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木吐拉石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77
颗粒名称: 四、库木吐拉石窟
分类号: K879.2
页数: 4
页码: 287-2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库木吐拉石窟,库木吐拉石窟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渭干河出却勒塔格山口之东岸。库木吐拉石窟虽然主要仍然是龟兹风格的石窟为主,但却保存了较多具有中原艺术风格的石窟,充分反映了唐代及龟兹回鹘时期,龟兹与中原地区文化上的密切交往。
关键词: 库木吐拉石窟 龟兹 库车县

内容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渭干河出却勒塔格山口之东岸。即从库车城沿库乌公路西行20公里至三道桥附近,离开公路向北行约8公里即到千佛洞所在地。整个石窟背崖傍水,从北而南沿谷而下,石窟沿着山崖及干沟,绵延三四公里,石窟分布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现已编号的石窟共112个,南区距渭干河龙口仅900米,称为谷口区,计32窟。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指出:“渭干河东流,折而南凡四十余里,经丁谷山西,山势斗绝。上有石室五所,高丈余,深二丈许,就壁凿佛像数十铺,璎珞香花,丹青斑驳。洞门西南向,中有三石楹,方径尺,隶书梵字,镂刻回环,积久剥蚀,惟辨建中二年字。又有一区我是沙门题名。”现于谷口区内仍可看到这五个窟,因经多年河水冲刷,窟檐甬道,已悬在水流湍急的河身之上的半山。而被称为谷内区的北区,有80窟,除少数凿于丁谷山峡谷之外,大部分集中于一条蜿蜒约750余米的悬崖峭壁之上,上下层叠,鳞次栉比。廊檐贯通,背负群山,面临奔腾咆哮的湍流,登攀览胜,惊心动魄。
  从克孜尔石窟沿渭干河东行可直达库木吐拉石窟,直线距离仅15公里,说明古代这两处石窟不仅距离短,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石窟建筑形式和壁画风格上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
  有人指出“库木吐拉”的名称是维吾尔语,“库木”是“沙”,“吐拉”是“烽火台”的意思,合起来即“沙漠上的烽火台”意①。因为渭干河出却勒塔格山后流入龟兹绿洲,水势浩荡,是库车、沙雅、新和三县的主要灌溉水源,同时这条河又一向是龟兹西境的军事要地。考古学者已经在此发现了不少唐及唐以前的军事设施遗址。唐朝特在此设柘厥关,《新唐书·地理志》说:“安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这里的白马河即渭干河,柘厥关设在渭干河边。《龟兹石窟》一书说:“离库木吐拉石窟东面约二公里处有一座古城遗址,今称玉曲吐尔遗址,从其规模小、城墙结构以及地理位置来看,很可能是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②。事实上考古发掘到的不仅有玉曲吐尔(又称玉其吐尔)遗址,还有夏克吐尔、库木吐尔城堡,其中玉其吐尔位于最北面,靠近却勒塔格山,处于东经82。41′30″北纬41°41′30″,海拔1052米,有为周1公里有余的城址。从右面进入古城内首,先是一大院,其南部为中心堡;第二大院为住宅残垣;第三大院系马厩畜圈之类,形成严密的战斗和生活集体。位于其南还有夏克吐尔古城堡,但这里不是唐朝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仅是保卫渭干河河防及保护库木吐拉石窟群的军事设施。因为史书明说自安西都护府西出柘厥关,不是南下柘厥关。显然玉其吐尔位于柘厥关之北,地理位置不合;特别是玉其吐尔等古城虽依山傍水,但其北面的却勒塔格山,一片荒秃,难于防止西突厥游牧贵族的突袭,同时又位于农耕区边缘,一旦粮道被截断,随时有困守孤城之虞,所以这里几个古城堡仅是唐代的军事遗址。把这里指说为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不符于史实。安西都护府址在今库车县新老城之间的皮朗旧城,史书早有明确记载,对此笔者也已作了确切考证③。
