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修建塔里木北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52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修建塔里木北路
分类号: F294.3
页数: 4
页码: 65-6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阿克苏地区修建塔里木北路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 道路建设 塔里木 阿克苏

内容

绿化指挥部组织领导完成了1986年秋和1987年春季植树造林任务后,地委、行署又决定将修建塔里木北路的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交给绿化指挥部。由指挥部具体负责前期筹备、勘测设计、房屋拆迁、居民安置、坟墓搬迁、组织施工等项工作。
  一、道路状况
  塔里木北路(简称塔北路)坐落于阿克苏市东城卡坡边沿。南北向,北起迎宾路转盘,南交国道314线,总长2.3千米。1958年,农一师和阿克苏地区的建设者们就是从这条路起程,向南通过塔里木主干线,挺进塔里木,开发建设塔里木的。由于该路位于塔里木干线路最北端,故名塔北路。近40年来,农一师在塔里木垦区相继建立了16个农垦团场。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车辆逐年增加,交通流量猛增,各团场在塔北路两旁均设立了办事机关,居民人数增长较快,违章建筑和乱建乱占道路现象异常严重。可是塔北路是一条路面窄,高差大,浮尘厚,弯曲不直,坎坷不平的土路,是当时阿克苏城区典型的“脏、乱、差”道路之一,市民称之为“三不管”路。由于阿克苏市建市时间不长,资金短缺,无力修建。市城建局多次与沿路两侧单位协商修路事宜,但都因资金短缺而搁浅。
  二、组织分工
  为了彻底改造塔北路的现状。地委书记颉富平多次到现场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1987年3月,地委、行署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决定利用柯柯牙绿化指挥部的力量发动群众自力更生,采用义务劳动的方式修建塔北路。4月15日,成立塔北路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区第一汽车运输公司,何俊英任总指挥。由地区交通处、河管处、林业处、建设处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会战,并做了明确分工,道路的规划设计由地区建设处张金山负责;土方施工由阿克苏河管处张先悦负责;路面垫石铺油施工由地区交通处王殿武负责;道路配套绿化篱由地区林业处毕可显拿方案、市城建局田吉实施;路灯由市城建局赵建强负责;电力、邮电等由地区电力公司、邮电局负责;铺油任务由农一师筑路指挥部承担。
  三、勘测设计
  1985年,阿克苏市规划城市道路时,对塔北路(当时为便道)曾进行过勘测设计。1987年4月,由于基础差,勘测设计遇到了3个难题:一是原路宽度只有4~6米;二是高程差在6~9米;三是各种建筑物占道,使道路弯曲不直。因此,设计难度较大。阿克苏河管处承担勘测设计任务后,技术人员白天实地踏勘、测量,晚上计算绘图至深夜,苦干一星期,于1987年5月初完成了勘测设计任务,由马明绘制了纵断面设计图。
  设计路型为3块板。路幅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15米,其结构:50厘米天然砂砾垫层,4厘米沥青砼路面,1厘米沥青砂罩面。两边绿篱地各2.5米,非机动车道各5米,其结构:30厘米天然砂砾垫层,3厘米沥青砼路面。1厘米沥青砂罩面;两边自行车道各2.5米,人行道各7.5米。
  四、拆迁安置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拆迁安置工作刻不容缓,为了确保塔北路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避免在拆迁安置中出现问题,地委书记颉富平和地委副秘书长、筑路总指挥何俊英多次与阿克苏市党政、人大、政协领导商议,请他们出面做说服动员工作,并成立拆迁领导小组,请市长尼牙孜·嘎依提、副市长董志学、市城建局局长赵建强参加领导小组。组织公安交警大队、居民办事处、宗教局等有关单位日夜坚守岗位,做拆迁单位及搬迁居民的说服工作。工程动员了21个拆迁单位、210户,拆迁面积达8860平方米。安置搬迁户住宅基地,每户划三分宅地,无补偿。并动员居民搬迁583座坟墓。搬迁工作为如期完成长2.3千米,路幅宽52米的拓路控制红线和顺利实施土方工程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塔北路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五、施工
  1987年5月18日,塔北路土方工程开工。阿克苏河管处阎长庚、刘新燕、张先悦、马明、任国政现场放线施工。5月20日,挖掘机、推土机及拉运车辆等进入施工现场。共调推土机14台,其中农一师三团4台、五团2台、十团1台、地区农机校1台、实验林场1台、阿克苏河管处2台、市粮种场2台。施工人员日夜奋战40天,工作542台班,挖土方5.16万立方米、填土方2.5万立方米,拉运土方2.2万立方米,共计土方9.86万立方米。土方工程预算40万元,地区财政补贴7万元,其余由阿克苏河管处自行筹集。
  6月18日,交通处王殿武、史传让带领挖掘机5台、翻斗车11辆进驻工地,日夜奋战60天。挖掘机工作185台班,翻斗车工作340台班。并配合城区各单位义务拉运石料3.2万立方米,铺沥青路面5.875万平方米、非机动车道2.35万平方米,拉运瓜籽石3500吨。安装路沿石8条共1.84万米,严格按设计图纸完成施工任务。地区邮电局安装通信线路2.3千米;地区电力公司完成架设高压线路2.46千米,市城建局安装路灯38盏。地区交通处共投资98万元,地区财政补贴33万元,其余由地区交通处自行解决。
  地区第一汽车运输公司经理董联生安排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周洪元无偿为施工提供办公室、住房、食堂设施。交通处肖法才、吴生福、张勇负责食宿建材等后勤供应工作,倪相杰驾驶交通车日夜奔忙。公路总段路桥工程队提供预制砂石场地和水电。农一师九团、十五团、十六团、地区第二建筑公司无偿提供深水井及水泵,泵水10余天,为塔北路的修建做出了贡献。
  农一师筑路指挥的施工队伍在总指挥徐总工程师、塔里木筑路指挥部副总指挥李清池、工程师瞿保建的带领下于9月5日进入工地开始施工。秋雨连绵给铺筑沥青路面造成困难,他们精心组织施工,按要求在国庆节前夕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为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在开工时交通处预拨奖励资金5000元,在工程竣工后,时值民航阿克苏站开展乘机旅游活动,参加塔北路建设的全体人员分乘两架次安24飞机,游览了阿克苏市上空。
  在公路施工的同时,还发现原来建的一条防空洞同塔北路斜交,施工中采取根治措施。塔北路施工中最困难的路段有1条50余米宽,深达9.7米的深沟,由于设计精细,要求严格,张先悦在施工中,坚持现场指挥,分层垫方洒水压实,严把施工质量关,为确保工程质量,付出了辛勤劳动。
  是年10月17日,由原第一任阿克苏地委书记徐国贤和地委书记颉富平、副书记康克俭为塔北路竣工剪彩。
  至1988年,市城建局及时完成塔北路绿化工程。

知识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概况。包括自然环境、机构、宣传组织、开荒整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植树造林等几方面。它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生态和经济的巨大效益,更留下了激励我们发扬柯柯牙精神,加速建设阿克苏,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巨大精神财富。《柯柯牙绿化工程志》以全面、准确和翔实的史料,记下了柯柯牙绿化工程建设的艰辛、开拓者的伟绩和启迪后人的成功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