟兹后,统辖疆域远较汉朝为大,气势更加恢宏,拱卫安西都护府的军事设施,自必更加严密,乌垒关的设立必然更加迫切。
  1971年冬轮台县在拉依苏河口兴建水库时,曾发现在拉依苏河口西岸的黄土台地分布有唐代古墓群,在一座墓葬的棺木上曾有“安西大都护府”、“手捉”、“乌垒关”等字样。后来这些棺木板散失,因而当时目睹棺木板的人回忆,有的说是“乌垒营”,有的说是“乌垒管”有的说是“乌垒营”有的说是“乌垒关”。应该肯定说是“乌垒关”为确。因为有些人不,熟悉历史,年久后,,对“官”、“营”、“管”、“关”等字又难于辨认,故各说不一,自当以关字为确,足证当时确有乌垒关。
  既然“乌垒关”三字就在拉依苏河口处发现,也可肯定乌垒关就设在拉依苏河口两岸。因为拉依苏河源于天山山脉,到下游两岸分布有很厚的黄土堆积台地,河道至此切割很深很宽,最宽处可达400余米,形势甚为险要。位于东岸的守捉城及汉唐烽火台均还耸峙,正向人们陈说着誓去的历史陈迹,而当时在拉依苏河东西两岸修建乌垒关城,成为安西都护府东境安危的所系,自在情理之中。核之古今形势,乌垒关设立在拉依苏河口两岸最为确当。
  (五)铁门关
  安西都护府下属重要关隘,位于今新疆库尔勒市与塔什店之间的山谷中,扼孔雀河上游长达14千米的陡山有峡谷的出口,是古代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孔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晋代在此设关,因其险固,移铁门关。所在峡谷也此而叫铁谷关,现在通称哈满沟。关旁石壁上镌刻隶书“襟山带河”四个大字。唐代诗人岑参有《题铁门关楼》:“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事,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附近有炷烽,峰上有两座坟墓,维吾尔族爱情故事《塔依尔和左赫拉》称此墓为塔依尔和左赫拉殉情处。
  三、烽燧
  烽和燧是两种报警信号,烽是报警的火,燧是报警的烟。烽燧台是报警用的高土台,也叫烽火台,用以夜晚燃火(烽),白天燔烟(燧)。唐代烽燧制沿用隋制,烽燧之所,有烽帅、烽副、烽子、烽卒,侯望警急而岸烽。每个烽燧之间距离基本根据地形情况决定,但一般在15千米左右。
  唐代于龟兹境内所设军营、屯城关堡、必与烽火台相通。现在于轮台县群巴克乡政府西北10千米的迪那河渠首工程南侧卵石沙滩中有一喀拉亚烽火台,残址高5.5米,直径7米,系汉唐时期烽火台。由此越过拉依苏河山口西经库车境内乌鲁木齐通往喀什公路以北的托克塔姆北的丘克土尔、博斯坦托呼克吐尔、克里科西吐尔(位于玛扎巴哈千佛洞之北)、伊希哈拉吐尔、克孜尔尕哈吐尔,然后进入盐水沟,在关卡附近有一石砌的烽燧,再向西北至拜城县黑英山盆地的刘平国治关亭处也有烽燧。另一条烽燧线是从盐水沟烽燧向西经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再向西经赛里木、托克逊、温巴什,越山进入姑墨、温宿越别迭里山口经热海(伊塞克湖)、楚河至中亚各地。现在从乌什县城斜向西北行,沿别迭里河谷前进,直到别迭里达坂,沿途尚残存三个古代烽燧。在烽燧下,尚见古代墓葬。足证这里是拜城盆地经姑墨、温宿、别迭里通达中亚的军事大道。当然也是重要的丝绸通道。
  在这条烽燧线的南面一条烽燧线,是从今轮台县城西南拉依苏烽火台越拉依苏河进入库车境内的却勒阿瓦提吐尔(西距县城60千米)、托克塔木吐尔(县城东40千米、乌喀公路南侧30米处)、塔汗其吐尔(牙哈乡政府驻地西偏南3.5千米)、沙克沙克吐尔、克里沙尕里吐尔、萨喀古吐尔(县城东2.5千米,北距乌喀公路400米左右,墩高约10米)、科克提拜孜吐尔(伊西哈拉乡政府驻地以北0.7千米处)、喀拉萨喀里阿塔木吐尔(位于县城以西3千米,墩高4.5~5米)、科西吐尔(位于县城西南13.5千米,北距公路南0.6千米)、库木吐尔、再西至新和县境内的达玉杜士吐尔、羊达克吐尔等,沿着雀离塔格山南的戈壁沙滩中进入拨换境。
