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龟兹地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生殖崇拜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301
颗粒名称: 一、龟兹地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生殖崇拜文化
分类号: J218.6
页数: 5
页码: 346-3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地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生殖崇拜文化情况。
关键词: 龟兹地区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生殖崇拜文化

内容

龟兹地区的生殖崇拜文化非常古老,非常丰富。先从母系氏族社会说起。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最突出的是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中国最早提出远古对女性生殖器崇拜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卫聚贤先生,他说:“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Paintedpottery)上多有三角形如‘▽’的花纹,即是崇拜女子生殖器的象征。”③这是有创见性的研究。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释祖妣》一文中也深刻地指出“妣”本为女阴的象形字,“祖”本为男根的象形字④。明确指出中国远古先民曾先后实行过女阴崇拜和男根的崇拜。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女阴的崇拜是在中国大地上各族人民先祖所普遍存在的生殖崇拜文化。因为远古先民渴望多多繁殖人口,以求得人类的生存。而人口的繁殖,在远古人类只知道是由妇女阴户中生出,于是把女性生殖器看成是延续生命的唯一法宝,由是一切情感、一切敬意,一切歌颂都集中在女阴,把它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这样凡是与女性阴户形状相似的东西,就作为阴户的象征物而成为最高审美的象征。因而在陕西关中半坡一带的先民就以鱼作为女阴的象征物。因为鱼,尤其是双鱼与女阴的轮廓十分相似,再加上鱼腹多子,繁殖力极强,正符合原始人民渴望繁殖人口的愿望,于是就将鱼作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并由此诞生了一种祭祀礼仪——鱼祭,用以祈求人口繁盛。不过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的抽象鱼纹主要绘成三角形。辽宁东山嘴陶塑女像也以三角形印纹表示女阴;云南白族地区的剑川石窟被称为女阴象征的“阿姎白”的石头也呈三角形。
  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向前发展,远古先民又以蛙作为女性生殖器官——怀胎的子宫,因为不仅蛙的肚腹和孕妇的肚腹相似,同时蛙的繁殖能力很强,产子很多,正符合人们多生子女的愿望。如陕西临潼县姜寨、河南陕县庙底沟彩陶蛙纹上的许多黑点,就是表示怀子甚多,并在某些彩陶的下部还特意描摹出圆圈,用以象征阴户,特别是在青海乐都县的柳湾彩陶女像,不仅捏塑夸张了阴部,还加以重彩勾描,加上丰满的乳房,两手捧着凸起的腹部,揭示了女阴和蛙为子宫的象征意义。中国明代著名小说《金瓶梅》中,把女性阴户称为“蛙口”,现在的中医界仍把女性阴户称为“蛙口”或“蛤蟆口”。
  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青海柳湾出土陶器上“卍”“卐”纹样,据赵国华先生研究,它是“蛙肢纹的一种抽象变形..在柳湾的陶器上有多达28种的变异”。这种蛙肢纹“”纹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4000年。而在印度河流域与此大致相同的时间也出现了“卍”纹样②。据德国学者格罗塞指出,巴西原始民族卡拉耶(Karaya)人装潢品上也有“杂形的‘卍’字”③。这种东西方都存在的“卍纹样绝不是用文化传播学的思维角度去认识它,应该说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是世界各地所通有的现象。远古先民为了繁殖后代以适应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是日夜苦思焦虑的头等大事。
  由于人们对女性生殖器的格外崇拜,就选择有关动物的外形及内涵近似者作为女阴的象征物。如以有些树叶和花朵作为女阴的象征物,经常提到的竹叶、桑叶、莲花、莲蓬等都是女阴的常用象征物。现在和田地区某处的维吾尔族妇女,祈求生育时,就去祭拜一棵大桑树,祭毕,摘食桑叶④。这就是远古女性生殖崇拜的遗风。
  弄清这些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女阴崇拜的象征物后,就可进一步探究这一时期中龟兹及
