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龟兹乐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468
颗粒名称: 源远流长的龟兹乐舞
分类号: K879.41
页数: 16
页码: 255-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乐舞源远流长的历史情况。其中包含:龟兹乐舞的内容和形式、龟兹乐舞的内传及其影响、龟兹乐舞在内地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 文化艺术 龟兹乐舞 龟兹国

内容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来到龟兹国,曾经逗留多日。这里的乐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东归之后,不禁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极口称赞:“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将这两句译成现代汉语,意为:“龟兹国的音乐和歌舞,比起各国来最为优美。”①
  龟兹国的乐舞为什么能比各国优美?这是因为该国处于“丝绸之路”的枢纽,其统治者自汉晋以来,一直实施开放自由的政策,大力汲取东方乐舞和西方乐舞,尤其是中国乐舞和印度乐舞的长处所致。
  一 龟兹乐舞的内容和形式
  龟兹乐舞大约产生于西汉中期,成熟于晋朝末年,其内容和形式多见于历史记载、石窟壁画和舍利盒的彩绘图案中。
  我国古代文献将内传的龟兹乐舞精粹简称为“龟兹乐”,《隋书·音乐志》记载其内容和形式为:
  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盐。其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贝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人。①
  从上述记载看,古代的龟兹乐与现代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在形式上颇有相似,其乐舞皆为三部曲:即开始时只为器乐演奏的“解曲”,接着是演奏和歌唱相结合的“歌曲”,最后是器乐演奏、歌唱和舞蹈三结合的“舞曲”。“龟兹乐”中的“解曲”之一为“婆伽儿”,它应是“娑伽儿”的误写,“娑伽儿”为汉晋时期生活于帕米尔周围和北印度的上古民族,印度人称之为“释种”,波斯人称之为“萨伽”,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之为“塞克”,中国古史称为之“塞人”,其原音为saka,其首领分别为罽宾国、疏勒及其西南诸小国、印度河西北诸小国的国王。该族生性勇健,笃信佛法。因此,“娑伽儿”一曲显然是赞颂塞人的乐曲,从罽宾等北印度诸国东传,被龟兹人所吸收并加以改编的。“龟兹乐”中的歌曲之一为“善善摩尼”,“善善”二字应是“前践”二字的不同音译。唐朝僧人悟空去西天取经,曾经到过龟兹,他在所撰写的《悟空入竺记》中说:“安西境内有前践山、前践寺。”“安西”指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其幕府设在当时龟兹国的首都,故址即在今天新疆库车县城。悟空所说的龟兹前践山、前践寺,无疑是指今新疆库车县的森木塞姆千佛洞,“森木塞姆”即是“善善”“前践”的异译,“摩尼”或是“释迦牟尼”的简称,或指佛教千佛的“摩尼光佛”,因此,“善善摩尼”这一歌曲,必是歌颂龟兹前践山寺中的佛像的,应是龟兹国土产的乐曲。“龟兹乐”中的舞曲“小天”无疑是根据天竺乐曲中的舞曲“天曲”改编的。如果说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是“大西天”,则佛教极盛的龟兹国人必视本国为“小西天”,以管弦丝竹之音模拟本国的美丽、富饶和宁静,即以之为曲名,简称之为“小天”。