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道路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51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道路建设
分类号: F294.3
页数: 10
页码: 59-68
摘要: 本章记述了阿克苏地区公路建设在柯柯牙绿化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道路建设 基础设施 阿克苏

内容

公路建设在柯柯牙绿化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公路通,百业兴。只有先修好公路,车辆才得以通行,人员、生产、生活资料才能运进工地,绿化工程才能顺利展开。
  10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绿化指挥部的全面部署和精心安排下,地区交通处、阿克苏河管处、实验林场共修建道路225千米,其中主干道25千米(沥青路15.8千米),其他道路200千米。地区交通处在修路过程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大批筑路机械和运输工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简易林区专用公路124.5千米,林区专用三级沥青公路15.8千米;修建塔北路2.3千米。为柯柯牙绿化工程顺利进行和阿克苏市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第一节 概况
  1986年11月底的一天,地委书记颉富平、副书记康克俭,带领绿化指挥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视察柯柯牙绿化工程工地,并进行现场办公。此时的柯柯牙绿化工地,平整土地的推土机轰轰作响,大片的条田基本成型。同水渠平行的宽12米,高0.8~1.5米的柯柯牙路基是阿克苏河管处在开荒平地时刚刚推起来的。路面高低不平,宽窄不一,而且土基松软,尚未完全成形,时有陷车情况发生。地委副书记康克俭用深情和信任的目光望着地区交通处副处长王殿武说:“现在我宣布你为绿化指挥部副总指挥,你的任务是把公路修好,保证绿化工程顺利进行。”就这样,在柯柯牙绿化工程最紧张最困难的时期,王殿武担起了柯柯牙绿化工程繁重的修路任务。
  柯柯牙绿化工程总体规划为40000亩,道路总长225千米。根据实际需要,路基宽度10~12米,相对高度0.5~1.0米,边坡为1∶1.5,边沟1米外侧为林带,以国家三级公路标准定型。其中设计15.8千米的三级公路铺设沥青路面,其余209.2千米以土路为主,个别铺设砾石路面。全部工程逐年同绿化工程提前协调进行,保证绿化工程通行的需要。
  第二节 修筑主干道路基
  地区交通处对修建柯柯牙公路极为重视。接受任务后,经过两天的积极动员和认真准备,第三天施工队伍就进入了工地。在无设计图纸和设计资料的情况下,请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地委副秘书长何俊英亲临现场共同研究,最后确定主干道按国家三级公路标准修建。考虑到绿化工程的特点,路基定为12米宽,相对高度地形从0.5~1.0米不等。公路全长15.8千米,高差100米,因公路与引水渠平行,故公路纵坡基本以水渠纵坡为准,在闸口和跌水处拉长距离,减缓公路纵坡。在时间紧、任务重,又没有勘测和设计资料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上述措施开始施工。
  施工任务由地区交通处直属的地区公路工程队承担。地区公路工程队是在原直属养路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虽然筑路机械比较齐全,但多为老式设备,有60年代进口的苏联产平路机,运输车辆以第二代解放车为主,施工困难较多。
  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首先对路基进行初步平整,然后放线,确定标高。
  在1米多厚松软的土质上,平路机难以作业,只好用推土机初步整平,打桩放线定标高。又购置2台消防用自带动力的水泵,洒水整治浮土。洒水少不见效果,洒水多则盐碱融化不渗透,以致使平路机刮路时常陷车,又要用推土机牵引。在这种困难情况下,交通处机关工作人员和工程队职工全力以赴,5个人操作1台水泵,连续作战,早出晚归,用10天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期7千米路基土方的平整压实工程。
