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都护辖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68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都护辖治
分类号: D674.5
页数: 44
页码: 136-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都护辖治的情况,包含了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安西四镇与都督府和军事设施。
关键词: 都护 辖治 龟兹

内容

第一节 西域都护
  一、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108年,汉朝出兵攻破楼兰、车师。前102年,汉朝攻打大宛。汉武帝吸取李广利西进中难得给养,而遭致失败的教训,认识到要和匈奴贵族在西域进行长期的斗争,首要的是解决吃粮问题。为此,在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轮台、渠犁驻数百士兵屯田,并设立“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宜。这是汉朝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实际上就是西域都护最早的雏形。
  公元前68年,汉朝派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懿到渠犁一带屯田。郑吉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将领,他在渠犁屯田一年,秋收之后,眼看军粮充足,雄心勃勃地发城郊诸国兵万余人及渠犁屯田士兵1500人,并征调西域各国军1万多人,攻占车师国都交河城。次年分兵在车师交河屯田。随着汉军的节节胜利,南道已被汉朝所控制。但焉耆尚有僮仆都尉,北道仍被匈奴控制着。公元前64年,汉朝任命郑吉为“护鄯善以西使者”护南道,还不能兼护北道。
  公元前60年,汉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管南北二道各地,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成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汉朝统一西域的大业,从张骞通西域开始,到郑吉出任西域都护,终于完成。
  永初元年(107)西域内数有背叛,东汉政府决定撤回西域都护等政府机构。延光二年(123)四月,班勇,以首任西域长史开其端,其后,包括龟兹在内的西域仍然接受东汉所派的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有效的统治。就是说,龟兹在东汉时仍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疆土。
  二、西域都护府管辖
  (一)西域都护府管辖的地域
  西域都护管辖的范围,东起阳关、玉门关,西至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北抵巴尔喀什湖,南至葱岭山区;西域55国中,除罽宾、乌弋山离、大月氏、康居、安息五国因距中原“绝远”,不属都护外,其余50国,都在西域都护府管辖之下。
  (二)西域都护府管辖诸国
  西域都护府的西域诸部,号称“五十余国”(以城为国,史称城廓诸国)。据《汉书·西域传》所记载的只有48国。各城由王治辖,王以下设各级官吏。
  三、西域都护府位置变迁
  西域都护府位置的选择至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廷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统治中心,有众多的军政各级办事人员及驻军,不仅要位置适中,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以维持各级机构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两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主要设在轮台的乌垒城及其附近地区;另一个是在龟兹的它乾城。这两者的位置在西域虽都比较适中,就经济实力、自然条件、人力资源而言,龟兹地区就远较轮台县的乌垒要强得多。班超将西域都护从乌垒迁移到龟兹的原因有许多,但龟兹的地理位置之重要,应当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龟兹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属西域之中,历朝历代均控扼交通。西域大道由库车东行,经汉轮台、乌垒、尉犁、楼兰至敦煌,再经河西走廊,到长安。由此可见,龟兹是汉朝时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中转站。龟兹的道路以王城为中心,形成了向外辐射的交通网。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龟兹—姑墨—疏勒道:由库车西行,经姑墨、尉头至疏勒。这是汉朝时中原途经西域“北道”两段的交通要道;龟兹—姑墨—于阗道:由库车西行至姑墨南行逆和田河至于阗;龟兹—乌孙道。尽管这条道路途经的地点和路线在考古研究方面意见不太统一,但都得经过龟兹这个事实是无可争议的。夏季时从乌孙夏都昭苏盆地东南越天山,过黑英山盆地至龟兹。冬季时则由乌孙冬都赤谷城越拔达岭(今乌什县西境别迭里)东至龟兹。地理位置的优势,使龟兹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重要的交通驿站。增加了人口的流动量,促进了市场交易,提高了龟兹人民的生活水平。再则,人口众多也是班超迁都护府于龟兹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龟兹国人口约有8.1万多人,胜兵约2万多人,是天山以南各国人口最多的一族。他的人口,几乎比疏勒、莎车、于阗的人口多4~5倍。而塔里木盆地南道五国合起来的人口有8.8万多人,略多于龟兹国,可是这几国的胜兵加起来却只有1.3万多人,比龟兹一国的胜兵还少7000多人。可知龟兹国人力的雄厚和兵力的精强,使班超尤其看重。如果以龟兹绿洲与轮台绿洲的人力相比,那么龟兹绿洲8.1万多人,轮台绿洲包括乌垒、渠犁、尉犁三国人口也仅1.2万多人,几乎比龟兹绿洲的人口少7倍,其悬殊显见。所以在西汉时代龟兹局势左右着西域政治的安危,因而班超平定龟兹以后,不失时机地把西域都护府迁往龟兹,道理就在此,同时也体现出班超是位极富远见的人。
  四、职官
  (一)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为汉朝加官。都护府置都护1人,副都护2人,长史、司马各1人,录事、功曹、仓曹、兵曹、法曹、参军各1人,参军事3人。
  (二)西域副校尉
  (三)西域长史
  (四)戊己校尉
  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前48)置。有丞、司马各一人,侯五人,秩比六百石。是屯田区最高长官,专管屯田事务。此外,在各地还设置屯田官和屯田机构,如伊维都尉、宜禾都尉、伊吾司马等。
  五、汉朝治理西域的措施
  汉朝治理西域的措施是很多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归纳有五条措施是最为主要的:一是派遣官吏。西汉时期共派遣过18位都护,东汉派遣过5位都护。东汉后期,不再设西域都护而改设西域长吏,所派遣的官吏中还有西域副都尉和戊己校尉等;二是册封地方首领颁赐印绶。汉朝统一西域后,地方仍由原地方政权管理。但国王及各级官吏都必须由汉朝中央政府册封和授予印绶。西汉时期,得到汉朝授予官印的各级地方官吏有376人;三是屯田戍边。汉朝在龟兹、姑墨等地设置过十几个屯田区,扩大了耕地,基本上解决了驻军、往来使者和商旅的粮食供应问题;四是修筑城垒和烽燧台。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汉朝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修筑了许多城垒、连绵不断的烽燧台。城垒用以驻扎军队、管理商旅;五是派遣侍子、遣使纳贡。西域各地区的首领不断地向汉朝派遣侍子和贡献方物。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后,西域诸国遣子入侍者纷纷而至,纳质已被确定为一种制度。贡献方物的使臣络绎不绝。汉朝政府对西域各地的质子和前来纳贡的使节,都给了极为优厚的待遇,这种频繁的使臣交往,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了汉朝同西域的隶属关系。和亲在历朝历代中尽管目的各有不同,但大多数体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政治手段。有的是为了避免分裂、战争而和亲;有的是为了统一大业而和亲在这五条措施中,修筑城垒、烽燧台和派遣侍子、遣使纳贡的具体内容在本书其他章节中有表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一)派遣官吏、设置统治机构
  1.派遣官吏
  西域都护是汉朝派遣到西域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副校尉(副都护)协助都护工作,级别与都护同。他们都由中央任命。都护府是办事机构,设有丞、司马、侯等官职。他们由都护任命。西域都护的职权可概括为“护国”和“护道”。护国,就是须行朝廷号令,代表汉朝中央政府行使对西域各国国王和官吏的册封、任免和奖惩等权利,稳定西域局势,维护西域各国与中原的统一。护道,就是监护南北二道,保障过往使者和商旅的安全。西汉所设西域都护,从第一任都护郑吉开始,连续70多年,共派遣过18位都护。著名的有郑吉、韩宣、甘延寿、段会宗、廉褒、韩立、郭舜、孙建、但钦、李崇等。王莽天风三年(16)西汉最后一位都护李崇出西域。1949年后已由考古工作者在沙雅县出土了“李崇之印”。现存新疆博物馆内。自地皇四年(23)李崇死于龟兹后,西域地区群雄相争,几十年刀光剑影,各族人民重新陷入战乱之中。
  永平十七年(74),东汉政府派陈睦任首任西域都护。永平十八年(75)6月被焉耆、龟兹兵攻杀。永元三年(91),龟兹、姑墨、温宿归降班超,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西域长史。班超即将西域都护府从乌垒城迁到龟兹的它乾城,徐干则屯驻疏勒。东汉后期不再设西域都护府,而改设西域长史。
  2.册封地方首领,颁赐印绶《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最凡国五十: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见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十六人。”册封地方首领,颁赐印绶是汉朝中央政府对新疆地方管理之常。汉元康元年(前65),龟兹王绛宾娶乌孙解忧公主之女弟史到汉朝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两域都护韩宣奏,乌孙大吏、大禄、大监皆赐金印紫绶,元帝三年之。汉朝中央政府通过西域都护,对西域各地王、侯、相、将等各级官员颁赐印绶,以示辖治。今沙雅县于什格提汉代遗址内曾出土一枚“汉归义羌长”印,篆文,铜质,卧羊钮。西汉时代,西域地区有羌族居住,此印当系汉中央政府颁给羌族首领者。沙雅县裕勒都司巴克还曾先后发现三颗文字相同的铜印,龟钮,篆刻,阴文,这应该是按照汉朝中央政府的制度给以当时西域地区的一种职官的官印。明帝永平十六年(73)冬,汉遣军司马班超废制造叛乱的龟兹王尤利多而立白霸为龟兹王。
  3.屯田戍边
  屯田戍边是汉朝在西域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现实作用巨大,历史意义深远。细君公主出嫁到乌孙后,汉朝即在乌孙眩雷屯田。公元前101年设立使者校尉,就是为了屯田积谷,以供给来往于西域的使者。这次屯田地址是渠犁、轮台一带,每处有田卒数百人。公元前91年前后桑弘羊提的那个宏大的屯田计划,当时虽然没有实行,但后来不但实行了,而且还被大大地超过了。汉昭帝为了实行桑弘羊计划,在轮台屯田,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在伊循城的屯田却成功了,公元前68年开始的郑吉等人在渠犁一带屯田,规模是空前的。大致就在这一时期前后,常惠、辛庆忌等人屯田于乌孙的赤谷城。西域都护设置后,屯田的地域扩大到从莎车划出来的壮胥鞬,而且从此屯田校尉即归西域都护统辖。汉元帝即位之初,戊己校尉就设立了,屯田于车师。这个简单的过程情况说明:从汉朝军政官员开始在西域常驻那天起,屯田就随着开始了,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广。这是很自然的,不这样办,汉朝在西域的常驻官员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甚至站不住脚;而没有常驻官员在西域,那么,完成西域统一大业就是一句空话。这一点,不仅汉朝政府懂得,匈奴贵族也看出来了。匈奴单于为什么那样死死抓住车师不放,并公开告诉汉朝驻军,他们“必争此地”呢?道理首先在于:“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定要危害匈奴。在新疆的自然条件下,屯田就必须要兴修一定的水利设施。桑弘羊的建议就包括有“益通沟渠”或“通利沟渠”这一条。那时在西域的内地人大概把打井、开沟、挖渠等工程看作极为正常的事,以致在郑吉做都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辛武贤的人,曾建议在敦煌以西开一条运河,以转运粮食。屯田士卒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从内地带来的。内地来的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在西域必定要推动本地生产工具的进步。西域副校尉陈汤曾经用“得汉巧”三个字来说明乌孙兵器在内地的影响下的进步,这三个字在地域上对整个西域、在种类上对生产工具,也应该都适用。
  汉朝在西域屯田,不仅在新疆史上开了先河,为以后历代王朝统一新疆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而且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具有重要意义。赵充国的屯田建议和屯田实践在我国历史上是有名的,但在时间上要比西域屯田晚得多。新中国建立初期,借鉴汉、唐时期屯田戍边的历史经验,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新疆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节 安西都护
