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动植物的纹样和图案装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308
颗粒名称: 四、以动植物的纹样和图案装饰
分类号: J218.6
页数: 3
页码: 363-3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图案数量多、花样新。龟兹艺术家深谙图案艺术的适应性、抽象性、概括性、均衡性规律,在图案的设计和描绘中,继承龟兹民族的装饰性绘画传统,并有机地吸收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创造出龟兹图案艺术的独特的风格,因而图案装饰也成为龟兹壁画中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 动植物 纹样 图案装饰

内容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图案数量多、花样新。龟兹艺术家深谙图案艺术的适应性、抽象性、概括性、均衡性规律,在图案的设计和描绘中,继承龟兹民族的装饰性绘画传统,并有机地吸收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创造出龟兹图案艺术的独特的风格,因而图案装饰也成为龟兹壁画中的一大特色。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图案,不论是支提窟,还是毗诃罗窟内;无论是窟内前后室、中心柱和佛龛,还是穹庐顶、拱券顶、平棋顶、套斗顶都有图案,现在可辨识的图案纹样约有30余种,大概情况如下:
  (1)四方连续菱格图案,这是龟兹石窟壁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图案。
  (2)二方连续菱格图案。克孜尔石窟8窟、14窟、77窟、196窟内均有。
  (3)日雁对称式图案。克孜尔石窟38窟主室拱券顶中央。
  (4)月雁对称式图案。克孜尔石窟38窟主室拱券顶中央。
  (5)金翅鸟图案。克孜尔石窟8窟、38窟主室券顶中央。
  (6)忍冬纹,因越冬不凋,故名。又称金银花,常有三个叶瓣和一个叶瓣相列于两旁,多组成波曲状骨架的茎蔓,所以称为“忍冬纹”。克孜尔石窟17窟主室券顶下部。
  (7)风神图案。克孜尔石窟38窟主室拱券顶中央。
  (8)天雨花图案。常见于龟兹石窟的中心柱形支提窟的本生、因缘故事和佛像、菩萨像背景上。
  (9)猛兽图案。克孜尔石窟新1窟后室前壁菩萨图上方有狮头图案。
  (10)共命鸟纹。克孜尔石窟167窟套斗顶藻井第二斗四角内。
  (11)二方连续花瓣纹。克孜尔石窟8、14、17、47、77、80、98、175窟的主室左右壁、拱券顶、门上端、佛说法图上、下端、甬道内壁缘、后室、后壁、屋檐形下端等处均有。
  (12)四方连续菱格嵌花纹。克孜尔石窟32窟主室拱券顶下部;67窟右壁缘上及窟顶缘上和后壁上端。
  (13)鳞状纹。克孜尔石窟132、229窟内有。
  (14)二方连续水波纹。克孜尔石窟14、110窟主室左右壁壁画分格边上和外廓边。
  (15)二方连续折线自身复合式嵌花纹。克孜尔石窟17窟主室右侧下端、券顶左侧;110窟主室左右两壁上端;123窟主室右壁唐式流云纹紧下端均有。
  (16)二方连续双折线式纹。克孜尔石窟38窟主室左右壁下端。
  (17)二方连续缠盆花纹。克孜尔窟67窟窟顶缘饰;163窟主室右壁缘上均有。
  (18)二方连续波式莲花纹,因其枝茎呈波状连续纹样,又称缠枝纹。克孜尔石窟77窟右侧甬道中部;207个窟主室左右壁上端均有。
  (19)缠枝券草纹,因图案组成波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克孜尔石窟67窟后壁壁画四边。
  (20)二方连续波形边缀带纹。克孜尔石窟207窟主室右壁。
  (21)二方连续波线内券纹。克孜尔石窟227窟主室后壁正龛上端。
  (22)二方连续带结套花纹。克孜尔石窟47窟后室后壁涅槃台。
  (23)珠联鸾鸟纹样,已被勒柯克劫往德国。
  (24)四方连续散点式团花纹,呈四周放射状或旋转式纹样。克孜尔石窟167窟套斗顶藻井第一、第二斗角上。
  (25)流云纹,因起伏卷曲如行云状而得名。克孜尔石窟92、116、123窟主室左右两壁缘上。
  (26)四方连续散点式钱形纹。克孜尔石窟167窟套斗顶几个斗内。
  (27)衔环鸽子纹。克孜尔石窟123窟右侧甬道外壁佛项光、身光的光轮上。
  (28)缠枝牡丹、莲花纹。克孜尔石窟118窟后壁娱乐太子图边框。
  (29)横纹。克孜尔石窟161窟穹庐顶四壁上层石上。
  以上所述龟兹石窟壁画装饰图案,可归结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四方连续图案,是指一个纹样单位能重复地向四周延伸和连续扩展的图案,如菱形、方形、梯形等。第二类是二方连续图案。是指一个纹样单位能分别向左右上下连续成一条带子一般的图案。这种形式可以自由配置花色,具有节奏和韵律感,可用波线式、折线式、散点式等灵活配置作用。第三类是对称图案。如日雁对称、月雁对称等,其中可分左右均齐对称式、四面均齐对称式、正反均齐对称式等,其中正反均齐对称古代又称“旋子式”、“推磨式”,因纹样单位纹围绕一个中心旋转,产生动感,富有韵律和变化。第四类是适合图案,如风神与金翅鸟图、日神和月神图等。
  不过这些图案纹样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由模仿到创造,由简单到复杂。在早期的龟兹石窟内图案纹饰较为简单粗糙,并少变化。到第二期时信教群众日多,开凿石窟也日多,对壁画提出了较高要求,于是敷色、纹饰比较讲究,图案、造型表现较灵活、生动,图案技艺日渐精湛。第三期进入了龟兹风格的成熟期。所绘图案纹样色彩鲜艳,变化多端,配置自由,线条流畅,纹样细腻,富于创造性。可以克孜尔石窟的8、27、32、80、92、110、163、171、179、193、196、205、206、207、224窟等为代表。到了第四期的盛唐时期,图案纹饰更灵活多变。如克孜尔石窟67窟的图案纹饰从四壁到窟顶,占了不少面积,其中二方连续缠枝券草纹样,缠枝盆花纹样,四方连续菱格嵌花纹样,综合了东西方风格的特点,形制精当,技艺极高,允为难得精品。而第118窟后壁上的缠枝牡丹、莲花纹样,是结合了内地缠枝盆花和西域流行的莲花带结等纹样,为龟兹画师所独创。库木吐拉石窟由于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人物形态更生动活泼,用线既刚劲如屈铁盘丝,并且粗细均匀,自然圆润,无论在窟顶、边纹或佛座下都应用朵云纹,与宝相花纹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纹饰。这些图案不仅在形制上配置灵活,在绘制上也动用了龟兹典型的凹凸法。到了第四期晚期约五代、宋时的一些石窟中的图案就比较粗糙简单,显出衰落之迹;在有些石窟内出现千佛像后,图案纹饰更为简单化,甚至趋于消失。
  龟兹画师们在图案装饰艺术中,运用了写实、变形、概括、夸张等手法,使图案意匠的装饰性与写实传神的生动性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图案的整体美、韵律美、对比美、对称美、重复美、平衡美,收到了为壁画装饰的良好效果,提高了壁画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创造出龟兹图案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