  11月的阿克苏,早晚气温较低,中午则气温很高,大家吃在工地,每天工作结束时都是一身水一身泥。大家克服了众多困难,按绿化指挥部的要求按时完成了任务。地区领导视察工地时,7千米的路基已修建平直,车速可达到120千米/小时。地区领导感叹道:“筑路人创造了奇迹!”并要求绿化指挥部组织铺设砂石路面。指挥部的领导同工程技术人员商定,铺设9米宽,0.3米厚的砂石,总计需运砂石18900立方米,以载重5吨车每车运3立方米计,需6300车次。每天保证50辆投入运输,可运料250车次,750立方米,为留有充分余地,确定自12月初起,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
  为保证按期完成任务,绿化指挥部决定动员阿克苏城区有车辆的单位义务拉运砂石料,按各单位职工人数、车辆数和承担能力分配拉运砂石料的任务。当时时值年末,是汽车运输的旺季,又恰逢机动车驾驶员年度检审,需做到生产与义务劳动两不误,在时间和调配车辆的比例上,都必须精心安排,精密组织,合理分配。特别关键的是装砂石料,指挥部研究决定由交通处负责,租用挖掘机统一装车,先后共租用5台挖掘机,其中有1台进口大型链轨挖掘机,不误时机地装车,提高了运输效率。装车有专人负责,给各单位免费装车,挖掘机台班费由水利处统一支付。在拉运砂石料工作中,有关领导亲自带领干部、职工参加劳动,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终于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8900立方米的砂石料拉运任务。
  地区公路工程队指导员刘志明、副队长乃吉米丁带领全队职工,一直坚守在工地,负责技术指导、装车登记卸料验收工作。12月份的天气变化无常,有时朔风呼啸,有时雪花纷飞,给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他们冒着风雪严寒,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阿克苏市对拉运砂石工作亦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西大桥指定砂石料厂免费提供砂石料。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副市长董志学、市交通局局长艾买提·艾来克亲临现场协调解决。农一师西大桥电站的领导给工程安排夜间停放挖掘机的场地,并供给发动机车所需热水,提供了方便。路桥工程队有一位平路机手,人称郑师傅。他早起晚归,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做到运进多少砂石料,就平整多少砂石料,始终保持路面平坦,使运料车畅通无阻,提高了运料车的效率。他看上去有使不完的力气,有人开玩笑:“郑师傅像铁牛一样。”郑师傅一笑说:“我的名字就叫郑铁牛!”
  在卸料工地上,每天最少有250车次进入工地,每天工作以10小时计,每小时就25车次,不足3分钟就有一车次出入工地。汽车排成长龙,马达轰鸣,自卸车在翻起,而大部分则是人工卸料,铁锹、坎土曼的叮铛声,组成雄壮的交响曲。
  西大桥石料场工地,运料车依次排队,井然有序。挖掘机手熟练地操作,挖斗在上下左右不停地转动,每台挖掘机都配有2名司机和2名保修人员,轮流操作、维修,保证装运。进入12月下旬,气温急骤下降,由于所用柴油标号低,时有柴油凝固,致使供油管路不通现象发生。这时保修人员只好燃起喷灯排除故障,以保证挖掘机正常运转。在冬季长达1个多月的施工时间里,没有影响正常装车。
  在地区交通系统广大干部、工人的辛勤劳作和共同努力下,历经三期工程,完成了全长15.8千米公路路基的修建和铺设0.3米砂砾路面工程。
  第三节 铺设主干道沥青路面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昔日荒滩戈壁,已是公路畅通,水渠纵横,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景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砂砾路面已不能满足需要。
