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面》与日本戏剧之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470
颗粒名称: 《代面》与日本戏剧之渊源
分类号: J809
页数: 7
页码: 294-3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代面》与日本戏剧之渊源的基本情况。《代面》,一作《大面》,所谓“代面”戏,或称“大面”戏,是指戴着面具演出的戏。我国初期的戏剧有不少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兰陵王》是古代戴面具演出的戏剧中一个著名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关键词: 《代面》 日本戏剧 渊源

内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文学艺术达到了辉煌繁盛的局面。
  “巍巍唐代,收获了熟透了的诗歌之果、散文之果、音乐之果,也收获了虽未成熟,却也清脆可啖的小说之果、戏剧之果。”
  我国戏剧的雏形在唐代已经形成,那就是歌舞戏和参军戏。
  唐代的戏剧是在汉代“百戏”中发展形成的。无论是歌舞戏还是参军戏,都有故事情节和人物表演,载歌载舞,有说有白,不仅有服饰化妆,而且有简单的舞台装置和布景,有音乐伴奏,还有人声帮腔。虽然没有剧本留传下来,但它已经是比较完整的戏剧形式了。
  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一些著名的歌舞戏类型,大多和龟兹有关系。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在论及舞曲《苏莫遮》的时候说到:“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此戏本出西域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
  在歌舞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代面》、《钵头》和《苏中郎》(亦即《踏摇娘》)。
  《代面》,一作《大面》,所谓“代面”戏,或称“大面”戏,是指戴着面具演出的戏。我国初期的戏剧有不少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兰陵王》是古代戴面具演出的戏剧中一个著名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公元700年(武后久视元年),六岁的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和五岁的弟弟岐王李隆范、四岁的妹妹代国公主等,在七十六岁的祖母武则天面前串演了几个节目。李隆基表演了舞蹈《长命女》,李隆范表演“大面”戏《兰陵王》,代国公主和寿昌公主对舞一曲《西凉伎》(郑万钧:《代国长公主碑文》,见《全唐文》卷二十九。)只有五岁的儿童就能演唱“大面”戏《兰陵王》,可见,这个戏在唐代是个很普及的节目,特别是在宫廷内流行的程度。
  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最早记载了有关它的情况:
  “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面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兰陵王》的故事十分有趣: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文襄王的第四个儿子,作过并州刺史,胆气超人,骁勇善战,似乎是一员天生的虎将,可惜他长的太漂亮了,像个面目清秀的女人,他自感很难以威严的气貌震慑敌人。于是他用木头刻了一副狞厉的面具,临打仗时戴在脸上,与敌鏖战所向披靡。《旧唐书·音乐志》也有这样的记载:“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
  歌舞戏《兰陵王》写的就是他英勇杀敌的故事。“常著假面以对敌”,使故事本身充满着传奇色彩。有一次和北周交战,在金墉城下被围,城上的守军不知道他是谁,他取下面具,守军才命弩手下城救他。北齐人于是拿这件事编为歌曲,并模仿他当时指挥击剑的种种动作,故又名《兰陵王入阵曲》,其扮相是“衣紫腰金、执鞭、戴面具”作指挥击剑之容。这当然也是戏剧表演的好材料。
  人们对《兰陵王》扮演情况设想很多:可能有一个主要演员扮演武将高长恭,以金墉城下为背景,演出率领士兵与敌军交战的情景;可能这些将士边舞蹈击刺,边唱和着“兰陵王入阵曲”。总之,它属于歌舞小戏的范畴。
  “大面”戏《兰陵王》是一个历史戏,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的历史剧目。戏剧的主角从此不一定是神仙猛兽,英勇杀敌的历史人物也开始跻入这个行列了。
  《兰陵王》演出中,今天最能确定,也是最有特色的艺术因素是面具。按照情节,面具的功用是掩美增威,因此,其凶丑凛然的形貌可以想象。
  清人李调元(1734~1802年)说:“世俗以刻画一面,系著于口耳者,曰‘鬼面’,兰陵王所用之假面和也”(李调元《弄谱》)。
  今人董每戡(1908~1980年)说:“..兰陵王的‘鬼面’并非系著于口耳者,虽和‘套头’有别,却是‘假面’连接在胄之前覆的边缘之际的,跟一般的‘假面’稍异。‘假面’形象以奇丑狰狞为主,凡出于我们常见的脸像以外的怪模怪样,就想象成‘假面’。..还是我们南戏故乡温州的方言最正确,叫作‘狞副脸’”(董每戡《说‘假面’》见《说剧》)。
  《兰陵王》的这个“奇丑狰狞”、“怪模怪样”的“狰副脸”的面具,后来也就被看作是“大面戏”(或者说“代面戏”)。在习惯上人们称“大面”、“代面”,往往也就指《兰陵王》。
