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龟兹镇、守捉、关隘、亭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207
颗粒名称: 四、龟兹镇、守捉、关隘、亭燧
分类号: K928.6
页数: 10
页码: 147-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西大都护府在龟兹的军政设施,分别有龟兹镇、守捉、关隘、亭燧。
关键词: 龟兹镇 守捉 关隘 亭燧

内容

1.龟兹镇
  《旧唐书·龟兹传》称:“先是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以郭孝恪为其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镇。”而安西都护府由西州迁往龟兹,扩大为安西大都护府后,随即同时设立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后来曾以焉耆代碎叶。这个镇主要是管理、组织、指挥戍边的军队,属于国防机构。《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又说“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总管,已而更曰大都督”。
  龟兹镇由于其任务是主管戍边军队,受大都护及后来的节度使的直接指挥,因而其军事机构必然和大都护府设在同一地点,即龟兹王城内或龟兹王城附近。这种镇都设有镇守使,负责指挥调度军队。贞元五年(789年)高僧悟空经过天山南路时,曾记下了当时各镇守使的姓名:“疏勒(一名沙勒),时王裴冷冷,镇守使鲁阳..次至于阗(亦云于遁,或云豁丹)..王尉迟曜,镇守使郑琚..次威戎城,亦名钵浣国,正曰怖汗国,镇守使苏岑。..至乌耆国,王龙如林,镇守使杨日祜。”①而悟空至安西时,未提到镇守使的姓名,只说了四镇节度使,安西副大都护兼御使大夫郭昕,可知龟兹镇的镇守使由四镇节度使、安西副大都护郭昕兼任,悟空所以不写龟兹镇守使之名,原因就在此。
  龟兹镇的驻兵制度及其兵额,据《旧唐书·吐蕃传》称:“贞观中,侯君集平高昌,阿史那社尔开西域,置四镇,前王之所未伏,尽为臣妾,秦、汉之封域,得议其土境耶!于是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于强敌。”高宗时罢四镇戍兵,无异使天山南路不设防,致使吐蕃乘隙而入,攻陷四镇,直至武后长寿元年(692年)王孝杰始克复四镇。鉴于前次罢戍兵的失策,即重新恢复四镇,并置兵三万人。于是吐蕃贵族如芒在背,无所逞其威,因而一再向唐廷请罢四镇兵,遭到唐廷拒绝。由是吐蕃屡图侵扰四镇,均难得逞。
  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增设安西节度使,与安西大都护府同治龟兹镇内,统龟兹、焉耆、疏勒、于阗四镇,其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衣赐六十二万匹段。以上所说戍兵三万人及后来的二万四千人,都是指的以汉军为主的中原戍兵,并不包括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在内。而以汉军为主的内地戍兵在各镇所驻戍兵数,历来史书均未说清,也无具体史料可据,所以只能就其总数而言。
  驻扎在龟兹镇的卫戍部队究在何地,史书未载。根据考古发掘,很可能位于龟兹王城东北7公里的明田阿达古城就是龟兹镇所在地,也即汉兵驻守安西都护府的中心地,正好起着拱卫安西都护府城的作用。据黄文弼教授指出:“明田阿达古城在库车县城东北约7公里..靠近胡木利克村。古城遗址东为伊苏巴什河,西为乌恰河,南为乌库公路,北倚却勒塔格山。在伊苏巴什河与乌恰河之间的台地上,中间有一个面覆沙碛的高岭,古城遗址即坐落其上。古城有内外两重。”①由此可知,两河中间夹一高台地,地势险要,用水又方便,在城周围进行耕垦也很方便,适宜于较多驻军的防守。现残存的内城为长方形,面积东西150米,南北72米,城墙夯筑,残高约1米,宽1~2米不等。