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基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28
颗粒名称: 一、山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基础
分类号: F326.374.5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山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基础,龟兹虽然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但许多山区则是游牧的区域,同时农村中也有不少畜牧业。
关键词: 龟兹 经济 畜牧业

内容

龟兹虽然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但许多山区则是游牧的区域,同时农村中也有不少畜牧业。所以《旧唐书·西戎传》“龟兹国”条说:“耕田畜牧为业……有良马、封牛。”因而正确些说,龟兹实是农牧兼营的地区,仅将各县所占山区面积列于下:
  库车县面积16265平方公里,北部天山山区面积为6854.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1%。
  拜城县面积1910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60.96%。
  温宿县面积14122平方公里,北部天山山地740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2.4%。轮台县面积14789平方公里,北部天山山区面积464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8%。
  乌什县面积8811.84平方公里,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65.46%。县城北部、西北部是天山南坡西段,俗称北山。南部西南及东南部是卡拉铁克山,俗称南山。中部系托什干河河谷,为南北两山间洪积—冲积平原地带。
  由此可知,自原始社会直至汉唐时期,龟兹统治这些地区时的地理自然情况基本未变,即天山中线以北是游牧民族,如塞种、乌孙、匈奴、突厥等族,天山中线以南为龟兹势力范围。当时龟兹族虽大部分为农民,唯居于天山中线以南山区的则以游牧为生。现在库车、拜城、轮台、温宿各县的维吾尔族同样是居于平原的为农民和居于山区的为游牧民。在古代,人们受制于自然,难于改变农牧之间的自然区分,因为山区降水量远多于平原。如拜城县北部高山带年平均降水可达400~600毫米,中山带250毫米左右,平原区96.2毫米①。
  库车县平原年降水量64.5毫米,到海拔2080米的伊矿地震台处年降水量达244.3毫米,到海拔3608米的铁力买提达坂处,年降水量可达400毫米以上。由达坂俯瞰海拔2390米的大龙池云杉滴翠,绿草茵茵,鲜花争艳,毡房点点,羊群满坡,骏马腾跃,一派牧区好风光。
  温宿县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多年平均为65.4~78.7毫米,蒸发量为1883.6毫米,北部山区年降水量随垂直海拔变化,一般在100~500毫米之间,海拔2000米处山区,历年平均降水量为225毫米;海拔3000~3500米,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一般说,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地方,只是分布着大面积的荒漠性草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地方牧草才能生长良好。在海拔2500米以上,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就分布着水草肥美的草甸草场,成为最好的夏牧场,那里气温适宜,牧草生长旺盛,正是牲畜最好的抓膘时期。
  牧草生长情况以库车县为例。在库车县北部广阔的天山山区,海拔12001600米为前山浅山地区,植物生长很少,后山海拔2200米以上,是以云杉为主的森林草原带,其牧草生长情况可列表于下①:
  至于由库车北部山区向西南伸展的却勒塔格山海拔1800~2400米,横卧于新和县与拜城县之间,山脉岩石裸露,无植被。这座山不能和北部山区相比。
  正是由于龟兹及其所属区域内的主要山区有着较为丰富的降水,生长着丰盛的牧草和茂密的森林,所以自远古起就有种类繁多的野兽和十分发达的畜牧业,成为龟兹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已经发现的众多岩画为证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