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壁画及相关问题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461
颗粒名称: 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壁画及相关问题研究
分类号: K879.41
页数: 17
页码: 169-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壁画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九罪报”的内容、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壁画、相关问题的简要讨论。
关键词: 龟兹石窟 壁画 佛受九罪报

内容

“佛受九罪报”是讲佛陀前世的事,应该属于“本生故事”。但与绝大多数“本生故事”表现佛过去无数劫所行“菩萨道”的种种善行不同,而是表现佛过去世的“恶行”及现世所受的“业报”。经过对龟兹石窟壁画的考察,发现与“佛受九罪报”题材有关的壁画多幅,这在各地佛教艺术中是非常罕见的。对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题材壁画鲜有学者研究,现对此问题作些初步探索并求教方家。
  一 “九罪报”的内容
  九罪报又作九恼、九横、九厄、九难。指佛因过去世作了“业障”,成道后得到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有的佛经将佛前生的“恶行”列为“十罪”,称作“十宿缘”。关于九罪报内容,有的经典集中表述,形成专门的经典。更多的是分散记录在各种三藏经典里。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卷九所分的九罪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乘佛教对九罪报理念的总结性阐述。可能因为是鸠摩罗什的论述和《大智度论》的影响,后来有关佛经多沿用此分类。《大智度论》所记的“佛受九罪报”是:1)梵志女孙陀利谤(佛),五百罗汉亦被谤;2)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3)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4)进木刺脚;5)毗楼璃王兴兵杀诸释子时佛头痛;6)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7)冷风动故肩痛;8)六年苦行;9)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返。①
  现以《大智度论》所列为准,并综合各佛经所述,将故事梗概介绍如下:
  (1)梵志女孙陀利谤(佛),五百罗汉亦被谤佛在祗园精舍说法时,外道欲毁佛声誉,指使妓女孙陀利常到佛处听法。后外道杀孙陀利埋在祗园精舍,外道四处扬言说佛与孙陀利私通,故杀之灭口。佛所以受此诽谤,是因为佛前生有一段孽缘:有一演艺者,名净眼。另有一妓女,名鹿相。净眼邀请鹿相到郊外树园娱乐。净眼见鹿相衣服华丽,产生贪心,便杀鹿相并将尸体埋藏在辟支佛乐无为住处。乐无为受累而将被处死。后净眼承认鹿相为己所杀,被国王处死。净眼即释迦牟尼前身,鹿相即孙陀利前身,以此罪缘,故受外道之诽谤。五百罗汉亦被谤的故事是:佛成道后,有一外道女奢弥跋,在大众前诽谤佛陀。其因缘是:过去有婆罗门名延如达,有五百童子随其受教。时有一婆罗门之妇,名净音,常年供养延如达。后有辟支佛前来乞食,净音每日以美食供养。延如达心生嫉妒,令童子四处谤说辟支佛与净音私通。后辟支佛入灭,世人得知事情真相,延如达遭人唾弃并因此入地狱。延如达即今释迦牟尼,净音即今奢弥跋。五百童子今五百罗汉。
  (2)旃遮婆罗门女系木孟作腹谤佛佛在舍卫国说法,外道旃遮婆罗门女系孟于腹,以衣覆盖。在大众面前宣扬是佛使她有孕的。一时外道群起攻击佛陀。帝释天见状,化作老鼠,将系盂之绳咬断,木孟脱落。旃遮婆罗门女阴谋败露,堕入地狱。此事前缘是:昔有无胜、常欢二比丘。另有长者妇名善幻。二比丘到善幻家,无胜比丘已断欲根,接受的供养丰盈无缺。而常欢比丘烦恼未尽,供养微薄。常欢心生嫉妒,便诽谤无胜与善幻私通。常欢比丘即今释迦牟尼,善幻妇女即今旃遮婆罗门女。因此因缘,佛受尽苦报。今虽成佛,仍受诽谤之罪报。
  (3)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佛在经过耆阇崛山时,与佛作对的堂弟提婆达多举巨石砸佛,山神以手挡石,小块石片砸伤佛脚。此事前缘是:昔罗阅祗城须檀长者,有子须摩提,另有异母弟修耶舍,须摩提为独占家产,诱弟至耆阇崛山,将其推下悬崖,并落石杀死。须摩提即今释迦牟尼,修耶舍即今提婆达多。以是因缘,释迦牟尼遭此报应。
