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本生、佛传、因缘、供养故事壁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本生、佛传、因缘、供养故事壁画
分类号: K879.41
页数: 20
页码: 295-3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本生、佛传、因缘、供养故事壁画,分别记述了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等。
关键词: 本生 佛传 因缘

内容

一、本生故事画
  本生,是梵语Jātaka的意译,音译为陀伽,意思是释迦牟尼如来佛前生修行的故事。佛教宣扬轮回转生,认为任何动物,只要降生,不管是人是兽,必有所为,或善或恶,必得应有的报应,如此轮回,永无止息。释迦牟尼成佛以前,仅是一个菩萨,依然跳不出轮回,经过无数次的转生,才成佛陀。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26称:“本生云何,谓诸经中宣说过去所经过事,如熊、鹿等诸本生经,如佛因提婆达多,说五百本生事等。”可见佛教徒编造的本生故事,数目巨大,现在单是梵文的本生故事就有547个。实际这些故事都是长期流传古印度民间的寓言、童话、传说,并不属于佛教。但由于这些故事家喻户晓,又寓意深刻,为群众所喜爱,故婆罗门教、耆那教、印度教都竞相利用这些故事,佛教徒也抢着收编,改造成许多本生故事,用以宣传佛教教义。
  佛本生故事反映的主要内容,以小乘教义为主。小乘佛教认为成佛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经过累世修行,长期艰苦努力,一点一滴地积集功德,才能获得。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13指出:“声闻藏者,小乘所诠之教也。..善男、信女禀、之而脱屣尘劳;缘觉、声闻奉之而升乎彼岸..因而小乘就重视渐次修行,对现世放弃一切,而追求升达彼岸,成为佛陀的各种善行故事;以及构成违反封建伦理道德,在地狱内受苦的诸故事。”龟兹石窟中的佛本生故事画就是宣扬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经过忍辱、布施、精进、戒度、明度无行和禅定的“渐次修行,因果报应”的“六度”行为以成佛的漫长、艰苦、曲折的道路①。所以须通过“于过去作鹿、作罴、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诸如是等菩蒴道。”②是以在龟兹石窟壁画中可以看到不少动人的鹿本生、象本生、兔本生、猴本生等引人入胜的故事,以此作为佛的化身,用以揭示佛教倡导的只要诚心修身,“万物皆有佛性”的哲理。除动物本生外,还有许多人物本生,通过各种人物多难、多灾、多磨的苦修功德而得“佛果”的某些愿望。
  龟兹石窟中的本生故事画,题材的丰富,种类的繁多,不仅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也是罕见的。有人统计龟兹石窟中的本生故事有135种,画面有442幅,分绘于36个窟内,现可识别的有近70种③。主要有《摩诃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兔王焚身供养仙人》《鸽焚身施迷路人》《尸毗王割肉施鹰》《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一切施王施身》《贫人施身求功德》《跋摩竭提施乳》《散檀宁施辟支佛食》《童子道人以身施虎》《月明王施眼》《须大拿乐善好施》《白象王忍痛拔牙》《马王渡商客出海》《慈者不孝头戴铁轮》《须陀素弥不妄语》《狮王舍身不失信》《母鹿舍身誓守信》《菩萨行慈不怖众生》《善事被弟刺眼不怀恨》《独角仙破戒失神通》《鵽、猕猴、象自分长幼》《清新士舍身奉戒》《鹰王被赦救群鹰》《墓魄不言被埋》《象王不以强凌弱》《啖摩迦至考被射》《羼提波波梨忍辱截肢》《猕猴救人被害》《熊救樵人蒙难》《龟救商客被杀》《水牛王忍猕猴辱》《毗楞竭梨闻法身钉千钉》《虔阁尼婆梨闻法身燃千灯》《修楼婆王闻法舍妻儿》《昙摩钳闻法投火坑》《婆罗门闻法舍身》《须阁提割肉孝双亲》《勒那阁耶杀身济众》《萨坡燃臂救商旅》《商主勇斗旷野鬼》《大施抒海夺珠》《马璧龙王救商客》《狮象舍身救商客》《智马舍身救王命》《猕猴王舍身救群猴》《鹿舍身救众鹿》《鹿王舍身救兔》《九色鹿舍身救溺人》《锯陀兽剥皮救猎师》《大象舍身救囚徒》《鹦鹉奋不顾身灭火》《阿兰伽兰苦修》《沙弥勤颂经》《大光明王始发道心》《五通比丘论苦之本》《端正王智断数案》《少年郁多为大胜王释偈》《猴王智斗水妖》等。
  小乘佛教把人生道路描写成苦海无边,但只要乐善好施,就能得到好报,渡过苦海。《阿含正行经》说:“人身中有三事,身死,识去,心去、意去,是三者常相追逐。施行恶者,死入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施行善者,亦有三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端汝心,端汝目,端汝耳,端汝鼻,端汝口,端汝身,端汝意,身体当断于土,魂神当不复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教义,“如影逐形,不可即离”。因此在龟兹石窟的本生故事画中有大量的反映,最常见的如“兔王焚身供养仙人”、“莲花王舍身作赤鱼本生”等。
  小乘佛教为了使佛徒安分守己,任其奴役,把人生之苦说得十分可怕,使人悲观厌世。《生经》说,人生有八苦。《增—阿含经·四谛品》“第二十五”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说明人生充满了痛苦,甚至在“生苦”中把母胎也描写成地狱,要求人们看破尘世,与其苦海无日,不如舍生求死,追求早日自我解脱的涅槃之乐。《四分律》中特记载着以下一段令人十分悲怆的故事:说是佛在婆求园救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丘修习既久,极端厌恶生活,难受得像毒蛇缠在颈上,有些比丘发愿求死,或用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互相杀害。有一比丘向名叫鹿杖梵志的婆罗门外道请求说,请你杀死我,我送给你衣钵,外道即举刀杀死比丘。有人称赞外道说,很好很好,你得了大福了!既度脱沙门,又得到他们的财物。外道接连杀死请求杀身的六十个比丘①。正是由于小乘教义宣扬舍生求死,追求解脱,作为其信徒的最后归宿,从而使信徒苦恼于“无常”,惶惶然于死的恐怖之中。《小品般若波罗密经》第一章第一节第四颂中说:“犹如大海只有一味,即咸盐之味,这个教法与戒律也只有一味,即解脱之味。”由是小乘僧侣把死当作自己的最高理想。因而龟兹石窟壁画中有较多的反映这方面内容的本生故事。如《摩诃萨埵王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施鹰》《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童子道人以身施虎》等。
