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74.5
页数: 6
页码: 194-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的畜牧业,分别记述了山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基础、山区原始社会的猎牧经济、农村的畜牧业等。
关键词: 龟兹 经济 畜牧业

内容

一、山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基础
  龟兹虽然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但许多山区则是游牧的区域,同时农村中也有不少畜牧业。所以《旧唐书·西戎传》“龟兹国”条说:“耕田畜牧为业……有良马、封牛。”因而正确些说,龟兹实是农牧兼营的地区,仅将各县所占山区面积列于下:
  库车县面积16265平方公里,北部天山山区面积为6854.4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1%。
  拜城县面积1910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60.96%。
  温宿县面积14122平方公里,北部天山山地740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2.4%。轮台县面积14789平方公里,北部天山山区面积464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8%。
  乌什县面积8811.84平方公里,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65.46%。县城北部、西北部是天山南坡西段,俗称北山。南部西南及东南部是卡拉铁克山,俗称南山。中部系托什干河河谷,为南北两山间洪积—冲积平原地带。
  由此可知,自原始社会直至汉唐时期,龟兹统治这些地区时的地理自然情况基本未变,即天山中线以北是游牧民族,如塞种、乌孙、匈奴、突厥等族,天山中线以南为龟兹势力范围。当时龟兹族虽大部分为农民,唯居于天山中线以南山区的则以游牧为生。现在库车、拜城、轮台、温宿各县的维吾尔族同样是居于平原的为农民和居于山区的为游牧民。在古代,人们受制于自然,难于改变农牧之间的自然区分,因为山区降水量远多于平原。如拜城县北部高山带年平均降水可达400~600毫米,中山带250毫米左右,平原区96.2毫米①。
  库车县平原年降水量64.5毫米,到海拔2080米的伊矿地震台处年降水量达244.3毫米,到海拔3608米的铁力买提达坂处,年降水量可达400毫米以上。由达坂俯瞰海拔2390米的大龙池云杉滴翠,绿草茵茵,鲜花争艳,毡房点点,羊群满坡,骏马腾跃,一派牧区好风光。
  温宿县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多年平均为65.4~78.7毫米,蒸发量为1883.6毫米,北部山区年降水量随垂直海拔变化,一般在100~500毫米之间,海拔2000米处山区,历年平均降水量为225毫米;海拔3000~3500米,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一般说,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地方,只是分布着大面积的荒漠性草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地方牧草才能生长良好。在海拔2500米以上,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就分布着水草肥美的草甸草场,成为最好的夏牧场,那里气温适宜,牧草生长旺盛,正是牲畜最好的抓膘时期。
  牧草生长情况以库车县为例。在库车县北部广阔的天山山区,海拔12001600米为前山浅山地区,植物生长很少,后山海拔2200米以上,是以云杉为主的森林草原带,其牧草生长情况可列表于下①:
  至于由库车北部山区向西南伸展的却勒塔格山海拔1800~2400米,横卧于新和县与拜城县之间,山脉岩石裸露,无植被。这座山不能和北部山区相比。
  正是由于龟兹及其所属区域内的主要山区有着较为丰富的降水,生长着丰盛的牧草和茂密的森林,所以自远古起就有种类繁多的野兽和十分发达的畜牧业,成为龟兹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已经发现的众多岩画为证。