  阎文儒教授曾对库木吐拉石窟进行了分期,石窟中的塑像也和克孜尔石窟一样,几乎全部被毁,有三十余窟尚留有较为完整的壁画。阎教授根据窟形及留存的壁画情况,对72个窟划分为三期④:
  第一期 2、46、63三个窟。
  第二期 26、28、29、31、33、34、54、58八个窟。
  第三期 4、9、10、11、12、13、14、15、16、36、37、38、42、43、45、60、61、62、65、71二十个窟。有关窟群最北的五大窟68、69、70、71、72号窟未列入上述分期内,因其中多数虽属一、二期窟,但有个别的窟,时间却较晚。总起来看,库木吐拉石窟晚于克孜尔石窟,因而库木吐拉石窟第一期约与克孜尔石窟第二期大致相仿;二、三期相当于克孜尔石窟三、四期。不过克孜尔石窟基本上于唐代中期已趋衰落,而库木吐拉石窟最兴旺期却在公元692年击走吐蕃占领军,并在龟兹驻三万汉军,经过唐朝直接统治龟兹的一百多年时间内。而到公元847年龟兹回鹘时期,佛教仍有所发展。
  库木吐拉石窟的形制,以毗诃罗窟较多,其次为支提窟,再次为禅窟。第一、二期的窟形以长方形纵券顶,开左、右二甬道和隧道的窟形为多,到第三期又出现了长方形纵券顶,正中设高50厘米坛基,在坛基上安置形象的窟,这类窟以14、16、45窟为代表。由于在一百多年中受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直接统治,以及三万戍守汉军及其后勤人员和随之而来的大量汉僧,从而库木吐拉石窟的艺术风格,明显受到唐朝影响。如在壁画的人物形态上,既明快爽朗又生动活泼。用线不仅劲健如屈铁盘丝,而且粗细相间,自然圆润,有中原猪草之风,纹饰上也都应用中原习见的朵云纹及宝相花纹。在题记方面,除少数龟兹文题记外,最多的是汉文题记。题记中尚有“金砂寺”字样,疑为汉人在龟兹所建之寺庙,东干沟深处之罗汉窟,亦为汉僧埋骨处①。同时还指出发现这些题记的年代为唐代的丁卯(大中元年,847年);辛未(大中五年,851年);乙酉(咸通六年,865年);壬辰(咸通十三年,872年);乙巳(光启元年,885年),丁未(光启三年,887年);特别在罗汉洞发现了“大唐大顺五年(894年)五月三十日沙弥法晴”题记,说明龟兹汉僧、汉人于公元894年仍奉唐朝正朔。尽管龟兹回鹘建立后,西域与中原已隔绝多年,信息难通,以是大顺三年已改元为乾宁元年,他们仍误写为大顺五年。但这充分表明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龟兹人民仍以大唐臣民自许,可见他们是何等的忠贞不贰。
  在库木吐拉石窟中,有不少由汉人开凿,如16窟的左壁画“西方净土变”,右壁画“东方药师变”,边侧有十二大愿的汉文榜题。45窟的后室石壁画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西方三圣像,旁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的汉文榜题。42窟右甬道左右壁及后室后壁也有“南无文殊师利菩萨”等汉文榜题。所以阎文儒教授说:“在库木吐拉石窟群中,确定有十几个窟是汉人开凿的。”②
  在壁画风格上,也可见到浓厚的唐风,如在12窟、15窟壁画上所绘的菩萨像,头戴小型花鬓冠、高发髻、胸前饰有复杂的细璎珞,帔巾下垂,横于胸腹之间两道,人物显出“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这样的风格,已是盛唐以后中原各地石窟中菩萨造像的标准形态。而在《迎佛图》中的江水,已经是一摆三波、三折之浪,与敦煌莫高窟中盛唐以来壁画所绘的水一样③。
  库木吐拉石窟中还有少量龟兹回鹘时期开凿的石窟,如在79窟中间所筑土坛基前壁画上绘出站着的七人,其中六个大人,一个小孩。六个大人中有四个著僧衣,两个著回鹘装,都双手合十;小孩也著回鹘装,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并在人物的上方头旁有龟兹文、回鹘文和汉文题记。
  由上事实可知,库木吐拉石窟虽然主要仍然是龟兹风格的石窟为主,但却保存了较多具有中原艺术风格的石窟,充分反映了唐代及龟兹回鹘时期,龟兹与中原地区文化上的密切交往。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