城内有两个大土台,在内城之南和西南有17个方形土坯台。于外城内外也都有土坯台,可知该古城构造较复杂,范围较大。重要的是在城中曾出土有汉文残纸,上书有“左卫率府广济府卫士王万二千口杂字”。黄文弼教授认为:“‘王万二千’应为‘三石二斗’之误写,为卫士在本州应给于之粮。”②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确切,“王万二千”可能是“一万二千”之误,即指当时龟兹镇的驻兵数,而内外两重城完全能容纳这样多驻兵数。所称出土的左右卫率府广济府卫士,即指唐时太子武官。《旧唐书·职官三》云:“太子左右卫率府..掌东宫兵仗羽卫之政令,总诸曹之事。凡亲熏翊府及广济等五府所属焉。”可知广济府属于左右卫率府,则广济府卫士曾被征戍龟兹,所以会在明达古城中出土广济府卫士的残纸。从这也可作为这里是唐代龟兹镇兵所在地的有力佐证。
  2.守捉
  《辞海》“守捉”条:“唐制,军队戍守之地。较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天宝以前,军、城、镇、守捉皆有使。又上元以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简称则无‘守捉’二字。”③可知守捉是军队戍守之地,在唐代的天山南北各军事通道上都设有守捉。在安西大都护府所属的龟兹境内,据《新唐书》引贾耽《皇华四达记》中“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由此可知自唐代焉耆都督府城至龟兹都督府治所,即今库车县城为六百三十里,而今焉耆县城至库车县城沿公路走共六百七十八里,惟当时焉耆都督府治在今焉耆盆地四十里城子,北距焉耆县城四十里,这样减去四十里尚有六百三十八里,与唐史所载六百三十里的路程大致相符。据此,根据史籍及考古发掘大致可考定六个守捉城的位置如下:
  (1)于术守捉
  于术守捉城的位置据贾耽所记为过铁门关后二十里。按现今行政区域看,已属库尔勒市辖区。根据资料核查,在今库尔勒城南约三公里的夏渴兰旦古城遗址,“城周1080米,中有土墩,墩为土坯所砌”①。出土文物颇具唐代风格②。可能就是于术守捉城所在地。
  (2)榆林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又西行二百里至榆林守捉。”从现在库尔勒市的夏渴兰旦古城,西行,沿着乌鲁木齐至库车公路全在南麓的山前戈壁中行走,只见在汛中摇曳的少量芨芨草、骆驼刺等荒漠干早植物,直至轮台野云沟区域始见树木、村落和绿洲。自库尔勒至此公路里程为95公里,与古代所说二百里大致相当。就在村委会野云沟驻地之东9公里,地处乌库公路北侧约百米处有一座较完整的阿克墩古城遗址。这个古城由“内外两重围墙组成。外围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67米,南墙垣适中有豁口。内围墙置西偏南,有一面利用的是外围西墙。内墙垣也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2米,东西宽约35米,南门宽约6米。内墙垣东北隅有一圆形土坯建筑,直径约11米,残高约3~4米,其西北角尚存枯井一口。在居址内采集有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钱币多枚,小铜佛像、各种铜扣、铜饰件、铁残件等”③。这里出土的各种文物,经鉴定均属唐代。在古城西南1公里左右,仍残存高约2.5米的烽火台一座。考古学家黄文弼还指出,有两个红泥质的陶罐,“出野云沟东北二十里阿克墩东北一古冢中,据说当时掘出尸骨甚多,有陶罐数十”④。根据这些实物判断,阿克墩古城很可能是唐朝的榆林守捉城,是一个重要的戍守古堡,当然在这里常会发生战争,所以抛散在野的尸骨很多。更足证明是古战场重地。
  (3)龙泉守捉
  据《新唐书·地理志》称:自榆林守捉“又五十里至龙泉守捉”。自野云沟至阳霞乡,有发源于北部天山的洋霞河流贯其境,仅次于迪那河水量,形成了轮台县境内的一块重要绿洲,向以泉水多而著名。现于阳霞乡西的博斯坦村尚有龙泉遗址,清代曾在此设置驿站,当时龙泉曾为阳霞名胜古迹之一,现泉眼虽已淤塞,唯沼泽地面积尚有400平方米,该处古柳、芦苇甚繁茂,由于那一片绿洲肥沃,故维吾尔语称其为博斯坦绿洲。龙泉一名维吾尔语称其为“依兰布拉克”,即蛇泉之意。在这里设守捉城,独得天然地理的优势。其戍堡遗址虽已难觅,但按里程、形势及经济实情看,龙泉守捉就在阳霞乡内。
