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龟兹乐器与印度乐器的比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313
颗粒名称: 二、龟兹乐器与印度乐器的比较
分类号: J63
页数: 2
页码: 381-3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乐器与印度乐器的比较,从龟兹乐中所用乐器看,可分吹乐、弹乐、鼓乐三部分,唯就乐器数量及各乐器发音量看,龟兹乐中突出的是鼓乐。
关键词: 龟兹乐器 印度乐器 比较

内容

以上各种乐器都在龟兹乐中先后应用过,事实上龟兹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因而随着时代的不同,它所演奏的乐器也有所不同。仅将隋唐典籍上所记下的龟兹乐中所用的乐器录在下面,用作比较研究。
  隋代龟兹乐的乐器,据《隋书·音乐志》称:“龟兹者..其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钹、贝等十五种。”
  唐代对龟兹乐的乐器,各书记载不同,这是与其记载的时代先后有关。如《旧唐书》完成于五代,由刘昫监修;《新唐书》由北宋欧阳修等人完成,两者所记龟兹乐合奏乐器就不同,《旧唐书》记有15种,《新唐书》记有18种。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龟兹乐..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横笛一、箫一、筚篥一、毛员鼓一、都昙鼓一、答腊鼓一、腰鼓一、羯鼓一、鸡娄鼓一、铜钹一、贝一。毛员鼓今亡。”
  《新唐书·礼乐志》载:“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笙、箫、筚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檐鼓、贝皆一、铜钹二。”
  《通典》卷146载,龟兹乐的乐器共14种:“龟兹乐..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横笛一、箫一、筚篥一、答腊鼓一、腰鼓一、羯鼓一、毛员鼓一、鸡娄鼓一、铜钹二、贝一。”
  由上可知,龟兹乐器从《隋书》的15种,到《新唐书》所记的18种,比之公元4世纪时所见龟兹乐器已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如再与上述龟兹壁画中所见乐器相加则多达24种,比公元4世纪时已增加一倍以上。为了回答国内外少数学者所说的龟兹文化主要来自印度或龟兹“固无文化”等谬说,不妨再看一看当时印度的乐器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了呢?隋、唐史籍上也有明确记载:
  《隋书·音乐志》载:“天竺者..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等九种。”《旧唐书·音乐志》载:“天竺乐用铜鼓、羯鼓、毛员鼓、都昙鼓、筚篥、横笛、凤首箜篌、琵琶、铜钹、贝。共十种,毛员鼓、都昙鼓今亡。”《新唐书·礼乐志》载:“天竺伎乐有铜鼓、羯鼓、都昙鼓、毛员鼓、觱篥、横笛、凤首箜篌、琵琶、五弦、贝皆一,铜钹二。共十一种。”
  从这些史载可知,隋、唐时代的印度乐器不过十几种,比龟兹乐器的24种少一半以上。明显地看到龟兹乐中的竖箜篌、笙、箫、答腊鼓、腰鼓、鸡娄鼓、弹筝、侯提鼓、齐鼓、檐鼓十种乐器为天竺乐所无;而天竺乐中所有,在龟兹乐中所无的只有铜鼓一种,事实上在龟兹出土物中也已有铜鼓。足证公元6~9世纪,龟兹管弦伎乐的发达远超过印度和伊朗。玄奘所说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的确是千古不易的正确结论。
  从龟兹乐中所用乐器看,可分吹乐、弹乐、鼓乐三部分,唯就乐器数量及各乐器发音量看,龟兹乐中突出的是鼓乐。请看用了多少引人注目的鼓——羯鼓、答腊鼓、腰鼓、鸡娄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齐鼓、檐鼓、手鼓(达卜)、大鼓,几乎占了龟兹乐器的二分之一,可见鼓乐在龟兹乐中的突出地位。
  鼓乐在龟兹乐中占有的突出地位,唐诗中对此有不少描述。如白居易的《柘枝伎》:“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刘禹锡《和乐天柘伎》“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等。这些舞蹈在克孜尔、库木吐拉等石窟壁画中都有不少生动的形象资料。而现今维吾尔族舞蹈中,舞前也大都是先击手鼓,铿锵有力,与“连击三声画鼓催”的描述一致,在手鼓的一段连续急奏后,舞者才跃然出场,正符合“柘枝初出鼓声招”。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