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的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30
颗粒名称: 三、农村的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74.5
页数: 3
页码: 197-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农村的畜牧业,龟兹绿洲以农业为主,唯各家农户也还饲养一些牲畜,以适应平日肉食,特别是适应丝绸之路众多商客的肉食所需,所以古代龟兹农村也有相当多的畜牧业。
关键词: 龟兹 经济 畜牧业

内容

龟兹绿洲以农业为主,唯各家农户也还饲养一些牲畜,以适应平日肉食,特别是适应丝绸之路众多商客的肉食所需,所以古代龟兹农村也有相当多的畜牧业。《魏书·西域传》“龟兹国”条称:“世祖诏万度归为率骑一千以击之,龟兹遣乌羯目提等领兵三千拒战,度归击走之,斩二百余级,大获驼马而还。”可知农家所畜驼马不少。当然还有更多的牛、绵羊、山羊、驴等,从现在的牧养情况中,也可约略窥见古代农村畜牧业情况。
  现在库车县农村畜牧业的牧养情况,约可分以下几种。
  平原—山区放牧区 是把农区各乡、农牧场的集体牲畜和少量私人牲畜,夏季均驱赶上山放牧;其他季节在低山带荒漠及农区草场近田放牧,这种春去秋来的方式是库车县农村畜牧业的主要经营手段。
  平原放牧区 草湖管理区的全部牲畜,属这种经营式,兼有近田放牧的性质。牲畜四季长年在平原区天然草场游牧,春秋冬在塔里木河以北草场,夏季在塔里木河以南草场放牧。
  舍饲—半舍饲畜牧业 农民牲畜除少部分在农田附近的草场放牧外,主要是利用农田杂草、瓜皮树叶,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经营畜牧业。
  自从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西域轮台、渠犁开始屯田以来,即向龟兹地区人民陆续推广了牛耕技术,因而龟兹辖区内的各族人民也尽力养牛。《北史·铁勒传》载:“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苾、薄落、职乙、咥苏、婆那曷、乌护、纥骨、也咥、於尼护等,胜兵可二万..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这里虽然说在哈密以西、焉耆一带的天山中有这许多部落在游牧,实际在天山中的游牧部落也必然分布于农区,特别是在龟兹、轮台一带山区草场并不宽广,容纳不下多少游牧部落,必然多数在农业区从事耕种。“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正是这种真实的写照。古代虽无详确牲畜数字可参考,证之今日库车绿洲三县的牲畜统计数字看,三县共有牛91705头,马仅21756匹,可知牛比马多4.2倍,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古代西域,不论在牧区和农村,对畜牧业都很重视,培育了苜蓿作为牲畜和重要饲料,尤其是马的最好饲料。所以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带回了紫苜蓿种子。《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当时在龟兹绿洲农村也多种植苜蓿,不过当时究竟种多少苜蓿,在农田中所占比例如何,从未有过确切的数字。不妨以1982年所调查的库车县各乡苜蓿种植面积统计为例,由此也可窥知一斑。
  由此可知,苜蓿种植面积虽仅占耕田数的6%,但各乡普遍种植,因为马匹分散在各家农户。以今视古,可知古代龟兹农村也普遍种植了苜蓿。因《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都说龟兹产“良马、封牛”,可知古代的龟兹马很有名。
  事实上从原始社会起,龟兹绿洲的农民就重视畜牧业。在轮台县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中发表了1985年9~10月间发掘一号墓地的情况说:“主墓室周围仅有小墓而无马牛头坑。”同时指出和静察吾乎沟口墓葬“主墓室周围墓外,还有许多马牛头坑”,认为是两者不同处①。可是笔者在1987年8月初到轮台群巴克古墓葬区见到考古负责人陈戈先生,他带笔者参观了正在挖掘的古墓葬时,我亲眼见到那里主墓室与小孩墓之间有马牛头坑。说明群巴克古墓葬区也有马牛头坑,也许是他们第一次发掘时未见到,这是在以后又继续进行发掘的。所以只能说群巴克古墓葬区的马牛头坑较之和静县察吾乎沟口的墓葬区内的马牛头坑少一些。这是因为轮台群巴克古墓葬位于天山南麓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而和静察吾乎沟口古墓葬位于天山山区的焉耆盆地内,那里畜牧业较之龟兹绿洲更发达一些,所以马牛头坑多一些。同时在群巴克古墓葬中还常见“小铁刀与羊脊椎骨放在一起,还见有较多的小石锥”①。这种小石锥是牧民随身携带,用以脱解拴系牲口的绳扣,现在新疆从事畜牧业的牧民手中仍可见到这种情况。由此也可说明在原始社会时期的龟兹绿洲农业区内畜牧经济仍占有一定地位。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龟兹农村的畜牧业仍和农业一样继续在发展。公元383年吕光征服龟兹后,东返时很快在龟兹征集到数万头驼马。《晋书·吕光载记》称:“时始获鸠摩罗什,罗什劝之东还..光从之,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即此已可证龟兹农区驼马之多了。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