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克孜尔石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76
颗粒名称: 三、克孜尔石窟
分类号: K879.2
页数: 3
页码: 285-2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8公里的渭干河河谷北岸,距县城64公里,东去库车城67公里。克孜尔石窟的236个窟,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可划分为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4个区域。
关键词: 克孜尔 石窟 龟兹

内容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8公里的渭干河河谷北岸,距县城64公里,东去库车城67公里。地理位置坐落北纬41°47′,东经82°30′,海拔1225米。
  克孜尔石窟建于明屋塔格山麓,隔河南望是光秃的却勒达格山(维吾尔语“雀尔”是戈壁,“达格”是山),东面是戈壁瀚海,在高近40米的沙石水积层构成的悬崖上,开凿了一个个洞窟,鳞次栉比,层层相叠,远看如错落有致的蜂房,蜿蜒分布长达两公里,现已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在明屋塔格山间有两条大沟,一条水量较大的称苏格特沟,一条水量较小的称子里克沟。两条沟的溪水不仅滋润着沟旁两侧的土地,并且流灌着山前的一块土地,形成了一片不小的绿洲。树木郁郁葱葱,花草青翠诱人,阳春外景三月,杏、李、桃、梨、苹果、沙枣等果树繁花竞放,落英缤纷,和风吹拂,浓郁的芬芳飘满山间、河滩。盛夏似火,柳、杨、榆等乔木遮荫蔽日,漫步林间,暑气全消,古树和乔木之间的空地,还可种植粮食、瓜果、蔬菜,可养活大批在此苦修的僧徒。所以克孜尔石窟所在地,不仅环境清雅幽静,是小乘佛徒苦修的理想境地,同时又不愁饭食的供应,所以克孜尔石窟成为龟兹地区,以至整个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石窟群。
  克孜尔石窟现存236个窟,其中窟形完整的只有70余个窟,保存着近1万平方米形象生动、色彩绚丽的壁画,以及一些塑像残躯,同时还保存着几处寺塔的残垣断墙。尚有一些石窟埋在坍塌的泥沙中未及清理,遥想曾经这里是僧尼成群、香烟缭绕的巨刹大寺。
  克孜尔石窟的236个窟,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可划分为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4个区域。以苏格特峡谷为界,从第1窟至第80窟,再加上1973年发现的新1窟,分布在峡谷以西,称为谷西区。从第81窟到第135窟共55窟分布于峡谷以内,称为谷内区。从第136窟到第200窟共65窟,分布于峡谷以东,称为谷东区。而在子里克峡谷的西边岩壁上分布着从201窟到227窟的27个石窟,另在子里克峡谷南边岩壁上分布着从第228窟到235窟的8个窟,这两处属于子里克沟范围的石窟,因位于克孜尔石窟的边缘地区,被称为后山区。
  由于克孜尔石窟本身没有留下直接的文字根据,仅有一些龟兹文题记及少量汉文题记,国内外学者虽对克孜尔石窟的年代问题有所阐述和讨论,但未取得一致意见。唯以国内阎文儒教授的分期最具代表性,他根据石窟不同窟形和不同壁画题材风格,把克孜尔石窟中保存较好的74个石窟分作四期①。
  第一期17、47、48、69四个窟。
  第二期7、13、14、38、85、106、114、173、175、178、180、195十二个窟。
  第三期8、27、32、34、58、64、80、92、97、98、99、100、101、104、116、126、163、171、179、185、192、193、196、198、199、205、206、207、219、224三十个窟。第四期33、43、67、76、81、107、116、117、118、123、129、132、135、160、161、165、
  166、167、176、184、186、188、212、227、229二十五个窟。
  早期开凿,晚期作壁画的有77、189、190三个窟。
  各期的时代,经阎文儒教授考定为:
  第一期为东汉后期;第二期为西晋时期;第三期为南北朝到隋;第四期为唐、宋期。
  克孜尔石窟的形制种类较多,按其功能分,有(1)支提窟,专供僧侣瞻仰、礼佛之用。(2)毗诃罗窟,专供僧尼起居之用,多呈方形,长宽不及2米、无窗。(3)禅窟,呈方形,多修二层台,专供僧尼苦修之用。(4)罗汉窟,埋放僧尼骨灰用。(5)仓库窟,贮藏食物。其中毗诃罗窟和禅窟在克孜尔石窟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石窟前期更多,这是中原各石窟寺中少见的,是小乘佛教文化的特点。到后期的石窟中,禅窟渐少,毗诃罗窟面积放大,这是受大乘佛教思想影响,逐渐注重行、性修行的折光反映。
  在以上各种窟形中支提窟是主要窟形。所谓“支提”,在佛典中指出,有舍利的名塔,无舍利的名支提。支提窟还可分大像窟、中心柱形窟和方形平面窟。大像窟较少,有的窟仅开一高大的主室;有的窟则在主室后壁开甬道和后室;方形平面窟中则有穹庐顶、套斗顶、覆平顶、横券顶和带弧线的梯形顶等多样形式。唯以中心柱形窟的数量最多。这类石窟多数是平面呈长方形、纵券顶。分前后两室,中心有柱,柱前开龛塑佛像,左右开甬道通向后室。前室高敞明亮,画佛生前的故事和形象;后室低窄阴暗,绘塑佛涅槃和涅槃后的情景。这种设计和营造既避免在这疏松的沙崖上开窟易塌毁,更适合佛徒们进行“右旋”的仪式。把石窟建筑、塑像和壁画这三种不同的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了礼佛这一主题气氛和艺术效果,这是龟兹人独具匠心的创造。故中外建筑师和艺术家都赞称其为“龟兹窟”。到了第四期盛唐时期的窟形,较前三期的变化较多,又创造了一些新的形制。如方形窟穹庐顶;长方形平面盝顶,方形平面七重斗四室藻井窘顶;横长方毗诃罗式窟等。
  在龟兹中心柱形窟内的壁画布局大体是:前室正壁中心柱佛龛周围,画说法或供养天人及伎乐;两侧壁及入口上方,画以佛说法为中心的佛教故事,只是在佛左右,配置不同形态的协侍人物,以区别其情节;券顶上,以自然山形将壁画分割成许多菱形方格,在每一菱形方格内画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左右甬道绘护法像和分舍利图;后室两壁画涅槃变和焚棺图,土台上塑涅槃佛像。
  这些千姿百态、精工巧绘的壁画,以形象的语言,告诫人们:生前能行善积德,死后便能升入那虚无缥缈的极乐世界。人们一进入窟内,便会感受到佛道的强烈感染和熏陶。
  克孜尔石窟不仅有大量宝贵的佛教教义的画面,也还有大量畜牧、狩猎、农耕、手工、乘骑、车船和建筑的真实写照。在西域众多的石窟艺术中,克孜尔石窟的特殊窟形、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不仅深刻地反映了龟兹佛教的盛况,同时也代表了龟兹民族文化的艺术水准。唯这种以龟兹文化成分为主,又吸取了汉族艺术、印度艺术、希腊艺术、伊朗艺术等多种外来成分而造就的一种民族艺术,具有国内其他石窟所见不到的特点。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