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托乎拉克埃肯石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81
颗粒名称: 八、托乎拉克埃肯石窟
分类号: K879.2
页数: 3
页码: 293-2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托乎拉克埃肯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位于古龟兹绿洲西缘,托乎拉克埃肯分东西两个区,分布在东西相距约5公里的岩壁上。东区已全部坍毁,西面尚存19个洞窟,形制以支提窟最多,其次为毗诃罗窟,还有个别禅窟。
关键词: 托乎拉克埃肯石窟 龟兹 库车县

内容

托乎拉克埃肯石窟位于古龟兹绿洲西缘,今新和县西北约70公里的却勒塔格山南麓的一条溪谷中。从库车经新和县城沿着西去阿克苏的公路,出新和县的大尤都斯乡稍西在戈壁中行走一段后下车,再向北直趋一个有几棵梧桐树的山谷,有泉水缓缓流出,进入山谷后,但见摇动着枝叶的梧桐树,就在这条山谷两旁的崖壁上开凿成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群。在维吾尔语中“托乎拉克”是“梧桐树”,“埃肯”是“水渠,”合起来意思即“有梧桐树的水渠”。
  托乎拉克埃肯分东西两个区,分布在东西相距约5公里的岩壁上。东区已全部坍毁,西面尚存19个洞窟,形制以支提窟最多,其次为毗诃罗窟,还有个别禅窟。支提窟中存有壁画的窟,按新和县文化馆作的编号为1窟、2窟、14窟,其他石窟仅存一点残迹。其中尤以第2窟保存壁画最多,第1、14窟也仅存券顶左右的部分残画。
  第2号窟前室正壁佛龛上方,左右立壁四方连续菱格因缘故事画下层一排每一菱格内画一双幡覆钵式塔,塔内绘佛陀画像,塔旁绘鹿、猴、鸟、鸡、蛇等动物及毕钵罗树。这种覆钵式塔在壁画中有四种形式,塔内坐佛画实际就是佛说法图。小乘教主张“唯礼释迦”,在克孜尔石窟的说法图内一般在中心位置只画一个佛,这里却用四方连续菱格塔内坐佛画的形式,绘出多座佛说法像,显然是受大乘并出思想的影响。这种情况还反映在2号石窟前室左右立壁中层,塔内坐佛画下面,还在有图案花纹方框内绘有十尊佛像,更显出了大乘佛教“十方成佛”、“十方佛刹”的内容。
  在2号窟内绘有多种内容的因缘故事,有一则海神难问船人缘故事。说的是商人在商道上历经磨难,终于勇敢地渡过难关,获得大量财富。其简单事实是古代舍卫国有500个商人入海采珠,特请一五戒优婆塞同行,为商人出谋划策。当他们进入海上后,海神变为夜叉,前来盘问。优婆塞机警地作了满意的回答,海神才让过去。然而海神又变一个怪样,前来阻难,不准前进,经优婆塞设法搪塞了过去,经过海神反复的设障留难,优婆塞一一战胜了它的魔法,赢得了海神的赞赏。海神即拿出珍宝赠给优婆塞,并忠告他们必须把最好的珍宝送给佛和众僧,随行的商人们也采足了珍珠,高高兴兴地回国,立刻去到佛处,各自拿出宝物,献给佛及众僧,表达了自己想做佛陀弟子的愿望,于是佛满足了他们的心愿,须发脱落,僧衣加身,使他们正式成了沙门。这则故事充分反映了佛教与商人的密切关系,僧侣们依靠商人的财富供养,才能过优裕生活,同时商人也依靠佛教徒的保护而赚得大钱,另还反映出成群结队的商队行走在龟兹这条丝绸商道的盛况。
  在2号窟的左甬道右壁画有飞天菩萨,后室券顶中央则绘有肩负大石块的僧人飞天画,后室后壁有释迦涅槃画,画旁众弟子多为高发髻、戴花冠的龟兹人形像。
  托乎拉克埃肯石窟壁画中的动物及图案画甚具特色。动物计有猴、鹿、大角羊、黄羊、兔、獭、雁、鸭、白天鹅、鹦鹉、蛇、蛤蟆等十多种,绝大多数绘于四方连续菱格画内,只有大雁绘于窟顶。而图案纹样则有二方连续石坊纹、二方连续折线式纹、二方连续谢德纹、二方连续大叶纹、大联珠、小联珠、小圆花、四方连续菱格纹、四方连续菱格鱼纹等。
  综观托乎拉克埃肯石窟壁画绘制,多采用西域盛行的“晕染法”、“凹凸法”,色彩鲜艳,手法娴熟,艺术风格属于典型的“龟兹风”。有人指出这里的石窟群“约兴起于隋代,盛于初唐,衰于晚唐,前后历时不过二百来年”①。笔者认为比较符合实际。而《龟兹石窟》一书则说:“托乎拉克埃肯的中心柱形支提窟的壁画,从题材与内容来看,属于龟兹石窟的早期阶段。”②这种说法未必正确。因为在早期的龟兹壁画中以小乘教为主,难于见到千佛形象,只有到隋唐时期受大乘教思想影响,千佛形象才多起来。
  在托乎拉克埃肯石窟东西两区石窟群之间的一座山头上有一处古城遗址,城内建筑物虽已荡然无存,但迄今城垣依然高耸,雄踞山顶。城墙用土坯砌成,应是唐代龟兹与拨换间的一座兵塞,一方面用以防止龟兹绿洲西缘敌人的突然袭击,一方面用以保护石窟群僧侣及丝绸商道。因为从阿克苏境的喀拉玉尔衮东行至新和县绿洲边缘间是一段较长距离的荒野戈壁,所以在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群南面的戈壁中筑有烽火台。而在托乎拉克埃肯古城中现在仍可看到大量遗留下来的炭灰残渣,说明这个古城是在一场战争中被毁。至少说明这里对保卫龟兹绿洲及丝绸商道的重要地位。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