  在一次绿化指挥部办公会议上,地委书记颉富平问交通处处长王殿武:“把柯柯牙路铺上沥青路面需要多少沥青?”王殿武回答:“全长15.8千米,如按三级公路铺油,需铺7米宽,将是10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用3.5公斤沥青,将是367.5吨,加上目前运输包装中存在一些问题,将达400余吨。现时沥青价格运到阿克苏为1200元/吨左右,合计需482500元。”颉书记听后点头沉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颉书记请来了公路总段的总段长郑贤学。颉书记要求他提供200吨沥青,郑贤学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其余200吨由交通处负责供给。
  1992年3月11日上午,新任地委书记康克俭、地委副书记买买提明·扎克、黄昌元、田希成,地委委员、秘书长肖致义、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金山等领导和地委副秘书长何俊英、水利处处长黎仲康、林业处处长毕可显、交通处处长王殿武、红旗坡农场场长王福堂、实验林场场长严发斌以及绿化指挥部的其他成员前往柯柯牙绿化工地现场办公,做出决定:从阿克苏市天山路进入到柯柯牙水管站至柯柯牙绿化工程龙口,修建15.84千米的沥青路面。
  1992年5月17日,地委、行署决定成立修建柯柯牙柏油路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处,增补阿克苏公路总段段长郑贤学、地区交通处党组书记刘法英等为绿化指挥部副总指挥。办公室主任由刘法英兼任,副主任由征稽所所长狄保忠、地区运管总站站长史传让、柯柯牙水管站站长张先悦、柯柯牙林管站站长董战胜担任,工作人员从地区运管总站、征稽所、林业处、河管处各抽调2名。办公室下设技术组(组长王孝文)、劳动调配组(组长史传让)、砂石料运输组(组长狄保忠)、沥青组(组长关英奎)。由于地区财政困难,无力投资,要求继续发扬柯柯牙精神,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建设。筑路工程在绿化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由地区交通处总负责实施。
  1986年修筑柯柯牙公路路基及铺设砂砾路面时,因同水渠平行,又未作正规勘测设计工作,纵坡是以水渠设计的坡降为准,也未考虑按三级公路标准铺设沥青路面。因此,铺设沥青路面首先需按国家部颁公路测设标准进行勘测设计。
  柯柯牙公路的线形曲率纵坡都是符合国家三级公路标准的,但南段K0~K7路段盐碱含量高,低洼积水,胶泥地域渗透不良,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的下游,又无排水设施,测设中首先要解决翻浆问题。
  测设工作由技术组组长、公路总段高级工程师王孝文主持,崔济中高级工程师、交通处姜东洲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历时半个月,完成测设工作第一方案。路基从K0~K7提高1.5米,路肩2×1.5米,边坡1∶1.5(后因工程量大,耗资多而没采用)。
  经绿化指挥部同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分析认为:要尊重科学,按第一方案,在质量上确有保障,但限于资金,只好放弃,采取折中的办法,翻浆路段,采取挖出胶泥,回填风积沙,就地取材。由于路基质量差加之翻浆,一期工程所铺设砂砾路面,大都被车轮碾压于泥土中,根据实际情况再垫0.2~0.5米粗砂,压实后再铺0.3米厚的砂砾,然后再铺设沥青路面。
  1992年初,在地质情况较好的路段K9~K15段铺设了沥青路面。1993年8月20日,在地区龟兹文化艺术节前夕完成了K0~K9段尚余的9千米的沥青路面铺设。
  柯柯牙绿化工程林区主干道,南起柯柯牙水管站,北至温宿县革命大渠柯柯牙引水渠龙口,全长15.8千米,同水渠平行,逆水而上。该路始建于1986年11月,工程分三期进行,至1993年8月20日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工程并交付使用,历时5年,共投入资金400余万元。
  第四节 费用投入
  柯柯牙绿化工程已进行10年,10年中前8年都有修路任务,每年2次,每次修路的时间都为10~20天,平均要15天才能完成,即每年要修建和养护林区公路30天,投入筑路机械1680台班,其中平路机480台班,推土机240台班,洒水车960台班,3项合计投资40万元,均由地区公路工程队义务贡献。
  一、主干道费用投入
  柯柯牙主干公路按国家三级公路设计。路基宽12米,路基高度1.0米,1∶1.5边坡,一侧为水渠,一侧为林带,沥青路面7米,路肩2×1.5米。共挖土方165000立方米,用砂石料89175立方米,沥青367.5吨,共计217255元,另还投入机械台班费4万元、人工费15.7万元,其他费用10万元。