  (4)东夷僻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说:龙泉守捉西“又六十里至东夷僻守捉”。如从龙泉守捉向西至今日轮台县城,公路里程为33公里,66华里,可是汉唐时期,今日轮台县城一带尚未全部开发,主要在迪那河支流克孜尔河下游地段。在被当地维吾尔人民称为“黑大依协海尔”或“黑太沁故城”的东南约7公里的荒漠中有一座兵营遗址,当地维吾尔居民称为“恰库木排来克”,汉语意为“轮状台”。兵营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垣南侧残存一土墩,高约5米,均为夯筑。从遗址内出土的陶器、铜钱等文物均属唐代,这里很可能就是唐代的东夷僻守捉,其地均位于阳霞西南30公里,与唐代所记里程约相当。如以黑太沁作为乌垒州府所在地,则东夷僻守捉正好起到拱卫乌垒州的重要任务。
  (5)西夷僻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自东夷僻守捉“又七十里至西夷僻守捉”。从黑太沁故城,即《轮台县地名图志》称为“阔那协海尔古城”西北约25公里的拉伊苏河东岸有一座戍堡和两座烽火台矗立的共存遗址。从这个遗址到恰库木排来克的东夷僻守捉所在地正好七十里。这座拉伊苏戍堡,边长300米。现仅残留下四个城角的戍楼遗址。戍堡内出土文物很丰富,有铁刀、弓箭等兵器,有铁犁铧、铁镢头、铁镰刀等农具,和大量的陶罐、纺轮、石磨谷物加工用具等生活用具,同时还出土有“开元通宝”、“龟兹小铜钱”、“汉龟二体五铢钱”唐代铜镜残块等,可以断定这是一座唐代戍堡,可能即是西夷僻守捉所在地。在戍堡四周,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唐代戍军开挖的沟渠和田埂,面积超过千亩。我们不能因为看到这些屯田遗迹,把这座城看成是纯粹的屯城,因为唐制,凡有驻军的地方,必须同时进行耕牧,不论是大军所在地,还是烽卒,都得执行且耕且战的政策,所以凡是各守捉所在地,必然有耕农遗迹存在。
  在西夷僻守捉城还有两个相距不远的烽火台。一座残高约8米,边长约6米,呈方形的烽火台,在其下的居住遗迹内,曾采集到东汉的剪轮五铢铜钱,因而可以断定这座烽火台属汉朝,可知从汉朝起这里是一个军事要地。而位于东侧的烽火台,残高约14米,平面呈梯形。用土坯垒砌,每块土坯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11厘米。由于土坯层内间隔着夹有数层木桩。木桩经碳十四测定年代数据属唐朝①。
  (6)赤岸守捉
  《新唐书·地理志》称:西夷僻守捉西“又六十里至赤岸守捉”。现在库车和轮台两县是以拉依苏河为县界,看来唐代龟兹和乌垒州之间的界线也是以拉依苏河为界。若是赤岸守捉必然在今库车县境。经在拉依苏河岸边掘得的一座唐墓的棺材板侧板外侧所书“东至乌垒营五里,西至手捉六十里”。显然手捉即守捉的同音异写。“西至手捉六十里”,即指从拉依苏河向西再行六十里。若是经考古探查,于今乌库公路大涝坝附近,在公路南百米的戈壁上有座城堡遗址。城堡呈方形,周长120米,残垣高约3~5米,系夯筑。在城堡内出土有“开元通宝”、“大历元宝”、“龟兹小铜钱”等唐代文物。城堡东约700米处有烽火台,残高约6米。依今公路里程计,大涝坝西距库车65公里,即130华里。与《新唐书·地理志》所说自赤岸守捉“又百二十里至安西都护府”的记载大致相符。可证赤岸守捉可能就是大涝坝附近的城堡遗址。
  3.关隘
  唐代设置关梁,是作为“诘暴之所”。其设置原则,“关必据险路”。“选择关址,须临水挟山,当川限谷,危墙深堑,克扬营垒之势”、“属于要会之口,实堪控扼”①。所以安西大都护府周围所在的河川、山谷隘道,必然要设置关梁,加以防守。
  (1)柘厥关
  据《新唐书·地理志》称:“安西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拨换城。”文中白马河即今渭干河,可知柘厥关即设在唐代渭干河边,成为唐代经过安西通达中亚和世界的主要交通干线。