  佛教把现实世界称为秽土,把它说成是邪恶的世界,这正是反映了释迦牟尼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尔虞我诈,互相争战和杀戮的时代,甚至如摩揭陀的君主频毗沙罗王(Bindusara)被他儿子阿阇世王(Agdtasatru)杀害;阿阇世王又被他儿子邬达衍波达(Udayabhada)杀害,以下几代王也都是子弑父,社会伦常颠倒,贫富悬殊,阶级森严,好坏是非难辨。就是在这样的混乱社会中,佛教倡导人生无常,一切都是苦,世界都是自私和邪恶的说教。劝导信徒改恶从善,但改恶从善的方法,却是采取遁入山林,逃避斗争。可是成为一大批不劳而获的寄生群后,如何解决衣食问题呢?于是编造出许多乐善好施的本生故事。在《佛说盂兰盆经》中就有一个故事说,弟子大目键连用天眼通看到自己的亡母生在饿鬼中,目连很悲哀,就以钵盛饭,送给母亲。当母亲得钵饭后,很想吞吃,但是饭到口边,已化为灰炭,不得人口。目连见状,涕泣悲哀,只好请佛解难。佛明告说,你母亲罪孽很深,犯了不给游方僧施舍衣食的罪。拯救的唯一办法,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必须人人尽力备办最好的饭食果品,供养十方众僧,还要施舍香油、锭烛、床铺、卧具。果能如此妥办,父母六亲眷属,可立即解脱各种苦难。目连慑于佛法的威力,只好如法施食。于是目连之母即日脱离饿鬼之苦。显然这是为逃避现实而寄生的僧侣群捞取美衣美食的谎言。
  另在一幅《一切施王施身》的本生故事中更描绘着因有一人慷慨施舍一切而被起名为一切施的经过。这人刚生下来就对他父母说:“我为了广大受苦人,不仅能施舍我所喜爱的财物珍宝,而且能为他们献出宝贵的生命。”为此父母特为其取了“一切施”的美名。故事是这样展开的,说一切施承继王位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给贫苦的人布施各种财物,同时尊重和爱护各阶级人民,真正做到了富国强民,也不侵犯邻国。可是有的邻国因政治腐败,难于立足,非常嫉妒一切施王,即发兵侵入其国家。一切施的臣民非常爱国,坚决抗击入侵者,可是一切施却劝那些爱国爱民的大臣将帅不要抵抗,苦口婆心地说:“各位大臣们,我深知你们对我最敬爱,最尊重,也知道你们武略雄勇,计谋高强。但是,这些邻国的国王,今天兴师动众,都不是为了你们,而是为了我。假如人家来了,不损害你们一根毫毛,你们又何必产生这么大的愤怒与厌恶呢!我早知道,人们受无限之苦。你们忘了,我早就对你们讲过,各位大菩萨都是为了众生而生,对于众生不能有一点愤恨和陷害之心,否则,你们记住,这要堕入地狱的,所以,我们应当一心修善行好!”①这是赤裸裸地宣扬不抵抗主义,劝导一切爱国志士放下武器,任凭敌人野蛮地蹂躏国土,谁要抵抗就要进入地狱,这就是佛徒们的真面目。当一切施王正在声嘶力竭劝说人民不要抵抗入侵敌兵时,“邻国敌王已进入宫中。一切施王急中生智,慌忙从宫中逃入深山密林,才得以保住性命”②。当统治者的人可以凭借其搜括来的金钱逃入山林,继续过其淫乐生活,而被压迫的苦难人民呢,只能在敌人铁蹄下过啼饥号寒的生活。这个本生故事的实质,就是要劝说人民向僧侣们供应一切锦衣美食,让他们永远安享尊荣,特别让作威作福的统治者骑在人民头上,不可用武力去反抗他们,谁要反抗,就要进“地狱”。
  本生故事画中内容最丰富的还是有关各种商贸活动的信息和内容,单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就有:《马王渡商客出海》《龟救商客被杀》《萨坡燃臂救商旅》《商主勇斗旷野鬼》《大施抒海夺珠》《狮象舍身救商客》《勒拿阁耶杀身济众》等。这完全是适应龟兹社会发展丝绸通道商业经济的需要所做的各种宣传广告。因为龟兹位于西域丝绸之路中道的要站,是天山南路的丝绸集散地,东去中原,西去欧亚非各国都必须以这里为驻跸地,龟兹经济的盛衰,取决于国际商贸的大小;是以龟兹统治者及各族人民都把国际商贸活动放在第一位,壁画中众多商贸活动本生故事的产生,绝非偶然的事。
  但从中国中原经过龟兹通向欧亚非各地的丝绸通道,不仅路程十分漫长,同时也十分艰险,需要经过无数戈壁沙漠,需要经过许多山河湖海,每一个商胡贩客,都要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狂风恶浪,可知这些商胡贩客都是发展古代中国经济的杰出功臣。因而有关这些商贸的本生故事画,为他们在国际贸易史上树立了丰碑。如在萨坡燃臂救商旅的本生故事中说,在古代印度有五百商人经过一个大山谷时,十分幽暗,难辨路径,这里又素为盗贼出没之地。五百商人十分害怕财物被抢劫,只好同向天神朝拜,哀求保佑。在此危难之时,商主萨坡挺身而出,安慰众商人说:“你们不要惧怕,我一定设法为你们照明引路,渡过难关。”说罢即以白布缠在两臂,灌上酥油,点燃作为火炬引路。这样在他带领下,经过七天的艰险行程,终于走出了这块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①。
  还有一些商客的本生故事都在大海中遇险,可见当时龟兹商客常去波斯湾、地中海一带营商。如在马璧龙王救商客的本生故事中说,古印度有五百商人,在商主满月带领下采得许多珍宝,正返回时,在海上遇到一个大恶罗刹鬼,妄图害死商人,抢走珍珠宝贝,即向商人们放出一股恶风,顿时天昏海暗,看不见前进的航道,吓得商人们惊恐万状,齐向天神、风神、水神、火神等祈祷,哀求它们护祐。这呼救声震动了海中大龙王马璧,闻讯赶来,见商人们的悲惨情状,心怀慈悲,即以酥油点燃火炬,找到大海航道,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终于渡过大海,众商人平安回到了家乡②。
  还有的商人在路途遇到的劫难更多,但只要勇敢和坚定,终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如在《商主勇斗旷野鬼》的本生故事中就生动地指出:古代有一商主名师子,带着五百商人,行至盛传有恶鬼沙托卢出没的戈壁荒野处,这个恶鬼常抢劫财物,残害无辜商贩和过路的善良人民。众商人来到这里后,都惊恐万状,商主鼓励大家说:“不要害怕,都跟着我前进,不要掉队。”快到恶鬼处所时,商主警告恶鬼,不要拦路,如敢阻难,定以全力相拼。恶鬼果然凶神恶煞似的不让过境。商主就和恶鬼展开了一场搏斗,先以弓箭射恶鬼,弓箭射完了未见效;又拿出刀器杖击恶鬼,又未见效;最后只好以拳头、手、头和恶鬼拼个你死我活,也未能取胜,相反恶鬼用法术把商主吸过去了,动弹不得。于是恶鬼向商主叫喊说:你还有什么本领和我来斗。商主却依然坚定地回答说:
  我手我脚与我头,
  钱财刀杖虽被收,
  奋斗精神终难收,
  不胜恶鬼誓不休。
  恶鬼终于为商主这种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所感动,只好把五百名商客全都放行了①。
  这些有关国际经贸的本生故事昭示人们,要开拓国际市场,必须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才能获得商贸的大发展。任何人只要有一往无前的坚定意志,一定能战胜一切妖魔鬼怪,把世界的各种珍宝运来龟兹,过上日益富裕的生活,既有利于统治阶级,也大大充实了龟兹地方财源。在所见商客的画面上都是头戴毡帽,身著对襟翻领窄袖袷袢,下着小口裤和靴鞋的形象,正好是古代龟兹民俗的真实写照,并形象地再现了《后汉书·西域传》所说的“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丝路繁荣景象。当时龟兹的商贸活动实际都是统治者和佛教僧侣共同进行,因为佛教是商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龟兹的各种节日及行像大会等都和商贸活动同时进行,显然是利用佛教的号召力以便于推销各种货品,成千上万的信徒既是顾客,也是商贩,“那些资助寺庙的大商贾,实则也是以此作为加强自己在民众中的地位及信任感,扩大自己商品的影响及市场区域,招揽生意”②。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不仅支持和信任商人,而且对商人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佛教戒律中特别规定:“比丘(和尚)可以同商人结伴同行,比丘尼(尼姑)外出也必须与商人结伴同行。而比丘与比丘尼则绝对不能结伴同行。甚至还规定和尚或尼姑在与商人结伴同行时,拉尿放屁都必须在远离商人的下风进行,勿在上风熏了商人。由此看来,佛徒们对商人的尊重与关怀备至,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③所以商人常利用佛教的难于察知进行倒卖活动,藉此偷税漏税。对此佛经里有很多记载,如《摩诃僧祗律》卷三中说:“有比丘与估客共道行。比丘有大徒众。时估客语一比丘言:‘汝师大德,至关税处,谁敢检校?汝为我持此物,寄诸汝师衣囊中,过此税处。’”《四分律》卷五十五也说:“时有比丘与卖人共行。彼语比丘言:‘长老!汝等度关不输税。今欲以此托长老度关。’时比丘即为过之。”可见商人与佛教徒之间互相默契,彼此心照不宣,就因共同利益所在,佛徒可以藉此得到许多额外收入,何乐而不为。龟兹壁画中需要选取各种各样有关商贸活动题材的奥秘就在这里。
  二、佛传故事画
  佛传故事,又称佛本行故事,是记述释迦牟尼从乘象投胎到涅槃寂灭的一生各阶段业绩的综合。
  佛传故事画一般有两类画法。一类画法是系统地画出佛的一生传记,主要布置在主室四壁,以连环画式的方格画面连续地铺陈,如克孜尔石窟110窟、库木吐拉石窟24窟等。另一类画法是选画佛陀一生中的某些重要事迹,因而有“四相图”、“八相图”、“十二相图”等画法。所谓“四相图”专画佛的“诞生、成道、说法、涅槃”四件事。“十二相图”则专画佛“从人间上生兜率天,从兜率天降,入胎、出胎、善巧诸技艺,受用诸妃眷、出家,修苦行、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十二件事。这些佛教故事画一般绘在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主室两侧壁,一格一画,有的则通壁几个说法图。单在克孜尔石窟中残存的各种故事题材有六十余种,明显地少于本生故事画。
  为了宣传佛陀一生的事迹,常从他的诞生画起。如克孜尔石窟的窟顶中画着佛陀的诞生情状:一个女人正扭着腰站在一棵树下,一手攀着树枝,有一个侍者站在其旁边;同时还有一个女人正抱着婴儿,和站在旁边为其初生的太子占相的预言家阿私陀在说话。
  太子出生后,父母对他十分钟爱,渴望他能继承王位,在宫廷中过着富裕而舒适的生活。可是他看到社会的各种烦恼,因而从小就有舍弃家室,出家救助众人的理想。其父亲净饭王为了阻止他出家,便以宫女、歌舞感动他,希望其回心转意。《佛本行集经》指出:“复教宫内严加约敕,诸婇女等昼夜莫停,奏诸音乐,显现一切娱乐之事,所有女人幻惑之能,悉皆显现。”克孜尔石窟118窟正壁的《娱乐太子图》描绘的就是这一情节。在画的中间坐着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着钏环的悉达多太子。在其左右两侧分三层簇拥着二十余位打扮入时的半裸或全裸的宫女,有的吹箫笛,有的弹箜篌,有的翩翩起舞,姿态妩媚,特别是在右边紧贴太子的一个全裸宫女,头戴小帽,侧身斜坐,一手托乳,靠向太子,妖艳逼人。可是太子左手捏定慧印,掉头不顾,不为所动,全画体现的主题思想甚为贴切生动。
  在悉达多成佛的道路上还须过五关斩六将,传说魔王波旬因嫉惧佛法的威力,想以姿容美色乱其净行,即派其三个女儿前往引诱,《释迦谱》卷三说:“女诣菩萨,绮语作姿,三十有二姿,上下唇口..露其手臂,作凫雁鸳鸯哀鸾之声。魔女善学女幻迷惑之业,而自言曰:‘我等年在盛时,天女端正,莫谕我者,愿得晨起夜寐,供事左右。’菩萨答曰:‘汝有宿福,受得天身,形体虽好,而行为不端,革囊盛臭,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其魔女化身老母。”在克孜尔石窟76窟中就有被德人剥走的这幅《降摩变》画,发表在《古代库车》一书中。