  从西汉开始在轮台及龟兹地区设立的西域都护府,为西域的统一事业,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因此长久留在各族人民的历史和记忆中。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中,各族人民都渴望统一。唐代顺应历史的发展,它在统一中原不久,又胜利实现了流沙东西的重新整合,于汉西域都护府故境先后创立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作为主管西陲的边政机构,它的存在一个半世纪之久。在此期间,汉人大批西迁定居,西域的经济、文化都呈现高度繁荣。当地各族,各依旧俗,实现自治,安居乐业。丝路畅通无阻,中外交流更为密切,边防巩固,有效地遏制了来自西方大食、西南吐蕃、东北突厥汗国的进犯,有力地保障了内地的安全。
  一、安西都护府的建立
  唐代统一中原的消息传到西域后,西域各族都络绎前来进贡和学习,而各族商人更恋于丝绸贸易,可以牟取高额利润,但他们都得经过吐鲁番盆地的高昌王国及伊吾入中原,因为那时的罗布泊通道已断。于是高昌王朝麹文泰就利用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勾结西突厥的一小摄分裂贵族,阻制西域各族,前往唐廷的使者和商人。唐太宗多次派使者前去,晓以利害,麹文泰却始终坚持分裂、叛乱。唐朝为完成统一祖国大业,西域必不可少。于是太宗李世民即于贞观十四年(640)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同薛万钧、萨孤吴仁、契苾何力、牛进达等率步骑数万人击灭了高昌国。太宗准备在高昌地区设立和中原一样的州县以治理,却遭谏官魏征的坚决反对。唐太宗李世民衡顾国家民族利益,不听谏官魏征之言,坚持在高昌地区设州县治理。贞观十四年(640),唐朝平定高昌以后,唐朝开始改高昌为西州,并且创立了西域第一个军政建置——安西都护府。唐朝在西域创立军政建制是汉、晋西域都护府的继承和发展,安西都护府初治交河、后移治西州。
  至德二载(757)唐肃宗以“安”为安禄山之姓为由,将安西都护府改移镇西都护府。大历二年(767)唐,代宗平息安史之乱以后,下诏改镇西都护府仍然为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晋级为大都护府,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反复。从贞观十四年(640)安西都护府的建立,到元和三年(808),安西(龟兹)大都护府的陷落,经历了一个半世纪。
  二、安西都护府建制级别升降及府制变迁的历史反复
  太宗时代平高昌,始建安西都护府,治于西州,至高宗平定西突厥,再定龟兹,葱岭东西诸国大部归唐,列置为唐之羁摩州府以后,安西都护府始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其治所亦随之移至龟兹。其后随着唐与吐蕃争夺西域的形势变化,安西军府的建制级别又经历了由大都护府到都护府,再恢复大都护府的多次升降反复(《大唐六典》、《通典》等书中都明确记载都护的官阶为正三品,而大都护的官阶为从二品),与此同时,其治所亦随之在龟兹与西州之间游移不定,直至武周时代王孝杰再定四镇以后才开始定型大都护府,并定治于龟兹。其变化大体如下:
  1.唐贞观十四年至唐贞观二十二年(640~648),都护府,治西州。
  2.唐贞观二十二年至唐永徽六年(648~651),都护府,治龟兹。
  3.唐高潮徽六年至唐显庆三年(651~658),都护府,治西州。
  4.唐显庆三年至唐咸享元年(658~670),大都护府,治龟兹。
  5.唐咸亨元年至唐垂拱二年(670~686),都护府,治西州。
  6.唐垂拱二年至唐垂拱二年(686~687),大都护府,治龟兹。
  7.唐垂拱三年至唐长寿元年(687~692),都护府,治西州。
  8.唐长寿元年至唐永贞三年(692~808),大都护府,治龟兹。
  公元8世纪初,高僧慧通从疏勒东返,途经,龟兹时,记称:“又从疏勒东行月,至龟兹国,即是安西大都护府,汉国兵马大都集此。”这些史实说明,唐朝安西都护府再迁至龟兹后,先后100多年时间一直在今库木吐拉遗址。
  三、亲王遥领安西大都护
  开元四年(716)正月初八(2月5日),久历沙场、受命主持西征之初而师出告捷的猛将郭虔瓘(陇右节度使)上奏为石良才等8人请功,遭到门第观念极深的朝廷大臣激烈反对,“敕下,卢怀慎等奏曰:‘郭虔瓘恃其微效,辄侮彝章,为奴请五品,实乱纲纪,不可许’。上从之。”不仅如此,同月二十九日丙午(2月26日),“唐玄宗任命鄫王李嗣真为安北大都护..又任命陕王李嗣昇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西四镇诸蕃大使,任命安西都护郭虔瓘作他的副使。鄯王和陕王均不必出朝出任”(参见《资治通鉴》)。诸王遥领节度之制即从此时开始。开元十三年(725)三月初十,唐玄宗将陕王李嗣昇改封为忠王,并将其改名为李浚;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日,唐玄宗又将李浚改名为李玙。李嗣昇遥领安西大都护至开元十五年(727)。
  唐朝两次反攻大食的失利导致亲王遥领制度的定型化。开元十五年(727)安西大都护一职又由延王李洄接替。李洄于开元十三年(725)三月初十,由唐玄宗封,为延王,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日,被唐玄宗改名为李玢。延王李洄不仅遥领安西大都护,还遥领碛西节度使。亲王遥领的只是名义而已,安西军政要务仍由边将实主其事。
  亲王遥领制度的确立蕴涵着唐与大食之间两次公开的武装较量,维系西域的稳定,但皆以唐失败而告终。不过,这种失败又导致唐朝对边政建制与边防政策的变化。
  四、安西都护府管辖
  (一)安西都护府管辖的地域
  唐朝在西域设立最高统治机构先是安西大都护府,而后又增设北庭大都护府。640年唐朝平定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西州的同时,设立了安西都护府,隶属陇右道(全国十道之一)。安西都护府初辖伊州、西州和庭州,648年扩展至“安西四镇”及塔里木盆地,治所也迁到龟兹并升格为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唐朝平定西突厥以后,设立昆陵都护府,管理驻牧于楚河以东、伊犁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北以东直至阿尔泰山一带的五咄陆部;设立濛池都护府,管理驻牧于塔拉斯河和咸海以北、楚河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里海北岸的五弩失毕部;不久又在庭州设立金山都护府,统治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及伊、西、庭三州。金山都护府隶属于安西都护府。702年,武则天增设北庭大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这时,安西大都护府的辖区为天山南路,帕米尔东西、阿姆河两岸、西至伊朗;北庭大都护府的辖区为天山北路至巴尔喀什湖后,继而至阿尔泰山、巴里坤湖以西直至里海地区。
  大都护府下的军事系统,唐朝前期可分为“驻防军”和行军两大类。驻防军,按唐朝中央政府的军制分为军、守捉、城、镇等数级,各地驻军统一由安西大都护府或北庭大都护府统帅。唐朝前期在西域的驻防军队分为三道:(1)河西道;(2)北庭道;(3)安西道。三道共计14个军、32个守捉。守捉之下是城,城之下为镇。镇是驻防军的基层单位,设镇将一人,其官阶相当于县令。.行军,是为完成某项作战任务而临时组建派遣的出征部队,其建制也称之为道。道的军事首领叫总管、大总管。
  都护府下的行政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州、县制;另一种是羁縻府、州制。州县制仅实行于汉族比较集中的伊州、西州和庭州。州设刺史、县设县令,由唐政府任命。州县实行均田制、租廉调制和府兵制度。政治、经济、军事与内地一体化。羁縻府、州制实行于伊、西、庭三州和罗布泊地区以外各族首领所统辖的区域。唐政府保留原民族首领的政治地位,按其国家或部落的大小设置羁縻府、州。以其王都为府,以其部属的为州、县。其都护(或都督)、刺史均由唐政府任命经过册封的原国王或部落首领担任,他既是本地的王或汗,又是唐朝的命官,职位可以世袭,但仍需经过唐朝中央政府册封和任命,唐朝政府也不向羁縻府、州征收赋税,各羁縻府、州的内政自主,他们只向大都护府缴纳少许军政费用。
  (二)安西都护府辖治的都护府
  金山都护府。其地为西州。唐贞观十四年(640)置西州都督府。龙朔二年(663)十二月,改西州都督府为金山都护府,隶属安西大都护府,治所为北庭。调露元年至垂拱元年(679~685),金山都护府治庭州,兼管伊、西、庭三州。垂拱元年(685),罢置金山都护府。
  昆陵都护府。显庆三年(658)二月一日(3月10日),置昆陵都护府,治庭州,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主西突厥左厢咄陆诸部,隶属安西大都护府。乾封二年(667),大食破吐火罗,昆陵都护府罢;垂拱元年(685)十一月,复置。
  濛池都护府。显庆三年(658)二月一日(3月10日),西域平,置濛池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主西突厥右厢弩失毕诸部,治所碎叶。乾封二年(667),大食破吐火罗,濛池都护府罢。垂拱二年(686)九月,复置。
  五、职官
  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一员,从二品;副都护四人,正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五参军事各一人,并正七品下;参军事三人,正八品下。安西都护府:都护一员,正三品;副都护二人,从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下;录事二人,功曹、仓曹、户曹、兵曹四参军事各一人,从七品上;参军事三人,从八品上。
  都护府下辖都督府、州,均颁给印信。
  北庭都护府都护。长安二年(703)十二月十六日(1月7日),置北庭都护府庭州,隶于凉州都督府治下。神龙元年(705)北庭都护府由凉州都督府移隶安西大都护府治下。景龙三年(709)秋七月,北庭都护,府从安西大都护府析出,晋为大都护府。隶安西大都护府时北庭都护府都护为解琬。
  安西节度使。开元七年(719)废碛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加安西节度使名号。开元七年(722),安西节度使废置。开,元十七年(729),再置安西节度使,垂为定制,以后历任安西主将皆加安西副大都护、安西节度使名号。
  入关勤王后的节度使。至德元载(756)七月勤王诏颁发,应召而入关者有四方劲旅及诸国兵。至德二载(757)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还有龟兹王族白孝德所统龟兹兵、于阗王尉迟胜亲统之于阗兵。同年,始建镇(安)西、北庭行营,原安西、北庭二营及龟兹、拔汗那、大食等西域诸兵皆并入行营。
  第三节 安西四镇与都督府
  安西四镇与都督府在建制上是不太相同的。安西四镇乃唐朝军队建制,四镇所设的都督府则乃羁縻建制,二者的驻地亦不尽相同,如龟兹都督府地在白山之南200里的龟兹王城伊罗卢(即今皮朗古城遗址),而龟兹镇则仍在龟兹境内的拨换城,地在今阿克苏一带;毗沙都督府地在即古于阗的西山城,或曰西城,亦即会和田县的阿拉勒巴格,而于阗城见仍古于阗历史上的东城,亦即洛浦县境的阿克斯比尔古城;焉耆都督府即今南哈拉毛坦古城,而焉耆镇城即今博格达沁古城;疏勒都督府即今喀什市东北28千米处的汗诺依古城,而疏勒镇则位于该城之东的汉城,亦即今阿西克拦干附近的托沁古城。
  一、安西四镇
  唐太宗显庆三年(658),在西域设置了四个军事重镇,以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并各置都督府,归唐安西都护府统辖。四个军事重镇的驻军称为守军。
  龟兹镇守军。显庆三年(658)五月二日(6月7日),安西都护府移治龟兹晋级大都护府所建,其长官称镇守使。龟兹镇唐军驻拨换城。咸亨元年(670)至调露元年(679)罢废。调露元年至垂拱元年(679~685)复置。垂拱元年至二年(685~686)罢废。垂拱二年至天授二年(686~691)复置。天授二年至长寿元年(691~692)罢废。长寿二年至元和三年(693~808)复置。
  焉耆镇守军。显庆三年(658)建,与龟兹、于阗、疏勒三镇合为安西四镇。咸亨元年(670)废。调露元年(679)复置安西四镇时为碎叶所代。至开元七年(719),改置安西四镇时,焉耆镇取代碎叶,复为安西四镇之一。驻地:今博格代沁古城。
  于阗镇守军。显庆三年(658)建,其后罢废和复置与龟兹镇同。驻地:古于阗东城,今洛浦境内的阿克斯比尔古城。
  疏勒镇守军。显庆三年(658)建,其后罢废和复置与龟兹镇同。驻地:今阿西克拦干附近的托卜沁古汉城。
  碎叶镇守军。调露元年(679)安西四镇复置时,碎叶镇取代焉耆镇,为安西四镇之一。至开元七年(719)其罢废、复置与龟兹镇同。开元七年(719),唐朝将碎叶割让突骑施,于是安西四镇改,为焉耆、龟兹、于阗、疏勒。
  二、都督府
  公元648年安西都护府迁往龟兹后,即在天山南设龟兹、焉耆、疏勒、毗沙四个都督府。随着西域不断扩展,唐朝先后增设了许多都督府,便于加强统治管理。都督府建立在少数民族地区,而这些地区原都相袭为王,即各任命其王为都督。在都督府之下还分设有州,州的最高官员为刺史,也是由各地民族酋领充任。《新唐书·百官志四》称“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城戍、粮禀、总制府事”。可知都督府州负有主管各族少数民族地区军政事务的责任。
  龟兹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朝平定龟兹后置,领蕃州九,龟兹王叶护玷为都督。府界东接焉耆都督府,南接毗沙,都督府,西南邻疏勒都督。贞观二十三年(649)六月初(7月15日),龟兹王诃黎布失毕还国主政,罢废都督府,恢复龟兹国号,复封诃黎布失毕为龟兹王。显庆三年(658),安西(大)都护移置龟兹后,重置都督府。龙朔二年末(662~663),龟兹叛乱,都督府又废。上元二年(675),龟兹王白素稽献贡,重置都督府,治伊逻卢城(汉之延城,今皮朗古城),以白素稽为龟兹都督。贾耽《道里记》载龟兹都督府境内有:姑墨州(今阿克苏市境)、温肃州(今乌什县境)、乌垒州(今轮台县境)。各州设剌史。
  焉耆都督府。初建于贞观十八年(644)是唐朝在西域创立的第一个羁縻都督府。焉耆王则颉鼻护栗婆准都督。不久,驻节龟,兹的处般啜大举反攻,夺回焉耆,其都督被送至龟兹处决,都督府复废。府界东抵西州,南接属于沙州的罗布淖尔地区,西邻龟兹都督府。无蕃州。治所在今焉耆县城西约61千米处的南哈拉毛坦古城。贞观二十二年(648),复置都督府。
  疏勒都督府。上元中(674~675年),以疏勒国置。府界西达帕米尔高原,东北接龟兹都督府,西接休循州都督府,东南毗连毗沙都督府,其境相当于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及喀什、叶尔羌地区。境内领州15,史载有:郁头州、达满州、耀建州、金州、渲度(寅度)州、碛南州(郅支满城,又作朱俱波)等。治所在今喀什市东25千米的汗诺依古城(史书中的伽师城)。