  主干道路土、砂石用料统计表
  表7—1
  项目 数量(立方米) 每立方米单位(元) 资金(元)
  土方 165000 1.5 274500
  粗砂 45000 10 450000
  砂石 40500 20 810000
  瓜籽石 3675 40 197000
  二、林区道路费用投入
  柯柯牙林区土路宽12米,平均高度0.6米,全长209.2千米。1986~1991年,交通系统修建公路96.8千米,养护86千米。其中1986年修建公路33.6千米;1987年修建公路15.2千米,养护33.6千米;1988年修建公路14千米,养护15.4千米;1989年修建公路15千米,养护18千米;1990年修建公路10.5千米,养护9千米;1991年修建公路8.5千米,养护10千米。1992~1993年修建公路27.8千米,养护20千米。
  交通系统总计修建柯柯牙绿化工程林间公路124.5千米,完成土方工程74万立方米,推土机工作2131个台班。填平6~13米深的洪水沟1500米,填方宽度以20米、深度平均10米计,土方量达30万立方米。
  第五节修建塔里木北路
  绿化指挥部组织领导完成了1986年秋和1987年春季植树造林任务后,地委、行署又决定将修建塔里木北路的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交给绿化指挥部。由指挥部具体负责前期筹备、勘测设计、房屋拆迁、居民安置、坟墓搬迁、组织施工等项工作。
  一、道路状况
  塔里木北路(简称塔北路)坐落于阿克苏市东城卡坡边沿。南北向,北起迎宾路转盘,南交国道314线,总长2.3千米。1958年,农一师和阿克苏地区的建设者们就是从这条路起程,向南通过塔里木主干线,挺进塔里木,开发建设塔里木的。由于该路位于塔里木干线路最北端,故名塔北路。近40年来,农一师在塔里木垦区相继建立了16个农垦团场。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车辆逐年增加,交通流量猛增,各团场在塔北路两旁均设立了办事机关,居民人数增长较快,违章建筑和乱建乱占道路现象异常严重。可是塔北路是一条路面窄,高差大,浮尘厚,弯曲不直,坎坷不平的土路,是当时阿克苏城区典型的“脏、乱、差”道路之一,市民称之为“三不管”路。由于阿克苏市建市时间不长,资金短缺,无力修建。市城建局多次与沿路两侧单位协商修路事宜,但都因资金短缺而搁浅。
  二、组织分工
  为了彻底改造塔北路的现状。地委书记颉富平多次到现场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1987年3月,地委、行署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决定利用柯柯牙绿化指挥部的力量发动群众自力更生,采用义务劳动的方式修建塔北路。4月15日,成立塔北路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区第一汽车运输公司,何俊英任总指挥。由地区交通处、河管处、林业处、建设处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会战,并做了明确分工,道路的规划设计由地区建设处张金山负责;土方施工由阿克苏河管处张先悦负责;路面垫石铺油施工由地区交通处王殿武负责;道路配套绿化篱由地区林业处毕可显拿方案、市城建局田吉实施;路灯由市城建局赵建强负责;电力、邮电等由地区电力公司、邮电局负责;铺油任务由农一师筑路指挥部承担。
  三、勘测设计
  1985年,阿克苏市规划城市道路时,对塔北路(当时为便道)曾进行过勘测设计。1987年4月,由于基础差,勘测设计遇到了3个难题:一是原路宽度只有4~6米;二是高程差在6~9米;三是各种建筑物占道,使道路弯曲不直。因此,设计难度较大。阿克苏河管处承担勘测设计任务后,技术人员白天实地踏勘、测量,晚上计算绘图至深夜,苦干一星期,于1987年5月初完成了勘测设计任务,由马明绘制了纵断面设计图。
  设计路型为3块板。路幅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15米,其结构:50厘米天然砂砾垫层,4厘米沥青砼路面,1厘米沥青砂罩面。两边绿篱地各2.5米,非机动车道各5米,其结构:30厘米天然砂砾垫层,3厘米沥青砼路面。1厘米沥青砂罩面;两边自行车道各2.5米,人行道各7.5米。