  《说法图》在龟兹小乘为主的石窟壁画中是较多的,唯如克孜尔石窟69窟主室门上方半圆形壁面上,单独绘一幅《鹿野苑说法图》那样人物众多,气氛热烈的宏大场面却不多见。这幅说法图所表现的是释迦成道后,受梵天王的劝请,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为憍陈如、頞〓、跋提、十力迦叶和摩诃男拘五人说法的内容,佛教史上称为初转法轮。经过这次传道,佛教的僧团初告成立,从此世间有了佛、法、僧三宝,人天有了第一福田。由此可见坐在说法图中间,作说法姿势的显然是释迦,正在侃侃而谈,精神庄重,佛形体高大,正面结跏趺坐,身着褊衫,左手执衣襟,右手置于左趾上,肩部绘有火焰,项背有光环,威仪庄重。座前有法轮、玉宝标和对卧的双鹿。环绕佛的为正在听法的五比丘,受到教法的启示,表情都显得异常兴奋,有的激动得情不自禁地在晃动着身体。佛上两侧为六身菩萨装的胸像,有的在合掌听法,有的手执锦带作歌舞状。佛右下角绘有三身,前两身头戴三珠冠、袒上身、下穿裙裤、交脚而坐的是护卫佛法的密迹金刚神,后一身合掌跪拜、褊袒右肩的是比丘。同样在佛的左下角也绘有三身,都作跪拜式,前一身为手执烛灯、褊袒右肩的比丘,正回首顾盼。引导后面穿俗装并有项光的一对手执曲瓶香炉的男女虔诚地礼佛。戴冠的男子有一绺长头发散披两肩,内着圆领紧身上衣,外服大领、半袖,对襟长袍,衣袍的领、袖、襟端另缝制了不同衣料,在袍的右上襟还向外折一块,腰束珠形带,佩短剑。女像也戴冠,冠前玑珠与禽鸟羽毛,冠顶绘有蛇首,披着浓密的过肩发,耳垂金环,外穿圆领、半袖、对襟短衫,下穿条纹裙,这种装束显然是当时龟兹的贵族服饰。就从散披长发看,很可能是龟兹王和王妃。因当时只有龟兹王不剪发,其余都剪发垂项。类似这样的说法图在克孜尔石窟98、110、188、193、205、224等窟中也可找到。
  佛法的要义,是要宣扬芸芸众生都流转于生死痛苦之中,有如车轮的不停旋转,难有逃脱的可能,所以称为“轮回”。轮回的区域分五趣,即天趣、人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克孜尔石窟175窟《佛说生死轮回图》便是“五趣差别苦乐之极,皆悉不虚”的形象展示。这幅画面中间是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说法的佛,然后以两条细密的平行线将壁画分割成三圈,分绘五趣内容。内圈共五幅,画天趣中的天宫说法、伎乐歌舞、五衰相视、舆尸出殡等场面。中圈有六幅,专画人趣中的制陶、刨地、牛耕、杀罚等情景。外圈有些已剥落,尚存左边三幅,分别画地狱趣的“炉炭烧煮”,畜生趣的“相互食啖,”饿鬼趣的“饥渴难熬”的惨苦窘迫之状,以此作为善恶因果报应的题材。
  与这轮回思想直接相关的理想境界是涅槃。小乘佛教认为只有涅槃寂灭才是脱出生死轮回五趣苦乐差别的最终精神境界。《杂阿含经》卷18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可见涅槃是一种超越苦乐,超越经验,超越时空,不可言传,不可思议,“常乐我净”的理想境界的最好选择。
  涅槃,系梵文vana的音译,意译为“灭度”;或称般涅槃(niri—va),意译“入灭”、“圆寂”。在龟兹石窟中直接描绘释迦涅槃的壁画不多,主要都在后室后壁塑一侧卧的泥塑涅槃佛,也有在中心柱后壁及后室左右壁等处。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80岁时,患了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即在拘尸那城(今印度北方邦哥拉克浦尔区的克锡亚)跋提河边,娑罗双树下,在一天一夜时间内为众僧徒说《大般涅槃经》。说毕,即头北面西,右胁而卧,中夜去世。龟兹石窟中的涅槃雕塑就是根据这一形象雕绘,现在克孜尔石窟新1窟后室尚存佛涅槃雕塑像。佛典学说,佛涅槃后曾发生地震和雷鸣,《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中描述说:“时地大震动,山顶崩坏,大星殒落,四方火起,日月诸宿无有光色,一切天人皆无欢乐。”
  与涅槃佛画相关的还常有以下几组画面:即释迦佛为众弟子说《大般涅槃经图》;诸天众人闻佛将涅槃,纷纷前来供养;释迦佛圆寂,诸天弟子举哀;诸天众人用毡裹释迦佛尸体,放入金棺,并注入香油;举火焚金棺的“荼毗”仪式,诸天弟子重作供养;邻近八王遣兵前来争夺舍利,经平分后,各自起兵回国,起塔供养舍利。这些涅槃画成为石窟中重点宣传内容之一。由于小乘佛教只信一个佛,所以将佛涅槃前后各种情节作了充分阐述,所占比重之大,在国内各石窟中占首位。
  在克孜尔石窟205窟左甬道内侧壁,有一幅阿阁世王闻佛涅槃闷绝复苏的大壁画,描绘释迦涅槃后,其大弟子迦摄波预料摩揭国阿阁世王知道这一消息后会呕血致死。
  为预防发生这一突然的情况,即让该国行雨大臣在王舍城芳园内准备好八只澡灌,分别装上生苏和檀香水,同时绘制了一幅包括涅槃在内的《佛传四相图》,把佛陀一生中最显赫的四大奇迹,安排在四个方格之内。在画的左下是树下降生;左上是降魔成道;右下是初转法轮;右上是涅槃入寂。这样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请阿阁世王入园观看,并为王依次陈说佛传图的内容。国王观画后已察知佛已涅槃,悲痛难抑,当场昏厥,即被侍臣们抬入澡罐内救醒。这幅《佛传四相图》虽用白描画成,却在整个画面中容纳了二十多个人物,对每个人物不仅解剖合理,造型正确,而且表情姿态,也富有变化,既显整体之美,又有个体的魅力,从而使四幅不同情节的画面组成一个严谨而又活泼的统一体,展现了一个无限远大,包罗万象的理想化时空,收到了意境上的形象联系和呼应的良好效果。可惜的是,这幅艺术珍品连同阿阁世王故事大壁画,已于20世纪初为德人劫走,流失域外。
  作为涅槃塑像补充的《八王分舍利》是龟兹石窟壁画中普遍描绘的题材。释迦涅槃后,摩揭陀的阿阁世王等七国争着要分一份佛的遗骨,用以建塔埋葬遗骨,拘尸那城的摩罗族人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大般涅槃经》“后分”中记载:“如来舍利至城内已,置四衢道中。尔时拘尸那城人即严四兵,无数军众,身著甲铠,各执战具,绕拘尸那城四面周匝,无数重兵,俨然而住,拟防外人来抄掠故。”“复有五百大咒术师,守城四门,为遮难故。复有无数宝幢幡盖,微妙庄严大雉毛纛,于城四维,俨然供养,为标式故”。
  可是前来争舍利的七个国家的军队包围了拘尸那城,要求拘尸那的摩罗族人交出佛骨舍利,一时形势十分紧张,战争一触即发,所以在分舍利图上,画着高耸的有狼牙似雉堞的城墙,城墙外还有瓮城,显得十分坚实险峻,城内已被拘尸那守城的军民挤得严严实实,城外的空间也已被七个国家全副武装的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围得水泄不通,严阵以待。造成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险恶气势。有的佛经说,有一个婆罗门,见双方剑拔弩张的情势,为了避免一场恶战,挺身而出,劝说双方不要违背佛陀生前的教导,晓以大义,于是大家同意平分了舍利。
  《八王分舍利图》是龟兹石窟壁画中普遍描绘的题材,显示了当时龟兹地区的军队及其装备,他们穿着龟兹战士的盔甲,骑着战马,威武雄壮,这是借《八王分舍利图》这幅画,向人民炫耀武力,用以震慑人心。可是朱英荣先生却说,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分舍利图的“那些士兵穿戴着萨珊式的盔甲,是地道的伊朗武士的打扮”①。这是错误的认识。对此,徐廷融先生说:“《八王分舍利图》..也许与当时龟兹地区诸国分立的局面有关。”②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因而龟兹壁画中八王分舍利图上的战士服装,只可能是当时龟兹战士所穿的服装,不是什么伊朗武士的形象。