  毗沙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初,于阗国改置毗沙都督府。府界西至碛南州,与疏勒都督府相接,东接沙州辖区。初置领5州。上元二年(675)正月,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毗沙都督,境内分为10州。唐代一直保留于田王号,并由王室世袭都督。治所为于阗东城,即距今洛浦县城约20千米的阿克斯比尔古城。都督府属州,贾耽《四夷道里记》载有:皮山城、固城城、吉良镇、胡弩镇、坎城镇、兰城镇。
  休循都督府。显庆三年(658),以治于药杀水呼问城的契苾·阿了参为体循州到史;以治于药杀水东渴塞城之阿瑟那·遏波之为休循都督府都督。开元二十七年(739)其王阿悉烂达干助平吐火仙有功,被册为奉化王,开元二十九年(741),又把拔汗敕改为宁远国。天宝三年(744)十二月,唐玄宗李隆基赐外家姓窦氏,以宗室女和义公主出嫁奉化王。府治渴塞城。
  大宛都督府。显庆三年(658),以石国(柘支、柘析、赭时)瞰羯城大宛都督府,以其王瞰吐屯摄舍提·于屈昭穆为都督。府界西、南及锡尔河(药杀水),东北接西突厥,西北连波腊,西南五百里康,南二百里所抵俱战提。此地自汉起就为大宛国的北部边缘,故所设都督府以大宛名之。咸亨元年(670),都督府不存,复称拔汗那。
  康居都督府。显庆三年(658)以康国(康居)置,授王拂呼缦为康居都督府都督。地处锡尔河、阿姆河两河间第一大城撒马尔罕地区,即两汉及魏晋时康居的属地。境内大城30小堡300。咸亨元年(670),都督府不存,复称康国。那国,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平定后,唐即于阿姆河以南至波斯国(今伊朗)地区设府置州。《新鹿书·地理志》载:“龙朔元年(661),以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田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府百二十六。皆隶安西都护府,并于吐火罗国立碑以纪其事。”这一地区所设都督府州主要在阿姆河中上游之南,即今阿富汗及帕米尔高原地区。
  鸟飞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护密多国置,位于阿姆河上源,府境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最狭处仅二三千米,为通向吐火罗国的丝绸大道。府治初于模达城,后迁至塞迦审城,北临阿姆河。显庆时以其地为鸟飞州,册其王沙钵罗颉利发为刺史。唐高宗至天宝年间历代王室由唐朝册封,天宝初赐给铁券。肃宗乾元元年(758)其王至朝,被赐姓李。府领州一,即钵和州:以婆勒色诃城
  置,即今喷赤河上源瓦罕达,里亚流域的萨尔哈德。
  至拔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俱蜜国置。俱蜜国即《大唐西域记·卷一》的拘谜陀国,位于吐火罗东北,南临黑河,即今塔吉克斯坦。府治褚瑟城。
  月氏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吐火罗国置。其他相当于今阿富汗北部。著名的贵霜王朝故地,月氏人入居之地,故以月氏名之。府治阿缓城,授其王阿史那乌湿皮为都督,府内分设25州。
  大汗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哒部落(原〓哒国)置。府治活路城,其下分置15州。
  条支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谢〓国置,位于今阿富汗中部(希腊史料中称阿拉霍西亚)。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所指“条支都督府所辖地即今苏联的哈萨克一带”不妥。府治伏宝瑟颠城(鹤悉那城),领州九。
  写凤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帆延国(望衍、梵衍那)置。位于今喀布尔西北的巴米羊地区。府治罗烂城(伏戾城),领州五,除罗烂城外,其余四州为:嶰谷州,治肩捺城;冷伦州,治俟麟城;悉万州,治缚时伏城;钳敦州,治末腊萨旦城。
  奇沙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护时犍国置,位于写凤都督府西北,今阿富汗西北的希巴尔甘一带。府治遏密城,领州二:沛隶州,治漫山城;大秦洲,治睿蜜城。
  昆墟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多勒建(呾剌健)国置,位于胡实健国西北,今属土库曼斯坦木尔加布河地区。府治低宝那城。
  天马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解苏国(愉漫国)即奚素突厥置,位于阿姆河北,今杜尚别地区。府治数瞒城,领州二:洛那州,治忽论城;东离州(东离州),治达利薄纥城。
  高附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骨咄施国置,地处今阿富汗东北部及喷赤河与瓦赫什河间的山间盆地。府治沃沙城,领州二:五翕州,治葛逻犍城;休蜜州,治乌斯城。
  姑墨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怛没国置,位于今阿姆河北岸,苏尔汉河汇入阿姆河处的帖尔美兹地方。府治怛没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领州一:粟戈州,治弩羯城。
  王庭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久越得犍国置,地处卡非尔尼汉与瓦赫什河之间。府治步师城。
  旅獒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乌拉喝国置,地处今土库曼斯坦境内乌奇、阿治一带。府治摩喝城。
  悦般州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石汗那国置,地处兴都库什山和俱罗河之间,约在今阿富汗西北部阿姆河以南的巴格兰一带。府治艳城,领州一:双靡州,治俱兰城。
  修鲜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宾国置,地处帕米尔高原之南,今阿富汗喀布尔以东、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伊斯兰堡一带。府治遏纥城,领州10。
  波斯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置,以波斯(今伊朗)国置。以其王俾路斯为都督。府治疾陵城。领州一。
  瑶池都督府。龙朔元年(661)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降唐的西突厥部落置瑶池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瑶池都督府地处中亚草原、巴尔喀什湖一带。同年二月十三日(3月31日),以左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其地即为后来濛地、昆陵都护府辖地。永徽四年(653)三月十三日(4月15日),因阿史那贺鲁叛乱,唐高宗罢瑶池都督府。显庆三年(658)二月,唐军苏定方等攻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出走石国,唐朝即以原瑶池都督府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圣历中,突骑施首领温鹿州都督乌质勒移衙碎叶,武则天授以瑶池都督。
  西州都督府。显庆三年(658),以原安西都护府故地西州置西州都护府,拜左骁卫大将军兼安西都护麹智湛为都督,令统伊、西、庭三州之地。龙朔二年(663)十二月,改西州都督府为金山都护府。永昌元年(689),唐军于寅识迦河(今阿克苏河)大败后,安西副都护唐休璟收余众,保西州,复置西州都督府,唐休璟兼西州都督。长安二年(702)十二月六日(703年1月7日),罢废西州都督府。
  坚昆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648)二月七日(3月16日),黠戛斯主动降唐,唐以其部置,册拜其酋失钵屈阿栈为坚昆都督。
  第四节 军事设施
  西汉神爵二年(前60)汉宣帝命郑吉任西域都护府都护,治乌垒城(今轮台县东策大雅)。西汉政府向西域,派驻军队以屯田积谷筹饷。汉武帝起,始于轮台、渠犁一带屯田;昭帝时,采用桑弘羊建议,屯田扩大到龟兹南部及姑墨等处。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在《塔里木盆地考古》一书中记载其民国19年(1930)沙雅县英业古城东北考古发现“长达二百华里之古渠..在渠旁及遗址中,曾觅出汉代五铢钱及陶片”。此渠维吾尔语称“黑太也拉克”,即汉人渠之意。1949年后,考古人员仍见沙雅汉人渠长200多米,宽达8米,深达3米。《汉书·西域传》载:“日贰亡,阻康居,汉徙己校屯姑墨,欲侯便讨焉”。建始三年(前30)乌孙内乱,小昆弥拊离被弟日贰杀害。西汉政府派段会宗出使乌孙,立拊离子安日为小,昆弥,日贰逃往康居。西汉政府决定己校率军1000人屯田姑墨,以备讨伐乌孙反汉的分裂势力。永元三年(91),龟兹、姑墨、温宿降于班超,汉朝政府即以班超为西域都护,班超即将西域都护府从乌垒城迁至龟兹它乾城,驻军戍守。西域都护驻军龟兹直至永初元年(107),东汉政府撤回西域都护府。
  汉朝政府在新疆的各条商道上修筑城垒和烽火台,驻扎戍兵,执行军事任务。汉宣帝之后,烽燧组织和城垒关卡已遍及西域各地。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稍筑列亭,连城而西。”在焉耆至拜城之间,至今遗存许多大小不等的汉代城垒及烽燧遗址。今拜城黑英山乡喀拉达山麓博者克拉格沟口遗存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于永寿四年(158)八月所筑城垒,并有崖刻诵绩。
  魏晋南北朝时期,龟兹无中原王朝的驻军。
  晋太元八年(383),前秦符坚派吕光率总兵7万、铁骑5000向西域进军。次年(384)攻入龟兹,大军驻扎龟兹,直至太元十年(385)三月。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力排谏官魏征反对在高昌地区设立与内地一样的州县之意,在高昌设州县治理,,同时设立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治理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显庆三年(658)五月二日,唐朝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唐朝在安西驻防的军队,按照唐朝中央政府的军制,分军、守捉、城、镇数级。都护府、军、守捉、城和镇的官员,皆由唐朝中央政府任命。安西唐军初有步、骑之分,实皆清一色行动迅速的骑兵。普通骑士皆备两骑;步兵亦各备私马,为全国精兵之最。唐朝安西都护府的驻军,在长寿元年(692)武威军总管大破吐蕃收复四镇后兵力大增。《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四年载:“自王孝杰克复四镇,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以唐兵三万戍之。”此后,驻军略有减少。《资治通鉴》卷215载:天宝元年(742)“春,正月,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新唐书·地理志》载:“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国城内,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衣赐六十二万疋段。”
  军,屯驻于天山南北的大城重镇,修筑营堡。安西都护府时,军有:瀚海军,长安二年(702)置于庭州,“城内管镇兵万二千人,马四千二百匹”;天山军,开元二年(714)置于伊州城内,管镇兵5000人,马500匹;伊吾军,景龙四年(710)置于伊州西北甘露州,管镇兵3000人,马300匹;保大军,约于调露元年(679)置于碎叶城,又名碎叶镇守军;静塞军,大历六年(771)置于轮台附近;清海军,置于庭州西清海镇。
  安西四镇,实为军级建制,全称安西四镇守军,其军事长官称镇守使。四镇驻地与都督府不一,其中龟兹镇置于拨换,焉耆镇置于博格达沁古城,于阗镇置于于阗东城(今洛浦县阿克斯比尔古城),疏勒镇置于今阿西克阗干附近的托卜沁古城。四镇所辖兵力失载于史,两唐书《高仙芝》所载伐小勃律之役,每一镇守使所辖兵力约在3000~5000之间。
  守捉为驻防军的中级建置单位,屯兵营堡于主要交通干线上。主兵长官称守捉使,所辖兵员皆数百至千人之间,史载有:于阗东西之兰城守捉、坎城守捉、葱岭守捉;碎叶路之沙钵守捉、凭洛守捉、独山守捉、乌宰守捉、东林守捉、西林守捉;西州至龟兹之张三城守捉、拨换守捉。其中拨换守捉所统兵力超过千人。
  城、镇为较低级的驻军单位。城设城主;镇(与四镇不同)设镇将,分上、中、下三等,上镇将六品,中镇将正七品,下镇将从七品。《新唐书》卷40载蒲类县境有蒲类、郝遮、咸泉三镇;于阗城西有胡弩、固城、吉良三镇;于阗城东有且末镇,西南有皮山镇。
  驻防军的基层组织有关、戍、烽、馆和铺等。
  关,要隘军堡,设关令;戍,边防警堡,设戍主。皆掌水陆关卡之禁,各统兵若干。分三等,上关令、戍主,正八品;中关令、戍主,从八品;下关令、戍主,正九品。安西都护辖地关戍有:雀离关,今库车河出雀离塔格山口处,今有一古堡;盐水关,今库车北雀离塔格山盐水沟夏德郎古堡;柘厥关,今库车县城西23千米左右的玉其土尔、夏克土尔,夹峙于渭干河两岸,故称东柘厥关、西柘厥关;乌垒关,今拉伊苏河畔,古堡今存;铁门关,位扼焉耆至库尔勒狭谷出口处,今塔什店南3000米处。
  烽,警报单位,每三十里(唐制)置一烽,建于边塞山险要隘处。烽有烽帅,管烽卒三至五人,平时防烽〓田,准备积薪,有警则举火。隋制,“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隋书》卷51)唐制相同。凡烟火,一昼夜须行1000千米。烽卒由卫士充任,无卫士则举乡兵仗充。,烽堠还有勘察过所之责,先发箭警告,防无过所公验者私度。唐玄奘西行过烽饮水时即遇箭射,终为烽卒弋获。有的烽另备副帅,还特备长探。
  铺,军中情报单位,有暗铺、捉铺、马铺、驼铺和驿铺。铺设铺兵,又作铺人。
  隶于烽帅的还有游弈、土河。唐军中还配备军典(军中文书)和军医。
  唐军队编制和装备,史书有载,约300人为团(设校尉),50人为队(设队正),10人为火(设火长)。每火备六驮马,装载军用灶具,甲床,工具;每士卒携一弓,30箭,一柄胡禄横刀(大横刀),一块砺石,麦饭九斗,米二升,皆自带;甲胄武器,临战颁发。
  一、守捉