  (4)迸木刺脚佛与五百比丘共入罗阅祗城乞食,有一木枪,将佛脚刺伤。众比丘问其原由,佛便说因缘:过去有两商主,共同入海寻宝。第一商主与第二商主发生争执,第一商主被第二商主用铁器伤脚,随即死去。第二商主即释迦牟尼的前身。第一商主即提婆达多的前身。今释迦牟尼被木枪刺脚,即是前因的报应。
  (5)毗楼璃王兴兵杀诸释子时佛头痛骄萨罗国王毗楼璃王受释迦族人羞辱,进兵迦毗罗卫城,大肆屠杀释迦族,并将五百释迦族妇女砍掉手足。在屠杀时佛深受头痛之苦。此事的前缘是:昔罗阅城东有一村落,村中有鱼池,村民以捕鱼为生。鱼有两种,一叫麸鱼,一叫多舌鱼。有一小儿用仗击打鱼头。小儿即释迦牟尼,麸鱼即毗楼璃王。因击打鱼头,而受头痛之报应。
  (6)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佛携众比丘受阿耆达多长者之请来到毗罗然国胜叶波林。但阿耆达多受天魔之惑,不理佛陀和众比丘。佛四处乞食,但此地贫脊,而居民信佛教的很少,故乞食困难。有一牧马者见佛等饥饿不堪,愿以供马食之麦充饥。佛等无奈食马麦九十天。此事前缘是;过去世时,比婆叶佛在槃头摩跋城受供养,一次为病比丘请食而归,经过一婆罗门家时,婆罗门见食香美,便起恶意,称沙门应食马麦,不应食佳馔。婆罗门即今释迦牟尼。以此因缘,佛受食马麦之报。
  (7)冷风动故肩痛佛一生在说法度众时,经常肩背疼痛。其因缘是:过去罗阅祗国有二力士,一为刹帝利种,一为婆罗门种。一次在国王前二人比试角力,婆罗门暗对刹帝利说:你若不扑我,我给你钱财,刹帝利便不用力。二人打成平手,还得到国王奖赏。但婆罗门不践诺言。以后又比试两次,婆罗门三次都食言。刹帝利即将婆罗门肩背折断致死。刹帝利即今释迦牟尼,婆罗门即今提婆达多。因此罪缘,佛常患肩痛。
  (8)六年苦行释迦牟尼成道前,曾经过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米,身体枯瘦如柴。其因缘是:往昔波罗奈城边,有婆罗门名火鬘,另有一人名获喜。获喜欲同火鬘去见过去佛之一的迦叶佛。火鬘称“不去见髡头和尚”。获喜多次提出要去见迦叶佛,火鬘都如此回答。当时的火鬘即今释迦牟尼。因昔时曾恶言对迦叶佛,故释迦牟尼受六年苦行之报。
  (9)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返佛成道后,四处乞食。一次来到一婆罗门聚落乞食。结果无人施舍,空钵而归。其因缘是:古昔波罗奈城,有一人名摩纳婆,另有一辟支佛名乐寂。摩纳婆来到一长者家乞食,空无所获。不久乐寂亦到此家乞食,长者妻给其丰厚的食物。摩纳婆心生嫉妒,将乐寂的食钵打碎,并出种种恶言。摩纳婆即今释迦牟尼。因过去的恶因,如今乞食不得。
  关于佛因过去的“业障”所致的罪报事迹,佛教经典记载很不一致。东汉康孟祥翻译的《佛说兴起行经》(亦名《十缘经》、《严戒宿缘经》),是专门讲述佛宿缘罪报的经典。该经共列了十个故事。内容与《大智度论》列的九个故事,大部相同。但《佛说兴起行经》将“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罗汉亦被谤”分成两个故事,即“孙陀利宿缘”和“奢弥跋宿缘”,故为十个故事。另外的差别是,《佛说兴起行经》有“骨节烦痛”,而《大智度论》无此故事,却有“乞食不得空钵而返”故事。另外,在《增一阿含经》、《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说广普经》(简称《菩萨处胎经》)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中记载的比较多而集中,但也不完整。此外,在《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中也有部分记载。有的故事在一些经中有突出的记载,如“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在《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说广普经》和《生经》里有专门的记述。“孙陀利谤佛”在《佛说义足经》里有《须(孙)陀利经》专述此故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也有佛受罪报的个别记载。佛与提婆达多的因缘故事,是佛教史上重要的事件。相关的佛经也很多,也有不少经典专门记述。此问题后面再谈。
  二 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壁画