因此,舞曲“小天”应是受天竺乐影响而产生的龟兹乐舞。舞曲“疏勒盐”的“盐”应是“艳”的异写。我国古代将大曲前面的引子(即序声)称之为“艳”,有时将它从大曲中抽出来单独演奏,从而逐渐演变成散曲或小调。“疏勒盐”无疑是赞美疏勒国的大曲中的艳段,随疏勒乐传入龟兹,为龟兹乐所吸收,成了“龟兹乐”中的舞曲之一。由此可知,“龟兹乐”不但有本国土生土长的乐舞,而且博采了天竺乐和疏勒乐的长处。从“龟兹乐”的乐器看,竖箜篌来自埃及、希腊和罗马,笙、笛、箫来自中原,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从印度传人,答腊鼓为波斯以西地区的乐器,腰鼓、羯鼓是匈奴的乐器。鸡娄鼓的“娄”,当是“篓”的异写,大概此鼓形如罩鸡的竹篓,因而得名。这种鼓型不知源于何国,很可能产生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或东南亚诸国。五弦为龟兹的琵琶,由中国的阮咸改变而成,有直颈和曲颈两种,筚篥为龟兹国的吹奏乐器,由中国的箫改变而成,从“龟兹乐”的乐器渊源来看,它荟萃了四方诸国乐器中的长物。一部“龟兹乐”有乐工二十人,除十六人为器乐的演奏者外,其余四人应是歌舞伎人,这个阵容是相当庞大的。
  隋朝宫廷的“龟兹乐”,仅仅精选了龟兹国乐舞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龟兹国乐舞,其内容必然要丰富得多。龟兹国盛行佛教,其乐佛和颂佛的乐曲很多。据《唐会要》卷三十三记载,龟兹国有《龟兹佛曲》、《急龟兹佛曲》两大套曲,因其音调悠扬动听,成为唐朝官府“太乐署”所供奉的曲调,常在宫廷活动时演奏。龟兹国的民间俗曲也很丰富。据唐朝南卓撰写的《羯鼓录》记载,龟兹国最著名的俗曲为《龟兹大武》,它是为龟兹国大型武舞所配奏的乐曲。又据悟空译《十力经序》说,安西境内(指龟兹国)有耶婆瑟鸡山,山上有水,滴溜成音,每岁一对採为曲,曲名即叫“耶婆瑟鸡”。“耶婆”为龟兹语“山”,“瑟鸡”为龟兹语“泉”。此山泉一定指今克孜尔石窟的“泪泉”。春季水大,淙淙而流,龟兹人採其音为羯鼓曲,羯鼓曲的“耶婆瑟鸡”已失传。琵琶曲的“耶婆瑟鸡”则更名为“高山流水”,至今仍流行于我国民间。唐朝著作《酉阳杂俎》前集卷四《境异》记龟兹国“婆罗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婆罗遮”应是“娑摩遮”之误,“娑摩遮”多译为“苏莫遮”,龟兹国于八月十五佛的节日行像庆贺,即日夜歌舞,歌舞和曲调总称为“苏莫遮”。后传入内地,武则天时盛行于长安城,其歌舞形式已大为改观。
  早在南北朝时期,龟兹乐舞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不再口舌相传,身手相教,而有文字记录的乐谱和舞谱广为流传。就乐谱而言,以羯鼓曲“耶婆瑟鸡”为例,唐朝即已传入并盛行于京都长安。段成式所撰的《酉阳杂俎》记载:
  玄宗尝伺察诸王,宁王常夏中挥汗輓鼓,所读书乃龟兹乐谱也。上知喜曰:“天子兄弟当极醉乐耳。”①
  据《宋高僧传》卷三《唐龟兹国莲华寺莲华精进传》说:“安西境内前践山,山下有伽蓝,其水滴溜成音可爱,彼人每岁一时来采缀其声以成曲调,故耶婆瑟鸡,开元中用为羯鼓曲名,乐工最难其杖撩之术。”按前文所引的悟空《十力经序》可知,“耶婆瑟鸡”曲出自耶婆瑟鸡的耶婆瑟鸡寺,不是前践山下的伽蓝,上述记载有误。但悟空的《十力经序》没有说“耶婆瑟鸡”是龟兹乐中的羯鼓曲名,而上述记载则说得十分清楚,可见唐玄宗的兄弟宁王挽鼓作乐,所读的龟兹乐谱必是羯鼓曲“耶婆瑟鸡”。又,在龟兹国故土的考古工作中,虽未发现龟兹乐谱,但在敦煌的藏经洞里,却发现过一件《龟兹琵琶谱》,它采用汉字或其部首点划作符号,记录了流行于龟兹的四弦四柱琵琶谱,一共记有《品弄》、《倾杯乐》、《西江月》、《心事子》、《伊州》、《急胡相问》、《长沙女引》、《撒金沙》、《营富》等十首曲调,这是我国传世最古的一份乐谱,对我国音乐史、词曲史和龟兹舞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可惜20世纪初已被伯希和弄走,现藏巴黎图书馆抄本部,编号为“伯3808”。对这件龟兹琵琶谱,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发表于《新疆艺术》1994年第4期。因为龟兹舞谱至今未发现实物,我们不知其真实面目。不过,敦煌藏经洞曾发现数件敦煌舞谱,我敢大胆推测,龟兹舞谱应当与敦煌舞谱近似。
