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绛宾娶汉公主弟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662
颗粒名称: 三、绛宾娶汉公主弟史
分类号: D674.5
页数: 2
页码: 114-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王绛宾娶汉公主弟史及对龟兹制度实行改革的情况。
关键词: 政事 绛宾 弟史

内容

元平元年至本始二年(前74~前72),匈奴单于壶衍革是为摆脱对汉作战的困境,把矛头移向乌孙,出兵攻击乌孙,侵占了车延恶师地。乌孙昆弥翁归靡与解忧公主联名上书汉宣帝,请出兵解乌孙之围,《汉书·西域传》载:“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入民去,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汉宣帝接受了他们的请求,以15万大军,分道而去,同时派校尉常惠为使持节至乌孙,共商出兵之计。匈奴大败,死伤四五万人,势力更趋衰弱。
  本始三年(前71),汉宣帝犒赏乌孙击匈奴有功之人,命长罗侯常惠将军至乌孙。事毕返回途中调乌孙、莎车、疏勒诸国兵合5万人,向龟兹进发,责问龟兹杀赖丹之罪。这时在位的龟兹王绛宾,他承认杀赖丹之事,但说明并非己所为,“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我无罪”(《汉书·西域传》)。绛宾即缚姑翼送常惠处,惠即斩姑翼以报杀赖丹之仇,率军而去。
  匈奴势力衰退,西域诸国倾向于汉,丝绸之路开始畅通,中西商旅来往不绝。绛宾一反故王时对汉采取模棱两可态度,和西汉王朝采取十分友好的关系,审时度势,立即行动,展开曲回外交。为了结好汉朝和乌孙,首先遣使到乌孙,求与解忧公主和翁归靡所生女儿弟史结为夫妻,以便同汉朝及乌孙结成亲密关系。
  本始三年(前71)解忧公主派其女儿弟史到京师长安学鼓琴返回乌孙,路过龟兹。龟兹王绛宾热烈欢,迎,在王宫安排一场盛况空前的音乐会,挑选龟兹国著名乐师演奏了独具龟兹风韵的各种乐舞,弟史甚为赞赏。绛宾也彬彬有礼地邀请弟史弹奏一曲琵琶。弟史那端庄的仪态和以轻盈的动作,弹奏出悠扬的旋律,和谐的音韵,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绛宾更是听得如醉如痴,曲罢歌终,喝彩声回荡不绝。绛宾对弟史也更依恋难离,再一次遣使赴乌孙,向解忧公主表达自己欲娶弟史为妻的迫切心情。
  解忧公主有感于绛宾的诚意,也考虑到乌孙与邻国的友好关系,遂同意了这门亲事。成为西域民族关系史上永远传颂的佳话。婚后,夫妻十分恩爱。《汉书·西域传》载:解忧公主上书宣帝,“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龟兹王绛宾亦爱其夫人”。事后,绛宾亦上书汉朝政府:“得尚汉外孙为昆弟,愿与公主女俱入朝。”宣帝同意了解忧及绛宾王的请求,允许入朝觐见。元康元年(前65)绛宾与夫人弟史到达长安,受到宣帝的优厚赠赐,封弟史为公主;皇上除赐以黄金彩,缎外,特赐给金印紫绶,表示龟兹是西汉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绛宾向宣帝进贡了龟兹名贵乐器羯鼓觱粟。
  绛宾和夫人到长安后,宣帝刘询就命令以接待国王和公主的礼仪款待他们夫妇,又命协律都尉(掌管校正乐律的官员)帮助他们学好汉乐。为对汉朝的政治、文化多做一些考察和研究,夫妻双双在长安留居一年,自此以后岁岁入朝,从而揭开了龟兹与汉朝政府友好关系新篇章。
  绛宾由于长时间与汉来往,对汉之制度极感兴趣,返回后便在龟兹实行改革。《汉书·西域传》载:“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他以极大的勇气,抵挡住其他国“驴非驴,马非马”的流言蜚语,推动着龟兹社会的前进,并叫自己的儿子以汉朝外甥自居,世代服从汉朝的政令军令,为维护国家统一效力。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弟史
相关人物
绛宾
相关人物
解忧公主
相关人物
刘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