  沿着塔里木河北岸西行直至渭干河下游还有一条烽燧线,即从轮台县卓尔库特古城、阔纳协海尔古城等处的汉、唐烽火台向西南沿塔里木河北进入龟兹绿洲的库车县境即为克塔依古城烽燧(又称唐王城)、大古城烽燧、阿合卜烽燧、塞克桑塔木烽燧、库纳克烽燧、曲拉克烽燧。另外从大古城烽燧向西至沙雅县境塔里木河北的博斯坦托格拉克烽燧向西北至铁热克烽燧、尤瑞克烽燧、央塔克烽燧、布特巴什烽燧,再向西至拨换境沿着去郁头州丝绸古道,沿途也都没有烽火台,不少地方,现在依然可以辨认。
  (一)克孜尔尕哈烽燧
  位于库车县城西约13千米的伊西哈拉乡境内、盐水沟河谷的东侧,克孜尔尕哈千佛洞对面的公路旁。烽燧高约12米,底面边宽约6米,以树梢、木橛加土夯筑而成。由于千年的风沙侵蚀,台体已失去棱角,犹如一座古塔。台体正侧两面宽窄不等,阳面微凹,上端有数米缺口,远看如双塔合抱。烽燧北侧尚存有古建筑坍废后的堆积包,可以从此登临烽燧顶部。烽燧虽已历千年风雨,但仍显示着雄伟的气势。据考证,克孜尔尕哈烽燧为汉代所建,是新疆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汉代烽燧。关于“克孜尔尕哈”的语意,历来说法不同。一说“克孜尔尕哈”即“红嘴老鸦”之意;一说应当是“克拉喀拉罕”的意思,即“姑娘留住在那里”。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准,从建筑形体来看,它并不像红嘴鸦;另一种说法是“姑娘留住在那里”,因为克孜尔尕哈烽燧是一处军事要地,一般不会有姑娘留住,即使有姑娘留住过驿站里,烽燧也不可能由此而得名。近年有人从语音学的角度考证,认为“尕哈”即“长拉吾勒”的音变,意为“哨卡”整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红色的哨卡”。然而,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里作为古代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克孜尔尕哈烽燧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
  (二)阿克苏烽燧
  位于阿克苏市东南卡坡上,东经80°10″°30″11′北纬4110′,东距阿塔公路约300米,北400米为地区农机学校,南350米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工程团汽修厂。遗址地势略高,洪积台面,黄色土质。烽燧呈梯状,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7米×3.7米,高4.5米,系用长0.36~0.38米、宽0.27米、厚0.08米黄土坯筑成。顶部有砌筑的短墙,高约1.2~1.5米,四面有宽约0.6米的开口,与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区的一座佛塔建筑相似。烽燧底部有宽约1米,高1.3米的南北向甬,顶部呈三角形。现场不见任何遗物。
  (三)都埃烽燧
  位于柯坪县,东经79°22′16″北纬40°26′50′约建于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烽燧底边长14米,宽10米,残高6米。烽燧,四周筑有不规则的围墙,周长约1000米,东西有突出围墙,长约4米的长形土阜,似开门处。围墙东北角有房屋遗迹,房基尚在。烽燧正东300米有一座2.3米高的土台,再东偏南360米有一土埠,地面有陶器残片。
  (四)哈曼沟烽燧
  位于焉耆肥城西南3千米,七个星乡西南15千米的哈曼沟煤矿。烽燧建在一个小山上,呈正方形,边长20米、高约9米,面积200平方米,时代尚待考定。
  (五)喀拉亚唐代烽燧
  位于轮台县城正北偏西24千米的迪那河渠首工程西南1千米的台地上。烽燧台面呈梯形,残高约7米,基宽约4米,用土坯垒筑。台基南侧有戍卒住房遗迹,基址成正方形,每边长约6米。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的陶器残片、铁箭镞、铜带扣等,均属于唐代文化遗物。
  (六)齐兰烽燧
  坐落在柯坪县阿恰勒乡齐兰村西南。地处东经79°33′北纬40°57″之间,为9″30′唐代遗址。烽燧呈梯形状,底部东西边长15.8米,南北宽16.2米,,顶部东西边长9.8米,南北宽8.2米。顶部及西南角已塌毁,现残高18米。烽燧基座为3米厚的夯土层,每层之间夹铺树枝,上部用0.35×0.24×0.08米的土砌筑,每隔两层夹铺树枝。顶中土坯间夹有“井”字形木骨。在遗址中采集到的物品有麻鞋和陶片。