  早在南北朝末年,龟兹的音乐理论水平已居我国各地之首。中国自商、周至两汉,以钟、磬为主要乐器,其曲调总称“雅乐”,其声有黄钟、太簇、林钟、南吕、姑洗为主的“五均”。魏晋以后,国家大乱,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占据北方半壁江山,他们生长旷野,不喜雅乐,于是“五均”的理论和实践皆被废弃,西域乐舞则大受欢迎;而西域乐舞中,只有龟兹拥有高超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历史上著名的有龟兹音乐家苏祗婆。《隋书·音乐志》记载:
  先是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云:“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一曰“娑陁力”,华言平声,即宫声也。二曰“鸡识”,华言长声,即南吕声也。三曰“沙识”,华言质直声,即角声也。四曰“沙侯加滥”,华言应声,即变徵声也。五曰“沙腊”,华言应和声,即徵声也。六曰“磐瞻”,华言五声,即羽声也。七曰“俟利箑”,华言斛牛声,即变宫声也。..然其就此七调,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调。以华言译之,旦者则谓均也,其声亦应黄钟、太簇、林钟、南吕、姑洗五均。①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即已有宫、商、角、羽、徵、变宫、变徵等七声的完整音乐理论,上古的“雅乐”,皆以此七声而校定。自魏晋以来,战乱频繁,北方民族南据中原,对雅乐全然不感兴趣,于是雅乐散佚,七声的音乐理论也消殆尽。苏祗婆的“七旦之声”(指“四旦二十八调”)传入内地后,对当时的音乐界几乎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隋朝的乐官郑译即据苏祗婆的“四且二十八调”扩展为“八十四调”,定为隋朝宫廷中的“大乐”。唐、宋的“燕乐”也皆为龟兹琵琶的四弦校定“四均二十八调”,其渊源即来自苏祗婆的音乐理论;而元、明的南曲和北曲,又皆出自燕乐。由此可知苏祗婆的音乐理论,对其后的音乐和戏曲界的影响多么深远!
  古龟兹国石窟颇多,窟内壁画琳瑯满目,其中反映龟兹乐舞的画面不少,它们大都与佛教紧密结合,以“天宫伎乐”的娱佛乐佛形式出现。据霍旭初先生的研究,表现龟兹乐舞的“天宫伎乐”图可分为两类:一是早期形式,在一个栏杆围护的高台上,中央坐的是佛,两侧则为护法诸神与乐舞伎;一是中晚期形式,伎乐与佛分开,有着固定的单独场面,通常是佛在前室正中,乐舞伎人则排列在主室两侧的眉龛上。这种反映龟兹乐舞的石窟壁画,最为典型的是克孜尔第38窟,此窟的主室两壁上方皆为“天宫伎乐”,每壁有七个组合,每个组合为一名乐工和舞者,皆以半身像相对。从这二十八身伎者所使用的乐器看,计有五弦、阮咸、箜簇、横笛、筚篥、排箫、手鼓、答腊鼓、铜钹等九种,其中不见于隋朝“龟兹乐”的乐器有阮咸、排箫、手鼓三种。从此窟的伎乐画面看,乐师们的演奏姿态各异:欢奏者运气鼓腮,五指轮动;弹拨者,轻捻重撚,滑指弦间;击鼓者挥槌飞舞,起落有致。舞伎们身佩璎珞和彩带,或屈肘耸肩,或摇头弄目。森木塞姆第26窟的通道侧壁画有大幅《天宫伎乐图》。该图以对舞的形式,每组有一个供养菩萨,或手握珠串,或手执莲花,另有一个菩萨在对面婆娑起舞,舞蹈的风格基本统一,身姿虽呈三道弯的龟兹形式,但是动作不大,舞态平稳,颇受内地中央王朝古代雅乐舞蹈的影响。克孜尔第14石窟画有一个供养天人,以舞蹈姿态表现,右手叉腰,左足抵尖而立,右腿后踢,脚尖蹦直,身上的彩带飘逸,裙摆摇曳,其舞姿与芭蕾舞《天鹅湖》的动作颇为近似。在龟兹的大小石窟中,表现乐舞的壁画比比皆是,这也充分反映
