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622
颗粒名称: 六、塞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
页码: 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古中亚民族定居的塞人早就发明炼铜与炼铁,能够制造铜铁生产工具,他们是出色的农民的情况。
关键词: 地理 民族

内容

上古中亚民族,希腊、罗马人称之为塞克,波斯人称之为释迦,中国称之为塞人或塞种。塞人主要居住在中亚,我国伊犁河流域、帕米尔高原也生活着塞人。塞人农牧兼营:绿洲的塞人从事农业生产,草原的塞人从事畜牧业生产。定居的塞人早就发明炼铜与炼铁,能够制造铜铁生产工具,他们是出色的农民。伊犁河流域尼勒克县发现的奴拉赛铜矿,就是距今3000年前的塞人采矿炼铜遗址。游牧的塞人拥有自制的弓箭和短剑,善于骑射,是勇敢的斗十。《史记》和《汉书》曾记载,月氏和乌孙西迁之前,伊犁河流域“本塞地也”,即原是塞人居住的地区。月氏和乌孙西迁后,又说“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可见乌孙人中混血的现象很严重。汉晋时期,许多塞人向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迁徙,自然龟兹国内也不乏塞人居住。有专家考证,《汉书·西域传》所见南北道绿洲的名称如焉耆、乌垒、龟兹、渠犁、莎车等都可视作塞人部落或部族的对译。直言之,这些名称都是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塞人留下的痕迹。敦煌发现的于阗文文书中,存在着大量塞人语言的成分,语言学家称之为“和阗塞语”。而在库车发现的一件佛教梵语文书中记述了拨换(今阿克苏)至温宿(今乌什)间小石城的统治者塞王,可见龟兹境内确有塞人居住。西汉以后,“塞人”这个族名在我国历史上逐渐消失,可见他们融入了乌孙、大月氏和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古代民族中。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