  《辞海》“守捉条:唐制,军队戍守之地,较大都称军,上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天宝以前,军、城、守捉皆有伎。又上元以后改防御伎为团练守捉伎,简称则无守捉二字”。可知守捉是军队戍守之地,在唐代的天山南北各军事通道上都设有守捉。主要有:黑水守捉、坎城守捉、葱岭守捉、兰城守捉、俱六城守捉、沙钵城守捉、耶勒城守捉、凭洛守捉、罗护守捉、赤亭守捉、张堡守捉、西林守捉、东林守捉、乌宰守捉、叶河守捉、独山守捉、张三城守捉、独山守捉、冯洛守捉等。在安西都护府所属的龟兹境内,据《新唐书》引贾耽《皇华四达记》中记载自焉耆都督府至龟兹都督府之间有六个守捉城,其名称为:“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据此,根据史籍及考古发掘大致可考定六个守捉城的位置如下:
  (一)于术守捉
  于术守捉城的位置据贾耽所记为过铁门关后10千米。按现今行政区域看,已属库尔勒市辖区。根据资料核查,在今库尔勒城南经3000米的夏渴兰旦古城遗址,“城周1080米,中有土墩,墩为土坯所砌”。出土文物颇具唐人风格。可能就是于术守捉城所在地。
  (二)榆林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又西行二百里至榆林守捉。”从现在库尔勒市的夏渴兰旦古城,西行,沿着乌鲁木齐至库车公路全在南麓的山前戈壁中行走,只见在风中摇曳的少量芨芨草、骆驼刺等荒漠干旱植物,直至轮台野云沟区域始见树木、村落和绿洲。地处乌库公路北侧约百米处有一座较完整的阿克墩古城遗址。这个古城由“内外两重围墙组成。外围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67米,南墙垣适中有豁口。内围墙置西偏南,有一面利用的是外围西墙。内墙垣也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2米,东西宽约35米,南门宽约6米。内墙垣东北隅有一圆形土坯建筑,直径约11米,残高约3~4米,其西北角尚存枯井一口。在居址内采集有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钱币多枚,小铜佛像、各种铜扣、铜饰件、铁残件等”。这里出土的各种文物,经鉴定均属唐代。在古城西南1000米左右,仍残存高约2.5米的烽火台一座。考古学家黄文弼还指出,有两个红泥质的陶罐,“出野云沟东北二十里阿克墩东北一古冢中,据说当时掘出尸骨甚多,有陶罐数十”。根据这些实物判断,阿克墩古城可能是唐朝的榆林守捉城,是一个重要的戍守古堡,当然在这里常会发生战争,所以抛散在野的尸骨很多。更足证明是古战场重地。
  (三)龙泉守捉
  据《新唐书·地理志》称:自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自野云沟至阳霞乡,有发源于北部天山的洋霞河流贯其境,仅次于迪那河水量,形成了轮台县境内的一块重要绿洲。向以泉水多而著名。现于阳霞乡西的博斯坦村尚有龙泉遗址,清代曾在此设置驿站,当时龙泉曾为阳霞名胜古迹之一,现泉眼虽已淤塞,唯沼泽地面积尚有400平方米,该处古柳、芦苇甚繁茂,由于那一片绿洲肥沃,故维吾尔语称其为博斯坦绿洲。龙泉一名维吾尔语称其为“依兰布拉克”,即蛇泉之意。在这里设守捉城,独得天然地理的优势。其戍堡遗址虽已难觅,但按里程、形势及经济实情看,龙泉守捉就在阳霞乡内。
  (四)东夷僻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说:龙泉守捉西“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如从龙泉守捉向西至今日轮台县城,公路里程为33千米,约66华里,可是汉唐时期,今日轮台县城一带尚未全部开发,主要在迪那河支流克孜尔河下游地段。在被当地维吾尔人民称为“黑大依协海尔”或“黑太沁故城”的东南约7千米的荒漠中有一座兵营遗址,当地维吾尔居民称为“恰库木排来克”汉语意为“轮状台”。兵营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垣南侧残存一土墩,高约5米,均为夯筑,。从遗址内出土的陶器、铜钱等文物均属唐代,这里可能就是唐代的东夷僻守捉,其地均位于阳霞西南30千米,与唐代所记里程约相当。如以黑太沁作为乌垒州府所在地,则东夷僻守捉正好起到拱卫乌垒州的重要任务。
  (五)西夷僻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自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从黑太沁故城,即《轮台县地名图志》称为“阔那协海尔古城”西北约25千米的拉伊苏河东岸有一座戍堡和两座烽火台矗立的共存遗址。从这个遗址到恰库木排来克的东夷僻守捉所在地正好35千米左右。这座拉伊苏戍堡,边长300米,现仅残留下四个城角的戍楼遗址。戍堡内出土文物很丰富,有铁刀、弓箭等兵器,有铁犁铧、铁镢头、铁镰刀等农具,和大量的陶罐、纺轮、石磨谷物加工用具等生活用具,同时还出土有“开元通宝”、“龟兹小铜钱”、“汉龟二体五铢钱”、唐代铜镜残块等,可以断定这是一座唐代戍堡,可能即是西夷僻守捉所在地。在戍堡四周,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唐代戍军开挖的沟渠和田埂,面积超过千亩。我们不能因为看到的这些屯田遗迹,把这座城看成是纯粹的屯城,因为唐制,凡有驻军的地方,必须同时进行耕牧,不论是大军所在地,还是烽卒,都得执行且耕且战的政策,所以凡是各守捉所在地,必然有耕农遗迹存在。
  在西夷僻守捉城还有两个相距不远的烽火台。一座残高约8米,边长约6米,呈方形的烽火台,在其下的居住遗迹内,曾采集到东汉的剪轮五铢铜钱,因而可以断定这座烽火台属汉朝,可知从汉朝起这里是一个军事要地。而位于东侧的烽火台,残高约14米,平面呈梯形。用土坯垒砌,每块土坯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由于土坯层内间隔着夹有数层木桩。木桩经碳14测定年代数据属唐朝。
  (六)赤岸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西夷僻守捉西“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现在库车和轮台两县是以拉依苏河为县界,看来唐代龟兹和乌垒州之间的界线也是以拉依苏河为界。若是赤岸守捉必然在今库车县境。经在拉依苏河岸边堀得的一座唐墓的棺材侧板外侧所书“东至乌垒营五里,西至手捉六十里”。显然手捉即守捉的同音异写。“西至手捉六十里”,即指从拉依苏河向西再行六十里。若是经考古探查,于今乌库公路大涝坝附近,在公路南百米的戈壁上有座城堡遗址。城堡呈方形,周长120米,残垣高约3~5米,系夯筑。在城堡内出土有“开元通宝”、“大历元宝”、“龟兹小铜钱”等唐代文物。城堡东约700米处有烽火台,残高约6米。依今公路里程计,大涝坝西距库车65千米,即130华里。与《新唐书·地理志》所说自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的记载大致相符,可证赤岸守捉可能就是大涝坝附近的城堡遗址。
  二、关隘
  唐代设置关梁,是作为“诘暴之所”。其设置原则,“关必据险路”。选择关址,须临水挟山,当川限谷,危墙深堑,克扬营垒之势、“属于要会之口,实堪控扼”。所以安西大都护府周围所在的河川、山谷隘道,必然要设置关梁,加以防守。关为要隘军堡,设关令,戍为边防敬堡,设戍主,各统兵若干。碛西重要关隘主要有:
  (一)柘厥关
  据《新唐书·地理志》称:“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拨换城。”文中白马河即今渭干河,可知柘厥关即设在唐代渭干河边,成为唐代经过安西通达中亚和世界的主要交通干线。
  亚洲腹地的古代军事要塞,受自然地理形势影响很大,河湖、山隘、沙碛,都是制约军事设施及其战术运用的主要因素。柘厥关是屏卫安西大都护府安全的锁钥,控扼龟兹与中亚交通往来的一处重镇。只要柘厥关一失,大都护府就岌岌可危,因为从柘厥关至安西大都护府,即今皮朗旧城间仅23千米多,其间一脉平川,无险可守。
  可是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1907年于库车实地考察后,却把柘厥关定在雀离关。这是弄错了位置。而伯希和在其《都勒杜尔·阿胡儿和苏巴什》的考察报告中,把都勒杜尔·阿胡尔遗址标在库车城西、库木吐拉以南、渭干河左右两岸。在他1907年所摄照片中,仍可见城垣森严,塔楼高耸。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这里考察后说:“至千佛洞(指库木吐拉)村庄附近旧城..名色乃当,遗址尚存,周约四百二十米,四方形,城中已开垦为熟地..拾唐代陶片数枚,间有带波纹灰陶片,当在唐前..有土堡一,本地人称为‘炮台’,盖为当时戍守官兵了望之所。在沙雅河(渭干河)西岸,与河坝洞区东庙相对,亦有古代寺庙遗址一区..此地亦名千佛洞,实为大庙遗址,形同一小城,周约三百八十米。沿城四周,均有住宅遗址。城东有方形高塔一座,底宽八,高约七米,砖砌..在城西亦有高塔一座,下为方形,宽约八米,上略圆形,宽约六点三米,高约六米余。”根据实地考察所得,也证明唐代柘厥关实在渭干河边。今被称为夏克土尔、玉其土尔的残存古堡,隔渭干河相对峙立,库木吐拉则在此二古堡东南约2千米,彼此成犄角之势,控制着渡渭干河西行的交通大道,城堡主体在渭干河东岸,在河西的主体则为一大型寺院。近年一些考古人员又在这些古堡区陆续捡到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唐代铸币和陶器,更证明这里是唐代重要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唐朝高僧悟空于贞元五年(789)经过龟兹时,亲眼见到“安西境内有东西柘厥关,阿遮哩贰寺”。这里既称东西柘厥关,很可能柘厥关也分布于渭干河东西两岸,而有东西柘厥关。在唐代的政治、军事设施总是伴随着佛教寺院在一起,以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政治思想统治。
  (二)雀离关
  位于安西大都护府北面的库车河上,主要是防止北方草原敌人南来袭击,在今库车城北面约20千米有一苏巴什古城,现在残存城堡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堡墙残高5米以上,只有一处门道,南向开。黄文弼教授曾在这里采集到龟兹古钱币及波斯翁米亚王朝时期库思老二世(651~702)所铸银币。城堡以北,在南北近700米,东西约200米的范围内是大片佛教建筑遗迹。倾圯了的寺院和佛塔,依然显示出其宏大规模。在库车河东岸,同样可见到,依山势走向,南北延伸的古代近百米长的残存堡墙。而在长500多米,宽150多米的范围内,同样是佛寺佛塔,丛丛列列。它们与库车河西岸的古堡,丛集的佛教建筑群隔河相望,甚为壮观宏伟。而从天山中奔腾而下的库车河,穿山越谷100多千米,出雀离塔格山口后,河面突然宽阔,约有200米左右,由此流灌库车绿洲。是以雀离塔格山口的形势十分险要,正是进入龟兹绿洲的隘口。唐代在此设立雀离关,屯兵驻扎,以控扼山区草原敌人的出入,自属十分必要。
  过雀离关后,顺库车河上溯,河两岸不仅水草颇好,且向为古代冶炼铜铁,采挖煤炭重地。向北越过大龙池、小龙池,登上铁力买提达坂,即可东入开都河谷的尤鲁都斯草原;向西北更可进入伊犁河流域的巩乃斯大草原。古代向为乌孙、匈奴、突厥诸族游牧人民的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地位十分重要。从而在库车河出山处设关对保卫安西大都护府有重要意义。
  (三)盐水沟关
  自库车绿洲通向拜城盆地的雀离塔格山中,有一条宽不过20多米的盐水沟。由此进入拜城盆地后,北越天山即可到伊犁河谷的特克斯或昭苏,西行可到阿克苏绿洲,直达中亚。所以盐水沟是古代军事和商旅要道,现在于盐水沟内仍可见到古代堡塞遗址数处,高尚存三四米,均耸立于盐水沟西岸石壁上。1907年法国伯希和曾在盐水沟峡谷口古堡中掘得一批龟兹文木简,简作长方形;长8~16厘米,宽4~10厘米,其上书婆罗谜字母,惜大多已残损,完整者不多,但在好几种简文中提到“盐关”的名称,可证“盐关”是沟口古堡的名称。
  (四)乌垒关
  拱卫安西大都护府的西、西北、北面已建立了柘厥关、盐水关、雀离关,那么在其东面是否也曾建关,史书并未明说。唯在东汉《刘平国治关亭诵》碑上指出刘平国除在黑英山盆地修建关亭外,还曾建修过“东乌累关城”,足证在东汉时期于龟兹东境就有乌累关城,以保卫设于它乾城的西域都护府。到了唐代,安西大都护府迁设龟兹后,统辖疆域远较汉朝为大,气势更加恢宏,拱卫安西都护府的军事设施,自必更加严密,乌垒关的设立必然更加迫切。
  1971年冬轮台县在拉依苏河口兴建水库时,曾发现在拉依苏河口西岸的黄土台地分布有唐代古墓群,在一座墓葬的棺木上曾有“安西大都护府”、“手捉”、“乌垒关”等字样。后来这些棺木板散失,因而当时目睹棺木板的人回忆,有的说是“乌垒营”,有的说是“乌垒管”有的说是“乌垒营”有的说是“乌垒关”。应该肯定说是“乌垒关”为确。因为有些人不,熟悉历史,年久后,,对“官”、“营”、“管”、“关”等字又难于辨认,故各说不一,自当以关字为确,足证当时确有乌垒关。
  既然“乌垒关”三字就在拉依苏河口处发现,也可肯定乌垒关就设在拉依苏河口两岸。因为拉依苏河源于天山山脉,到下游两岸分布有很厚的黄土堆积台地,河道至此切割很深很宽,最宽处可达400余米,形势甚为险要。位于东岸的守捉城及汉唐烽火台均还耸峙,正向人们陈说着誓去的历史陈迹,而当时在拉依苏河东西两岸修建乌垒关城,成为安西都护府东境安危的所系,自在情理之中。核之古今形势,乌垒关设立在拉依苏河口两岸最为确当。
  (五)铁门关
  安西都护府下属重要关隘,位于今新疆库尔勒市与塔什店之间的山谷中,扼孔雀河上游长达14千米的陡山有峡谷的出口,是古代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孔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晋代在此设关,因其险固,移铁门关。所在峡谷也此而叫铁谷关,现在通称哈满沟。关旁石壁上镌刻隶书“襟山带河”四个大字。唐代诗人岑参有《题铁门关楼》:“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事,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附近有炷烽,峰上有两座坟墓,维吾尔族爱情故事《塔依尔和左赫拉》称此墓为塔依尔和左赫拉殉情处。
  三、烽燧
  烽和燧是两种报警信号,烽是报警的火,燧是报警的烟。烽燧台是报警用的高土台,也叫烽火台,用以夜晚燃火(烽),白天燔烟(燧)。唐代烽燧制沿用隋制,烽燧之所,有烽帅、烽副、烽子、烽卒,侯望警急而岸烽。每个烽燧之间距离基本根据地形情况决定,但一般在15千米左右。
  唐代于龟兹境内所设军营、屯城关堡、必与烽火台相通。现在于轮台县群巴克乡政府西北10千米的迪那河渠首工程南侧卵石沙滩中有一喀拉亚烽火台,残址高5.5米,直径7米,系汉唐时期烽火台。由此越过拉依苏河山口西经库车境内乌鲁木齐通往喀什公路以北的托克塔姆北的丘克土尔、博斯坦托呼克吐尔、克里科西吐尔(位于玛扎巴哈千佛洞之北)、伊希哈拉吐尔、克孜尔尕哈吐尔,然后进入盐水沟,在关卡附近有一石砌的烽燧,再向西北至拜城县黑英山盆地的刘平国治关亭处也有烽燧。另一条烽燧线是从盐水沟烽燧向西经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再向西经赛里木、托克逊、温巴什,越山进入姑墨、温宿越别迭里山口经热海(伊塞克湖)、楚河至中亚各地。现在从乌什县城斜向西北行,沿别迭里河谷前进,直到别迭里达坂,沿途尚残存三个古代烽燧。在烽燧下,尚见古代墓葬。足证这里是拜城盆地经姑墨、温宿、别迭里通达中亚的军事大道。当然也是重要的丝绸通道。