  龟兹石窟遭受破坏严重。洞窟壁画已是残缺不全,所存壁画有一大部分漫漶不清。和许多其他题材一样,“佛受九罪报”题材的研究,只能根据残缺不全的资料进行,很难达到真实而全面。另外,龟兹石窟壁画主要绘在洞窟主室券顶的菱格构图里,其画面较小,内容只能选故事的某个片断,故人物和故事的特征不很明显。加上我们只能依汉译佛经进行对应研究。大家都知道,汉译佛经的原本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哪些是从印度“梵文”翻译,哪些是从西域“胡本”翻译的都不是很清楚。所以,从简单的画面里和依据汉译佛经确定故事内容也是相当困难的。经过对照排比,从龟兹石窟壁画里,对应出一部分“佛受九罪报”内容的壁画。这些壁画都是佛现世的“因缘故事”,即以佛“说法”的形式,讲解“罪报”的过去因缘故事。现将可以确定和疑似的“佛受九罪报”的壁画对应有关佛经介绍如下:
  (1)旃遮婆罗门女系木孟作腹谤佛 此题材在克孜尔第8、34、80、163窟券顶菱格中有描绘。以80窟左券顶图像最为清晰。其画面是:佛居中央,结跏趺坐在金刚座上。佛左侧一女性装束者坐于地上,其腹圆鼓,腹前落一顷斜的木盆,盆下有一白色小鼠。佛面向女人,作说法印契,在向其女讲述因缘(见图版五,1)。姚秦竺佛念译《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说广普经》第三十四《行品》曰:
  时有旃遮摩那耆女(旃遮婆罗门女别译),是阿阇罗翅舍钦婆罗弟子,受师明教日来佛所。外现清信女法,内受邪师教。来往周旋欲令人见。以草作腹如渐令大,后以木孟系腹,状如临产妇女。时邪师问言,汝那得此娠,报言,我日往瞿昙沙门所,故有此娠。师便瞋言诳我弟子垂当生梵天,毁辱我弟子乃至于此。时邪师将诸弟子并此女人,往至佛所,当于尔时,如来与无央数众而为说法。梵志至佛所高声唱言,此沙门瞿昙,犯于淫欲实不得道,自称言得道,所作变化皆是幻术,非真实道。指此女人言,众人皆见不也,爱我此女使令有娠,发此语已。时天帝释化作一黄鼠,在女裙里啮孟绳索令孟坠地,众人皆见呵责骂言,汝等师徒诽谤圣人,促出国去……。①
  其他佛经关于此题材的记述与此经大同小异。龟兹壁画内容与佛经所述基本一致。克孜尔第80窟壁画绘出佛、旃遮婆罗门女、木盂和小鼠,概括而清楚地表达了故事的内容,画面简练、主题鲜明。
  (2)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 提婆达多是佛教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佛与提婆达多的关系和诤斗是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佛经中记载颇多,特别是小乘的三藏,涉及提婆达多的事迹非常丰富。《四阿含经》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有比较集中记述。佛教大小乘对提婆达多的事迹有不同的解释和宣传目的。“提婆达多推山压佛”是提婆达多诸害佛行为中的一个事件。龟兹石窟有此题材的壁画洞窟是:克孜尔第32、92、171、175、188、224窟,库木吐喇第23窟,森木塞姆第41窟。其中克孜尔第175窟为绘塑结合的形式。壁画的画面均是佛居中央,坐在方型“金刚座”上。佛一侧是提婆达多举巨石砸向佛陀(见图五,2、3)。《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
  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一小山侧。尔时,提婆达兜(多)到耆阇崛山,手擎大石长三十肘,广十五肘而掷世尊。是时,山神金毘罗鬼恒住彼山,见提婆达兜抱石打佛,实时申手接着余处。尔时,石碎一小片石,着如来足,实时出血。尔时,世尊见已,语提婆达兜曰:汝今复兴意欲害如来,此是第二五逆之罪。②龟兹石窟“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题材壁画,除了提婆达多举巨石砸佛形象外,最值得注意的是提婆达多身著“袒左”袈裟。与佛教的“祖右”袈裟形成鲜明对比,表示与释迦牟尼“正统”佛教的对立。
  (3)毗楼璃王兴兵杀诸释子时佛头痛 此题材一般绘在龟兹中心柱式洞窟主室的侧壁,被称为的“因缘佛传”(也称说法图)。克孜尔第80窟和库木吐喇第23窟尚有残存。画面是:佛一侧上方是城墙建筑,象征迦毗罗卫城。城上有一男一女,代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下方一国王装的毗楼璃王拉弓射箭(见图版六,1、2)。克孜尔第80窟绘出一人从城上跌下,表示释迦族人被诛的情景。《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
  是时,流离王(毗楼璃王)渐渐前进向彼释种。是时,诸释退入城中。时,流离王在城外而告之曰:汝等速开城门,若不尔者,尽当取汝杀之。..是时,流离王复至门中语彼人曰:速开城门,不须稽留。是时,诸释自相谓言,可与开门,为不可乎。..是时,诸释即与开城门。是时,流离王即告群臣曰:今此释众人民极多,非刀剑所能害尽,尽取埋脚地中,然后使暴象蹈杀。尔时,群臣受王教勅,即以象蹈杀之。①