  其周围地区的女性生殖崇拜文化实情了。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龟兹境内对女性生殖器崇拜的遗迹也很丰富。如在龟兹古城外麻扎甫塘出土了一个椭圆形陶盆,敞口、底平。口长径49厘米、短径34.2厘米,底长径42.2厘米、短径25.2厘米,壁厚1.2厘米,在其口径下面有一周突出的连续的三角纹形成口子①。如此多的三角纹显然是远古女阴生殖崇拜的遗迹。同时还在麻扎甫塘东城墙脚下采集到椭圆形陶盖两件,泥质红陶,手制,面凸出,似龟背,里凹入,可能为陶盆的盖,盖上两头附加有对称的龟头形钮,宽3厘米。其中一件中脊刻划方格纹带,两旁刻“人”字纹,正反交错,似羽毛状,边沿刻画三角纹带,宽1~2厘米,盖长38.9厘米、宽27.3厘米,厚1.5厘米;另一件中脊刻画“人”字纹及蛇纹,两旁及边沿均刻三角纹带②。
  这两个陶盖的方格纹、“人”字纹,实际都是鱼形纹,连同周围连续的三角形纹都是生动体现远古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另外在龟兹古城内哈拉墩出土的原始社会陶器的纹式也以三角形为多,有的是连续的三角形纹,有的是不规则的三角形,有的是连环三角纹③。
  法国伯希和于1907年春于库车吐勒都尔—阿库尔(Douldour-Apour)出土了两块土块上刻有男女生殖器符号,一块土块上刻有阴茎和睾丸的男根,一块土块上刻有“”符号,即代表女性生殖器,经确定时间为公元750~800年④。由此可见,公元8世纪时,库车还存在生殖崇拜,依然露骨地崇拜男性和女性器官。
  在龟兹东境越哈拉苏河进入轮台县境内的群巴克原始社会古墓葬群中出土的陶器花纹主要是“内填平行斜线的正、倒三角纹,也有少量的网格纹。器形以带流罐和单耳罐为最多,另外还有双耳罐、单耳杯、钵、碟和纺轮等”①。这片古墓群据碳十四测定大约在公元前955至公元前680年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那时西域还未进入阶级社会,仍为原始社会时期。
  由上可知,龟兹境内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盛行着女阴生殖崇拜,那时在龟兹周缘地区同样盛行着对女阴的生殖崇拜。如位于龟兹东北部天山中和静县哈尔莫敦乡察吾乎沟口的古墓群,被考古工作者称为一号墓地的古墓群,据碳十四测定距今已有近3000年时间,出土了大量陶器,考古工作者总结性地指出:“该墓地的彩陶比较发达,有的通体饰精美的图案,有的局部饰图。花纹主要以点、线、三角、方格等几何形图案为主,纹饰有三角纹、网格纹、棋盘格纹、回纹、菱形纹、竖条纹、折线纹。”②其中实际是以三角纹最多,其余所称网格纹、菱形纹、棋盘格纹等都是三角纹的变纹。赵国华先生指出:“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呈现的三角纹、菱形纹及折线纹..都是抽象鱼纹,..也都是女阴的象征。〓这是颇有见地的深刻研究。因而可知在察吾乎沟口一号墓地所得大量陶器上所突出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及其变形,实际都是对女阴的崇拜,如图中左边的陶罐:“圆唇、敞口、粗颈、鼓腹。通体及内口沿处饰红色陶衣,器表内侧口沿下留一空白,内填饰一个大三角,再在这个大三角内分绘四个等边三角形,上边两个倒三角形内饰成网纹,下面一个倒三角抹实,中间为正三角,内空。口径12.2~17.5厘米,底径7.5厘米,通高19厘米。”④这种以象征女阴的三角形纹作为陶器的图案装饰纹样,既雅致又美观,在出土陶器上各种三角形的变形纹也都体现了当时社会上炽烈的女性生殖崇拜。而在中间的一个残陶器上,“颈下部饰有一周附加堆纹,其上有距离基本相等的压印纹。附加堆纹上下各有一组用红彩饰成的纹饰图案,上组为连续的带边刺的倒三角纹,实体和重线条相同。下组为连续的实体倒三角卷草纹,周边饰有小点纹,下腹饰抹红彩。口径11.6~15.3厘米,底径6.8厘米,通高17.7厘米”⑤。这里所说的“连续的带边刺的倒三角纹”和“连续的实体倒三角卷草纹”实际都是鱼的抽象纹饰,同样是女阴的象征物。而图中右边陶罐如山形的正三角形,已衍变为男根的象征物,说明这块墓地陶器上的纹饰,虽大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但在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已产生了男性的生殖崇拜,所以已有少量的男根象征物出现。
  在紧邻龟兹东境罗布泊以北库鲁克山中的兴地岩画有“卐”符号①。两个符号显然都是代表女阴的象征物。“卐”已在上面指明其来源外,“”形似花蕊,在原始社会也是女阴的象征物。赵国华先生指出:“花朵乃为女阴的象征,花心乃是阴蒂的象征。中国明代长篇小说《金瓶梅》中,用花朵隐喻女阴,用‘花心’隐喻阴蒂。..远古人类以为女性的阴蒂有促进生殖的作用,因而对它格外崇拜..对阴蒂的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的中晚期可能相当流行。”②这就表明在古代楼兰王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同样盛行着女性生殖崇拜。
  根据上述龟兹本境及其周缘地区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女子生殖器崇拜所产生的生殖崇拜文化十分丰富,向为史书所不载。可是众多的考古发掘材料和岩画给人们展示了极为浩瀚的龟兹地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远古不朽文化。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