  二、山区原始社会的猎牧经济
  在温宿县北部天山中已发现有吐木秀克乡的阿尕衣那克柯塘岩画、台兰河源头塔格拉克牧场的沙拉克乌克赛岩画;包孜东乡小库孜巴衣及包孜东岩画。其在小库孜巴衣有一块洁白的巨大花岗岩砾石,砾石半裸出地面部分,长4.4米,宽3米,高1.6米;在巨石的四面,都凿刻有岩画,其中有一幅为狩猎图,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图2。该图凿刻着4只大角羊、2只鹿、1头牛、1匹马、3个徒步猎人和1条狗,被猎人射中的大角羊高30厘米、长33厘米;两个猎人各身高40厘米、宽15厘米,另一猎人稍小。整个岩画面显得十分匀称生动。3个猎人和1条狗组成一幅围猎的场面,眼看着一个猎人已射中一只大角羊;一个猎人的箭已对准了一只正在惊慌失措地奔逃的鹿;另一猎人正追赶着一头死命奔逃的大角羊。其余正在奔逃中的羊、马等,有的四腿飞驰,有的四蹄腾空;骏马更是四腿腾空,不顾命地昂首飞驰;甚至连笨重的牛,也在竭尽全力前冲;整个画面显得没有一处不在动,没有一处不在作生命的挣扎,显出了原始社会猎人和各种兽类生死搏击的真实情景,充分体现了原始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从整个狩猎图看,反映古代温宿县天山中各种野兽的繁多,特别是大角羊成群地在游奔,还有众多的鹿奔驰在森林草原间,野马、野牛、野骆驼也随处可见。这些都给当时生活在这些地区人群提供了丰富的肉食。
  在小库孜巴衣的岩画上还有另一幅狩猎图,是以石球为武器的行猎场面。狩猎者一人,双脚分立,上身微倾,目视前方大角羊。双臂一前一后,好像是投掷姿态。右前方脚下凿刻一颗滚圆的石球。在前方的一只大角羊腿下也凿三颗石球,说明在远古,石球也是狩猎的一种工具,这是比弓箭更为古老的一种狩猎工具。远在50万年前,石球已在我国蓝田人的遗址中出现;在新疆的出土文物中,也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石球,石质多为变质沙岩或戈壁砾石,石球一般直径4~7厘米,重500~1500克①。不过这种石球被应用狩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初是用手臂投掷石球,毕竟所投距离有限,并在和凶猛的野兽搏斗中,有一定的危险性,从而在狩猎活动的实践中,就采用绳索和木棒作为投掷石球的辅助性工具,以延长自身的器官。这样既增加了投掷距离,又减少了危险性,由是产生了带有绳索或木棒的石球投掷工具——“拌首索”或“飞石索”②。据新疆考古资料测定,已知使用石球的最早年代,距今约3700年③。
  在上述章节图3属于小库孜巴衣的一幅放牧岩画。图的中间是一项圆形的毡房,周围凿着大小四个人,其中一个是主妇。四个人都一齐张着手臂在驱赶羊群;另有一条狗,正在亲热地吻着一只羊头。整个画面显得非常恬静,这不仅反映了勤劳的人民在黎明到来,旭日东升的时刻,全家都为发展畜牧业而精心地护理子着自己的畜群;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的和平安定,显出人畜兴旺发达的景象。
  三、农村的畜牧业
  龟兹绿洲以农业为主,唯各家农户也还饲养一些牲畜,以适应平日肉食,特别是适应丝绸之路众多商客的肉食所需,所以古代龟兹农村也有相当多的畜牧业。《魏书·西域传》“龟兹国”条称:“世祖诏万度归为率骑一千以击之,龟兹遣乌羯目提等领兵三千拒战,度归击走之,斩二百余级,大获驼马而还。”可知农家所畜驼马不少。当然还有更多的牛、绵羊、山羊、驴等,从现在的牧养情况中,也可约略窥见古代农村畜牧业情况。
  现在库车县农村畜牧业的牧养情况,约可分以下几种。
  平原—山区放牧区 是把农区各乡、农牧场的集体牲畜和少量私人牲畜,夏季均驱赶上山放牧;其他季节在低山带荒漠及农区草场近田放牧,这种春去秋来的方式是库车县农村畜牧业的主要经营手段。
  平原放牧区 草湖管理区的全部牲畜,属这种经营式,兼有近田放牧的性质。牲畜四季长年在平原区天然草场游牧,春秋冬在塔里木河以北草场,夏季在塔里木河以南草场放牧。
  舍饲—半舍饲畜牧业 农民牲畜除少部分在农田附近的草场放牧外,主要是利用农田杂草、瓜皮树叶,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经营畜牧业。