  在这条烽燧线的南面一条烽燧线,是从今轮台县城西南拉依苏烽火台越拉依苏河进入库车境内的却勒阿瓦提吐尔(西距县城60千米)、托克塔木吐尔(县城东40千米、乌喀公路南侧30米处)、塔汗其吐尔(牙哈乡政府驻地西偏南3.5千米)、沙克沙克吐尔、克里沙尕里吐尔、萨喀古吐尔(县城东2.5千米,北距乌喀公路400米左右,墩高约10米)、科克提拜孜吐尔(伊西哈拉乡政府驻地以北0.7千米处)、喀拉萨喀里阿塔木吐尔(位于县城以西3千米,墩高4.5~5米)、科西吐尔(位于县城西南13.5千米,北距公路南0.6千米)、库木吐尔、再西至新和县境内的达玉杜士吐尔、羊达克吐尔等,沿着雀离塔格山南的戈壁沙滩中进入拨换境。
  沿着塔里木河北岸西行直至渭干河下游还有一条烽燧线,即从轮台县卓尔库特古城、阔纳协海尔古城等处的汉、唐烽火台向西南沿塔里木河北进入龟兹绿洲的库车县境即为克塔依古城烽燧(又称唐王城)、大古城烽燧、阿合卜烽燧、塞克桑塔木烽燧、库纳克烽燧、曲拉克烽燧。另外从大古城烽燧向西至沙雅县境塔里木河北的博斯坦托格拉克烽燧向西北至铁热克烽燧、尤瑞克烽燧、央塔克烽燧、布特巴什烽燧,再向西至拨换境沿着去郁头州丝绸古道,沿途也都没有烽火台,不少地方,现在依然可以辨认。
  (一)克孜尔尕哈烽燧
  位于库车县城西约13千米的伊西哈拉乡境内、盐水沟河谷的东侧,克孜尔尕哈千佛洞对面的公路旁。烽燧高约12米,底面边宽约6米,以树梢、木橛加土夯筑而成。由于千年的风沙侵蚀,台体已失去棱角,犹如一座古塔。台体正侧两面宽窄不等,阳面微凹,上端有数米缺口,远看如双塔合抱。烽燧北侧尚存有古建筑坍废后的堆积包,可以从此登临烽燧顶部。烽燧虽已历千年风雨,但仍显示着雄伟的气势。据考证,克孜尔尕哈烽燧为汉代所建,是新疆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汉代烽燧。关于“克孜尔尕哈”的语意,历来说法不同。一说“克孜尔尕哈”即“红嘴老鸦”之意;一说应当是“克拉喀拉罕”的意思,即“姑娘留住在那里”。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准,从建筑形体来看,它并不像红嘴鸦;另一种说法是“姑娘留住在那里”,因为克孜尔尕哈烽燧是一处军事要地,一般不会有姑娘留住,即使有姑娘留住过驿站里,烽燧也不可能由此而得名。近年有人从语音学的角度考证,认为“尕哈”即“长拉吾勒”的音变,意为“哨卡”整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红色的哨卡”。然而,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里作为古代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克孜尔尕哈烽燧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
  (二)阿克苏烽燧
  位于阿克苏市东南卡坡上,东经80°10″°30″11′北纬4110′,东距阿塔公路约300米,北400米为地区农机学校,南350米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工程团汽修厂。遗址地势略高,洪积台面,黄色土质。烽燧呈梯状,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7米×3.7米,高4.5米,系用长0.36~0.38米、宽0.27米、厚0.08米黄土坯筑成。顶部有砌筑的短墙,高约1.2~1.5米,四面有宽约0.6米的开口,与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区的一座佛塔建筑相似。烽燧底部有宽约1米,高1.3米的南北向甬,顶部呈三角形。现场不见任何遗物。
  (三)都埃烽燧
  位于柯坪县,东经79°22′16″北纬40°26′50′约建于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烽燧底边长14米,宽10米,残高6米。烽燧,四周筑有不规则的围墙,周长约1000米,东西有突出围墙,长约4米的长形土阜,似开门处。围墙东北角有房屋遗迹,房基尚在。烽燧正东300米有一座2.3米高的土台,再东偏南360米有一土埠,地面有陶器残片。
  (四)哈曼沟烽燧
  位于焉耆肥城西南3千米,七个星乡西南15千米的哈曼沟煤矿。烽燧建在一个小山上,呈正方形,边长20米、高约9米,面积200平方米,时代尚待考定。
  (五)喀拉亚唐代烽燧
  位于轮台县城正北偏西24千米的迪那河渠首工程西南1千米的台地上。烽燧台面呈梯形,残高约7米,基宽约4米,用土坯垒筑。台基南侧有戍卒住房遗迹,基址成正方形,每边长约6米。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的陶器残片、铁箭镞、铜带扣等,均属于唐代文化遗物。
  (六)齐兰烽燧
  坐落在柯坪县阿恰勒乡齐兰村西南。地处东经79°33′北纬40°57″之间,为9″30′唐代遗址。烽燧呈梯形状,底部东西边长15.8米,南北宽16.2米,,顶部东西边长9.8米,南北宽8.2米。顶部及西南角已塌毁,现残高18米。烽燧基座为3米厚的夯土层,每层之间夹铺树枝,上部用0.35×0.24×0.08米的土砌筑,每隔两层夹铺树枝。顶中土坯间夹有“井”字形木骨。在遗址中采集到的物品有麻鞋和陶片。
  (七)亚依法烽燧
  位于柯坪县。东经79°23′10″北纬40°25′55″。建于南北朝至唐时期。烽燧坐落在一个周长270米,高2米的平台中央,稍稍偏南的地方,顶部南北长7.5米,东西宽6.5米,烽燧残高11米,基本上为夯土筑,层与层之间夹铺树枝。在遗址中采集到的物品有大量石器、木器、陶器等残片,以及“开元通宝”钱币。
  (八)别迭里烽燧
  又称粟楼烽,为东汉烽燧。位于乌什县城西40千米的乌(什)一别(迭里)公路边戈壁滩上,西邻别迭里河,扼通往别迭里山口的要冲。烽燧外有台阶可至顶部,上有火烧红土遗迹。烽燧呈梯形状,底部东西长12.7米,南北宽9.8米,顶部东西长7.5米,南北宽3.5米,燧体残高7.3米。烽燧为两次修筑,始建于东汉,原筑为夯土,层厚15~20厘米,夯土间夹有木头层和柴枝层。木头直径6~12厘米,层与层间距为10~15厘米。第二次修筑为唐代,在原烽燧四周用长卵石垒砌,卵石间填有小砾石和土。现被中国长城学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北京市邮政局监制发行的万里长城百关纪念封采用。
  它同县城西南5千米处都鲁乌呼尔山的八卦墩烽燧同出一源,同建一时,保存尚为完好。
  (九)央塔克库都烽火台
  位于新和县城西约95千米处。长、宽均为12米,高10米,面积144平方米。主体用红柳、沙石、红砖构成,每层厚0.5米。整个烽火台保存完好。
  四、馆(驿站)
  馆是指古代驿站。驿站在古代是供传递军事要事、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在汉、唐两代军事要地和政府所在地大多是合二为一的。
  (一)葭芦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贾耽《四道记》:“渡赤河,经歧山,三百四十里至葭芦馆。”《西域图志》作牌租阿巴特。《新疆识略》作牌素巴特。位于今新疆伽师县境。为安西经拔换至疏勒路的重要城镇,距疏勒70千米。
  (二)济浊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故址在新疆柯坪县境。贾耽《四道记》:“自拔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为唐朝安西所属拔换城至疏勒镇之间所过的驿站。
  (三)谒者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为唐朝西域所属拔换疏勒之间的驿馆之一。贾耽《四道记》:“自拔换、碎叶西南渡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也,又经故达干城,百二十里至渴者馆。”其地当在新疆柯坪县境。
  (四)吕光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属焉耆都督府,在张三城守捉东北百余里,遗址在今新疆焉耆境内。
  (五)关西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新唐书·地理志》关西馆。故址在新疆库尔勒市西铁关附近。
  (六)羯饭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亦作双渠。《新唐书·地理志》:“碛南州又西北经苦井、黄渠、三百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故址在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约50千米处之戈壁中,为古丝绸之路交通的重要驿站之一。
  (七)新城馆(唐代西域驿站名)
  《新唐书·地理志》新城镇,即唐代驿站新城馆。故地在今新疆焉耆县之丘库尔附近。
  第五节 重要兵事
  在龟兹古国存在的1000余年里,它曾与历代中央王朝以及在纷乱时的一些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如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前凉、前秦、后凉、北魏、北周、隋、唐直至宋,均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它也曾与雄踞漠北的草原帝国,如匈奴、柔然、悦般、突厥汗国、西突厥汗国、突骑施汗国,以及乌孙、大月氏、〓哒等发生过较为频繁的联系;她还曾与邻近的其他城邦国,如焉耆、疏勒、莎车、于阗、楼兰(鄯善)、高昌、车师诸国有过交往。这些密切的交往与联系,构成龟兹古国的页页史篇。
  在龟兹古国存在的1000余年里,龟兹的统治者为保护本身及本集团的利益,时常需要与某个境外的较强大的政治集团结盟。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利益的不一致,因而相继出现亲汉派、亲匈派,亲唐派、亲突厥派等的斗争。更由于权力之争,国王宝座成为各家族或个人的争夺对象,争夺王位的斗争便时有发生。同时,有的国王受权力、地位、声望及财富的诱惑和驱使,向外扩张,并吞小国,试图称霸。龟兹古国的重大兵事用狼烟四起,战火纷飞来形容是不为过的。在本章节中就不一一例举,侧重记述汉朝与西域都护府和唐朝的安西都护府设立在龟兹期间的重要兵事。
  龟兹之战
  汉本始二年(前72)秋~三年(前71)四月,校尉常惠由温宿赴乌孙,发乌孙5万骑,与东部五将军所领15万骑,夹攻匈奴,大获全胜。
  汉元凤四年(前77)六月,扜弥(今于田)太子赖丹,入质龟兹;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回师至龟兹时,将赖丹带回长安。后来,昭帝以赖丹为校尉,屯田轮台。龟兹王听从贵人姑翼之言,杀害赖丹。汉本始三年(前71),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返京,过龟兹,征发龟兹以西诸国兵2万人,并令副使征发龟兹以东诸国兵2万人,乌孙兵7000人,从三面进攻龟兹,对以前龟兹杀汉校尉赖丹,兴师问罪。兵未合,常惠先遣人入城责问,龟兹王说:“这是我先王被贵人姑翼所误,我无罪。”于是缚姑翼拜见常惠,常惠斩姑翼后退兵。
  班超攻破姑墨城
  汉建初三年(78)闰四月,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兵万人攻破姑墨城。汉章和元年(87),班超征莎车时,温宿、姑墨等国派兵助莎车,温宿王领8000骑于东界阻击于阗兵。班超击破莎车之后,温宿、姑墨等兵各自退散。
  都护段禧被围龟兹城
  汉延平元年(106)九月,西域诸国反。新任都护段禧、骑都尉赵博守它乾城,新赴任的西域副校尉梁慬,以它乾城小,不可固守,说服龟兹王白霸,允许其入城共保龟兹城。龟兹吏民邓谏,不让梁慬入城,白霸不听。梁慬既进龟兹城,遣将急迎段禧、赵博入城,合军八九千人。龟兹吏民共叛其王,会同温宿、姑墨数万兵,一起围攻龟兹城。梁慬迎战,大破敌军。战斗持续数日,围兵败走;城内军队乘胜追击,斩杀万余人,俘虏数千人,缴获骆驼等牲畜数万,龟兹方定。
  吕光远征龟兹
  公元345年,前凉统治者张骏病逝,其子张重华继位。他在位期间(346~356),龟兹古国与西域其他国及前凉仍保持着密切关系。但自此以后,前凉内讧迭起,君主易位频繁,张耀灵、张祚、张云靓、张天锡,一个不如一个,前凉最终为前秦所并。
  前秦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人建立的政权。公元376年,前秦领袖符坚攻灭前凉,任命梁熙为持节、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西羌校尉,驻扎于姑臧(今武威),统领原前凉所有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高昌诸郡,以及青海的一部分地区。梁熙遵照苻坚的嘱托,扬前秦之功绩与威名,力争恢复中西交通,统一西域,“于是朝献者十有余国”。稍后,“鄯善王、车师前部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木苦矢,天竺献火烷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其方物”。在这“十有余国”和“六十有二王”中,不见龟兹与焉耆之名,似有敌对情绪。即使有贡方物之举,恐亦不如鄯善、车师前部和于阗热情。我们从车师前部王弥阗对苻坚说的一段话中,可知大概。弥阗讲:“大宛诸国虽通贡献,然诚节未纯,请乞依汉置都护故事,若王师出关,请为乡(向)导。”龟兹、焉耆似与大宛同,皆属“诚节未纯”之列。
  当时的龟兹国王名帛纯,焉耆国王名泥流,在对待前秦的问题上,站在了同一立场,因政治的需要,二国暂弃前怨。为了加强双方力量,与山北的狯胡国结成同盟,对车师前部、鄯善诸国构成威胁,故车师前部王弥阗请求前秦苻坚出兵西域,建立都护,一统西域。
  公元383年,苻坚任命吕光为征西统帅,总兵7万,铁骑5000,以车师前部王弥阗、鄯善王休密驮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向西域进军。苻坚于建章宫为吕光饯行,并告诉吕光“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勿极武穷兵,过深残掠”。苻坚要吕光在政治上取胜,完成统一,实现其图西域之志。
  吕光出征西域的首要任务是征服焉耆与龟兹,以威慑大宛等“诚节未纯”之国。进兵至焉耆,焉耆王泥流自知不敌,遂率其属国请降于吕光。
  龟兹王帛纯自信能敌吕光,他“驱徙城外人入于城中,附庸侯王各婴城自守”。似有坚壁清野,以决雌雄之势。与此同时,帛纯又“倾国财宝请救狯胡,狯胡弟纳龙、侯将旭率骑二十余万,并引温宿、尉头等国王,合七十余万以救之。胡便弓马、善矛矛肖,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索为绢,策马掷入,多有中者..”