  龟兹乐舞的兴盛和高超。
  二 龟兹乐舞的内传及其影响
  早在东晋十六国后期,龟兹乐舞即已达到成熟和鼎盛时期,并逐渐传入内地,受到了入主大河上下的诸北方民族统治者和民众的热烈欢迎。
  龟兹乐舞的第一次内传,是在前秦苻坚的统治后期。公元382年,前秦氐族出身的大将军吕光奉苻坚之命,出征西域,讨平龟兹。吕光一接触龟兹乐舞,就被它完全吸引。两年后,吕光凯旋东归,即将龟兹乐舞的乐器和伎人大量带回内地。《晋书·吕光载记》说:
  光既平龟兹,有留焉之志。时始获鸠摩罗什,罗什劝之东还,语在《西夷传》。光于是大宴文武,博议进止,众咸请还,光从之。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①
  上述记载中的所谓“奇伎异戏”主要指龟兹乐舞。吕光将其与“外国珍宝”“殊禽怪兽”等同视之,可见他对龟兹乐舞的爱好是多么深刻!
  这时前秦苻坚因“淝水之战”大败,其政权很快土崩瓦解。吕光无所适从,即占据河西走廊,创建了后凉政权。《隋书·音乐志》记载,“吕光出平西域,得胡戎之乐,因又改变,杂以秦声”。凡是一个政权,必有乐府的设置,以音乐和歌舞祭祀天地祖宗和宴飨朝廷大臣;但因“雅乐”久已废弃,河西俗乐又多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之音,不宜于祭祀和宴飨的场合演奏,吕光即看中了龟兹乐舞,将其采用为宫廷乐舞,以充典礼之用。“上之好之,下亦由之”,由于吕光的爱好和提倡,龟兹乐舞很快在后凉的民间传播和扩散开来。
  公元401年,沮渠蒙逊创建的北凉代替了后凉。不久,沮渠蒙逊又攻灭了李暠建立的西凉,统一了河西和西域东部天山以南地区。沮渠蒙逊属匈奴,特爱龟兹乐舞,宫廷中和乐府内,龟兹乐舞的地位十分贵重。
  公元439年,北魏击灭北凉,“得沮渠蒙逊之伎,宾嘉大礼,皆杂用焉”。北魏灭北凉后,将北凉的贵族和龟兹乐舞的伎人全都迁居京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龟兹乐舞深入中原地区。北魏统治者出诸鲜卑族,习俗与匈奴相近,对中原传统的上古雅乐毫无兴趣,很快爱上了得自北凉的龟兹乐舞。龟兹乐舞于是在北魏朝野大为流行。
  早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石虎和前秦的苻坚都笃信佛教。北魏灭北凉后,将北凉的佛教僧侣和修凿石窟的技工也内迁到京都平城,其统治者掀起了一个信佛、崇佛的高潮。平城西郊的武州山上开凿了规模巨大的云冈石窟,民间的寺庙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佛教盛行的结果,使娱佛、乐佛的《龟兹佛曲》悠扬飘渺于石窟和寺庙内外,一些龟兹民间的散曲和小调也在北魏民间广为流传。
  以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为政治中心的后凉和北凉,境内多有匈奴、鲜卑、月氏、氐、羌等北方民族,他们的乐舞粗犷而又豪爽。久居河西的汉族与他们共同生产和生活,乐舞也深受他们的影响。龟兹乐舞传人河西地区后,与当地的乐舞逐渐融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乐舞品种,北魏始则称之为“秦汉乐”,后则正式定名为“西凉乐”。“西凉乐”既有龟兹乐的奔放,又有河西秦声的粗犷,传入北魏之后,也颇受朝野的欢迎。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不久,高洋篡立,北齐代替了东魏。北齐的统治者对以“龟兹乐”为主的西域乐舞有着特殊的爱好,《隋书·音乐志》记载:
  杂乐有西凉鼙舞、清乐、龟兹等,然吹笛、弹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之后,传习尤盛。后主唯赏胡戎乐,耽爱无已。于是繁手淫声,争新哀怨,故曹妙达、安未弱、安马驹之徒至有封王开府者,遂服簪缨而为伶人之事。后主亦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弦而歌,别采新声,为无愁曲,音韵窈窕,极于哀思,使胡儿、阉官之辈齐唱和之,曲终乐阙,莫不陨涕,虽行幸道路,或时马上奏之,乐往哀来,竟以亡国。①“文襄”指北齐文宣帝高洋。“河清”为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年号,自公元562年至564年,一共存在三年,“后主”指北齐后主高纬,自公元565年至576年在位,他死后两年,国家即被北周攻灭。北齐统治之所以衰落和灭亡,耽爱乐舞、肆意享受是主要原因。至于极受他们宠爱的曹妙达、安未弱、安马驹等人,从姓氏上看,他们似乎是“昭武九姓”的粟特人;但从他们擅长弹奏琵琶、演绎龟兹乐来看,他们无疑是移居龟兹的曹国人和安国人的后裔,为“龟兹乐”的伎艺人士。
  《隋书》所记,尚较平淡;《北齐书·恩倖传》的记载,则令人无不惊诧:甚哉,齐末之嬖倖也!盖书契以降,未之有焉。心利锥刀,居台鼎之任;智昏菽麦,当机衡之重。刑残阉臣,苍头卢儿,西域丑胡,龟兹杂伎,封王者接武,开府者比肩,非直独守弄臣,且复多干朝政。赐予之费,帑藏以虚;抒轴之资,剥掠将尽。纵龟鼎之祚,卜世灵长,属此淫昏,无不亡之理。①
  西域的乐舞伎人,尤其是龟兹的乐工,竟然爵达“封王”,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而且并非个别现象,人数多至接踵并肩的地步,这确实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事!《北齐书·恩倖传》只是泛论当时的社会现象,《北史·恩倖传》则指名道姓,记载得更为切实:
  武平时有胡小儿,俱是康阿驮、穆叔儿等富家子弟,简选黠慧者数十人,以为左右,恩眄出处,殆与阉官相埒,亦有至开府仪同者。其曹僧奴,僧奴子妙达,以能弹胡琵琶,甚被宠遇,俱开府封王。又有何海及子洪珍,开府封王,尤为亲要。洪珍侮弄权势,鬻狱卖官。其何朱弱、史丑多之徒十数人,咸以能舞工歌及善音乐者,亦至仪同开府..其以音乐至大官者,沈过儿官至开府仪同,王长通年十四五,便假节、通州刺史。②
  “武平”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共有6年,自公元570年至575年。高纬最爱西域乐舞,日夜耽玩不辍,乐舞伎人先后封王开府,多达数十百人。诸如曹僧奴、曹妙达父子;何海、何洪珍父子及康阿驮、穆叔儿、何朱弱、史丑多等人,全是西域的“昭武九姓”商胡,其祖先世代因经商致富。他们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特善弹琵琶,而琵琶是龟兹国特有的乐器,可见他们都精通龟兹乐舞,并因此而博得北齐皇帝的宠爱,有的“封王”,有的“开府”,荣耀至极。
  龟兹乐舞对北齐统治者的吸引力之大,竟使他们超乎寻常,忘掉一切。武平四年(公元573年),南朝陈国的大将吴明彻北征,攻陷了北齐的寿阳城(今安徽省寿县),北齐的倖臣(韩)凤与穆提婆闻告败,握槊不辍,曰:‘他家物,从他去。’后帝使于黎阳临河筑城戍,曰:‘急时且守此,作龟兹国子。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用愁为!’群臣应和若此!”①北齐的后主高纬竟连皇帝也不想当,一心只想做个精通龟兹乐,经常享受龟兹乐的龟兹国王子,可见龟兹乐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北齐代替东魏之后不久,宇文觉篡位,北周代替了西魏。北周的疆域处于北朝的西部,与西域交往比较密切。当时突厥汗国强盛,西域诸国皆为突厥汗国的附庸;而北周与突厥汗国的关系特好。北周武帝宇文邕时,迎娶突厥公主为皇后,突厥可汗随嫁庞大的西域乐团,其中以“龟兹乐”最受北周朝野的欢迎。《隋书·音乐志》又说:
  太祖辅魏之时,高昌款附,乃得其伎,教习以备飨宴之礼。及天和六年,武帝罢掖庭四夷乐。其后,帝娉皇后于北狄,得其所获康国、龟兹等乐,更杂以高昌之旧,并于大司乐习焉。
  “太祖”指宇文泰。“天和”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年号,其六年相当于公元571年。“北狄”指代突厥。由上述记载可知,当宇文泰担任西魏的相国时,宫廷中除“西凉乐”和“四夷乐”外,还采用“高昌乐”作为宫廷飨宴的主乐。西域的高昌国居民,皆是“汉魏遗黎”,是汉朝屯田西域的戊己校尉官兵及眷属,又有魏晋中原大乱时逃奔西域的士农工商,因此其国乐舞尚保留了汉晋中央王朝“雅乐”的余韵。北周太祖喜爱和采用“高昌乐”,很有“复古”的味道。时至武帝宇文邕执政初期,一度更热衷于恢复天朝的礼乐制度,除高昌乐外,宫廷中彻底废除了“四夷乐”,独尊“高昌乐”。但是,宁文邕终究出生于北方民族鲜卑,又富尚武精神,作为一介纠纠武夫,对音色平和、动作舒缓的中国古代雅乐实在不感兴趣,所以,当他迎娶突厥公主,得到突厥可汗随嫁的西域乐团时,立即放弃“复古”的初衷,罢止“高昌乐”,宫廷飨宴,多采用西域乐舞,尤其是音调激越,舞姿雄武欢快的“龟兹乐”。
  三 龟兹乐舞在内地的发展和变化
  自“龟兹乐”传入内地,至南北朝结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变化,“龟兹乐”在北朝境内达到了十分普及的程度,并因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风格。《隋书·音乐志》记载:
  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后多变易。至隋,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三部。①
  吕光灭龟兹,事在公元384年,次年东归河西地区,创建后凉小王朝,可见龟兹乐是公元385年传人内地的。公元401年,后凉吕氏为沮渠蒙逊的北凉所代替,“龟兹乐”归北凉所有。公元439年,北魏击灭北凉,“龟兹乐”多归北魏。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国,后又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龟兹乐在北朝一直盛行不衰,乐工和舞人不断吸收当地的优秀成分,经过长期的增益和改进,以致产生了三种各具特色的“龟兹乐”;所谓“西国龟兹”,应指北周时最后传人内地的“龟兹乐”,它严格保留着纯粹的龟兹国本色的乐舞。所谓“齐朝龟兹”,则指渗透了我国东北民族特色的北齐境内流行的龟兹乐。所谓“土龟兹”就是北周境内流行的含有西北民族特色的龟兹乐。
  北齐时流行一种“大面”的软舞,舞者不但头戴龟兹国人的假面具,而且身穿龟兹国人的服饰,但是这种软舞却有一个地道的北朝人名称:“兰陵王入阵曲”。此舞在中国早已失传,但在唐朝中期,此舞即已传入日本,并在形式上有所改变。北齐的《兰陵王入阵曲》,既有指挥战争的王者,又有排兵布阵的将士,场面较大。传入日本后的《兰陵王入阵曲》,为了适应小巧玲珑的日本宫廷或官僚的庭院,减去了排兵布阵的将士们,只剩下指挥战争的王者一人。据历史记载,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武艺高强,但是相貌白皙俊美,不足以镇唬敌人,因此每逢上阵作战,必戴狰狞的面具。他曾率兵与北周的军队在洛阳的金墉城下鏖战,他不但勇冠三军,而且指挥部众作战而大获全胜。北齐人都钦佩他,才作曲编舞仿效他作战和指挥的形象,取名为《兰陵王入阵曲》①。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面具、服饰、曲调和歌词至今保存完整:面具深目高鼻,眦牙咧嘴,头顶伏一飞翅金龙,手执金桴,舞时作击鼓指挥之状,其所唱歌词为:“吾等胡儿,吐气如雷。我采顶雷,蹈石如泥。右得士力,左得鞭迥。日光西没,东西若月。舞乐打击,录录长曲。”北齐统治者出自鲜卑,鼻虽较高,但非深目,可见此舞的面具为西域胡人。歌词开宗明义地自称“吾等胡人”,而龟兹人种却为深目高鼻的胡人,且崇拜龙。1979年在库车西昭怙厘大寺佛塔遗址的台基北部发现埋葬的龟兹王妃墓,内随葬一件红色木龙头,其形状与兰陵王假面上所伏的龙形相似。综上所述,北齐的《兰陵王入阵曲》,显然原是龟兹乐舞的曲调。龟兹乐舞中有一名为《龟兹大武》的歌舞,表演龟兹国王、将士们奋勇作战的情况。北齐的《兰陵王入阵曲》,实际上完全是移植《龟兹大武》而成,只不过冠以一个北齐的歌舞名目《兰陵王入阵曲》而已。