  (4)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克孜尔第175窟主室券顶菱格里有一幅壁画可能是此题材。画面是佛坐在金刚座上,右侧为手执金刚杵和拂尘的金刚力士,左侧一跪姿的比丘。比丘下方是立于水池旁的一匹马(见图版六,3)。《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第三十四《行品》有一段记述与壁画内容比较接近。该经曰:
  时有长者名尸利掘(即阿耆达多),请我供养我即受请。将阿难一人寻从我行。彼长者舍有七重门,门各有守者。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常法,默然受请不受余请。凡我弟子出家为道行亦应尔。我至彼门,尸利掘长者,于内作倡伎乐自恣,忘我在外已经日夜。佛语阿难,汝行乞食我住此处,时马将从佛边过,佛从乞食。马将言:我无食唯有熟麦当持相与,即持熟麦施与佛,佛即受食之,时彼马将谓为佛食。尔时有天子名曰练精,即接食去。诸人见者谓为佛食,然佛不食为度彼故,故现受食。如是九十日在门里住。阿难,亦九十日乞食。②
  (5)六年苦行释迦牟尼成道前的六年苦行,一般列在“佛传”里。佛经记载佛苦行时“日食一麻一米”,“忍饥渴寒热风雨蚊虻之苦”,身形枯燥。在犍陀罗佛教雕像里,多有释迦苦修像,表现的就是六年苦修的情景。龟兹石窟壁画里尚未发现单独的释迦苦修像。在克孜尔第76窟“魔女诱惑”图里,中央的释迦为身体羸瘦的苦修像(见图版七,1),与犍陀罗雕像十分相似(见图版七,2)。虽然此图的主题是释迦降伏魔女,但枯瘦的释迦表现的却是六年苦行形象。《大方广庄严经》卷七《苦行品》曰:
  菩萨尔时修如是等最极苦行。诸比丘菩萨复作是念,世间若沙门婆罗门,以断食法而为苦者,我今复欲降伏彼故日食一麦。比丘当知,我昔唯食一麦之时,身体羸瘦如阿斯树,肉尽肋现如坏屋椽,脊骨连露如筇竹节,眼目欠陷如井底星,头顶销枯如暴干瓠,所坐之地如马蹄迹,皮肤皱起如割朐形,举手拂尘身毛焦落,以手摩腹乃触脊梁。又食一米乃至一麻,身体羸瘦过前十倍,色如聚墨又若死灰。四方聚落人来见者咸叹恨言,释种太子宁自苦为,端正美色今何所在。佛告诸比丘:菩萨六年苦行之时,于四威仪曾不失坏,盛夏暑热不就清凉,隆冬严寒不求厚暖,蚊虻唼体亦不拂除,结跏趺坐身心不动。①
  (6)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返克孜尔第34窟券顶菱形格中有此题材壁画。画面是:佛居中央坐在金刚座上,右侧有两人,上方为一女装者手捧一大钵,女者下方是面向佛跪着的男人,其前地上放一大钵(见图版七,3)。其内容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十八比较吻合。经曰:
  复告诸苾刍:乃往古昔,波罗痆斯大城之中,有一摩纳婆。佛不在世,即有独觉,哀愍贫穷,住闲静处,世间唯有此一福田。于时有一独觉,名曰乐寂,出现世间,在波罗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堕处。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于时摩纳婆,亦于城中长者家乞,空无所获。其时乐寂独觉,亦来入此长者家乞。其摩纳婆念曰,可少伺察,观彼出家,有何所获。即随后入,屏立门侧。时长者妻,见其独觉身心端寂,情生净信,即持种种精妙饮食满钵持行,奉施独觉,受此食已,而欲出门。其摩纳婆报言,出家者,我欲乐观仁所得食。然而独觉,常法如是,若不观察,不知前意,即以钵食,令其观见。由彼怀嫉,起憎妬心,以手打钵,钵便落地,饮食倾弃,复以脚踏。独觉问曰:贤首,何意散坏此食?仁若须之,我当奉与。其摩纳婆,复出种种粗恶言词,而住一边。时此大人而不得食,以自调顺,诣鹿林中。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往古昔时摩纳婆者,岂异人乎,我今即是。我因怀嫉妬之心,令其独觉不得饮食。由斯业报,经于多岁,百岁千岁,百千岁中,常生地狱,受诸楚苦,残业报力,虽成正觉,后入娑罗村乞食,空钵而还。①从残缺的龟兹石窟壁画里能考证出前面几个“佛受九罪报”故事,推测龟兹石窟是存在全部或大部“佛受九罪报”题材壁画的。这向我们表明,“佛受九罪报”在龟兹佛教中曾经流行一时。
  三 相关问题的简要讨论
  (1)“佛受九罪报”是表现佛教“业报”思想的。“业报”即“业报轮回”,是佛教重要的基本观念之一,是早期佛教的宗教核心。“业报轮回”专门论说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导致的苦乐果报。小乘说一切有部认为:内心欲行某事的意志,称为“意业”;以身体行动表现意志,称为“身业”;以语言表示意志,称为“口业”,身、口、意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说一切有部还认为:“意业”属于“心法”,而“身业”与“口业”属于“色法”。就是说,“意业”是意识的、精神的,“身业”、“口业”是行为的、物质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会给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这是铁的法则。《别译杂阿含经》曰:
  一切生皆死,寿命必归终。随业受缘报,善恶各获果。
  修福上升天,为恶入地狱。修道断生死,永入于涅槃。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诸佛与缘觉,菩萨及声闻。犹舍无常身。何况诸凡夫。①
  此生死业报之法则,任何人都不能避免,佛陀亦不例外。《佛说兴起行经序》中说:“宿缘不可逃避故也”。②指出了“业报”的普遍规律。出现佛陀过去生中的“恶行”和现世受“业报”的种种事迹,就基于此种教义理念。
  佛陀既然指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业报轮回”的不可抗拒,但佛陀又给予众生脱离之法,“此谓死生业报,无论何人,皆不能免,佛陀之任务,不过在使人知此,而教以绝对脱离之法而已。”③脱离之法涉及原始佛教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方法。佛经里关于“业报”的论说是非常繁琐的。《中阿含经·盐喻经》有一段佛用譬喻方式讲解“业报”和脱离“业报”之法的论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不得尽苦。若作是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恒水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①
  这段文字里佛明确告诉众比丘:“所作业则受其报”,“修行梵行便得苦尽”。“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而且“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也“必受苦果地狱之报”。寿命短就如很少的水,加入一两盐,就可以使水咸的不能饮用。如果人们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加强现世修行,寿命就可极长。寿命长就如恒河水,加人一两盐,根本不会使整个恒河水咸的不能饮用。佛用此譬喻讲明只要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也就是坚持“梵行”就可以找到减轻“业报”或迅速脱离“业报”之苦的途径。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就是早期佛教的“三学”法门,即戒、定、慧“三胜学”。它是早期佛教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小乘佛教积极主张用“三学”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归而言之,以戒、定、慧“三学”为根本修行道路,即可达到转化“恶报”为“善报”的目的。“业报”的哲学基础是“十二因缘”,这些都是佛教最基础的理论。通过观察与分析“佛受九罪报”题材壁画,使我可以看到龟兹佛教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业报”思想的流行,也反映出龟兹石窟遵循早期佛教思想的某些情况。
  (2)将佛受罪报事迹单独汇集成经的是东汉康孟详译的《佛说兴起行经》。如前所说,《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了十个故事,内容与《大智度论》的“九罪”基本是一致的。该经是当时流行“业报”观念的集大成者。康孟详西域康国人,汉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间(公元194199年)与支曜、康巨等“驰于京雒”,“有慧学之誉”。康孟详在洛阳翻译《佛说兴起行经》,此外还与昙果合译(一说康孟详独译)《中本起经》,和竺大力合译《修行本起经》。这些经典全是讲述佛陀生平的“佛传故事”的。在《中本起经》卷下,有《佛食马麦品》,专述佛与弟子食马麦九十天的事迹。从这些佛经里可以看到康孟详的译经主要是宣扬佛“本行”事迹的。在康孟详之后,《修行本起经》又有三国吴国支谦翻译《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和西晋聂道真《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异译本出现。这些译经反映出,佛教传入中原不久,为了强化对佛陀本人敬仰,又通过佛陀“本事”、“本生”、“因缘”、“譬喻”故事,弘化佛教基本教义,促使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这类经典在西域也是十分流行的,由于佛教派属的关系,西域僧人有善于翻译此类佛经的传统。许多“譬喻”类佛经都有类似的成经经历。如《贤愚经记》就告诉我们此类经典形成的大致经过。这批经典的翻译者,大多是西域人,他们在中原传播此类经典,也透视出他们的故里——西域此类经典的流行。龟兹石窟壁画与他们的中原译经遥相呼应。