  吕光于延城南郊挖沟筑垒,广设疑兵,五里一营,欲强攻延城。狯胡骑兵援救龟兹,吕光面对狯胡的特殊装备与战术,采用迁营相接阵为勾锁之法,精骑为游军,弥缝其阙之术,挫败狯胡援军,继又猛攻延城,帛纯不支,“收其珍宝而走,王侯降者三十余国”。
  公元384年,吕光入延城,立帛纯之弟白震为龟兹王,于是“抚宁西域,威恩甚著,桀黠胡王昔所未宾者,不远万里皆来归附,上汉所赐节传,光皆表而易之”。苻坚闻吕光已平西域,遂任命吕光以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前秦从此统有西域。
  淝水之战”苻坚全军崩溃,盘踞长安的姚苌谋建后秦,关中又起战乱。时吕光获龟兹学者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劝其东归。吕光大飨文武,商议进止,众人皆主东归。于是吕光率军东返,过焉耆,次高昌,前秦凉州刺史梁熙据守高桐、伊吾,阻吕光东返,责吕光擅命还师,而吕光则责梁熙为无赴难之诚,遏归师之罪。双方战于玉门,梁熙大败。吕光至姑臧,自命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公元385年建立后凉,龟兹与西域诸国均归后凉管辖。
  后凉后期,内讧不已,势力渐衰,在其境内相继分裂出北凉、西凉、南凉等政权。龟兹与西域诸国相继受到北凉和西凉的领导,直到公元448年万度归重新统一西域,龟兹古国转归北魏管辖。
  初建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初九丁丑(640年1月7日)正式颁诏发师。这次出师基本上仍是当弥道行军的原班人马,不过稍作调整、补充而已。仍以陈国公、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帅,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以左屯卫大将军、永安君开国公薛万钧、降唐铁勒首领契艹必何力并为副大总管,以为之佐;率左屯卫将军薛孤顺、左屯卫将军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以及东突厥降酋拓设阿史那社尔等,俱为行军总管;统步、骑15万,声势浩大,“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左旆蔽日,长戟彗云,自秦汉出师,未有如斯之盛也”。出师阵容空前。并遣使“约焉耆王与之合势”,与唐东、西夹击高昌。与此同时,又发起了强大的政治攻势,传檄问罪,列举了麹文泰五大罪状。
  诏檄强调的主旨乃“宜顺夷夏之心,以申吊罚之典,罚凶渠之多罪,拯无辜之倒悬”,一言以蔽之,唐朝此番出师是正义的。由于高昌同内地汉人同种同文,立即召唤出巨大的政治回声。麹文泰本恃西突厥为奥援,“与西突厥欲谷设通知,遣其金帛,约有急,为表里”。对唐朝实力估计不足,麹文泰曾谓其臣下曰:“吾往者朝觐,见秦陇以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设今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若发三万以下,吾能制之。”又有报导他还说:“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若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然后从而虏之,何足优也。”但事实上却是早已民情浮动。有一首民谣唱道:“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火召霜雪,回首自消灭。”及“麹文泰使人捕其初唱者,不能得”。流沙东西汉人切盼统一的心情可见一斑,兆示着麹氏王朝的末日业已来临。
  这次交河道行军似分兵两路。先遣姜行本、牛进达等为先锋,兵出北路:“率众数千,先大军出伊吾,趣柳谷”。柳谷乃连结天山南北的山间谷道,亦即吉木萨尔县泉子街谷道,至今仍有商贩往来。既趋此路,必先攻夺西突厥重兵把守的可汗浮图城。第一次大战似即时罗漫山之役,在姜行本的指挥下,唐军于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640年6月4日)攻夺此一险隘(即古之伊吾关,今巴里坤南山)。姜行本一军既败西突厥,乃“掩至柳谷,进趋田地城”,与此同时,侯君集亲统之南路军也自伊州(今哈密)西进,两路即将会师。高昌王麹文泰“及闻王师临碛口,惶骇,计无所出,发病而死”。其子麹智盛嗣立,倾众保田地城。当时“侯骑言文泰克寸日将葬,国人咸集”,将士请直袭其王城。侯君集则以为:“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拜问罪之师也。”侯君集大军继至,步骑合攻,高昌退而坚壁自守。唐朝先向其发动招降攻势,而“谕之不下”。唐军乃猛攻田地城(今鄯善鲁克沁,入唐为柳中县城)。“先是,大军之发也,帝召山东善为攻城器械者,悉遣从军。君集遂刊木填隍,拥撞车撞其埤,数丈秀页穴,抛车石击其城中,其所当者无不靡碎。或张毡被用障抛石,城中守陴者不复得立”。在这一猛烈攻势下“诘朝攻之,及午(11~1时)而克”,“虏男女七千余口”。此战之后高昌主力已损失殆尽。唐朝又遣收用的梁师都麾下猛士“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夜,趋其都城,高昌逆战而败,大军继至,抵至城下”。高昌王麹智不得已遣使告罪乞和。与唐军围攻高昌同时,由龙·突骑支统率的焉耆国兵也由西路攻至高昌,与唐军会师。龙·突骑支亲诣军门,受到侯君集的隆礼接见,双方讨论了先为高昌所夺焉耆三城的主权归属及其所掠士民问题:“君集奏并高昌所掠焉耆民,悉归之”。“突厥支喜..遣使者入谢”。至此,“交河道行军”已胜利结束。麹氏王朝始自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齐和帝中兴元年),至此灭亡。于是侯君集押送被俘之高昌王麹智盛,凯旋东归。
  正是在交河道行军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唐朝开始改高昌为西州,并且创立了碛外第一个军府建置——安西都护府。
  唐军首次伐龟兹
  唐军伐焉耆时,龟兹王苏伐叠“乃遣兵与焉耆影援,自是不朝贡”。诃黎布失毕代立摄政,为表示对西突厥的忠心,牧娶突厥王族阿史那氏之女为妻,并提拔重用与西突厥有密切联系的龟兹贵族那利和羯猎颠,646年,唐太宗责令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及司农卿杨弘礼率5名将领,合兵10余万伐龟兹。大军连破西突厥之处月、处密部,军过焉耆,焉耆王薛婆阿那支惊奔龟兹。阿史那社尔在龟兹东境将其擒获。
  阿史那社尔进军离龟兹都城300里处之碛石,布置进军龟兹都城的战斗,遣伊州刺史韩威率千余骑为前锋,以骁卫将军曹继叔随后,至龟兹多褐城,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相遇,龟兹军有众5万,见韩威兵少力单,聚兵以抗。韩威奉命伪败,弃甲退后30里,与曹继叔合兵一处,共击龟兹兵,龟兹军已知中计,军心大乱,自行溃退,诃黎布失毕退守都城。阿史那社尔挥军直逼城下,诃黎布失毕轻骑而走,唐军入城。阿史那社尔留郭孝恪守城,亲率大军紧追,至拨换城,包围了诃黎布失毕等人。拨换城一攻则克,诃黎布失毕与其大将羯猎颠被俘,唯有其国相那利乘混乱之际得以幸免。那利奔西突厥求救兵,得万余人,围攻龟兹都城。郭孝恪轻敌,城陷中流矢,与其子一同阵亡。仓部郎中崔义起立即与曹继叔、韩威联系,统兵驰援,复收龟兹王城,那利在途中为龟兹人所执,送阿史那社尔处。阿史那社尔将俘虏一起械送长安,又立诃黎布失毕之弟叶护玷为龟兹王,安西都护府由西州迁入龟兹,并在龟兹置都督府。
  集重兵戡平叛乱
  唐军第一次平定龟兹后,改置龟兹国改为都督府,册封诃黎布失毕之弟,亲唐派首领叶护玷为都督。阿史那社尔大军撤离后,龟兹贵族即发生争论,叶护玷难于治理。龟兹大将羯猎颠与阿史那贺鲁叛唐,形成南北呼应之势。永徽二年(651)开始筹划对叛乱势力给予分期、分批的打击,连续发动了分别被名为弓月道行军、葱山道行军、伊丽道行军的三次远征。
  弓月道行军:永徽二年(651年7月15日~8月21日)发师,以声讨杀害单道惠之罪为名,主攻处月、处密,旨在翦除西突厥叛首阿史那贺鲁的主要羽冀处月,“诏左武侯大将军梁建方、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大将军高德逸、右武侯将军薛孤、吴仁为副,发秦、成、歧、雍府兵三万人及回纥五万骑以讨之”。这次行军同时册封二位行军总管,不分正副。大约梁建方所统为汉军,主攻处月;契苾何力所统为蕃骑,主攻处密。这时大漠南北突厥、铁勒诸部皆已降唐,并已羁縻州府化,唐置云中都护府主漠南,瀚海都护府主漠北,各辖二十四州、府,其中瀚海都督婆闰所统回纥精骑也投入战斗。永徽二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壬子(652年2月8日)唐招尉使单道惠被杀血案发生。同年冬唐军渡碛。次年春(652)已进至天山北麓,春正月“癸亥(初五日,2月19日)梁建方、契苾何力等大破处月朱邪孤注于牢山”。“其山险绝,建方分兵数道并进,鼓而登,四面攻之,贼众大溃。朱邪孤注携所亲战于阵,生擒斩之。斩首九千级,虏渠帅六十余人”。这次出征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似乎并未制服处月、处密,此后这两个部落依然顽固地追随叛首阿史那贺鲁即为其证。仅仅初战告捷就班师回军,根本未同西突厥叛军主力交锋。这次出征实际上对叛首阿史那贺鲁并无任何触动。
  葱山道行军:永徽六年夏五月癸未十四日(655年6月23日)正式颁诏册封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统兵出征。经过周密筹备,永徽七年(显庆元年,656)正式发师长安。受其节制者尚有“五将军”,即左武卫将军舍利叱利、右武卫将军王文度、伊州刺史苏海政以及周智度、苏定方,而以王文度为副大总管。至秋,唐军已深入西突厥腹地,八月初九日辛丑(9月3日)“葱山道行军总管程知节..与歌逻禄、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副总管周智度攻突骑施、处利发,处月部酋名预支俟斤”。榆慕谷乃天山北麓要隘,疑即今之果子沟。可知唐军已推进至今新疆西部地区。进而又同叛军主力决战于鹰娑川,此川即裕勒都斯河,突厥汗国西面可汗牙庭故地。唐前军总管苏海政统兵先到,西突厥以二万骑拒之,两军鏖战正酣,“既而突厥别部鼠尼施等又领二万骑续至”,唐将苏定方统所部恰于隔岭驻扎,去知军节才十里许,“望见尘起,率五百骑驰往击之,贼众大溃,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余人”。此役唐军虽然突破了西突厥的防线,但经此恶战,自身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战后副大总管王文度把它归咎于轻骑急进战术所致,改以车骑方阵队形前进,以求持重,“辎重并纳腹中,四面布队,人马被甲,贼末即战,自保万全,无为轻脱,致有伤损”。
  按唐朝出师,皆有御史或宦官临军,为朝廷耳目,权势很大,王文度敢于藐视开国宿将,矫旨夺权主军,必同监军干预有关,否则程知节也未必肯交出兵权。进而严令全军,“收军不许深入,终日跨马被甲结阵,由是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斗志”。唐朝被迫罢免了此次出征的正、副统帅,“十一月,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坐讨贺鲁逗留,追贼不及,减死免官”。王文度则“坐处死,后得除名”。可见葱山道行军实以失败告终。