  南北朝时期,龟兹国即流行一种名为“苏幕遮”的歌舞。“苏幕遮”又译为“苏摩遮”、“苏莫遮”。唐僧慧琳所撰的《一切经音义》说:
  苏莫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或以泥水露洒行人;或持羂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攘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
  据此可知,龟兹国的“苏莫遮”歌舞,于每年盛夏举行。歌舞时人们多戴假面具,边歌边舞,或用水泼洒行人,或持索捕捉行人,以此祓除不祥,驱赶恶鬼。这原是“泼水求凉”的一种游戏,约于北周宣帝时传入内地,历经隋朝和唐初,至武则天统治时大为盛行,但歌舞时间及意义则已大变。《旧唐书·张说传》记载:“自则天末年,季冬为泼寒胡戏,中宗尝御楼以观之。”“季冬”即指冬末十二月。张说曾上疏论说泼寒胡戏的荒谬:“且乞泼寒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唐朝前期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泼寒胡戏,虽然仍名“苏幕遮”。仍有音乐和歌舞助兴,但举行的时间却在冬末,泼水并非因盛暑而求凉快,而是按儒家理论,求冬季寒冷而成正常的岁序和来年的丰收,不再有驱赶鬼神,祓除不祥之意;而在冬末寒冷之时,“裸体泼水”,更是不合时宜。因此,至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即被明令禁止。
  隋朝继承北周的余绪,朝野除流行“龟兹乐”外,由“龟兹乐”与西北民族的“秦汉声”相结合而产生的本土乐舞——“西凉乐”,也特受朝野的喜爱,被隋朝称之为“国伎”。历史记载虽说隋文帝杨坚“性恭俭,不好声伎”,然而对乐舞仍然十分重视,禅位不久,立即设置乐府,定令置七部伎:“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国伎”即是“西凉乐”,当时人明确肯定它是“变龟兹①声为之”,可知隋初的七部伎中,以“龟兹乐”的份量最重。
  隋炀帝十分喜爱和比较精通乐舞,他继位以后,立即扩充乐府,“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九部”。隋炀帝时宫廷中的九部伎,以“龟兹乐”的阵容为最大,计有乐器十五种,乐工二十人,其详细内容已见前的引文。
  隋朝初年,“龟兹乐”在民间也十分盛行,其热烈和高涨的气氛远远超过宫廷。《隋书·音乐志》记载:
  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皆妙绝弦管,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衒公王之间,举时争相慕尚。高祖病之,谓群臣曰:“闻公等皆好新变,所奏无复正声,此不祥之大也。自家形国,化成人风,勿谓天下方然,公家家自有风俗矣。存亡善恶,莫不系之。乐感人深,事资和雅,公等对亲宾宴饮,宜奏正声,声不正,何可使儿女闻也。”帝虽有此敕,而竟不能救焉。②上列引文中的“高祖”和“帝”,是指想用上古华夏的雅乐正声来挽救时弊的隋文帝杨坚。曹妙达是善弹琵琶的龟兹乐的乐工和伎人;安进贵、王长通等人也精通以“龟兹乐”为首的西域乐舞。从上述记载可知,隋初的社会风尚仍然竞相“慕尚”龟兹乐为首的西域乐舞,在隋文帝杨坚看来,它们已在民间泛滥成灾。