  在《兰陵王》中出现的这副其丑狰狞的假面,不仅使人们看到它的戏剧功能,也使人们体味到它的审美价值。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1888~1953年)指出:“面具显然不适用于以纯现实主义术语构思的戏剧”、“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面具本身就是戏剧性的,它从来就是戏剧性的,并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进攻性武器。使用得恰到好处,它比任何演员可能做出的面部表情更微妙、更富于想象、更耐人寻味、更充满戏剧性。那些怀疑它的人尽可以研究一下日本能剧中的面具、中国戏剧中的脸谱或非洲原始面具!”(尤金·奥尼尔《关于面具的备忘录》)。
  唐代除了“大面”戏《兰陵王》之外,用同一题材的还有歌曲《兰陵王》,舞蹈《兰陵王入阵曲》,直到后来宋词还有《兰陵王》的词牌,可见它对我国古代歌舞戏剧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记载当时三出各具特色的歌舞戏,除《兰陵王》外,还有《钵头》和《苏中郎》。《钵头》亦称《拨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所言“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就是它的故事情节;所言戏者“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和“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是说表演在歌舞之中进行。这个戏,与汉代的《东海黄公》略有相似之处。至于《苏中郎》它更为人们所熟悉的名称叫《踏摇娘》,则是唐代歌舞戏中最著名的节目。
  《踏摇娘》的演出,多种典籍都有记载,可互相参证比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崔令钦《教坊记》中的记载:“《踏摇娘》: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怨,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摇’。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斗殴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或呼为谈容娘又非。”
  这个小戏的主要情节,用现代的戏剧眼光来看,实在是太简单了。据说在北周时,有一个读书人苏葩,并没有做过官,而自称“中郎”(当时的官名)。貌丑而好饮酒,每次喝醉,就到歌场中独自舞蹈;回到家里便殴打他的妻子。其妻貌美而善歌,每次受了委屈,就向他的邻里诉苦。和朔一带(黄河以北地区)将此事编成歌曲,同时扮成一对夫妻的形象,将这番经过表演出来,因为其妻诉苦时摇动其身,所以叫做《踏摇娘》,苏中郎的扮相,是“著绯衣,戴帽,面正赤,以视为醉容”。踏摇娘则为“丈夫著夫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迨其夫上场,便作斗殴之状,以为笑乐”。后来扮踏摇娘的改为女性,不叫她丈夫做“中郎”,只叫“阿叔子”,其中又加上一个管典当的人上场调弄一番。甚至把《踏摇娘》叫成《谈容娘》了。
  这三个歌舞小戏,在来源上都不是唐代才有的,按史书上记载《钵头》出自西域龟兹,似乎不容置疑,但其故事的发生亦在唐代以前。如果以三个小戏的人物扮相来说,除了《踏摇娘》由男性扮演发展到由女性扮演,或系有假面改为以本脸登场外,其他如《兰陵王》、《钵头》、《苏中郎》都是带着面具而肖其形象的。《兰陵王》本来就是以“代面”著称;《钵头》的面作啼泣之状,苏葩的“面正赤”,这三种面具在日本还有仿制品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到隋朝的《礼毕》和“假面饰金银”这类表演。《兰陵王入阵曲》出自北齐,《苏中郎》出自北周,和朔一带把《踏摇娘》编成歌曲,由此可见这类表演在隋朝显然已在民间传播,因而才成了唐代“鼓架部”的戏。
  唐代虽然有十部乐,并从《宴乐》中分为“立”、“坐”二部,但根据各部乐舞的性质,又分为“雅乐部”、“云韶乐”、“清乐部”、“熊罴部”、“龟兹部”、“胡部”、“鼓架部”。其中除了“雅乐部”系专用于殿堂仪式外,其他各部都附有舞蹈和杂戏。而最值得注意得是“鼓架部”。
  “鼓架部”所用器乐为笛、拍鼓、答鼓(即腰鼓)、两枚鼓之类。白居易诗所谓“堂下立部鼓笛鸣”指的就是“鼓架部”。其包括的杂戏不仅有”、“舞剑”、“跳丸”、“走索”、“掉杆”,还有“吐火”、“吞刀“旋槃”、“筋斗”之类的技艺。白诗所谓“击鼓吹笙和杂戏”即指这类表演。
  “大面”至迟在北朝时已经传入中原,因而被北齐民间根据兰陵王高长恭事迹演为《兰陵王》歌舞,遂盛行一时,后来成为唐代宫廷的著名歌舞。拨头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应该出自西域拨豆国或者印度。浑脱舞在唐代也极其盛行,如教坊演奏的大曲舞蹈里有《醉浑脱》又有《剑器浑脱》(武则天末年将《剑器》和《浑脱》两种舞蹈融合而一,见陈旸《乐书》),教坊鼓架部里又有《羊头浑脱》(戴羊头面具),舞《浑脱》时所唱乐曲叫做《苏莫遮》,其来源则起自西域诸国泼水欢乐的习俗。
  二
  “大面”戏《兰陵王》在唐代东渡日本,在日本流传很久。但这个戏后来在我国却失传了。据《续日本纪》记载,当时传入日本的舞乐已有三韩(朝鲜)乐、唐乐、林邑乐、天竺乐、度罗乐、渤海乐等许多国家的歌舞。大宝二年(公元702年)在天皇的宫廷里演奏中国的《五常太平乐》。在舞乐的节目中有《兰陵王》或《陵王》这样一个曲目。许多学者认为,这就是中国的《兰陵王破阵曲》,是中国传到日本的假面舞。“看一看日本雅乐那个罗(兰)陵王面具绘图——鹰嘴式的钩鼻,凶狠的目光,头顶上盘着一条似龙非龙的怪物正跃跃欲试,那样子着实吓人。戴着这样的面具,加上绝好的武技表演,难怪在唐代那么流行了。”(日本学者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有摹绘图,附见于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