  三、因缘故事画
  龟兹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可用“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概括,谛即为真理的概括。四谛论的基本出发点,认为整个世界充满苦,强调“苦海无边”。进而指明造成诸苦的原因,根源在于“贪欲”、“嫉欲”、“愚痴”,释迦牟尼把这三种祸根称为“三毒”,正是这三味毒药使人沉沦在生死轮回中不能自拔。为了进一步宣传这种生死轮回思想,又提出了“十二因缘”之说,成为佛教独创的理论,用以解释人世间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佛典《五分律》中说:“诸法由因缘生,佛陀说法因缘。”用佛教故事的形式,宣传这种因果报应的道理,称为因缘故事。
  所谓“十二因缘”是指无明(又称愚痴)、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部分。用“因缘”说明因果轮回,即把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称因,辅助条件称缘。《俱舍论》卷6说:“因缘合,诸法即生。”从而构成为一种“缘起’的系统理论。所谓缘起说,可概括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也可表述为“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普遍联系中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任何现象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唯这些联系和变化,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就叫“缘起”。缘就是条件。所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①。这里的“因”,即指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些条件。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这就是小乘佛教缘起说的基本核心。
  小乘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又称为“业感缘起”,因它是由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也被称为“十二支缘起”。其间的相互关系是:
  (1)“老死”。是一生的终结,原因是有“生”,所以“生是老死缘”。
  (2)“生”。是人生的开端,其一生中全部思想行为的总和,决定来世的果报,所以“有是生缘”。
  (3)“有”。“有”之因是指一生中对各种物欲的热切追求,由此产生后报的各种业行,所以“取是有缘”。
  (4)“取”。“取”之因是“爱”,就是指各种物质及色情的贪欲,所以“爱是取缘”。
  (5)“爱”。“爱”之因是“受”,即泛指各人追求满足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各种享受,所以“受”是“爱缘”。
  (6)“受”。“受”之因是“触”。每人只能在接触外界各种事物中,才能产生各种不同的行为,所以“触是受缘”。
  (7)“触”。“触”之因是“六入”。“六入”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和认识机能所捕捉和反映的事物,所以“六入是触缘”。
  (8)“六入”。“六入”之因是“名色”。“名色”是指感知机能来自有意识活动的人体,所以“名色是六入缘”。
  (9)“名色”。“名色”之因是“识”是投胎一刹那的精神体,所以“识是名色缘”。
  (10)“识”。“识”之因是“行指过去的业行所获得的果报过程,所以“行是识缘”。
  (11)“行”。“行”之因是“无明”,有的译作“痴”,指对佛理愚昧无知,所以“痴是行缘”。
  (12)“痴”。即愚昧无知,泛指人生的最后本源。
  十二因缘按上述顺序组成生死流转的循环链条,人生到死并没有完结,灵魂还要复生。这样终而复始,循环不已,宣传个人今世的社会行为,不过是他过去全部行为的必然延续。用这样一种生死报应的因果关系,去说明人生永远沉沦于世间的苦海之中。而小乘佛教后来还把“十二因缘”与“三界六道轮回说”结合起来。并提出“三世二重因果说”。“三世”是指前世、现世和来世,分别由过去佛(毗婆尸佛等六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掌管。认为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而现在的因又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十二因缘在三世因果中按如下关系运行。
  以上显示的意思,是说过去一生的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又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永难摆脱的链条,这就称三世二重因果。
  所称“三界六道轮回说”的“三界”,是佛教根据禅修的程度和想象,对世俗世界划分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六道”是按照经验和宗教传说,把世间“有情”类划分为(1)天道;(2)人道;(3)阿修罗道(指遭逢战争或水、火、旱、涝等灾害);(4)饿鬼道;(5)畜生道;(6)地狱道。前三道称为三善道,其中以天道最为安富尊荣;后三道称为三恶道,其中以地狱道最为恶劣痛苦。归根结底,人的一生所做的善恶事,不论大小多少,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报应。报应的好坏,就看你善恶的大小,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尽管报有迟早,有“此世报”,也有“它世报”的,但报是必然的,不可逆转。这是铁的法则。为此佛经中出现了许多宣传“十二因缘”、“三世二重”、“三界六道轮回”等有关于因缘说教的故事,用以劝喻世人,虔信佛法,多做好事,少做恶事,以求升入天道,避免堕入地狱,永受苦熬。这类因缘故事在龟兹壁画中略少于本生、佛传故事,占第三位。据初步统计,龟兹石窟中被保存下来的因缘故事画约千幅左右,种类有70余种,其种类和数量之多,也为国内外石窟壁画中所罕见。在布局上,这些因缘故事画绝大多数绘在中心柱形支提窟的拱形窟顶及四壁采取上下方层、左右分格的形式,每个菱形格绘一个因缘故事主题。重点渲染佛教信徒对佛虔诚供养,和佛度化众生的无与伦比的神通力所得到的各种善报。