  亚洲腹地的古代军事要塞,受自然地理形势影响很大,河湖、山隘、沙碛、都是制约军事设施及其战术运用的主要因素。柘厥关是屏卫安西大都护府安全的锁钥,控扼龟兹与中亚交通往来的一处重镇。只要柘厥关一失,大都护府就岌岌可危,因为从柘厥关至安西大都护府,即今皮朗旧城间仅23公里多,其间一脉平川,无险可守。
  可是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1907年于库车实地考察后,却把柘厥关定在雀离关②。这是弄错了位置。而伯希和在其《都勒杜尔·阿胡尔和苏巴什》③的考察报告中,把都勒杜尔·阿胡尔遗址标在库车城西、库木吐拉以南、渭干河左右两岸。在他1907年所摄照片中,仍可见城垣森严,塔楼高耸。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这里考察后说:“至千佛洞(指库木吐拉)村庄附近旧城..名色乃当,遗址尚存,周约四百二十米,四方形,城中已开垦为熟地。..拾唐代陶片数枚,间有带波纹灰陶片,当在唐前。..有土堡一,本地人称为‘炮台’,盖为当时戍守官兵隙望之所。在沙雅河(渭干河)西岸,与河坝洞区东庙相对,亦有古代寺庙遗址一区..此地亦名千佛洞,实为大庙遗址,形同一小城,周约三百八十米。沿城四周,均有住宅遗址。城东有方形高塔一座,底宽八米,高约七米,砖砌。..在城西亦有高塔一座,下为方形,宽约八米,上略圆形,宽约六点三米,高约六米余。”④根据实地考察所得,也证明唐代柘厥关实在渭干河边。今被称为夏克吐尔、玉其土尔的残存古堡,隔渭干河相对峙立,库木吐拉则在此二古堡东南约2公里,彼此成犄角之势,控制着渡渭干河西行的交通大道,城堡主体在渭干河东岸,在河西的主体则为一大型寺院。近年一些考古人员又在这些古城堡区陆续捡到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唐代钱币和陶器。更证明这里是唐代重要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唐朝高僧悟空于贞元五年(789年)经过龟兹时,亲眼见到“安西境内有东西柘厥寺,阿遮哩贰寺”①。这里既称东西柘厥寺,很可能柘厥关也分布于渭干河东西两岸,而有东西柘厥关。在唐代的政治、军事设施总是伴随着佛教寺院在一起,以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政治思想统治。
  (2)雀离关
  位于安西大都护府北面的库车河上,主要是防止北方草原敌人南来袭击,在今库车城北面约20公里有一座苏巴什古城,现在残存城堡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堡墙残高5米以上,只有一处门道,南向开。黄文弼教授曾在这里采集到龟兹古钱币及波斯翁米亚王朝时期库思老二世(651~702年)所铸银币。城堡以北,在南北近700米,东西约200米的范围内是大片佛教建筑遗迹。倾圮了的寺院和佛塔,依然显示出其宏大规模。在库车河东岸,同样可见到,依山势走向,南北延伸的古代近百米长的残存堡墙。而在长500多米,宽150多米的范围内,同样是佛寺佛塔,丛丛列列。它们与库车河西岸的古堡,丛集的佛教建筑群隔河相望,甚为壮观宏伟。而从天山中奔腾而下的库车河,穿山越谷100多公里,出却勒塔格山口后,河面突然宽阔,有二百米左右,由此流灌库车绿洲。是以却勒塔格山口的形势十分险要,正是进入龟兹绿洲的隘口。唐代在此设立雀离关,屯兵驻扎,以控扼山区草原敌人的出入,自属十分必要。
  过雀离关后,顺库车河上溯,河两岸不仅水草颇好,且向为古代冶炼铜铁,采挖煤炭重地。向北越过大龙池、小龙池,登上铁力买提达坂,即可东入开都河谷的裕勒都斯草原;向西北更可进入伊犁河流域的巩乃斯草原。古代向为乌孙、匈奴、突厥诸族游牧人民的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地位十分重要。从而在库车河出山处设关对保卫安西大都护府有重要意义。
  (3)盐水关