  (3)龟兹石窟壁画里关于佛陀事迹故事,学界通常分为“本生故事”、“佛传故事”(有的学者将佛传中的“说法图”称为“因缘佛传”)和“因缘故事”三类。由于这样分法长期被学者使用,约定俗成,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但严格讲这种分类不是十分准确的。对此,已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这些分类是“模棱两可”。①此意见未必妥当,但原来的分类确实值得商榷。我们前面已经讨论了“九罪报”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到,这些故事本来是佛前生的故事,但在龟兹石窟却在所谓的“因缘故事”中表现,大有“不规范”的感觉。这里简单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佛教早期“九分教”和“十二分教”时,佛陀的事迹分别记录在“本生”、“因缘”、“本事”和“譬喻”里。但有些是可以相通的。如说过去的事,统称“本事”,但解说佛的过去事,就成为“本生”。“因缘”本来的含义很广,佛教的基本原理就是讲“因缘和合”,说佛过去的“因缘”事,就又与“本生”相通了。“譬喻”本来是“藉譬喻解义”,是佛说法的“方便”之法。后来“譬喻”成为佛法教义的例证,成为经律的组成部分。凡用“譬喻”讲“因缘”或“本生”都可称“譬喻”。所以,三者相通,难以划分清楚。但在不同派别里有不同的归属分类。佛教大小乘对“本生”、“因缘”、“本事”和“譬喻”的界定不尽相同。龟兹石窟壁画虽有习惯分类,但也是互相交叉,难以作绝对的划分。龟兹壁画里的“佛受九罪报”故事,画面描述的是现在佛讲的“因缘”,其过去的“业因”并未出现。然而故事的原因却在过去。因此,它既是“因缘”又蕴藏着“本生”。
  我们目前可能还不能完全划分清楚和阐述明白龟兹石窟“本生”、“本事”、“因缘”、“譬喻”的关系,但有一个观念是需要认识到,即所有这些故事都有“毗尼”即“戒律”的含义。在“十二分教”里,“本生”、“本事”、“因缘”、“譬喻”都属戒律系统。西藏布顿大师说:
  因缘:即为部分补特伽罗和往事等学处而说,说时以律藏为主,如对财物“不与取”(偷窃)的学处等。譬喻:说譬喻等,旨在能显法义。本事:即配合往事,讲述乔答摩的故事。本生:即讲述菩萨行,一切解脱的史实。.因缘,是说本事等学处,以律藏为主。譬喻、本事、本生三者,是彼律藏的系属,此四者,即律藏。①
  吕澂先生也注意对此问题研究,他在《诸家戒本通论》里明确指出:“至于本生、本事、譬喻、因缘各籍,原为律藏之分支。”从这个观点看龟兹石窟壁画内容,就可以贯通所有“本生”、“本事”、“因缘”和“譬喻”类的故事。因此说,龟兹石窟中的各类故事画都具有“戒律”的作用。这点十分重要,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我们在观察分析龟兹石窟故事壁画时,才可深入探究而不离轨迹。
  (4)说一切有部非常注重“阿毗达摩”的理论探究。佛教第四次结集,是在贵霜王朝时期由迦腻色迦王主持下进行的。结集的主要成果就是产生了《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这次结集推动了说一切有部在印度北部及葱岭东部的迅速发展。龟兹地区说一切有部的盛行,与这次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阿毗达摩”在龟兹亦为流行。
  在对佛陀一生事迹(包括前世、今生和未来)的弘扬中,说一切有部善于运用通俗教化方法进行阐解。于是以通俗教化方法的“譬喻师”应运而生。他们在开展“阿毗达摩”义理探究的实践中,多采用深有趣味的“譬喻”故事。大家都熟悉的《贤愚经》的成经过程,就告诉我们西域“譬喻师”弘法的形式。当时在“般遮于瑟”大会(无遮大会)上,各高僧大德(当然有“譬喻师”在内)讲经释律。从该经汇集的故事里,不难看到引用“圣贤”故事作譬喻的实际情形。龟兹地区“本生”、“佛传”、“因缘”和“譬喻”故事的流行和石窟此类题材内容壁画的繁盛,当与说一切有部提倡对佛陀开展“阿毗达摩”有关。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故事的出现。就是上述背景的直接反映。