  在库木吐拉石窟43窟窟顶有一幅《波婆梨缘》因缘故事画。在画面上佛袒右臂,双足相交坐于莲座上,头上有红色白点的华丽宝盖。佛的左旁坐着一个穿着僧衣的僧人,袒着右臂,握紧双拳,面向佛聚精会神地听佛说法后,皈依佛门成道的情景。这是指不懂佛教道理的无知者听佛说法后就能成道的形象。
  另有克孜尔石窟224窟窟顶有一幅《沙弥均提缘》因缘故事,在画面上佛赤双足,坐于方座上,头上以团形花树作华盖,袒右臂,周围画有掌形树,树丛中画出有双叶的朵朵小花,佛身旁则画一狗,当舍利佛为狗说法时,狗欢欣跳跃①。
  库木吐拉石窟18窟窟顶有一幅《婆世踬缘》因缘故事,主要情节是说婆世踬两世贪女色,两世数遭厄运,后来在佛的帮助下才得以解脱。因而在画面上绘一佛坐莲座上,袒右臂,头上有华丽宝盖,侧身向着婆世踬,双手张开,神情严肃地正在向他说法。佛左旁则站着一个穿短衣、短裤、赤双足、双手合十、面向佛,认真听法后,皈依佛门,成阿罗汉果的情景②。
  克孜尔石窟175窟中《梵志燃灯因缘》,画的是梵志在黑暗中用白毡布缠头,用火燃烧,以供众佛①o178窟则绘有《沙弥守戒自杀因缘》,主要情节是说一年少沙弥往长者家乞食,遇长者女顿生爱慕之情,为保持清白而守戒自杀②。
  在因缘故事画中出现最多的是“有”的因缘故事画。在克孜尔石窟188窟窟顶绘有一幅“无恼指鬘缘”因缘故事画。在《贤愚因缘经》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说:“舍卫国一辅相,巨富,生子曰无恼,勇武有力。后入一婆罗门受教,聪明过人。婆罗门师妇看中欲诱。一次,婆罗门师与众弟子外出,留无恼在家,师妇多次引诱,被拒绝,恼羞成怒。师来,毁面破衣,诬无恼奸她。师怒,阴为谋害,假说欲成正果,必须于七日内杀千人,斩千指为鬘。无恼按师言,外出杀人,杀到999人,城内无人敢出,无人可杀。其母看见饥饿,担饭来,他要杀母成千人。母斥责之,他告其故。母说,斩指可以。此时,佛现。无恼欲杀佛,追之不及。佛为说法,大彻悟,放下屠刀,成比丘..”这个因缘故事在壁画中表现为:佛脸向左侧坐于方座上,头上有塔式宝盖,袒右臂,左面站着一人,仅着短裤,赤身露体,昂首,凶相毕露地举着手中宝剑,正欲向佛的头部劈去。这是在无恼欲杀其母时,佛突然出现,无恼转而欲杀佛时的情景。
  还有一幅也是“有”的因缘故事画,出现在克孜尔石窟38窟窟顶右侧的《富那奇缘》因缘故事画。据《贤愚因缘经》所说的主要情节是:放钵国长者昙摩羡,生有羡那、比耆陀长幼二子,另外婢女也生一子名富那奇。长者死时,嘱二子不可分家,后二子受人挑唆,想杀了富那奇,长子保护并收留了富那奇。后来富那奇营商获大财,足够子孙七代享用不尽的财产,却都给了他的长兄,自己出家为沙门,并经多种磨难后成道。当其长兄出海营商,遇到危险时,富那奇又变身金翅鸟前往救出。长兄得救后,即为佛及众弟子大作供养。因而在这幅因缘故事画上绘一佛赤足坐在方座上,袒右臂,头上有团形花树作宝盖,右手托着一钵;佛的右身旁坐着一个头戴锦帽的人,双手捧着一碗饭。这是上述羡那入海得救后为佛及众弟子作供养的情景。
  这些因缘故事壁画尽管各有不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但其目的都是向众生灌输佛教的神通和供养方面内容,用以劝导人们信教。在龟兹石窟中,除克孜尔石窟的本生故事画多于因缘故事画外;森木塞姆石窟中壁画以因缘故事为主,本生故事已退居次要地位;库木吐拉石窟壁画也以因缘故事为主。可以说越是早期的石窟本生故事越多,随着佛教的发展,本生故事逐渐减少,因缘故事和佛教故事增多。
  综观龟兹石窟壁画的因缘故事画中人物形象的衣冠服饰、社会生活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现实世界情景,再现了当时某些龟兹风貌,很有社会历史民俗的学术价值。
  四、供养故事画
  “供养”是佛教徒进行宗教活动至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在佛典中不遗余力地宣传“供养”。如果没有众人的供养,就无法养活一大群不劳而获的众多僧尼,从而佛教就无法存留,所以首先解决僧徒的衣食是头等大事。《妙法莲华经·法师品》中说:“是人,一切世间,所应赡养,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特别强调,只有善事供养佛门,才能成菩萨。把供养放到能否成道的关键位置上,就表述了能否得到多方供养,是佛教兴衰成败的大事。
  在龟兹石窟壁画中存在两种身份的供养人,一种分布在因缘故事、佛传故事画中,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指佛、法、僧),称为供养。这种供养还分财供养、法供养两大类。以香花、饮食等供养的称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的供养称法供养。以这两类供养的,统称为供养人。另一种是出资修建石窟、寺庙、弘扬佛法的供养人。这里在供养故事画中所说的是指前一种供养人画。
  佛教经典上讲述了许多由于供养佛及众僧而得福报,不供养佛及众僧而得恶报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称为“供养故事”,供养故事实际就是因缘故事,只因供养故事在因缘故事中特别强调供养、布施方面的事,所以别列一类进行叙述。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供养故事还可概括为人物供养和动物供养故事两类,谨分别简述于下:
  属于人物供养方面的故事有如库木吐拉石窟50窟壁画上有一“金天缘”供养故事,《贤愚因缘经》中说:“舍卫国有一长者,财宝无数,生有一子,身体金色,名曰金天。其生之日,家中自然出一井水,须衣出衣,须食出食,金银财宝无算。其子年大,为之求妇。阎波国有一女,生时身体金色,美丽艳绝,匹为婚姻。婚后,夫妻同求出家,悉成罗汉。”然后指出这是由于过去有一对贫穷夫妻诚心向毗婆尸佛及众僧布施饮、洗水,死后就转生为此金天夫妇。因而在壁画中,图绘一佛坐于莲座上,袒右臂,结跏趺坐,面向供养人;佛的身旁跪着一个身穿龟兹服装的人,面向佛,双手捧着一只瓶,正在向佛作供养。
