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铺设主干道沥青路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52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铺设主干道沥青路面
分类号: F294.3
页数: 3
页码: 62-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道路建设发展情况。
关键词: 道路建设 柯柯牙绿化工程 阿克苏

内容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昔日荒滩戈壁,已是公路畅通,水渠纵横,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景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砂砾路面已不能满足需要。
  在一次绿化指挥部办公会议上,地委书记颉富平问交通处处长王殿武:“把柯柯牙路铺上沥青路面需要多少沥青?”王殿武回答:“全长15.8千米,如按三级公路铺油,需铺7米宽,将是10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用3.5公斤沥青,将是367.5吨,加上目前运输包装中存在一些问题,将达400余吨。现时沥青价格运到阿克苏为1200元/吨左右,合计需482500元。”颉书记听后点头沉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颉书记请来了公路总段的总段长郑贤学。颉书记要求他提供200吨沥青,郑贤学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其余200吨由交通处负责供给。
  1992年3月11日上午,新任地委书记康克俭、地委副书记买买提明·扎克、黄昌元、田希成,地委委员、秘书长肖致义、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金山等领导和地委副秘书长何俊英、水利处处长黎仲康、林业处处长毕可显、交通处处长王殿武、红旗坡农场场长王福堂、实验林场场长严发斌以及绿化指挥部的其他成员前往柯柯牙绿化工地现场办公,做出决定:从阿克苏市天山路进入到柯柯牙水管站至柯柯牙绿化工程龙口,修建15.84千米的沥青路面。
  1992年5月17日,地委、行署决定成立修建柯柯牙柏油路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处,增补阿克苏公路总段段长郑贤学、地区交通处党组书记刘法英等为绿化指挥部副总指挥。办公室主任由刘法英兼任,副主任由征稽所所长狄保忠、地区运管总站站长史传让、柯柯牙水管站站长张先悦、柯柯牙林管站站长董战胜担任,工作人员从地区运管总站、征稽所、林业处、河管处各抽调2名。办公室下设技术组(组长王孝文)、劳动调配组(组长史传让)、砂石料运输组(组长狄保忠)、沥青组(组长关英奎)。由于地区财政困难,无力投资,要求继续发扬柯柯牙精神,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建设。筑路工程在绿化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由地区交通处总负责实施。
  1986年修筑柯柯牙公路路基及铺设砂砾路面时,因同水渠平行,又未作正规勘测设计工作,纵坡是以水渠设计的坡降为准,也未考虑按三级公路标准铺设沥青路面。因此,铺设沥青路面首先需按国家部颁公路测设标准进行勘测设计。
  柯柯牙公路的线形曲率纵坡都是符合国家三级公路标准的,但南段K0~K7路段盐碱含量高,低洼积水,胶泥地域渗透不良,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的下游,又无排水设施,测设中首先要解决翻浆问题。
  测设工作由技术组组长、公路总段高级工程师王孝文主持,崔济中高级工程师、交通处姜东洲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历时半个月,完成测设工作第一方案。路基从K0~K7提高1.5米,路肩2×1.5米,边坡1∶1.5(后因工程量大,耗资多而没采用)。
  经绿化指挥部同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分析认为:要尊重科学,按第一方案,在质量上确有保障,但限于资金,只好放弃,采取折中的办法,翻浆路段,采取挖出胶泥,回填风积沙,就地取材。由于路基质量差加之翻浆,一期工程所铺设砂砾路面,大都被车轮碾压于泥土中,根据实际情况再垫0.2~0.5米粗砂,压实后再铺0.3米厚的砂砾,然后再铺设沥青路面。
  1992年初,在地质情况较好的路段K9~K15段铺设了沥青路面。1993年8月20日,在地区龟兹文化艺术节前夕完成了K0~K9段尚余的9千米的沥青路面铺设。
  柯柯牙绿化工程林区主干道,南起柯柯牙水管站,北至温宿县革命大渠柯柯牙引水渠龙口,全长15.8千米,同水渠平行,逆水而上。该路始建于1986年11月,工程分三期进行,至1993年8月20日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工程并交付使用,历时5年,共投入资金400余万元。

知识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概况。包括自然环境、机构、宣传组织、开荒整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植树造林等几方面。它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生态和经济的巨大效益,更留下了激励我们发扬柯柯牙精神,加速建设阿克苏,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巨大精神财富。《柯柯牙绿化工程志》以全面、准确和翔实的史料,记下了柯柯牙绿化工程建设的艰辛、开拓者的伟绩和启迪后人的成功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