  (5)对于“佛受九罪报”,大小乘向来存在对立的观点。首先是认为理论不合:因缘业报是佛法的重要原理,佛在过去修无量功德,应该有圆满的“报身”。可是为什么佛还要受“九罪报”之苦?说一切有部认为是“业力”所致,还认为佛的“生身”是有“漏”的。这种观点遭大乘佛教的反对。随佛教的发展,大乘“佛陀观”的演变,神化佛陀运动的加剧,大乘佛教对“佛受九罪报”的解释出现两种论说,一是“生身说”,一是“方便说”。《大智度论》卷九“大智度初品中放光释论第十四之余”中有一段重要论述:
  问曰,若佛神力无量威德巍巍不可称说,何以故受九罪报?..若佛神力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东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光明色像威德巍巍,何以故受诸罪报?答曰,佛在入中生人父母,受人身力一指节力胜千万亿那由他白象力,神通力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是净饭王子厌老病死苦,出家得佛道,是人岂受罪报为寒热等所困。如佛神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法中,何有寒热诸患。复次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听法众亦满虚空。常出种种身种种名号种种生处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世界众生。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以有二种佛故受诸罪无咎。复次佛即得道时,一切不善法尽断,一切善法皆成就。云何今实有不善法报可受?但怜愍未来世众生故,现方便受此诸罪。复次如阿泥卢豆,与一辟支佛食故,受无量世乐,心念饮食应意即得。何况佛世世割肉出髓以施众生,而乞食不得空钵而还,以是事故知佛方便,为度众生故受此诸罪。①
  《大智度论》说佛有“法性生身”和“父母生身”,认为“法性生身”是真实,“父母生身”是方便,这样就汇通了佛既“圆融无漏”为什么还有“业报”痛苦的矛盾。关于“方便说”,在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有进一步阐述:时波斯匿王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见如来诸根相好,及以种族皆悉第一,其心决定无有所疑。然佛世尊曾于一时,被佉陀罗木刺伤其足,又于一时遇提婆达多推山迸石伤足出血。昔复一时唱言有病,命遣耆婆调下利药。又一时中曾患背病,令摩诃迦叶诵七菩提分所苦得除。复于一时曾有所患,使阿难陀往婆罗门家,乞求牛乳。往复一时于娑罗村中,三月安居唯食马麦。复曾一时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如世尊言,若有人作佛像者,所有业障皆得除灭,离众苦恼无诸疾病。世尊往昔为曾作像,为不曾作,若于昔时作佛像者,何因而有如是等事。佛告波斯匿王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大王分别解说。大王,我于往世为求菩提,以众宝栴檀彩画等事而作佛像。过此会中人天之数,以斯福故虽在生死未尽诸惑,然所受身坚如金刚不可损坏。大王,我念过去于无量劫生死之中,造佛形像,尔时尚有贪瞋等无量烦恼而共想应。然未曾于一念之间以罪业故有四大不调及恶鬼神诸少病苦,所须之物莫不充备。况我于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如是不如意事。大王,若我昔时曾作佛像,今有残业受斯报者,我复云何作无畏说,言造佛像决定能尽诸恶业耶。大王,我于过去给施无量饮食财宝,云何今时乞求不得,而食马麦。傥今此事而有实者,云何我于无量经中,种种赞叹檀波罗蜜,说其福业终不虚也。大王,我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我若欺诳况余人乎。大王,我已久断一切恶业,能舍难舍,能行难行,所舍身命过百千亿,已造无量诸佛形像,已悔无量诸罪恶业,岂得有斯毁伤病苦食噉马麦饥渴等事。若曾得胜果今还退失,何假劝修此众福善。大王,诸佛如来常身法身,为度众生故现斯事非为实也。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槃。以其舍利分布起塔,皆是如来方便善巧,令诸众生见如是相。大王,我于世间现于如是众患事者,欲示众生业报不失令生怖畏,断一切罪修诸善行,然后了知常身法身,寿命无限国土清净。大王,诸佛如来无有虚妄,纯一大悲智慧善巧,故能如是种种示现。①
  经过大乘佛教的教判,早期关于佛陀事迹的教理,一般被判为“不了义”,而大乘的所有解释都是“了义”。这样,大乘佛教就圆满解决了“佛受九罪报”的理论问题。