  自从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西域轮台、渠犁开始屯田以来,即向龟兹地区人民陆续推广了牛耕技术,因而龟兹辖区内的各族人民也尽力养牛。《北史·铁勒传》载:“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苾、薄落、职乙、咥苏、婆那曷、乌护、纥骨、也咥、於尼护等,胜兵可二万..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这里虽然说在哈密以西、焉耆一带的天山中有这许多部落在游牧,实际在天山中的游牧部落也必然分布于农区,特别是在龟兹、轮台一带山区草场并不宽广,容纳不下多少游牧部落,必然多数在农业区从事耕种。“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正是这种真实的写照。古代虽无详确牲畜数字可参考,证之今日库车绿洲三县的牲畜统计数字看,三县共有牛91705头,马仅21756匹,可知牛比马多4.2倍,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古代西域,不论在牧区和农村,对畜牧业都很重视,培育了苜蓿作为牲畜和重要饲料,尤其是马的最好饲料。所以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带回了紫苜蓿种子。《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当时在龟兹绿洲农村也多种植苜蓿,不过当时究竟种多少苜蓿,在农田中所占比例如何,从未有过确切的数字。不妨以1982年所调查的库车县各乡苜蓿种植面积统计为例,由此也可窥知一斑。
  由此可知,苜蓿种植面积虽仅占耕田数的6%,但各乡普遍种植,因为马匹分散在各家农户。以今视古,可知古代龟兹农村也普遍种植了苜蓿。因《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都说龟兹产“良马、封牛”,可知古代的龟兹马很有名。
  事实上从原始社会起,龟兹绿洲的农民就重视畜牧业。在轮台县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中发表了1985年9~10月间发掘一号墓地的情况说:“主墓室周围仅有小墓而无马牛头坑。”同时指出和静察吾乎沟口墓葬“主墓室周围墓外,还有许多马牛头坑”,认为是两者不同处①。可是笔者在1987年8月初到轮台群巴克古墓葬区见到考古负责人陈戈先生,他带笔者参观了正在挖掘的古墓葬时,我亲眼见到那里主墓室与小孩墓之间有马牛头坑。说明群巴克古墓葬区也有马牛头坑,也许是他们第一次发掘时未见到,这是在以后又继续进行发掘的。所以只能说群巴克古墓葬区的马牛头坑较之和静县察吾乎沟口的墓葬区内的马牛头坑少一些。这是因为轮台群巴克古墓葬位于天山南麓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而和静察吾乎沟口古墓葬位于天山山区的焉耆盆地内,那里畜牧业较之龟兹绿洲更发达一些,所以马牛头坑多一些。同时在群巴克古墓葬中还常见“小铁刀与羊脊椎骨放在一起,还见有较多的小石锥”①。这种小石锥是牧民随身携带,用以脱解拴系牲口的绳扣,现在新疆从事畜牧业的牧民手中仍可见到这种情况。由此也可说明在原始社会时期的龟兹绿洲农业区内畜牧经济仍占有一定地位。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龟兹农村的畜牧业仍和农业一样继续在发展。公元383年吕光征服龟兹后,东返时很快在龟兹征集到数万头驼马。《晋书·吕光载记》称:“时始获鸠摩罗什,罗什劝之东还..光从之,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即此已可证龟兹农区驼马之多了。

附注

①新疆阿克苏地区草场资源调查队:《拜城县草场资源调查报告》,8页,1982,油印本。 ①新疆阿克苏地区草场资源调查队:《库车县草原资源调查报告》,101页,1982。 ①新疆博物馆、和硕县文化馆:《和硕县新塔拉、曲惠原始文化遗址调查》,《新疆文物》,1986(1)。②耀西、兆麟:《石球——古老的狩猎工具》,《化石》,1977(3) ③羊毅勇:《新疆木垒四道沟遗址》,《考古》,1982(2)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1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轮台县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1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