  自库车绿洲通向拜城盆地的却勒塔格山中,有一条宽不过二十多米的盐水沟。由此进入拜城盆地后,北越天山即可到伊犁河谷的特克斯或昭苏,西行可到阿克苏绿洲,直达中亚。所以盐水沟是古代军事和商旅要道,现在于盐水沟内仍可见到古代堡塞遗址数处,高尚存三四米,均耸立于盐水沟西岸石壁上。1907年法国伯希和曾在盐水沟峡谷口古堡中掘得一批龟兹文木简,简作长方形,长8~16厘米、宽4~10厘米,其上书婆罗谜字母,可惜大多已残损,完整者不多,但在好几种简文中提到“盐关”的名称,可证“盐关”是沟口古堡的名称。烈维指出都是公元7世纪时的文物。其中有一完整的简文称:“guarttas书于……在盐关。汝自适用此符,现自..来,偕行者共十人,马共五匹、牛一头、放行勿诘;汝亦不得有所留存。Ksum二十年七月十四,yo(署名)。”①
  由此可证,唐代曾在
  盐水沟设关戍守,严格审查过往商旅行人。
  (4)乌垒关
  拱卫安西大都护府的西、西北、北面已建立了柘厥关、盐水关、雀离关,那么在其东面是否也曾建关,史书并未明说。惟在东汉《刘平国治关亭诵》碑上指出刘平国除在黑英山盆地修建关亭外,还曾建修过“东乌累关城”,足证在东汉时期于龟兹东境就有乌累关城,以保卫设于它乾城的西域都护府。到了唐代,安西大都护府迁设龟兹后,统辖疆域远较汉朝为大,气势更加恢弘,拱卫安西都护府的军事设施,自必更加严密,乌垒关的设立必然更加迫切。
  1971年冬,轮台县在拉依苏河口兴建水库时,曾发现在拉依苏河口西岸的黄土台地分布有唐代古墓群,在一座墓葬的棺木上曾有“安西大都护府”、“手捉”、“乌垒关”等字样。后来这些棺木板散失,因而当时目睹棺木板的人回忆,有的说是“乌垒营”,有的说是“乌垒管”,有的说是“乌垒官”,有的说是“乌垒关”。应该肯定说是“乌垒关”为确。因为有些人不熟悉历史,年久后,对“官”、“营”、“管”、“关”等字又难于辨认,故各说不一,自当以关字为确。足证当时确有乌垒关。
  既然“乌垒关”三字就在拉依苏河口处发现,也可肯定乌垒关就设在拉依苏河口两岸。因为拉依苏河源于天山山脉。到下游两岸分布有很厚的黄土堆积台地,河道到此切割很深很宽,最宽处可达400余米,形势甚为险要。位于东岸的守捉城及汉唐烽火台均还耸峙,正向人们陈说着逝去的历史陈迹,而当时在拉依苏河东西两岸修建乌垒关城,成为安西都护府东境安危的所系,自在情理之中,核之古今形势,乌垒关设立在拉依苏河口两岸最为恰当。
  4.亭燧
  汉武帝为了统一西域,即“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①。只要稍知西域地理的人,就可知“亭”在统一西域事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为在戈壁沙漠中,往往几百里不见人烟,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前进中失去了联系就会迷失方向。如不建亭,更会随时被敌人切断,所以古代往往是“列亭”、“亭侯”、“亭障”联称。在桑弘羊给汉武帝的屯田戍边建议中力陈在轮台、渠犁等处屯田积谷,“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刘彻却认为“远田轮台,欲起亭燧是扰劳天下”②。可知“列亭”与“亭燧”作用等同,都是在军事上起到警戒斥候的作用,是维护统一的重要军事设施。现在于龟兹境内仍可见到唐代巍然矗立的一列列烽燧遗址。
  唐代于龟兹境内所设军营、屯城关堡,必与烽火台相通。现在于轮台县群巴克乡政府西北10公里的迪那河渠首工程南侧卵石沙滩中有一座喀拉亚烽火台,残址高5.5米,直径7米,系汉唐时期烽火台。由此越过拉依苏河山口西经库车境内乌鲁木齐通往喀什公路以北的托克塔姆北的丘克土尔③、博斯坦托呼拉克吐尔、克里科西吐尔(位于玛扎巴哈千佛洞之北)、伊希哈拉吐尔、克孜尔尕哈吐尔,然后进入盐水沟,在关卡附近有一石砌的烽燧,再向西北至拜城县黑英山盆地的刘平国治关亭处也有烽燧。另一条烽燧线是从盐水沟烽燧向西经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再向西经赛里木、托克逊乡、温巴什乡、越山进入姑墨、温宿越别迭里山口经热海(伊塞克湖)、楚河至中亚各地。现在从乌什县城斜向西北行,沿别迭里河谷前进,直到别迭里达坂,沿途尚残存三个古代烽燧。在烽燧下,尚见古代墓葬。足证这里是拜城盆地经姑墨、温宿、别迭里通达中亚的军事大道。当然也是重要的丝绸通道。