  (七)亚依法烽燧
  位于柯坪县。东经79°23′10″北纬40°25′55″。建于南北朝至唐时期。烽燧坐落在一个周长270米,高2米的平台中央,稍稍偏南的地方,顶部南北长7.5米,东西宽6.5米,烽燧残高11米,基本上为夯土筑,层与层之间夹铺树枝。在遗址中采集到的物品有大量石器、木器、陶器等残片,以及“开元通宝”钱币。
  (八)别迭里烽燧
  又称粟楼烽,为东汉烽燧。位于乌什县城西40千米的乌(什)一别(迭里)公路边戈壁滩上,西邻别迭里河,扼通往别迭里山口的要冲。烽燧外有台阶可至顶部,上有火烧红土遗迹。烽燧呈梯形状,底部东西长12.7米,南北宽9.8米,顶部东西长7.5米,南北宽3.5米,燧体残高7.3米。烽燧为两次修筑,始建于东汉,原筑为夯土,层厚15~20厘米,夯土间夹有木头层和柴枝层。木头直径6~12厘米,层与层间距为10~15厘米。第二次修筑为唐代,在原烽燧四周用长卵石垒砌,卵石间填有小砾石和土。现被中国长城学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北京市邮政局监制发行的万里长城百关纪念封采用。
  它同县城西南5千米处都鲁乌呼尔山的八卦墩烽燧同出一源,同建一时,保存尚为完好。
  (九)央塔克库都烽火台
  位于新和县城西约95千米处。长、宽均为12米,高10米,面积144平方米。主体用红柳、沙石、红砖构成,每层厚0.5米。整个烽火台保存完好。
  四、馆(驿站)
  馆是指古代驿站。驿站在古代是供传递军事要事、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在汉、唐两代军事要地和政府所在地大多是合二为一的。
  (一)葭芦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贾耽《四道记》:“渡赤河,经歧山,三百四十里至葭芦馆。”《西域图志》作牌租阿巴特。《新疆识略》作牌素巴特。位于今新疆伽师县境。为安西经拔换至疏勒路的重要城镇,距疏勒70千米。
  (二)济浊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故址在新疆柯坪县境。贾耽《四道记》:“自拔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为唐朝安西所属拔换城至疏勒镇之间所过的驿站。
  (三)谒者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为唐朝西域所属拔换疏勒之间的驿馆之一。贾耽《四道记》:“自拔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又经故达干城,百二十里至渴者馆。”其地当在新疆柯坪县境。
  (四)吕光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属焉耆都督府,在张三城守捉东北百余里,遗址在今新疆焉耆境内。
  (五)关西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新唐书·地理志》关西馆。故址在新疆库尔勒市西铁关附近。
  (六)羯饭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亦作双渠。《新唐书·地理志》:“碛南州又西北经苦井、黄渠、三百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故址在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约50千米处之戈壁中,为古丝绸之路交通的重要驿站之一。
  (七)新城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新唐书·地理志》新城镇,即唐代驿站新城馆。故地在今新疆焉耆县之丘库尔附近。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