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汉末与魏晋二朝时的龟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669
颗粒名称: 十、汉末与魏晋二朝时的龟兹
分类号: D674.5
页数: 2
页码: 122-1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末与魏晋二朝时的龟兹积极给予支持,为统一、为西域的社会安宁做出了贡献的情况。
关键词: 政事 龟兹 统一

内容

永建三年(127),在西域诸城邦国的支持下,班勇为东汉统一了西域。此后,不再设置都护府和西域都护,而置西域长史代行都护职务。西域长史置府,谓西域长史府,仍作为统辖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原有的戊己校尉也置府行事,在行政上隶属于西域长史,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职责主管东汉政府在西域的屯田事宜。期间,西域诸国遣使纳贡、入质的记载较多。
  在西域长史领导下,为维护统一所做的努力实例颇多。
  《后汉书·西域传》载:永康六年(126)班勇“率后王农奇子加特奴及八滑等,发精兵击出北虏呼衍王,破之”。建宁元年(168,)“疏勒王汉大都尉于猎中为其季父和得所射杀,和得自立为王。三年(170)凉州刺史孟,佗遣从事任涉将敦煌兵五百人,与戊己司马曹宽、西域长史张宴将焉耆、龟兹、车师前、后部,合三万余人讨疏勒”,以制止其政变活动。
  龟兹与东汉保持密切联系,积极给予支持,为统一、为西域的社会安宁做出了贡献。
  黄初元年(220),东汉政府在人民大起义中灭亡,在其废墟上崛起了魏、蜀、吴三国。魏国占据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土地,经济实力较雄厚,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威慑各地,西域诸国都表示接受曹魏政权的领导。魏应诸国请求,仿效两汉,在西域设官职守,仍置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三国志·魏志》载:“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曹魏政权对西域诸大国之王,均委以魏侍中、大都尉之职,并发给印绶,龟兹王也不例外;西域使臣到来,一律给予优厚赠赐。《三国会要·崔林传》载:“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朝廷嘉甚远至,褒赏其王甚厚。余国各遣子来朝,间使连属。”
  咸熙二年(265),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包括龟兹在内的西域诸国即与晋朝建立了臣属关系。晋王朝仍在西域设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西域长史驻节罗布泊之海头,戊己校尉屯田于高昌,对龟兹、于阗、焉耆等一些西域大国的国王,均授予“晋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等官职。太康六年(285)“龟兹、焉耆遣子入侍”。太康七年(286)十月,“焉耆、龟兹国遣子入侍”。
  西晋末年,河西凉州由张轨建立了前凉王朝。西晋于晋兴四年(316)灭亡后,由司马睿建立的东晋迁往江南,距西域路途遥远,因而西域诸国就把前凉作为联系对象。前凉统治者张骏派其长子太怀为使持节镇西将军,统管西域事务。龟兹在前凉末年,仍“遣使贡方物于张重华”。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