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田生产的功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58
颗粒名称: 三、屯田生产的功绩
分类号: F329.34
页数: 1
页码: 2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屯田生产的功绩,龟兹境内屯田军是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多种经营。各垦区内营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高粱、青稞、粟、糜、豆等;经济作物是棉、桑、胡麻、苜蓿等;园艺作物是瓜、果、枣、葡萄、蔬菜等。这时牛耕技术已在龟兹境内普遍推广,铁铧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由于唐朝在龟兹驻军的长期屯垦,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各类作物收获量增加,粮食和饲料都有足够的储备。从而增强了自给能力,减轻了唐中央政府大量的军费开支,缓解了唐中央与西域地方供需关系的矛盾,并给龟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融洽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丝绸之路重地的龟兹地区更繁荣。正是龟兹屯田产生的难于估量的业绩和不朽的生命力。
关键词: 唐朝 龟兹 屯田

内容

龟兹境内屯田军是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多种经营。各垦区内营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高粱、青稞、粟、糜、豆等;经济作物是棉、桑、胡麻、苜蓿等;园艺作物是瓜、果、枣、葡萄、蔬菜等。
  屯田戍卒从内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这时牛耕技术已在龟兹境内普遍推广,铁铧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另外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大档、权、粟臼、簸箕、大傲、石硙、石磨盘、钁、凿、斧、锯、刀锉、铁钳等。这些在今库、沙、新绿洲的唐代屯田遗址中时有发现。
  各屯区收获粮食后,为了适应各大范围内不同规模的储备粮食,各屯垦机构在自己的辖区内,因地制宜,建立了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粮仓或粮站,在今库车—沙雅—新和绿洲的唐代各屯田遗址内仍可见到储存粮食的各种不同遗迹。那时各屯区对粮食入仓的检验制度相当严格。交纳粮食时,一般须有仓督、监仓官、屯官、监纳官共同检验后,方可交纳入仓,以防止作弊和受贿行为的发生。
  由于唐朝在龟兹驻军的长期屯垦,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各类作物收获量增加,粮食和饲料都有足够的储备。从而增强了自给能力,减轻了唐中央政府大量的军费开支,缓解了唐中央与西域地方供需关系的矛盾,并给龟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融洽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丝绸之路重地的龟兹地区更繁荣。
  正是有了长期屯垦积累的雄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才能于安史之乱后,不但安西驻军大量内调平叛,仅留少数屯垦军留守安西,而能和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原路断,孤军保卫西域三十多年,使大唐江山勿失,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奇迹。正是龟兹屯田产生的难于估量的业绩和不朽的生命力。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