  伊丽道与流沙道行军:这次行军在时间上同葱山道行军紧相承接,而兵分两路:
  伊丽道行军兵出北路,承担主教任务。显庆二年闰五月二十一日庚戍(657年3月11日)破格擢用“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代,唐兴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程知节所统原班人马都辖其麾下”。
  流沙道行军兵出南路。册拜西突厥降酋阿史那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为流沙道安抚使。这是一支招降大军。
  显庆二年(657)秋,唐朝南、北两路大军同时发师。兵出之前,右领军郎将薛仁贵上言,西突厥酋长泥孰因反对阿史那贺鲁,妻子为所虏,前次唐军西征,多得降人,其妻子或在军中,“宜归之,仍加赐赍..则人致其死,不遗余力矣”。高宗纳其策,交苏定方处理,遂遣还其妻子。“泥孰喜,请从军击贺鲁”。按西突厥酋长以泥孰俟斤为名者有阿悉言、哥舒二部,皆属右厢弩失毕部落,说明阿史那贺鲁所属右厢部落也发生了叛乱,正好乘隙进击。苏定方自金山北直趋处月部落,大破之,其俟斤懒独禄以众万余迎降。苏定方厚加安抚,发其千骑助战,又破突骑施部。大军进至曳咥河(即里移德建河的急读,今玛纳斯河),与西突厥主力相遇,爆发了最大规模的平原阵战:
  贺鲁率胡禄屋·阙啜,摄舍提·暾啜、鼠尼施·处半啜、处木昆·屈律啜、五弩失毕兵马,众且十万,来拒官军,定方率回纥及汉兵万余人击之。贼轻定方兵力,四面围之,定方令步卒据原、攒矛肖外向,亲率汉骑阵于北原。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入。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杀人马数万。明日整兵复进。于是胡禄屋等、五弩失毕悉众来降。贺鲁独与处木昆·屈律啜数百骑西走。
  此战之后,阿史那贺鲁主力已受到重大挫伤。与此同时,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统率的南路大军也所向披靡地向西挺进。“五咄六(疑为五弩失毕)部落闻贺鲁败,各向南道降于步真,所至蕃人相率归降,曰我旧主也”。阿史那贺鲁偕咥运率其牙内余众西奔,“定方乃令副将萧嗣业、回纥婆闰率蕃兵趋邪罗斯川,以追贺鲁,定方与任邪相新附之众以继其后。会大雪平地三尺,军中请停兵候晴。定方曰‘虏恃雪深,谓我不能前进,必当憩息,追之可及。缓以纵之,则渐远难追,省日兼功,在此举也。’于是勒兵冲雪,昼夜兼进,所经收其人众”。与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所统南路军会师双河,合击贺鲁。据南路军方面情况:“弥射又进次双河,贺鲁先使步失达干鸠集散卒,据栅拒战,弥射、步真攻之,大溃。又与苏定方攻贺鲁于碎叶水,大破之。”据北路军方面情况,“至双河,与弥射、步真会。两军合势,去贺鲁牙帐所居二里,布阵长驱,径至金牙山所。时贺鲁集众欲猎,定方与弥射纵兵击之,尽破其牙帐,生擒数万人,并获其鼓纛器械。贺鲁遂与咥运及其女夫阎啜(‘阎’应为‘阙’之误)等脱走石国。伊丽道行军总管苏定方讨阿史那贺鲁于金牙山,收其所据之地”。至此,平叛大局已定。显庆三年二月一日甲寅(658年3月10日)阿史那贺鲁西奔石国,入其西北苏咄城。萧嗣业率婆闰所部回纥精骑追至,苏咄城主伊沮达干“诈以酒食出迎、诱之入、闭门执之,送于石国。萧嗣业至石国,石国人以沙钵罗授之”。阿史那贺鲁叛乱遂全部荡平,唐军凯旋班师。显庆三年(658)“十一月,伊丽道行军副总管萧嗣业擒阿史那贺鲁至京师”。
  伴随着西突厥叛乱的平定,龟兹羯猎颠叛乱也一起戡平。本来,这场叛乱就是西突厥叛乱的一部分,唐将雷文成护送诃黎布失毕还国主政,进至泥师城(今克日西古市古城遗址)受阻,不得已返回,显庆元年(656)“八月乙巳(十三日,9月7日)龟兹王布失毕入朝”,高宗乃委“左屯卫大将军杨胄伐之”。是年程知节统兵出北道,杨胄则兵出南道,相互呼应,实为同一军事行动的两翼。可见杨胄亦为葱山道行军总管之一,但程知节主持的这次行军并未克奏全功,寻被免职,杨胄一军却继续胜利向前推进,成为配合伊丽道行军与流沙道行军的重要一翼。至显庆天三年(658)龟兹之乱与阿史那贺鲁之乱同时戡平,标志着唐朝的平叛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薛仁贵伐吐蕃失败安西都护府迁离龟兹
  咸亨元年(670)吐蕃又攻“陷白州等一十八州”,所有降唐诸羌,尽为吐蕃吞并,唐朝遂决意发动对蕃反攻,设计了安抚西域,集中兵力于河源出击的总体战略。
  同岁,发动了被命名为逻娑道行军的对蕃反攻,有直捣吐蕃都城逻娑(即逻些,拉萨的古译)的寓意。兵出河源:“诏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以讨吐蕃,将援吐谷浑还其故地。”与此同时,又发吐谷浑,“自凉州徙至鄯州(今西宁附近)浩河之南”准备随军南下复国。薛仁贵出身行伍,历东征高丽、北伐铁勒诸恶战,太宗晚年曾予,格外器重;乾封二年(667)高宗召近臣品评诸将优劣,侍御史贾令忠又予特别推荐;因擢为三军统帅。所统步骑5万,数量虽不算多,却皆精兵劲卒,事实上唐平西突厥之役所投兵力也不过如此。然唐朝是一个非常重视身份、资历的社会,其副将郭待封乃功臣郭孝恪之子,最先不服从其指挥,导致全盘失利。咸亨元年四月初九辛亥(670年5月3日)发师,进至河源。吐蕃将噶尔·钦陵赞婆率军20万迎战,薛仁贵自率3万轻骑与阿史那道真所部东突厥兵急进乌海,留郭待封统辎重,筑栅为后应。本来前军初战告捷,而郭待封邀功弃栅,领辎重继进,为蕃军所抄,“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薛仁贵被迫还师大非川相救,阵战失利,几乎全军覆没。
  大非川之败后不仅河源局面已无法收拾,西域行势也全盘逆转。结果不仅一度向唐称臣的阿史那都支再次叛唐,甚至一直效忠于唐的于阗也叛。于是吐蕃进一步扩大战果及于流沙以西,“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拔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二日(甲子670年5月16日)安西都护被迫再次从龟兹迁往西州,安西四镇不复存在,所保者已仅西、伊、庭三州,亦即汉人聚居的高昌国故境了。
  武氏出兵收复四镇
  垂拱二年(686)武则天又再置继往绝可汗世袭爵位与濛池都护府的建置。九月,拜阿史那步真子“右玉钤卫将军阿史那斛瑟罗袭其父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押五弩失毕部落”,并加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名号,令其统兵再平他匐之乱。与此同时,又令安西都护李祖隆率西州府兵,师出南道的“疏勒道”行军以相配合。吐蕃将大论钦陵本欲亲统兵驰救,由于“实延缓未行”。结果两路唐军皆捷,不仅迅速平定了他匐之乱,而且再次收复四镇。对此,两路唐军不谋而合。其中北路军主要出自金牙道司兵达奚思敬的献策,“君设计请拔碎叶、疏勒,皆如所计”。而《千唐志·裴沙钵罗墓志》亦载“属蕃携贰,安西不宁,都护李君与公(裴沙钵罗)再谋奏拔四镇”。这位“都护李君”似即稍前于垂拱年任沙州刺史之李祖隆。由于两军戮力,加之蕃援未至,终于取得了戡平叛乱,再收四镇的辉煌胜利。由之安西都护府第二次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但李祖隆却未留居此任,而另委家世显赫的王世果领此职。
  安息道行军兵败阿克苏河
  武则天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女主,并不满足于终生当皇后、太后,而是志在当一个改朝换代的开国皇帝。西征的胜利更增加了这一信心,志欲建树一次更为辉煌的战功,以为新王朝诞生的主颂乐。这次反攻即名之为安息道行军,位居宰相而自负有“兼资文武”之才的韦待价就是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倡议者与主帅。韦待价却独以三世将门出身,本人亦以武职积功晋升而为世所重。此人提出了一个名为“安息道行军”的庞大西征计划。安息本指波斯的希腊化王朝,而唐之安息特指安国(布哈拉)改置的安息州,地濒乌浒水北岸。可见这次西征的对象不仅在于打击吐蕃,其终极目标乃在于重新凿通安西直抵乌浒水域的大道。这一计划正符合武氏的雄心,进封扶阳郡公。垂拱三年十二月初二日壬辰(687年1月10日)“命(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督三十六总管以讨吐蕃”,出师阵容之雄大超迈前代任何一次行军。他以安西大都护阎师古为其副帅,主持筹划觇察、向导,为大军供应器械、粮草。其具体行军路线似沿袭咸亨四年(673)崔智辩重创吐蕃所走的“五俟斤路”,亦即由西州,经焉耆、龟兹、入西突厥右厢弩失毕部,进攻吐蕃西北边疆,进而直指乌浒水域的安国、吐火罗。为确保此战的胜利,不仅全面改善唐军的武器、装备,遣员督造铠甲、器械,务令精新,而且还应请废除了自唐初一直沿行不缀的御史监军制度,以加重统帅的权威。武氏亲下决断,指示:“古者明君遣将,阃外之事悉以委之。比闻御史监军,军中事无大小皆须承禀,以下制上,非令典也;且何以责其有功。”
  本来,韦待价之所以于垂拱三年(687)请缨挂帅,发动西征,是因为此岁吐蕃腹心地区——大藏发生了首次叛乱,正好乘虚出击。武氏则直至永昌元年(689)始谋废唐立周,废后称帝,因之西征事连拖三年,而兵贵神速,战机易失。噶尔家族早已戡平内乱,全力对唐,且以攻为守,抢在唐军发师之先,从而根本打乱了安息道行军的既定计划。先夺四镇,旨在清其粮仓,毁其堠烽,使大军渡碛后粮秣难继,耳目失灵;兵逼敦煌,在于诱其速决,使唐军由主动出征变成了被动迎战;结果一切都被吐蕃牵着鼻子走,唐军老战法总是遣精锐前锋先期出战,挫敌锐气,而后大军继之。是役亦“先命兰州刺史,行军司马宋师将料敌简徒,倍止,竟亦无功”。据此,唐军先锋宋师将仅在驰救敦煌时同蕃军发生了一次接触战,“一夜而走”,说明吐蕃乃有计划退兵,以诱敌深入,“粮运不继”则已注定唐军必败的历史命运。此战吐蕃早已布署周全,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以破之,而唐军则仓卒迎战,兵众而无所用,进至寅识迦河已因粮运不继而败北。寅识迦河即阿克苏河。永昌元年七月廿六日丙子(689年8月16日)流韦待价于绣州,斩阎温古于秦州。安息道行军的失败引起西域形势的再度大逆转,导致武周边政建制又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安西大都护府再次降级为都护府,再次还治西州。
  武则天破格起用王孝杰