  唐高祖武德年间,天下未定,干戈扰攘,虽有乐府,未遑改制,每逢宴飨,承隋旧制,演奏九部乐。至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始大规模改制“讌乐”,并增设“高昌乐”,号称十部伎,分作坐部和立部两类,大多改动龟兹乐舞而成。《唐会要·讌乐》记载:
  立部伎有八部:一安乐,周平齐所作,周代谓之《城舞》。二太平乐,亦谓这五方狮子舞。三破阵乐。四庆善乐。五大定乐,亦谓之《八纮同轨乐》,太宗平辽时作也。六上元乐,高宗所作也。七圣寿乐,武太后所作也,舞时行列成字,字有“圣超千古,道泰八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八光圣乐,玄宗所造。自安乐以下,每奏皆擂大鼓,同用龟兹乐,并立奏之。..坐部伎有六部:一讌乐,张文收所作也,..。二长寿乐,武太后长寿年所作。三天授乐,武太后天授年所作。四鸟歌万岁乐,武太后所作,因养吉了鸟尝称万岁,故为乐而以像之。五龙池乐,玄宗所作..。六小破阵乐,玄宗所作,生于立部伎,舞用四人,被之金甲。自“长寿”以下,皆用龟兹乐,舞人皆著靴,唯龙池用雅乐,而无钟磬,舞人皆蹑履而行。①
  根据这段记载可知,唐宫廷飨宴之乐中,八部立部伎中,竟有七部演奏龟兹乐曲;六部坐部伎中,也有五部演奏龟兹乐曲,可见龟兹乐曲在唐朝的乐府中完全占有统治的地位!《新唐书·礼乐志》记载乐府中“龟兹乐”的乐器和乐工的阵容是:
  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笙、箫、觱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檐鼓、贝,皆一,铜钹二,舞者四人。设五方师子,高丈余,设以方色,每师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袜,谓之师子郎。①
  唐朝的龟兹乐,有乐器18种,比隋朝的龟兹乐多出三种;舞者四人,与隋朝相同。舞五方狮子的伎艺记于龟兹乐中,可见舞狮在唐朝已是龟兹乐中的一大节目。
  前面的文章提到敦煌曾发现《龟兹琵琶谱》一卷,记有十个曲调,其中《西江月》、《心事子》、《伊州》、《长沙女引》等四曲,成了唐末和宋朝诗人填词的曲牌。那卷琵琶谱是偶尔保存在石窟中,被后人发现了的,散佚而失传的龟兹乐曲谱一定很多,而宋元诗人填词的百十来首曲牌,必然还有源于龟兹乐曲谱的,这个结论自当不成问题,将来人们可能会找到更多的证据。进入元代,戏剧家又用这些词牌编写剧中的唱词,形成了一代风格的元曲;另有诗人用这些曲牌撰写散曲,用于漫歌清唱。到了明代和清初,元曲的演唱进化出昆曲,又由昆曲进化出京剧,迤逦一千余年,可知龟兹乐对我国文学史、戏曲史有着很大的影响。又,龟兹琵琶谱使用的音符,或采用笔画很少的汉字,或采用多笔划字的偏旁。我国的音乐界在宋朝即采用“工尺谱”来记录乐曲,而“工尺谱”中的多数音符,与龟兹琵琶谱中的音符相同。下面是两谱音符的比较:
  对照二者可知,“工尺谱”中有七个音符与“龟兹琵琶谱”相同,它无疑是由“龟兹琵琶谱”发展演变而来的。时至近代,阿拉伯数字表示的乐谱和五线音符谱从西方传入我国后,“工尺谱”逐渐废弃,“工尺谱”流传了近一千年。龟兹乐对工尺谱的形成和流传,其影响的深远也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知识出处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本书所选论文分为“大家论坛”、“历史研究”、“考古探秘”、“佛教石窟”、“文化艺术”、“史料研究与情报”六个部分。新疆龟兹学会成立已三年有余了。三年来新疆龟兹学会抓了三件事:一是每年召开一次“龟兹学学术研讨会”。二是编辑出版新疆龟兹学会学术刊物《龟兹学研究》。三是进行《龟兹学概论》的编撰工作。

阅读

相关人物

钱伯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