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唐代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640
颗粒名称: 二、唐代屯田
分类号: F329.045
页数: 6
页码: 77-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唐代屯田的情况,包含了屯田地点,屯田的组织管理,屯田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屯田 唐代 经济

内容

贞观十四年(640),唐政府平定麴氏高昌王国麹文泰的叛乱,于西州设立安西都护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将都护府迁至龟兹。唐政府统一了广大的西域,其所辖境远较汉朝为广,盛唐时期的疆域东到东海,西达里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至南海,皆属唐的版图,形成一个空前统一繁荣昌盛的国家。为保卫西域,必须驻重兵防守,若军粮都从内地运去,则实难维持。于是唐太宗采用前人成功经验,决定屯垦戍边,成为继汉之后,第二个经营西域卓有成效的国家。《新唐书·食货志》载:“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以善农者为屯官,屯副”。《旧唐书·职官志》云:唐政府命令“凡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贞观、开元后,边土西举高昌、龟兹、焉耆、小勃律,北抵薛延陀故地,缘边数十州戍重兵,营田”(《新唐书·食货志三》)。《旧唐书》载:随着唐政府在西域势力的步步推进,特别是设立“安西四镇”之后,“岁调山东(陕西华山以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役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据《唐六典·河西道》所载统计,唐在西域屯田共计56屯,其中龟兹20屯,焉耆7屯,疏勒7屯,伊州1屯,西州1屯;北庭20屯。天山南路最多,共36屯;天山北路20屯。尤以龟兹境内最多,达20屯,因系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通典·屯田》曰:“每五十顷为一屯”。一顷为100亩,50顷即5000亩。龟兹屯田1000顷,即为10万亩。可见龟兹屯田规模之宏大。
  唐政府在西域屯垦从630年开始,至791年结束,共经历161年。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北道、中道、南道)11个地点。
  (一)屯田地点
  1.乌垒屯田
  乌垒原是西域都护府所在地(在今轮台县策大雅乡)。唐政府把安西都护府移设龟兹后,乌垒就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个州。658年1月,杨胄率唐军平定龟兹叛乱后,开始派军在乌垒屯田戍守。唐玄宗开元时,乌垒屯田军增加到1000人以上,开垦土地1万多亩,成为唐政府从东面保护安西都护府的重要基地。
  至今,在轮台县境内仍可找到屯田遗址。轮台县西南拉伊苏唐代屯田遗址,有戍楼,高约20米,巍然耸立在一望无涯的平野上,几十里外都可以看到,为唐代屯田军的瞭望台。轮台县城东南方约20千米附近的古城堡,当地维吾尔族称为“黑达依乌尔都”,意思是汉人古城堡。是一座边长200米的正方形城堡,方圆337米,残存墙址高4米,城内出土了唐代钱币、陶片和丝履帽缨等物。离城不远,还有一座炼铁炉遗址,旁边堆积铁渣和炭灰,为屯田军打造兵器和农具的冶铁坊。
  2.龟兹屯田
  龟兹屯田从648年开始,至790年结束,共经历142年。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底,唐军攻占龟兹后,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开始在龟兹驻重兵屯田。《旧唐书·吐蕃传》载:唐政府设在安西四镇后,“岁调山东(华山以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郅于强敌”。《资治通鉴》云:“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置朔方、陇西、河西、安西、北庭诸节度史以统之。岁发山东(华山以东)丁壮为戍座,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以供糗粮,设牧监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新唐书·西域传·龟兹》载:“长寿元年(692)威武道总管王孝杰,破吐,复四镇地,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兵三万镇守。”积极进行,屯田,以满足粮糈供应。到宣宗时,安西都护府“在龟兹城内,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衣赐六十二万匹”(《旧唐书·地理志》),《资治通鉴·唐记》云:天宝元年(742)“春,正月..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兹城,兵二万四千”。其中龟兹驻军1.1万多人。《唐六典·河西道》载:“天宝八载(749),唐军屯田,有安西20屯。”根据唐对州镇诸军屯田“每50顷为一屯”,可知龟兹驻军共屯田10万亩以上,除担负军事防守的人外,每人平均种地10亩左右。是唐政府当时在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屯田中心。