  又如在克孜尔石窟38窟窟顶有一幅《乾闼婆作乐赞佛缘》供养故事画,主题思想是乐舞供养。此故事于《撰集百缘经》中指出:在印度舍卫国南城有一乾闼婆王名善爱,长于弹琴,并善歌舞,认为没有人能和他相比,所以骄傲自大,“佛知其意,寻自变身,化作乾闼婆王,将天乐神般遮尸弃,其数七千,各个执琉璃之琴,侍卫左右。善爱便自取一弦之琴而弹鼓之,能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三十解,弹鼓合节,甚可听闻,能令众人欢娱舞戏,昏迷放逸,不能自持。尔时如来复取般遮尸弃琉璃之琴,弹鼓一弦,能令出于数千万种,其声婉妙,清澈可爱,闻者舞笑,欢娱爱乐,喜不自胜。时善爱闻是声已,叹未曾有,自鄙惭愧,即设诸肴膳,供养佛僧”。据此情节,在这幅故事画面上有一佛坐于方座上,头上有团形花树作宝盖,脸向左侧。在佛左边有一正在舞蹈的人向佛作供养。
  在克孜尔石窟171窟窟顶有一幅《法护王请佛洗浴缘》的供养故事,其主要情节,据《撰集百缘经》说:“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旃檀香,将诸比丘诣法护王。此国值天亢旱,苗稼不收。王闻如来,将诸群臣奉迎世尊,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于其城内复浴池,洗澡佛僧,发大誓愿。持此功德,愿帝释天降大甘雨遍润阎浮提,润益苗稼,给济众生。发是愿已,天寻降雨,莫不蒙赖。即造八万四千金瓶,盛佛浴水,赐阎浮提八万四千诸城,各与一瓶。敕令造塔而供养之。”据此情节,在画面上有一佛坐于方座上,袒右臂,头上以团形花树作宝盖。佛的右旁跪着个捧着一座塔的人作供养。
  另外还有一类动物供养故事画,比人物供养故事画少得多。如在克孜尔石窟38窟窟顶有一幅《师质子摩头罗一瑟质缘》供养故事画;托乎拉克埃肯石窟2号窟左右甬道内也有类似供养故事画,其主要情节据《贤愚因缘经》指出:有一次佛与众弟子在途中休息,弟子们都去水池中洗钵,适有一只猕猴来借钵。佛的大弟子阿难就把一钵借给它。猕猴借到钵后,进入森林,采了一钵蜂蜜,献给佛作供养。佛告诫说,蜜里有虫子,猕猴即把虫子挑出。佛又说,蜜太稠应加些水,猕猴即在蜜里加上清水,把蜜调稀,送给佛和众弟子共饮。猕猴看到佛和众僧共饮,接受了它的供养,雀跃欢腾,堕入大坑中,立即死了。后转生投胎到富翁师质家,成为他的儿子,取名摩头罗瑟质。所以在龟兹壁画上绘有一佛,神态庄重、安逸,盘腿式坐,身着通肩式袈裟。佛身旁猕猴,正以一腿跪,一腿蹲,双手捧着一只钵,向佛作供养。
  除上述的一些供养故事外,在龟兹石窟中的供养还有很多。例如克孜尔石窟8窟窟顶上有《熊作供养》;38窟窟顶有《布帛供养》、《彩伞供养》、《灯明供养》、《宝盖供养》、《瓜瓤供养》等;101窟窟顶有《杂耍供养》、《容器供养》、《大雁供养》等;179窟窟顶有《蛇作供养》、《牛作供养》、《虎作供养》、《象作供养》等;224窟窟顶有《鹦鹉供养》、《彩带供养》、《清洁供养》、《玉镯供养》、《纸卷供养》等。
  自大乘佛教产生以后,更在佛教教义中突出了供养、布施内容。《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中说:“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穷困厄众生,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竟把布施说成为成佛的关键,换句话说,如果不布施就不能成佛。这就是说假借佛的名义进行强迫命令了。在大乘经典《决罪福经》中更进一步说:“大福者皆用货财,乃得成耳。夫布施者,今现在世有十倍报,后世受时有亿倍报,不可计数。我常但万倍报者,略少说耳。恐人不信,少说。”这些大乘教徒真正的目的是要诱骗善良的人民把各种财物自动送到他们囊中,供其安享清福,如果不巧设计谋,有哪一个傻瓜会把财宝送去。因而在大乘佛徒所到之处,供养故事画就越来越多,作为他们敲诈勒索的广告牌。如在库木吐拉石窟50窟的中心柱形支提窟内从窟门上壁到左右壁,拱形窟顶、左右甬道、后室左右壁,全部绘成供养故事画。在供养故事画中的佛,都坐于莲座上,作出各种不同手势,在佛的身旁,有各种不同的人作各种不同的供养。供养的物品有米饭、面饼、水果、衣服、帽子、珍宝、壶罐、鲜花等,种类繁多。这些供养故事画所以在库木吐拉石窟独多,就因汉传大乘佛教于唐代深刻影响了库木吐拉石窟,并有专建的汉寺、汉窟。
  五、其他佛教壁画
  1.天象图
  天象图,又称天宫图。所称天象图就是把活动在佛教天象里的诸神形象描绘出来,因而天象图中,天龙八部诸神占据了主要位置。根据《舍利弗问经》等的说法,天龙八部诸神为:(1)天,系佛教各个天界之主,统称诸天。(2)龙,有神力,为水属之主。(3)夜叉,又称药叉。(4)乾闼婆,系帝释天的乐神。(5)阿修罗,为施福无善之神。(6)迦楼罗,又称金翅鸟,常取龙为食。(7)紧那罗,能奏法乐的天神,多与乾闼婆为妻室。(8)摩睺罗迦,又称大蟒神。单就天说,在佛教绘画中一般表现有十二天,即梵天、地天、月天、日天、帝释天、火天、焰摩天、罗刹天、水天、风天、毗沙门天、大自在天。龟兹石窟天象图中的天,主要为日天、月天和火天。在《长阿含经》卷20还说:“佛告比丘。有四大天神。何等为四?一者地神,二者水神,三者风神,四者火神。”这些都是天象图所绘内容的基本依据。
  龟兹石窟的天象图一般都绘在礼拜窟(支提窟)前室的窟顶处,如在克孜尔石窟第34窟窟顶正中央绘了一条长约10~20厘米的中轴带,天象图就绘在这条带内,从入口向内依次绘有日天、风神、金翅鸟、立佛、龙(蛇形)、月天。在克孜尔尕哈石窟46窟中心柱形支提窟窟顶中心绘有日天、火天、金翅鸟、紧那罗、月天。其中日天双足交叉坐在两轮车中的方台上,身后有一圈用双线画成的光环,月天形象与日天基本相似,只是光环用单线画成;金翅鸟则为人面鸟身,嘴上叼着蛇。而火神和紧那罗的形象已很模糊。
  在龟兹石窟中绘有天象图的石窟很多。如克孜尔石窟8、17、38、97、98、118、126、175等窟;森木塞姆石窟第11、30、44、48等窟;库木吐拉石窟第23、31、46、50、63等窟都绘有天象图,其内容大同小异,唯都突出了日、月。其中月亮常以一弯新月为多,唯在克孜尔石窟新1窟、69窟的后室窟顶天象图中的月亮却不是一弯新月,而是绘成一个圆月,并在其中央绘一只兔子,这就是汉族文学中所说的月中蟾蜍(兔子),显然是民族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
  2.佛徒四众
  所称佛徒四众,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部分男女组成了佛教徒的基本队伍。