  (6)“佛受九罪报”在佛教历史上是很受重视的,在印度不仅将这些故事作为佛的事迹和教义思想来宣传,发生这些事迹的遗址,也被列为“圣地”受到佛教徒的崇仰。九罪报事件主要发生在古印度室罗伐悉底国(法显传记为拘萨罗国),其首都即著名的舍卫城。佛在室罗伐悉底国传法二十五年,是佛教的中心地之一。法显和玄奘游历印度时,均瞻仰过佛的诸多“圣迹”,其中就有与“九罪报”有关的地方。法显曾见到“旃遮婆罗门谤佛”、“毗卢择迦王诛释种”、“六年苦行”等遗迹。玄奘见到的更多,他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的遗迹有:“外道梵志杀淫女谤佛处”(即妓女孙陀利谤佛);“提婆达多欲以毒药害佛生身陷入地狱处”;“战(旃)遮婆罗门女毁如来生身陷入地狱处”;“毗卢择迦王(毗楼璃王)兴甲兵诛释种至此见佛归兵处”;“释女被戮处”;“毗卢择迦王陷身入地狱处”;“释种诛死处”;“四释种拒军处”。②
  室罗伐悉底国和劫比罗伐窣堵国(即迦毗罗卫国),是佛在世时活动最多的地方,所以“圣迹”遍布。除了上述与“佛受九罪报”有关者外,佛教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玄奘所到之时,这里仍然流行着小乘佛教。玄奘记载两国僧徒均习学“小乘正量部”。虽然当地佛教僧侣人数不多,且“外道甚多”和“异道杂居”,但“正量部”在整个印度是很有势力的。“正量部”是从“说一切有部”分裂出来的,思想理念与“说一切有部”有许多相同点。这些“圣迹”的存在与故事的流传,当与本地佛教所属派别和传统有关。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正是龟兹石窟佛“本生”、“因缘”、“佛传”、“譬喻”故事壁画的繁盛期,其中与印度佛教有何关联,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原载于《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作者: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研究员)

附注

①《大智度论》卷九,《大正藏》第25册,121b页。 ①《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说广普经》第三十四,《大正藏》第12册,第1055b页。 ②《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放牛品》,《大正藏》第2册,第803b页。 ①《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大正藏》第2册,第691c页。 ②《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七《行品》,《大正藏》第12册,第1055b页。 ①《方广大庄严经》卷七《苦行品》,《大正藏》第3册,第581b、c页。 ①《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十八《诸大弟子及佛自说业报》,《大正藏》第24册,第094c。 ①《别译杂阿含经》卷三,《大正藏》第2册,第392a页。 ②《佛说兴起行经序》,《大正藏》第4册,第392a页 ③[日]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8页。 ①《中阿含经》卷三,《大正藏》第1册,第433a、b页。 ①[法]乐愕玛著,苏玉敏、郭梦源译《克孜尔石窟顶部以佛为中心的画面的识读与分类初探》(上),《新疆文物》2005年第2期,第117页。 ①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7页。 ①《大智度论》卷九,《大正藏》25册,第121b~122a页。 ①《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大正藏》第16册,第794c页。 ②见《〈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81~517页。

知识出处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本书所选论文分为“大家论坛”、“历史研究”、“考古探秘”、“佛教石窟”、“文化艺术”、“史料研究与情报”六个部分。新疆龟兹学会成立已三年有余了。三年来新疆龟兹学会抓了三件事:一是每年召开一次“龟兹学学术研讨会”。二是编辑出版新疆龟兹学会学术刊物《龟兹学研究》。三是进行《龟兹学概论》的编撰工作。

阅读

相关人物

霍旭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