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43
颗粒名称: 二、商业
分类号: F711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的商业,公元前1世纪以前龟兹未归入中国版图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原货物已源源不断地通过龟兹至中亚、西亚。自公元前1世纪起龟兹归入中国版图后,随着龟兹与中原之间的友好亲密关系,不仅给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东汉时期,残余匈奴势力虽曾一度嚣张,通过龟兹境的东西方贸易仍很兴旺。因而通过龟兹境的丝绸通道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龟兹为当时西域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自有不少官使商旅停憩于此。
关键词: 龟兹 商业 丝绸

内容

公元前1世纪以前龟兹未归入中国版图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原货物已源源不断地通过龟兹至中亚、西亚。自公元前1世纪起龟兹归入中国版图后,随着龟兹与中原之间的友好亲密关系,不仅给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东汉时期,残余匈奴势力虽曾一度嚣张,通过龟兹境的东西方贸易仍很兴旺。特别是班超统一西域,把西域都护府迁居龟兹以后,龟兹更成为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后汉书·西域传》盛赞说:“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可见丝绸商道上贸易的发达。
  魏晋南北朝的近四百年间,中原虽常处于封建割据之中,龟兹境却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因而通过龟兹境的丝绸通道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公元383年吕光征服龟兹,另立龟兹王白纯之弟白震为王后,龟兹与中原的割据政权,如北魏、后凉、北凉、西魏、北周、萧梁等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尤其是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386~534年)不仅统一了北部中国,政治、经济也深刻影响着西域。公元436年北魏派董琬等出使西域后,龟兹等国“目是每岁朝贡不绝”①。有时龟兹王甚至一年之内,两次派使者朝献于魏,如《魏书·高祖纪》太和二年(478年)“秋,七月戊辰,龟兹国遣使献名驼七十头..九月..龟兹国遣使献大马、名驼”。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太和十九年(495年)由平城迁都洛阳之后,为了更好地接待西域的官使商旅,特在洛水南岸辟地设崦嵫馆,专供西域官使商旅的居住。《洛阳伽蓝记》卷3记称:“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①可见西域商品云集中原的繁荣盛况。龟兹为当时西域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自有不少官使商旅停憩于此。
  到了隋唐时期,丝绸道上的龟兹商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581年建立隋朝后,对于西域事甚为关切,隋炀帝时专设西戎校尉以接待西域各国使者,龟兹王即遣使奉献方物。后来杨广出征吐谷浑而至张掖时,龟兹王白苏尼咥与高昌、焉耆等国王亲赴朝见,并在张掖地区展开了中原和西域各族间的重要商业贸易。
  公元618年唐朝统一西域后,龟兹受唐朝直接统治,龟兹与中原间的商业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从648年起,安西都护府由西州移置龟兹后,这时丝绸道上龟兹境内的商业贸易就更为繁荣。在巴楚托库孜沙来的唐代遗址中曾出土一整匹唐绢,“可能是由唐地运往龟兹的商品”②。
  龟兹古道上的商品虽然多种多样,唯丝绸贸易却始终占着主导地位,由于丝绸贸易始终贯通着欧、亚、非数洲,即通达当时人们熟知的世界,因而这种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深刻影响着当时世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史记·货殖列传》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这是汉代的情况,而在“唐时,民间用布帛处多,用钱处少”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释“唐代实际贸易,往往使用丝织品”。丝绸在汉唐,除了衣着观赏的功用以外,和黄金一样成为价值尺度,也作为支付官吏们的俸禄,酬报臣民功德的手段。
  中国丝织品向龟兹输出的渠道不外乎:中国政府向龟兹贵族的赠赐;中国政府向龟兹人民进行的物物交换;奔走在龟兹丝绸道上的各族商人的活动。这样,丝绸在中西交通中,充分发挥了它的特殊作用;既是商品,又是货币,既有政治经济意义,又有宗教艺术意义。
  丝绸西传龟兹后,使龟兹境内各族人民竞以丝绸相尚,参与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活动。玄奘《大唐西域记》散记西域所见,在当地已用于日常生活。
  PaulDemlavirle在LuceBoulnois的《丝绸之路》一书的序言中说:“东方和西方的历史,都以对方的地区作为理想国。”除了丝绸本身的色彩、质感使西人神往以外,丝绸作为来自异域的文化更增加了他们的迷信。上述的《丝绸之路》一书引了A.瓦隆《丝绸古代史》的一段材料说,丝绸在罗马时髦起来,以至于在公元14年,古罗马元老院诏令禁止男性臣民穿戴丝绸服装,说是丝绸“毁坏”了他们的名誉;而且对妇女们使用丝绸也作了一定限制。可见狭义西域以西的地方,丝绸的功用不仅渗透到民间生活,而且为欧洲人的大型典礼活动增加了光彩,更加具有政治意义。
  罗马人最初只把丝绸作为服饰上的点缀物,也有的把丝绸小片拆开,把丝线从中抽出来,再织成更薄的绸布。叙利亚的考古发掘材料表明,有的显贵还用丝绸包裹尸体。据说安息军官首次使用丝绸锦旗,使罗马军团眼花缭乱而败北。罗马军团的失败是必然的,丝绸锦旗无非是一个因素而已。自从罗马人认识了丝绸,他们的财富就找到了消耗的另一领域。从公元2世纪末开始,罗马为了支付丝绸的开支,黄金大量外流,引起白银匮乏,通货膨胀,整个社会陷入经济危机①。公元301年,拜占庭皇帝亲自下诏规定生丝的价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生丝的价格从侧面反映了拜占庭的政治局势。另外,那时基督教的教徒开始穿戴丝绸,教堂的帷幔也换成了丝质。
  杜环8世纪中叶到大食的亚俱罗城。他说那里“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于市肆”。另外还看到“绫绢机杼”和“织络者,河东人乐〓、吕礼”②。丝绸西传对于繁荣欧洲市场,改变西人原来的消费内容都起了独特的作用。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