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与吐蕃在西域的历史背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93
颗粒名称: 一、唐与吐蕃在西域的历史背景
分类号: K289
页数: 3
页码: 105-107
摘要: 隋末唐初,西域地区处于西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西突厥汗国“控弦数十万,而霸有西域”。唐太宗李世民夺取政权后,一方面致力于巩固其统治基础;另一方面则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为了解除西突厥汗国对唐王朝的威胁,重开丝绸之路,唐太宗开始了统一西域的斗争。贞观九年,唐朝灭了吐谷浑,解除了唐朝向西域用兵的后顾之忧。当时,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被称为唐之安西四镇,成为唐王朝统治西域的重要军事据点,接着唐王朝还在西域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府州,借以统治西域。吐蕃在与西突厥残余势力联合后,认为其在西域的力量足以与唐王朝抗衡,因此,它就公开支持西突厥贵族发动叛乱,并借机将其势力伸向西域,首先是安西四镇。
关键词: 吐蕃 西域

内容

隋末唐初,西域地区处于西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西突厥汗国“控弦数十万,而霸有西域”。唐太宗李世民夺取政权后,一方面致力于巩固其统治基础;另一方面则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为了解除西突厥汗国对唐王朝的威胁,重开丝绸之路,唐太宗开始了统一西域的斗争。
  唐初贞观年间,“西突厥部落划分为十部,左厢五咄陆,居碎叶东;右厢五弩失毕,居碎叶西,可汗给每部发一箭,故又号十箭”①。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在回纥诸部的配合下,首先灭了东突厥汗国,解除了对东北疆的威胁。这事对西域诸国震动很大,它们开始意识到新兴唐王朝的强大,伊吾地区七城首先自动归服了唐朝,这就为唐朝进军西域提供了有利条件。
  贞观九年(635年),唐朝灭了吐谷浑,解除了唐朝向西域用兵的后顾之忧。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交河道大总管侯君集领兵攻取了高昌,先以其地为西州,并置安西都护府。不久,唐军又攻占了北庭,在此设庭州。公元642~648年,唐军打败了西突厥,接着又攻取了焉耆、龟兹等西域诸国。在这种形势下,天山南路诸国也都纷纷摆脱了西突厥的控制,归服了唐王朝。649年,唐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当时,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被称为唐之安西四镇,成为唐王朝统治西域的重要军事据点,接着唐王朝还在西域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府州,借以统治西域。
  西突厥汗国被唐军多次打败后,被迫臣属于唐王朝,但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却利用唐王朝赐封给他瑶池都督的封号,纠集党羽,于651年发动反唐叛乱,唐王朝坚决进行了反击,即于657年平定了叛乱。这次叛乱的平定,使西突厥的贵族们看到了唐王朝的强大,并深深认识到仅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想打败强大的唐王朝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就寻找其反唐势力的同盟军,这时兴起不久的吐蕃王朝,自然就成了他们所依靠联合的主要对象。
  吐蕃王朝兴起时,正处于奴隶制社会。统治阶级奴隶主为了掠夺财富和奴隶,开拓疆土,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战争。这些战争是在吐蕃杰出的领袖松赞干布执政时进行的,到松赞干布去世时,吐蕃王朝的版图,扩大到现在的西藏全部、四川西部和青海的西南部。北以巴颜喀喇山为界,中间居有白兰、党项二部残户,与吐谷浑接境;东以茂州,岷江西岸之西山八国与唐接境。
  吐蕃王朝随着疆土的不断扩大,物力、人力也不断雄厚起来,统治阶级对财富和奴隶的掠夺欲望也更加渴求。但在当时,它所面临的是一个强大的唐王朝,对此不能不有所顾忌。此时,西突厥汗国在西域失败后,想以新兴的吐蕃王朝为后盾,借以摆脱唐王朝的控制,而吐蕃王朝也正想将它的势力伸向西域,这样西突厥汗国残余势力与吐蕃王朝建立起一个反唐同盟,以此来对付唐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势力。
  包括龟兹在内的安西四镇自汉代以来就已归入中国版图,与中原地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即使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处于战乱分裂局面时,这种联系也未中断。自汉代以来,中原王朝也十分重视对西域的统治,并把它视为统一中国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唐王朝立国后,就把西域看成是它与西方联系的枢纽和它向周边诸国炫耀国威的窗口。所以无论从政治影响还是从心理角度来看,决不会放弃西域。何况从国事角度看,自汉代以来,历代统治阶级都把西域看成是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有效统治的地区,因而“四镇对唐、吐蕃两国都有保障本国安全的作用,两国势在必争”①。
  就当时的社会制度而言,唐王朝处于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阶段,而吐蕃则处于相对落后的奴隶制阶段。唐朝统一西域必然会对西域社会历史发生积极的影响;而吐蕃的统治虽然扩大了当时的民族联系,但它相对落后的奴隶制残余对西域社会必将产生消极影响,使西域社会生产力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唐王朝统一西域符合西域各族人民的利益,西域广大各族人民也愿意归顺唐王朝统治,他们依靠唐王朝摆脱了西突厥汗国的统治,又积极配合唐王朝打击吐蕃在西域的势力。唐王朝在西域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也就更加坚定了与吐蕃争夺西域的信心。
  吐蕃在与西突厥残余势力联合后,认为其在西域的力量足以与唐王朝抗衡,因此,它就公开支持西突厥贵族发动叛乱,并借机将其势力伸向西域,首先是安西四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