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森木塞姆石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79
颗粒名称: 六、森木塞姆石窟
分类号: K879.2
页数: 2
页码: 291-2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森木塞姆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群在库车东北约40公里处。森木塞姆石窟群分4个区。东区5个窟,北区15个窟,中区10个窟,南区16个窟,另外6个窟零星分布于西部群山中,共52个窟,保存较好的有19个窟。
关键词: 克孜尔尕哈石窟 龟兹 库车县

内容

森木塞姆石窟群在库车东北约40公里处。从库车城向东沿着去乌鲁木齐的公路行20公里至乌恰乡,转向正北,再行十多公里,至克什内村,从克什内村再向西北行约5公里,穿过一段戈壁,再行5公里,即至天山前山口,有一小溪自山上流出,石窟就开凿于溪水两岸的山崖上。“森木塞姆”,即维吾尔语“细水流出”的意思。
  森木塞姆石窟群分4个区。东区5个窟,北区15个窟,中区10个窟,南区16个窟,另外6个窟零星分布于西部群山中,共52个窟,保存较好的有19个窟。根据石窟形制、风格及壁画题材,阎文儒教授把石窟分为四期。
  第一期 11、43二个窟(相当于东汉及魏晋)。
  第二期 26、30两个窟(相当于南北朝及隋)。
  第三期 24、35、41、42、45、48六个窟(相当于唐)。
  第四期 1、4、5、20、28、39、40、44、46九个窟(相当于晚唐、五代、北宋)。
  这四期窟的形制、壁画题材和风格,与克孜尔石窟的分期,大致相同。
  森木塞姆石窟除上述那些石窟外,在河的两岸,还建筑了很多寮房,而在中
  区土丘东面长近80米,两端有着高大的瞭望台遗址。从以上情况以及11、43两个一期大窟的雄伟气魄来看,森木塞姆石窟群在古代龟兹东境是一所最大的寺院。
  森木塞姆石窟群就其形制说,主要是支提窟和毗诃罗窟,而以支提窟为最多。先说毗诃罗窟,多数是长方形平面,横券顶,窟内凿有石台,并开壁炉和明窗。49窟是窟群中最大的毗诃罗,它与山上的寮房遗址,同是僧人居住的地方。而最多的支提窟,其中绝大部分支提窟与克孜尔石窟群的中心柱窟相同,在这些支提窟中还可分以下几种不同形式:一是大像窟,因其原塑有巨大佛像而得名,这类窟本是中心柱形支提窟中的窟形,只因其前室高大,一般都超过10米,用以放大佛。一是中心柱形支提窟,前室呈长方形,纵券顶,中心柱正面开大龛,中心柱两侧开甬道,甬道顶部也为纵券顶,后室小于前室。有的支提窟为方形平面,横向券顶,中心柱四壁皆开佛龛,左右开甬道,在后室后壁还开明窗。有的支提窟为方形平面,小穹庐藻井带弧面八角形顶,无中心柱,这种形式为龟兹石窟中所少见。还有一种较特殊的是带有甬道的讲经窟,这类窟规模较大,面积达30平方米左右,横向券顶,窟内四周凿有台阶,并开有明窗及壁炉。
  作为第一、二期代表的第22窟为一中心柱形支提窟,在主室左右壁为释迦说法图,中心柱后壁画了不少动植物。有帆形树、芽形树,在树下则有对猴、对鸟、对鹰、对雉、对鸽、鹭、鱼等;下部画了涅槃图,中间为一躯涅槃佛,四旁属举哀诸天。右甬道左右壁所画也是山林动物,在林中有鹿、猴、鹰、鸽、雉、鸟、狮、虎、鹦鹉等,有的在树下,有的在树上,有的在爬树,各尽其态。后室后壁则画有八王分舍利图,八王服饰华丽,头戴宝冠,手捧舍利龛。这些不仅表示了龟兹的艺术风格,而在这个窟中画有如此众多的山林禽兽,表明当时森木塞姆地区有茂密的森林和繁多的飞鸟走兽,水量也远比现在大。由此可以看到这一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
  森木塞姆石窟后期的第41窟亦为中心柱形支提窟,左右窟顶上都绘有因缘故事,下部为本生故事,左甬道左右壁画有立佛和供养比丘,中心柱后壁画有拘尸那城的城头和争舍利图。
  综观森木塞姆石窟,充分反映了龟兹艺术风格外,显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上述对鸟、对兽等与战国、两汉时期的对鸟、对兽纹瓦当及唐朝“瑞鸟对雉”纹样接近,而争舍利图城头的旗帜及护法天王身穿的甲胄等又接近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样式。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