  唐政府驻龟兹官员,一般都比较重视屯田,并取得良好实效。《新唐书·郭虔瓘传》载:开元八年至十年(720~722)“以张孝嵩为安西副都护,在安西劝田训土,府库盈饶”;“以张孝嵩为安西都护以代虔瓘。嵩在安西,务农重战,安西府库,遂为充实。”唐玄宗时,在龟兹还设有专管屯田的营田使。《旧唐书·封常清传》载:天宝十一年(752)“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
  至今,库车、新和和沙雅县境,还有很多唐代屯田遗址,库车城西25千米的渭干河两岸,有夏克土尔、玉其土尔和库木尔军屯城堡遗址。前两个遗址为唐代东西柘厥关。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伯希和(1878~1945)曾在这里发掘、盗走汉文文书200多件,这些文书记载了唐军在龟兹戍守、屯田、兴修水利、管理馆驿交通等方面的情况。在库车城东郊皮朗古城曾出土唐代建中钱、中字钱、开元通宝、大力元宝等钱币,同时还出土莲纹铺地砖、蓝纹砖、简瓦等,砖的纹饰、形制和唐代长安大明宫出土的铺地砖近似。这些都是唐政府在龟兹屯田时的遗物。
  3.尉头州屯田
  尉头州又名蔚头、都头,当地古称据史德或握瑟德。为龟兹都督府下12个内属诸胡州的一个州。位于今巴楚县城东北60千米处。
  唐代屯田区,位于现今巴楚县与柯坪县交界处的一片东西长70余千米、南北宽20余千米,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千米的沙漠上。现从巴楚县托库孜沙来古城向北依次排列着泽梯木、科西梯木、玉木拉克梯木、琼梯木,并连着今柯坪县境内的亚依德梯木、阿克先尔、都埃梯木、老启浪古城等遗址。在屯田区内,不仅发现了古代灌溉渠系、村舍道路和田陌及多处大小屯城和烽燧遗址,还采集到开元通宝、乾元通宝及龟兹大钱、小钱等钱币;并散布着许多不同器形的陶片,主要器形有罐、瓮、碗、盘、钵、壶、红陶大缸。可证唐代在此屯田灌溉、手工业生产十分发达。
  4.焉耆屯田
  观贞二十二年(648)唐政府开始焉耆屯田。唐玄宗时屯军增加到4000人左右。《唐六典》载:“焉耆七屯”即开垦耕地3.5万亩。屯田规模大大超过伊州和西州。
  1949年后,在焉耆发现多处唐代屯田遗址。唐代屯田遗址焉耆唐王城“位于锡科沁西北约2.5千米,城作方形,墙为夯土所筑,断断续续间有存者,高约5米,周约450米,在发掘中清理了房屋地基及粮食等遗址”;这座遗址中出土的有屯田军使用的“铁犁、铁镰、铁斧、刀鞘及陶器”等用具,还有“石碾数方”;与陶器“同地层”出土的谷物有“小麦、谷子、高粱、胡麻”和“极细的麦粉”(《新疆考古的发现》)。这些都是唐代在焉耆屯田的物证。
  (二)屯田的组织管理
  唐朝的屯田,有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
  1.组织机构
  唐朝中央,由尚书省工部尚书“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唐六典》),统一管理全国屯垦事业。《新唐书·百官制》载: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工部尚书属下设屯田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分“掌天下屯田及文武职田、诸司公廨田,以品给焉”管理全国屯田具体事务。其下属官有24人,即屯田令史7人,书令史12人,计史1人,掌,固4人。因屯田的废置与军事关系密切,位于边疆地区的屯田,兵部也参加管理,所以尚书省下的屯田管理分为两个系,一是中原各地屯田由司农系统管属;二是边州军镇屯田由州镇诸军系统管属,由各边疆军政长官管,收入用于支付驻军粮饷及州镇费用。
  边疆诸军的屯田,唐初直接管理者称总管、都督、刺史等州镇诸军长官。唐高宗时改称知营田事、营田大使、知营大使、检校营田事、营田游击将军等。唐玄宗时统一称营田使。开元九年(721)后节度使全部兼营田使。天宝年间,唐派安西副大都护封常清专事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事。都护府所属各都督府、州、军镇的屯田,由都督、刺史和驻军长官掌管。再下属各屯,设屯官、屯副,由善农事、有书判、堪理务者担任。《通典·食货》载:“屯官取勋官五品以上,及武散官并前资边州县府镇戍八品以上文武官内,简堪者充,据所收艟等级为功优。”《新唐书·食货志》云:在屯官下还同时配备“主簿一人,录事一人,府三人,史五人”。组成一个直接管理基层屯田的办事机构。开元二十五年(737)规定边疆州、镇、诸军每50顷为1屯,即每屯种地5000亩,有屯兵500人左右。由于西域戍守任务繁重,每兵平均种地10亩。
  2.管理方式
  唐政府在龟兹境内的屯田管理方式与汉代大致相同,以军屯为主,其次是犯屯和民屯。
  军屯 唐政府在龟兹境内最主要的屯田形式,是驻军官兵为了解决军粮,一面戍边,一面种地。由自己耕种的屯田,他们所需的土地、农具、耕牛、种子和衣食等物,统由政府供给。屯田收获的粮草交军州,主要充作军粮。《资治通鉴》载:“自王孝杰克复四镇,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以唐兵三万戍之”,“缘边数十州戍重兵”,“开屯田,供糗粮”。根据土质不同确定生产配牛标准。《通典·食货》载:“诸屯田应用牛之处,山原丰泽,土有硬软,至于耕垦,用力不同。土软处,每一顷五十亩,配牛一头;强硬处,一顷二十亩,配牛一头。即当屯之内,有硬有软,亦准此法。其稻田八十亩,配牛一头。”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上级屯官定期检查各地屯田。《新唐书·食货志》载:“唐开军府以扦要冲,因隙地置营田,天下屯总九百九十二”;“诸屯以地良薄与岁之丰凶为三等,具民田岁获多少,取中熟为率。有警,则以兵若夫千人助收。隶司农者,岁三日,卿、少卿循行,治不法者。凡屯田收多者,褒进之”;“开元二十五年(737),诏屯官叙功以岁丰凶为上下”“方春,屯官巡行,谪作不时者”。