  四、拆迁安置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拆迁安置工作刻不容缓,为了确保塔北路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避免在拆迁安置中出现问题,地委书记颉富平和地委副秘书长、筑路总指挥何俊英多次与阿克苏市党政、人大、政协领导商议,请他们出面做说服动员工作,并成立拆迁领导小组,请市长尼牙孜·嘎依提、副市长董志学、市城建局局长赵建强参加领导小组。组织公安交警大队、居民办事处、宗教局等有关单位日夜坚守岗位,做拆迁单位及搬迁居民的说服工作。工程动员了21个拆迁单位、210户,拆迁面积达8860平方米。安置搬迁户住宅基地,每户划三分宅地,无补偿。并动员居民搬迁583座坟墓。搬迁工作为如期完成长2.3千米,路幅宽52米的拓路控制红线和顺利实施土方工程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塔北路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五、施工
  1987年5月18日,塔北路土方工程开工。阿克苏河管处阎长庚、刘新燕、张先悦、马明、任国政现场放线施工。5月20日,挖掘机、推土机及拉运车辆等进入施工现场。共调推土机14台,其中农一师三团4台、五团2台、十团1台、地区农机校1台、实验林场1台、阿克苏河管处2台、市粮种场2台。施工人员日夜奋战40天,工作542台班,挖土方5.16万立方米、填土方2.5万立方米,拉运土方2.2万立方米,共计土方9.86万立方米。土方工程预算40万元,地区财政补贴7万元,其余由阿克苏河管处自行筹集。
  6月18日,交通处王殿武、史传让带领挖掘机5台、翻斗车11辆进驻工地,日夜奋战60天。挖掘机工作185台班,翻斗车工作340台班。并配合城区各单位义务拉运石料3.2万立方米,铺沥青路面5.875万平方米、非机动车道2.35万平方米,拉运瓜籽石3500吨。安装路沿石8条共1.84万米,严格按设计图纸完成施工任务。地区邮电局安装通信线路2.3千米;地区电力公司完成架设高压线路2.46千米,市城建局安装路灯38盏。地区交通处共投资98万元,地区财政补贴33万元,其余由地区交通处自行解决。
  地区第一汽车运输公司经理董联生安排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周洪元无偿为施工提供办公室、住房、食堂设施。交通处肖法才、吴生福、张勇负责食宿建材等后勤供应工作,倪相杰驾驶交通车日夜奔忙。公路总段路桥工程队提供预制砂石场地和水电。农一师九团、十五团、十六团、地区第二建筑公司无偿提供深水井及水泵,泵水10余天,为塔北路的修建做出了贡献。
  农一师筑路指挥的施工队伍在总指挥徐总工程师、塔里木筑路指挥部副总指挥李清池、工程师瞿保建的带领下于9月5日进入工地开始施工。秋雨连绵给铺筑沥青路面造成困难,他们精心组织施工,按要求在国庆节前夕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为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在开工时交通处预拨奖励资金5000元,在工程竣工后,时值民航阿克苏站开展乘机旅游活动,参加塔北路建设的全体人员分乘两架次安24飞机,游览了阿克苏市上空。
  在公路施工的同时,还发现原来建的一条防空洞同塔北路斜交,施工中采取根治措施。塔北路施工中最困难的路段有1条50余米宽,深达9.7米的深沟,由于设计精细,要求严格,张先悦在施工中,坚持现场指挥,分层垫方洒水压实,严把施工质量关,为确保工程质量,付出了辛勤劳动。
  是年10月17日,由原第一任阿克苏地委书记徐国贤和地委书记颉富平、副书记康克俭为塔北路竣工剪彩。
  至1988年,市城建局及时完成塔北路绿化工程。

知识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概况。包括自然环境、机构、宣传组织、开荒整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植树造林等几方面。它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生态和经济的巨大效益,更留下了激励我们发扬柯柯牙精神,加速建设阿克苏,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巨大精神财富。《柯柯牙绿化工程志》以全面、准确和翔实的史料,记下了柯柯牙绿化工程建设的艰辛、开拓者的伟绩和启迪后人的成功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