  在这条烽燧线的南面一条烽燧线,是从今轮台县城西南拉依苏烽火台越拉依苏河进入库车境内的却勒阿瓦提吐尔(西距县城60公里)、托克塔木吐尔(县城东40公里、乌喀公路南侧30米处)、塔汗其吐尔(牙哈乡政府驻地西偏南3.5公里)、沙克沙克吐尔、克里沙尕里吐尔、萨喀古吐尔(县城东2.5公里,北距乌喀公路400米左右,墩高约10米)、科克提拜孜吐尔(伊西哈拉乡政府驻地以北0.7公里处)、喀拉萨喀里阿塔木吐尔(位于县城以西3公里,墩高4.5~5米)、科西吐尔(位于县城西南13.5公里,北距公路南0.6公里)、库木吐拉,再西至新和县境内的达玉杜士吐尔、羊达克吐尔等,沿着却勒塔格山南的戈壁沙滩中进入拨换境。
  沿着塔里木河北岸西行直至渭干河下游还有一条烽燧线,即从轮台县卓尔库特古城、阔纳协海尔古城等处的汉唐烽火台向西南沿塔里木河北进入龟兹绿洲的库车县境即为克塔依古城烽燧(又称唐王城)、大古城烽燧、阿合卜烽燧、塞克桑塔木烽燧、库纳克烽燧、曲拉克烽燧。另外从大古城烽燧向西至沙雅县境塔里木河北的博斯坦托格拉克烽燧向西北至铁热克烽燧、尤瑞克烽燧、央塔克烽燧、布特巴什烽燧,再向西至拨换境沿着去郁头州丝绸古道,沿途也都设有烽火台,不少地方,现在依然可以辨认。
  从上述南北几条烽燧线拱卫着安西大都护府。边疆将士日日夜夜为西域的统一而在荒漠戈壁中英勇守卫着,现在有些地名就是由当时烽燧的名称而成为该地区的名称。如库木吐拉千佛洞和库木吐拉古城等就因为时有耸立的库木烽火台而得名。又如迄今仍耸立于盐水沟口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不少人把它解释为“姑娘遗留下来的”或“姑娘居住过的”,并不妥切。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记载:“”是建筑在山顶上或高地上的,外形如同塔楼的建筑物。其顶部可点燃烟火,监视敌兵犯界侵扰,使人民进行防御”。这里的“”可能在读音时被省略成“”,而被读成“”(卡阿),即“哨卡”之意,现在库车县境内有五个以“卡阿”为词根的地名,可能都是龟兹王设置哨卡的地点。
  至于烽燧组织,唐代制度,据《资治通鉴》卷240载,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条胡三省注:“唐凡烽燧之所,有烽帅、烽副;烽子,盖守烽之卒,侯望警急而举烽者也。杜佑曰: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知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辞、转牒o”每个烽燧间的距离一般在15公里左右,也有12公里或超过15公里的。每个烽燧间的距离基本根据地形地理情况决定。烽卒戍兵的生活很清苦,除基本的戍守任务外,每个烽卒还必须耕种几亩田,以稍解供应不足的困难。遇到战争,就更加艰苦。不仅随时要准备战斗,供应跟不上时,更须自力更生,力求衣食自给,过最低限度的生活,英勇保卫我国神圣领土。
  唐代不少诗人讴歌西域烽燧的重要性及其所完成的历史功绩。如王昌龄《从军行》中说: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纵。
  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中也说:
  曾到交河郡,风土断人肠。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
  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旁。
  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可见烽燧总是呈线状遥相呼应,也总是和战争紧密相连。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事件

龟兹镇
相关事件
守捉
相关事件
关隘
相关事件
亭燧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