  犯屯 犯人及其家属耕种的屯龟兹境内的犯屯,总是和军屯相杂在一起。早在公元640年,唐太宗就命令把内地大批罪人谪戍西域,参加屯田。谪戍西域罪人,死刑皆免其死罪,其他罪人都减轻罪刑。全部交军府收管,编为劳改队,在军队监督下参加屯垦,夹杂于屯田军之内进行生产劳动。军府发给土地、农具、耕牛、种籽、食粮,收获粮食全归军府。劳动期满,可回原籍。如收编入军籍或另有生计,也可在龟兹境内长期定居。
  民屯 唐代民屯分为唐朝前期和后期两种。唐朝前期,龟兹境内的民屯,为屯丁到官府屯田地服役。屯丁屯田,又称助屯;屯丁,又称丁夫,是指被官府征发到屯田土地服徭役的受田农民。因为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规定每个18岁以上的男性农民受田100亩。租庸调制又规定,每个受田的男子,每年要给官府服徭役20天。如不去服役,要纳绢或布代役,每天折绢3尺,叫作“庸”。为便于管理,民屯土地集中一起,自成系统。屯丁到屯田服役,有统一的计功标准。《唐六典·屯田部中员外郎》载:“诸屯分田役力,各自程数。凡营稻一顷,将单功九百四十八日,禾二百八十三日,大豆一百九十二日,小豆九十二日..禾黍一百八十日,麦一百七十七日。”唐玄宗后期,由于均田制破坏,靠屯丁服役屯田无法维持,政府只好招募贫苦农民,佃种国有土地,主要实行分成制。借用耕牛者,收获粮食官民对分;不借官牛者,官得1/3,民得2/3。他们屯田的收入,成为唐朝后期西域军民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为坚守和保卫西域做出了贡献。
  (三)屯田的历史作用
  1.进一步巩固了统一西域的事业
  唐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统一与分裂的斗争。西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汉唐期的边患主要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分裂势力。边疆巩固,即可解除边患,中原就安宁。西域沦陷或丢失,就危及祖国内地,唇亡齿寒。中原战乱动荡,西域孤悬塞外,中央政府在此统治,就难于持久。西域屯戍军民,为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祖国统一,毫无畏惧,针锋相对,英勇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对内镇压了西突厥贵族多次发动的叛乱,向东打退了后突厥对西域的猖狂进攻,向南粉碎了吐蕃多次发动的猛烈攻击,向西拦住了大食帝国疯狂向东的侵略扩张,从而进一步巩固了统一西域的大业,使西域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2.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民族团结
  在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西域兄弟民族将领和各族屯田军民做出了卓越贡献,起了特殊作用。突厥族名将阿史那社尔在647年被任命为昆山道大总管,率大军“平龟兹、破五城、谕降小城七百余,”“南疆定,复四镇”功勋卓著;铁勒族名将契苾何力、回纥将军婆闰等在统一西域的平叛战斗中,立下卓越,功勋,起了特殊作用。特别是在唐朝衰落,陇西、河西被吐蕃攻占,西域和内地失去联系后,汉族将士组织西域各族军民,孤军坚守28年,同当时气势汹汹的吐蕃和大食,进行殊死血战,捍卫唐朝在西域的神圣领土。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后人传颂,长思久仰。
  3.推动了西域的经济繁荣
  屯田带来的新技术,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西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推动了西域社会历史的前进。屯田军民开垦了大量荒地,兴修了大批水利工程,每年收获几十万石粮食。唐朝平时常驻西域兵力四五万人,战时兵力多达十几万人,这么多人的粮草供应,如果依靠从遥远的中原运来,其困难是难以设想的,主要靠西域进行屯田来解决。这不但保证了军粮供给,而且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4.保障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继汉朝以后最强盛的封建王朝,是当时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龟兹和各地屯田军民,开交通,修馆驿;办车坊,查过所(通行证)。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确保西域和内地及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繁荣达到顶点。当时留住长安的胡商就达四五千家;中亚和西方诸国到唐贸易,遍布西域和内地各地。唐朝及西域的丝绸、瓷器、茶叶、铜器等商品大量出口,西方的毛皮、马匹、棉布、香料等特产也涌入中原。我国的造纸术、陶瓷术、切脉术等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到西亚,阿拉伯、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酿酒、天文、历法等对唐朝有一定影响。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