  比丘,系梵文Bhiksu的音译,意为“乞士”,即受人供养为生而得名,专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而比丘的另一个尊号“大德”,出于梵语Bhadanta(波檀陀),是指修行高法的比丘。在龟兹石窟中的比丘图像可概括为三种:(1)修行比丘像,是指坐着修行呈禅定形式的比丘;(2)禅定比丘像,指结跏趺坐或作禅定印的比丘;(3)禅观比丘像,指禅观比丘像中呈明显观想之态的造型。在龟兹石窟中比丘像较多。如克孜尔石窟第17、129、175窟;库木吐拉石窟第12、69窟等。禅定比丘图像则在克孜尔石窟第77窟可见。
  比丘尼,系梵文Bhiksuni的音译,意为“乞女”,指出家修行的女性佛教徒,俗称“尼姑”。《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中说:“此三寺尼,多是葱岭以东王侯妇女,为道远集寺。”可见在龟兹的比丘尼相当多。在克孜尔石窟第8窟券顶菱格因缘故事画中有图像。
  优婆塞,系梵文Upasaka的音译,意为“近善男’,指信仰佛教而在家修行的男人,称“居士”,又称“善男”。
  优婆夷,系梵文Upasika的音译,意为“近善女”指信仰佛教而在家修行的女人,即“信女”。成语中的“善男信女”,即源于优婆塞、,优婆夷。
  3.经变画
  经变画,就是把佛经中的故事变成形象化的图画。所以经变画就是佛经故事画。如根据《阿弥陀经》内容绘制的极乐世界情况称为西方净土变;根据《弥勒下生经》内容绘制的极乐世界情况称为弥勒净土变。为什么这些画都称为“净土”,这是因为大乘佛教把佛所居住的地方称为“净土”、“净界”、“净国”、“净刹”等等,用以与世俗凡人所住地方的“秽土”相比。因而这里所说的“净土”,实际就是佛教心目中的“天堂”。
  上面已经阐述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佛传故事等壁画也是根据佛经所说故事描绘而成,却未把它列入经变画,这是因为那些画是专用于表现佛陀过去及现在世中的事迹,而经变画是专指某个佛经中的一段或全部所说的内容,所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大乘的净土学说主要源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三部经典。其他如《药师本愿经》、《妙法莲华经》、《大乘密严经》等也是创立净土学说的重要经典。而净土学说的核心是宣扬“谁肯念佛,谁便可往升天堂”。在这样的“天堂”里,不寒不热,各种衣食称心如意,一切欲望都可满足,不再有人世间的邪恶、痛苦和烦恼,也不存在什么轮回之苦,可以益万岁,享尽荣华富贵的欢乐。尽管小乘佛教也宣扬“天堂”,但在小乘教的“天堂”里,仍不免有生老病死之苦,最后仍不免有轮回,所以诱惑力不强。
  龟兹石窟中的经变画主要集中于库木吐拉石窟的晚期壁画中。如第14窟中的《弥勒净土变》,16窟中的《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等,这时本生故事画和涅槃画已不再出现,内容已明显转入大乘佛教系统。这些壁画,不论在题材、人物和造型装饰各方面都深受唐代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
  4.法器
  法器,是指佛陀和菩萨所用的器物,在龟兹石窟壁画中出现的法器,主要是金刚杵、摩尼珠和三宝珠。
  (1)金刚杵
  金刚杵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用金、银、铜、铁或硬木制成,长八指到二十指不等,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九股刃头。佛经《陀罗尼门诸部要目》说:“不持金刚杵念诵,无由得成就。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得有五股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密,能摧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所以佛教密宗用以表示断烦恼、伏恶魔的武器,是以在龟兹石窟壁画中出现多种不同金刚杵形象。最常见的金刚杵,如克孜尔石窟第47窟后室右壁画成两端为两个三角形刃头,中间一个把手,并在把手上绕一圈彩带。
  (2)摩尼珠
  摩尼珠,全称为摩尼如意宝珠。唐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卷上称:“摩尼,正云末尼。末谓末罗,此云垢也。尼谓离也,谓此宝光净不为垢污所染也。”可见摩尼珠晶润光洁,不为污垢所染,并能如《大日经疏》卷8所说的:“今于此中广种无限善报故,即从今生以后尽未来际
  常作如意宝珠身虚空藏身,能满足人们一切希望。”是知摩尼珠具有魔术般神力,能满足人们一切愿望。所以龟兹石窟壁画中,摩尼珠被画成多种形象。最常见的是四周缚有彩带的一颗宝珠,或熠熠生辉的一个桃子形宝物。如克孜尔石窟新1窟后室右壁绘有一颗多角体组成的,并能闪闪发光,周围缚有彩带的摩尼珠,在珠的下部还装有一根木棍。这种形象甚为别致。
  (3)三宝标
  三宝标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所见呈箭头状,顶端一个大尖角,末端三个小尖角。克孜尔石窟第69窟后室后壁所绘的三宝标,标头是三个尖角,标身如马蹄形,标尾为一个大尖角。这种形状与我们古代的镖十分相似,是佛陀、菩萨用来断烦恼、伏恶魔的一种武器。

附注

①《六度集经》卷一。 ②《大般涅槃经》。 ③周菁葆:《丝绸之路艺术研究》,128页,新疆摄影艺术出版社,1990。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3编第2册,557页,人民出版社。 ①②张荫才,姚士宏:《克孜尔石窟佛本生故事壁画》,29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①《贤愚经》卷6。 ②《经律异相》卷24。 ①《杂宝藏经》卷8。 ②③何山:《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85、79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 ①朱英荣:《论龟兹石窟的伊朗文化》,刊《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2) ②徐建融:《龟兹绘画研究》,见《新疆艺术》,1992(4)。 ①《大正藏》卷2。 ①两则故事均见《贤愚因缘经》。 ②《贤愚因缘经》。 ①《六度集经》卷3。 ②《贤愚因缘经》。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