  《兰陵王》之所以影响深远,除了戏剧本身的传奇色彩和表演的动人之外,面具制作的精巧恐怕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大面”戏对后来脸谱的勾绘演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日本镰仓幕府时代,演剧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歌舞艺能过度到成熟的戏剧艺术过程。奈良、平安初期,即相当于我国唐朝时期,大陆各国的伎乐、舞乐、散乐陆续传入日本后,长期在宫廷演出。这样就使日本古代的艺术,以中国、朝鲜、林邑为媒介,和印度以及欧洲国家等早期演剧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日本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水平,培养了很多艺术人才,甚至还保存了后来别国已经失传的宝贵艺术财富。把外来因素和民族传统结合起来,出现了一个“百戏杂陈”的民族文化高涨时期。日本室町时代,在我国宋代大曲和元代杂剧的影响下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这就是日本特有的“能”和“狂言”,明治维新之后统称为“能乐”。
  能乐是在田乐、猿乐和其他民间艺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乐的形成确实受到了中国早期戏曲的不少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说它是受我国元曲影响。其实,看起来也不止是元曲。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和南戏等等,都可以在“能”的演出中找到反映。
  “猿乐”即为“散乐”。散乐一词源于中国汉代。但它到了日本以后,大约在平安时期,由于“散”和“猿”在日文中是谐音字就被讹传为“猿乐”。它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如侏儒舞、田乐、傀儡子、魔术、高足、相扑、缘干、走索等等,甚至包括一些滑稽短剧,散乐和戏剧的关系最为密切,实际上散乐中的很多东西后来都向戏剧发展了。“猿乐”到了中世纪发展成为“猿乐之能”。能这个词在日文里就是一种技艺表演,后来得到广泛应用,如“田乐之能”、“猿乐之能”、“狂言能”、“能乐”等等。而“能乐”后来成了日本中世纪重要的戏剧形式。
  能乐的表现形式由语言(对话或独白)、歌唱、舞台动作和舞蹈综合构成的,也就是说、念、唱、做、舞几个部分。能的演出以歌舞为中心,所以评价演出的标准,主要还是着眼于舞姿、身段、步态和歌唱技巧。能乐演出没有布景,不用幕布,剧本中主要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气氛、节奏等等,几乎全靠演员的舞台动作来完成。这一点和我国的戏曲十分相似,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戏曲和日本戏剧的渊源关系。
  能乐演员并不十分重视面部表情,因为每个戏的主角都用假面。可以这样说,能乐是假面歌舞戏。假面并不是日本的固有东西而是很早以前,随着伎乐、散乐、乐舞等传入日本的。但假面在日本却得到了特殊的发展,到了14~15世纪能乐盛行的时候,假面艺术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假面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两百多种。按大类区分有神面、老人面、男面、女面、鬼面、兽面等,其中还有善恶之分,也就是说假面也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区别,而且有喜、怒、哀、乐各种表情,这是别国所不能比拟的,每个假面都有细微的感情色彩,艺术情绪非常浓厚,可以说,日本在世界假面剧历史上,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主要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讲座》,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3]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中国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4]王爱民、崔亚男《日本戏剧概要》,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新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知识出处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本书所选论文分为“大家论坛”、“历史研究”、“考古探秘”、“佛教石窟”、“文化艺术”、“史料研究与情报”六个部分。新疆龟兹学会成立已三年有余了。三年来新疆龟兹学会抓了三件事:一是每年召开一次“龟兹学学术研讨会”。二是编辑出版新疆龟兹学会学术刊物《龟兹学研究》。三是进行《龟兹学概论》的编撰工作。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寿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