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龟兹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55
颗粒名称: 2.龟兹屯田
分类号: F329.34
页数: 1
页码: 233
摘要: 龟兹北依天山,南为奔腾不羁的塔里木河、渭干河和库车河。可知水足土肥,富甲盆地,是屯田的理想境地。由于当时主要敌人是吐蕃贵族,其入侵路线是从东南、南、西南而来,因而屯田重点在渭干河两岸及塔里木河北岸。所称龟兹境内20屯,除尉头州3屯、乌垒州3屯外,还有10余屯主要在龟兹绿洲,即今库车、沙雅、新和三县绿洲。各种储粮遗迹,如粮仓、大陶罐、圆形储粮坑,比比可睹,成为唐代西域最大的军垦基地。因为安西四镇驻军多时达3万人,常驻在龟兹境内的也有1100多人,不仅这些常规军队的粮食供应须保证,还得保证突发军事行动的急需。这样就给保卫西域、巩固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龟兹屯田 龟兹 屯田

内容

龟兹北依天山,南为奔腾不羁的塔里木河、渭干河和库车河。可知水足土肥,富甲盆地,是屯田的理想境地。由于当时主要敌人是吐蕃贵族,其入侵路线是从东南、南、西南而来,因而屯田重点在渭干河两岸及塔里木河北岸。所称龟兹境内20屯,除尉头州3屯、乌垒州3屯外,还有10余屯主要在龟兹绿洲,即今库车、沙雅、新和三县绿洲。迄今在库、沙、新绿洲所见唐代屯城星罗棋布,气势宏伟,如托普古城、通古斯巴什古城、布特巴什古城、羊达克沁古城、月勒克必古城、克孜尔古城、克塔依古城、桑塔木粮仓城等古城遗址,废堡残垣,古墓坟丘,星罗棋布。各种储粮遗迹,如粮仓、大陶罐、圆形储粮坑,比比可睹,成为唐代西域最大的军垦基地。因为安西四镇驻军多时达3万人,常驻在龟兹境内的也有1100多人,不仅这些常规军队的粮食供应须保证,还得保证突发军事行动的急需。因而平时还应有所储备。所以唐廷和安西大都护府都十分重视屯田军的组织和管理。《新唐书·郭虔灌传》说,张孝嵩在安西“劝田训士,府库盈饶”。这样就给保卫西域、巩固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资治通鉴》卷223指出在西域屯田的强大生命力说:“玄宗继收黄河碛石、宛秀等军,中国无斥候警者凡四十年。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
  唐朝不仅正规军队都要执行屯田任务,如龟兹境内的军、镇、守捉戍军固须在固定的屯田区内按时屯种,而远离军营的各地烽铺也均须屯种。据记载:“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知)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帅),知文书符牒转牒。”①实际上烽铺人数并不固定,少则二三人,多则八九人不等,尽管人数少,任务重,也同样要在烽燧周围择地屯种,不得有误。这又是长期征战得出的有益经验,因为不少烽燧矗立在戈壁荒漠之中,一遇战争,就很难及时供应粮食,必然会被困死饿死,给整个军事行动带来不利。只有烽铺也屯田积谷,就可随时预防不时之需。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