  噶尔家族的日益失势,进一步催化了西域形势的顺转。时刻志在反攻的武则天果断地捕捉了这一有利战机,破格起用了一度沦为吐蕃战俘的年轻将领王孝杰,授其全权主持这次大规模反攻,确乃打破传统家世、资历、名望限制一项创举。王孝杰,本乃仪凤三年(678)应募从军的“猛士”刘审礼伐吐蕃之役,拜前军副总管,兵败被俘,留蕃多年释归,洞悉蕃中虚实,派系之,争。武则天慧眼独具,召见时特重其才。长寿元年(692)发动了名为威武道行军的对蕃反攻,擢以为行军大总管。其副将有二,一为唐休璟,本名王睿,垂拱二年(686)为安西副都护,永昌元年(689)诸军皆败,其军独全,加西州都督,庭州刺史,洞悉西域山川形势,且率先“陈方略,请复四镇”深受武氏器重,拜副总管,所遗之庭州刺史则由张仁楚递补。另一副总管则为西突厥,胡禄属部首领阿史那忠节,以其部落密迩四镇,足为臂助。这次西征,兵力、声势较之安息道行军显然规模小得多,却汉蕃配合默契,人员精干。其进军路线仍循韦待价故道,以子总管右玉钤卫假郎将张怀寂为前军。“飞悬旌而西上,拥戎卒以启行,鸣鼓角于〓。”大破吐蕃册立之西突厥可汗阿史那俀子。继又破来救之吐蕃援军,取得了第三次光复安西四镇的辉煌胜利。王孝杰会同阿史那忠节部所克仅龟兹、焉耆、疏勒三镇,至于碎叶,实乃乌质勒收复,并一度成为突骑施牙帐,然突骑施既为李唐—武周属部,自须听其号令,则碎叶归唐实乃突骑施效忠于唐的一种具体表现。于是王孝杰奏言须增兵西域;长期屯戍留守,以全面巩固西陲边防,则天纳其议,“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以镇之”。“既征发内地精兵,远逾沙漠,并遣资粮等”,西陲边防体制重又建立和巩固起来。长寿元年(692),安西定治龟兹,定制为大都护府和四镇再置之后,武周西陲的边防实力大有增强。
  高仙芝主持的西陲反攻
  高仙芝,高丽族人,依时俗以国名为姓,先世降唐,父高舍鸡已为安西四镇诸卫将军。高仙芝善骑射,年仅20,已升至四镇十将军之一,秩与父同列。天宝六载(74),唐朝决定利用吐蕃盟友大食发生王朝易代的有利时机,夺取小勃律,再次凿开通往乌浒水域的孔道。是岁玄宗特敕高仙芝以马步万人为行营节度使往讨之。安西唐军虽名有步、骑之分,实皆清一色行动迅疾的骑兵,普通骑士皆备二骑,步兵亦各备私马,号称全国精兵之最。高仙芝受命后即统兵自安西出拨换,历据瑟德、疏勒、葱岭守捉,逾播蜜川、特勒满川,前进道路已极狭窄。乃分兵三路,“使疏勒守捉使赵崇王比统三千骑趣吐蕃连云堡,自北谷入;使拨换守捉使贾崇瓘自赤佛堂路入;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蜜国入;约七月十三日辰(747年8月23日)会于连云堡,遂登山挑击”。连云堡乃有数千人驻守的吐蕃要塞,城下复有娑勒川为屏障,高仙芝督军涉渡成功。其前军悉配置长柄刀,谓之陌刀,以李嗣业、田珍为左右陌刀将,率勇士强攻吐蕃阵地,严令“不午时,须破此城”,山头垒石蔽空而下。李嗣业独引一旗,于绝险处先登,诸将因之而至,“贼不虞汉军暴至,大溃,填溪谷,投水溺死”,自辰至巳,结束战斗,超出攻城限期达一个时辰。合计杀敌5000、生擒千人,得马千余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从而打通了进军小勃律的第一道关隘。监军边令诚留此不进,遣病弱3000人据守,护卫归路。自统精锐继续急进。逾坦驹岭,至阿弩越城,城主不战而降,侦知吐蕃已留兵在小勃律监国,且其援军已发,乃遣将军席元庆率轻骑倍道兼程,扬言此行不在小勃律,“但借汝路,向大勃律去”,以麻痹对方。进至小勃律与吐蕃界水娑夷河,其间只有一藤桥相连,唐军急斫此桥,甫断,“吐蕃兵马大至,已无乃矣”,杀吐蕃监国使者,遂平其国。“六载(747)八月,仙芝虏勃律王(苏利失之)乃公主(墀玛类),趣赤佛堂路班师”。边令诚早已飞书告捷,甫还安西,诏书下,召夫蒙灵詧入朝,“制授仙芝摄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夫蒙)灵誓为安西节度使”。此战虽乃主攻吐蕃,实为反攻大食做了战略准备。是岁,白衣大食最后一次向唐遣使。
  天宝七载(748)大食国乱益甚,黑衣大食将并·波悉林已占领了呼罗珊全境,总督纳色尔节节败退,卒于道。八载(749)并·波悉林长驱西进,迎圣裔阿蒲罗跋于伊拉克首府库法城,10月30日于库法大清真寺立为哈利发,这标志着阿拔斯王朝的诞生。大食改朝换代的混乱形势对于吐火罗无疑是一巨大鼓舞,其王阿史那夫里尝伽罗叶护乃遣使上表,要求唐朝发安西兵伐朅师。玄宗乘势指令安西、北庭唐军两路发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兵出南道,击朅师。经小勃律、大勃律,与吐火罗东、西夹击,“破朅师,虏其王勃特设。三月庚子(十二月,750年4月22日),立勃特没之兄素迦为朅师王”。从而完全凿开了四镇连接吐火罗的通道。北庭节度使王正见则兵出北道,攻突骑施可汗。
  唐朝于南破羯师,北毁碎叶,取得战略进攻的初步胜利以后,又继续进军七河流域,向叛附大食的石国大兴问罪之师。这一决策是由高仙芝作出的,志在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千载难逢良机,翦除大食羽翼,逐步规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政治手段。玄宗批准了这一奏请,高仙芝乃兵围石国,石国穷蹙求降,高仙芝佯许,“乃将兵袭破之,杀其老弱,虏其丁壮,取金宝、瑟瑟、驼、马等,国人号哭。因掠石国王,东献之于阙下”。天宝十载(751)正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竭师王,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可见高仙芝主持的西域反攻已取得了初期的胜利。
  “安史之乱”潼关大战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十一日,安禄山起兵叛唐。高仙芝、封常清退守潼关,坚壁不出。监军边令诚多次促战未果,乃奏高、封二将怯敌。同年十二月十八日,诏下,即军中斩之。诏下之日,军中皆呼“枉”,声殷震地。玄宗杀高、封二将后,颁诏歌舒翰代之。哥舒翰仍承高仙芝故策,固守潼关。唐玄宗又多次严诏促令出战,哥舒翰不得已。六月四日,哥舒翰抚膺恸哭,出关迎战。六月八日,唐军与叛军决战于灵宝西原。哥舒翰全军复没,本人被俘。叛军乃长驱入关,5天后即六月十三日,叛军陷长安,唐玄宗率太子李亨等仓皇出逃。
  安西兵入关勤王
  至德元载(756)七月,唐朝勤王诏颁。至德二载(757)正月,安西、北庭以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龟兹王族白孝德所统龟兹兵与国王尉迟胜亲统之于阗兵均入关赴难。同年,肃宗改安西为镇西。第一批入关勤王的安西兵五千“历汴、虢、凤翔”。同年九月,广平王李俶督各路大军东征平叛,与安庆绪叛军主力决战于香积寺。以镇(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为主将的行营为前军。《旧唐书》载:“嗣业乃脱衣徒博,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嗣业先登奋命,所向披靡。”唐军乘胜收复长安,进克东都洛阳。同年十月,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荔非元礼率本部兵马屯河阳城外,筑栅拒敌,叛军填堑而进,坐视不动,敌已过堑逼栅,主帅李光弼屡督其出战,皆不应,直至敌攻栅势疲,突然下令全军鼓噪出栅门,大破叛军取胜。
  安西行营三次兵变
  乾元元年(758)爆发行营第一次兵变。安西与北庭行营组成二庭行营,其间有派系矛盾。三月,北庭,兵马使王惟良谋乱,为李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诛之。
  大历三年(769)十二月九日,唐朝颁诏,徙马璘为泾原节度使,而从邠州移驻泾州。泾州城池残破,劫后人丁稀少,守此处境艰难,役繁人疲,且须重辟草菜,再营屯戍,自谋衣食,而把经营完善的邠州拱手交归朔方军坐享。于是“众皆怒诽”,激起行营第二次兵变,刀斧兵马使王童之密谋聚众拒命,准备以十二月二十一日而发。都虞侯段秀实预先发现此谋,又恐军中疑其冤,故意为之提供发难机会而严加防侯。事起,捕王童之及其党八人,皆斩之。并下令“后徒者族,流言者刑”,好不容易实现自邠至泾的营地转移。
  大历十二年(777)九月,唐朝正式颁诏,以段秀实为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唐德宗又谋防线西移,令行营自泾州徙原州。段秀实担心再次激起兵变,上疏为将士请命,德宗不纳,于建中元年(780)免去段秀实官职,征召入朝。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下诏强令四镇、北庭行营将士全线西移早已毁于战火、且人丁寥落的原州(平凉)。同年二月十二日,在段秀实被免官后,另委朔方军将李怀光主持行营,以四镇、北庭留后刘文喜为别驾。此举意味四镇、北庭行营虽建置犹存,但主事者已非本系将领。以专断好杀闻名的李怀光受命主政行营后,更加遭到行营将士的抵制,兵变一触即发。行营宿将刘文喜受众拥戴,为将士请命复术段秀实为帅,不则朱泚为帅,拒不受朔方军节制。德宗迫于压力,改诏以朱泚代李怀光。刘文喜建议朱泚并非真心,实在抵制李怀光。改颁诏令后,刘文喜又不受诏,欲自邀旌节,同年夏四月初一,据泾州叛。德宗命朱泚、李怀光进剿,兵围泾州数月,刘文喜被杀。刘文喜之死,加剧君臣猜忌,李正己、田悦等皆不自安,先是聚众自保,继而武装拒命,德宗则视其叛乱,兴兵讨之,引起更多的蕃镇卷入叛乱,李惟良、李希烈、朱滔先后皆叛,朱泚之弟朱滔,由之受株连。
  刘文喜乱平后,朱泚正式履泾善后,不久被免职,以姚令言为别驾,代主军府事。建中四年(783),李希烈兵围襄城,局势危急,告援京师。此时,唐与蕃已于清水会盟,德宗以边境息兵,乃颁诏令四回镇、北庭行营将士南下救襄。姚令言奉诏率兵发至浐水,京兆尹犒师,“唯〓饭食菜〓”。行营将士万里赴难,入关勤王,军士冒雨,寒甚,多携子弟而来,希望得愿赐遗其家,及此,一无所赐,唐廷待其刻薄寡恩,积怨已深,加之薄马、黜秀实、诛文喜、罢朱,至此激起大规模兵变:“众怒,蹴而复之,因扬言曰:吾辈将死于敌,且食且不饱,安能以微命拒白刃耶..乃擐甲、张旗鼓噪,还趣京城..拥令言而西..已入城,喧声浩浩,不复可遏。”并发布安民告示“汝曹勿恐,不夺汝商货僦质矣,不税汝间架陌钱矣”。于是“小民聚观者以万计”。行营将士顺利占领长安。朱泚自建中三年(782)免官幽居长安,被拥立为王,建帝号,改国号秦,改元应天。德宗狼狈出奔奉天。兴元元年(784)四月,大将田希鉴杀留泾州的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冯河清。至是行营将士全部卷入兵变,泾州、长安两地反唐军并为一股。此时,诸路勤王军大至,德宗一方面委李怀光为帅,督浑瑊、李晟等诸路军合围长安;另一方面,不惜与宿敌吐蕃联手,出卖安西、北庭领土。德宗借吐蕃兵之计遭一批朝臣、大将的反对,尤以李怀光为首。李怀光力陈借兵吐蕃之三害,并拒绝署名而致吐蕃军不敢进,由此触怒唐廷。不久,李怀光也被逼反,与朱泚联兵。
  光元元年(784)六月,朱泚兵败,西奔泾州,被田希鉴闭城不纳,至宁州又被刺史夏侯英拒之,又至彭原西城屯被梁庭芬射中坠坑,为韩旻等斩之。兵变终于失败。同年六月十日,唐朝正式颁诏,以田希鉴为泾原节度使(即行营节度使)。同年十一月李晟以凤翔、陇右节度使兼四镇、北庭、泾原行副元帅之名巡视西边,召田希鉴入营,与泾州二庭宿将30余人,皆杀之。所有参预兵变士卒,皆令“力田积粟,以攘吐蕃”,万里赴难中原的碛西劲旅为自身效忠的唐朝所毁灭。
  安西陷于吐蕃
  永贞元年至元和三年(805~808),安西局势最危,回纥可汗两次驰求,始胜而终败。第一次,吐蕃“攻围龟兹,无可汗领兵救援,吐蕃落慌,奔入于术,四面合围,一时扑灭,尸骸臭秽,非人所堪,遂筑京观,则没余烬”。第二次驰救失败,唐宪宗朝诗人白居易《缚戎人》为其坚证。诗中通过一名沦为蕃俘的安西戍卒之口,明确提到安西这座为唐军固守的碛西最后城堡陷于吐蕃的一次初冬夜袭。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