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49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21
页数: 7
页码: 14-20
摘要: 本章介绍了新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水文等几方面。
关键词: 柯柯牙绿化工程 环境 阿克苏

内容

柯柯牙绿化工程位于东经80°15′~80°19′,北纬40°11′~41°20′之间。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北起温宿县的革命大渠,南同阿(阿克苏)—塔(塔里木)公路林网相连,东与地区红旗坡农场、实验林场接壤,西瞰阿克苏市区和温宿县城。东西宽约4千米,南北长25千米。置于一长条形的黄土台地上。
  海西期后,至全新世以来,沧海变桑田。新构造运动造就了这片亘古荒原、黄土阶地。干旱荒漠地带上只有稀疏的杂草、飘浮的黄土和零乱的碎石,以及纵横的沟壑。大风季节,黄土迷漫,浮尘蔽天,并笼罩着阿克苏市区和温宿县城,城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超过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3.7倍,人们饱受黄尘及风沙侵袭之苦。
  第一节 地质
  早在海西期,由于地球构造运动,在塔里木海和南天山海之间,隆起了库车—满加里陆。喜山期后,印度板块与塔里木地台的挤压,形成了天山及托木尔峰。大约以今阿克苏、温宿之间的卡坡为界,东为库车—满加尔盆地,西为塔里木低地。全新世后,塔里木盆地逐渐形成,加上喀拉尤勒滚山不断隆起,天山冰川融化的河流不断切割洪积平原,在洪积平原边缘形成洪积阶地。柯柯牙即处于这个阶地上。地层岩性依次为:粘土、粉砂粘土、砂质粘土、中细砂、粗砂等。砂壤土和粘土层覆盖层约10米。
  第二节 地貌
  柯柯牙阶地地形十分复杂,其间有许多大面积的碱包和高地,纵横着众多又宽又深的洪沟。海拔高度1124~1230米,地面坡降1/80~1/1500。阶地的部分地段生长有骆驼刺等杂草,但数量极少,分布稀疏。
  第三节 气候
  柯柯牙阶地属大陆性暖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稀少,极端干旱;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大风多,历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大风速40米/秒,沙暴11.5日,扬沙25.7次。
  四季特征:春季气温回升快,降雨较多,常造成“雨害”;大风较多,约占全年大风日数30%35%,平均大风日数3~6天。加上冷空气活动频繁,盛行东灌回流天气,常造成持续的风沙和浮尘天气,占全年浮尘天气的一半以上,能见度较差。夏季气温高,日照长,降雨多,蒸发量大,阵性大风较多。各月平均气温在25~29℃,比阶地下面的阿克苏市西城区高3℃左右;平均大风6~11天,占全年大风日数的55%~66%。秋季降温较快,大风较少,降雨不多;10月中旬出现轻初霜,10月下旬出现重初霜。冬季寒冷,多睛天,大风少,风速小;12月初土壤封冻,12月中、下旬出现初雪,翌年2月土壤开始化冻。
  第四节 水文
  阶地属柯柯牙河流域。柯柯牙河年径流量0.93亿立方米,河道上游无建库条件,径流不能调节,水量不足。柯柯牙绿化工程设计从阶地北侧边缘通过的温宿县革命大渠引水。革命大渠源于昆马力克河,渠道纵坡1/1500~1/3000,设计过水能力15立方米/秒,实际过水能力8立方米/秒。历年各月平均流量除2月份为5.0立方米/秒,3、4、5、6、7、8、9、10、11月份均为8.0立方米/秒。
  第五节 土壤
  阶地土壤是发育在砾石基质上的棕漠土,成土母质大致为洪积冲积性的红土母质,分布有沙丘土、盐化土。自北向南,土质由砂砾土向砂壤土过渡。由于地下水位逐渐增高,盐碱危害也日趋严重。土壤PH值7.1~9.0,显碱性。盐碱含量北部较轻,南部较重。土样化
  验(12+000~14+450区段取58个剖面),平均含盐量为2.87%,最高达9.867%,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盐碱含量不得大于1.0%的造林标准。盐碱多以硫酸盐、氮化物为主。

知识出处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概况。包括自然环境、机构、宣传组织、开荒整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植树造林等几方面。它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生态和经济的巨大效益,更留下了激励我们发扬柯柯牙精神,加速建设阿克苏,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巨大精神财富。《柯柯牙绿化工程志》以全面、准确和翔实的史料,记下了柯柯牙绿化工程建设的艰辛、开拓者的伟绩和启迪后人的成功经验。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