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龟兹受曹魏的统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75
颗粒名称: 一、龟兹受曹魏的统治
分类号: K235
页数: 4
页码: 60-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受曹魏的统治,当曹魏统治西域时,西域归入两汉版图已达三百多年,这样长时间浸染了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关键词: 龟兹 曹魏 统治

内容

当曹魏统治西域时,西域归入两汉版图已达三百多年,这样长时间浸染了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尽管在东汉末年兼并战争频繁的时候,西域各族贡职仍未断。曹魏政权在西域设戊己校尉及西域长史以综理西域。对此,我国史籍上有十分确切的记载:
  《三国会要》称:“凉州..黄初元年(220年)复分雍州置,领郡十,治武威,领戊己校尉,护西域。”①
  《三国志》卷2称:“黄初三年(222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
  王各遣使奉献。诏曰:西戎即叙,氏羌来王,诗书美之。顷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内附,其遣使者抚劳之。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
  王国维《流沙坠简序》中称:“汉末西域戊己校尉外,别无大官,魏当仍之。”而汉时戊己校尉设治于吐鲁番盆地高昌,可知魏时戊己校尉治所也当在高昌。公元222年西域各国款塞内附后,即拜行敦煌长史张恭为西域戊己校尉。可见中原虽战争频仍,却仍然没有放弃经营西域,龟兹地区自然仍为曹魏疆域。
  西域各族人民深受两汉时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抗击匈奴贵族所结成的患难友谊,尽管在汉末,三国中原纷扰的时候,也仍心向以汉族人民为主的统一国家,所以仍不惮万里地贡物东来。但是由于敦煌地区世家豪族的贪婪,屡屡夺占他们的贡品,廉价套购他们的货品,并阻止他们前往中原,直到公元227年魏派仓慈为敦煌太守后,才涤除了敦煌豪族对西域人民的虐政,在贸易上实行等价交换,并善待东往曹魏朝贡的使者,于是西域各族人民翕然从之。对此,《三国志·仓慈传》有扼要概括的叙述:
  “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赋,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
  由此可见,包括龟兹人民在内的西域各族人民厚爱仓慈的感情,不仅如家人父子之间一样的深厚,更体现了对祖国盛衰兴亡的休戚相关。
  根据《三国志》所引《魏略·西戎传》称:“建武以来,更相吞灭,今有二十。”所称二十国属于今新疆境内的只有鄯善、于阗、焉耆、龟兹、疏勒、车师后部,以及游牧伊犁的乌孙,他们都曾遣使贡献和遣子入侍。《三国会要·崔林传》称:“龟子王遣侍子来朝,朝廷嘉其远至,褒赏其王甚厚,余国各遣子来朝,间使连属。”来朝者除给重赏外,还颁给印绶。
  这些仅是魏史上所记载,没有记载的当然还有很多,因为当时三国分立,中原纷扰,道途有时不通,再加以敦煌豪族地主的遮拦,所以《魏志·苏则传》称:“西域通使敦煌。”由于他们思汉德心切,认为通使于敦煌,也就算尽到了他们朝贡曹魏,向慕祖国的一片真诚之心。因此通使敦煌的详情,自不会全记入官修魏史,所以陈寿《三国志·魏志·鲜卑传》赞语称:“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曹魏政权对西域诸大国之王,均委从魏侍中、大都尉之职,并发给印绶,龟兹王也不例外。
  从曹魏在西域所设戊己校尉、西域长史的统治机构,以及颁赐印绶,间岁连贡,为仓慈立祠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看,包括龟兹在内的西域之为曹魏疆土,确证凿凿,这时的龟兹王可能是白英在位。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包括龟兹在内的西域诸国即与晋朝建立了臣属关系。晋王朝仍在西域设西域长史驻罗布泊之海头,和戊己校尉屯田于高昌,对龟兹、于阗、焉耆等一些西域大国的国王,均授予“晋侍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等官职。
  晋承魏业,《晋书·地理志》称:“献帝时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也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足见西晋在河西走廊和西域所统有的疆域与曹魏时相同,龟兹自也仍在西晋所统疆域之内。唯所称统郡八,县四六,只是指设有郡县的河西走廊地区为主,未设郡县而由戊己校尉统治的西域地区并未包括在八郡之内。
  西晋时的西域地区在戊己校尉、西域长史的治理下,保卫着西域各族人民的生命和生产活动,英勇地抗击着入侵的各部奴主贵,咸宁元年(275年)六月“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破之,斩其渠帅”①。由此可见,当鲜卑奴主贵族侵扰西域人民时,驻在西域的戊己校尉尽到了史书所说“护西域”的责任,当时的积极经营西域实情,近代于西域考古上更发掘到很多遗物,英国斯坦因在掘得的大量西晋古文物面前也不能不承认西域为西晋的疆土。
  他说:“我所希望的不可动摇的年代,证据仍是一小片木简,上书中国字一行..我所得到的这一类木简约有40片以上,这些文书出于官方之手..大部分所记都是关于逮捕某人或许某人通过的中国当局的命令之类。提到的塔里木盆地以及中国的古代地方,都很富于历史的趣味。..首先发现一片木简中确确实实地记有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的年号。史书上明载晋武帝时中国始重行经营西域,终武帝之世(265~289年)声威不坠。武帝以后,遗址还有居人,历很多年岁。”②这段中所说“史书上明载晋武帝时中国始重行经营西域”,是斯坦因弄错了西域历史,我在上面已多方证明我国史书上记载的是汉魏以来一直在保卫着西域,并不是在晋武帝时重新经营西域。
  当时西晋为了维护以龟兹为主的塔里木盆地的统治,特在罗布泊西北的楼兰地区实行屯田,由于在塔里木盆地周围游牧的各族奴主贵族时刻垂涎着富饶壮丽的绿洲,西晋只好以屯田的办法,时刻戒备着他们的侵扰以保卫西域人民。他们所以要不断侵扰,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游牧的畜牧部落中..一定的集体,在其他生产的自然条件——土地(如果我们立即转入定居的民族)当做自己的来对待时,会碰到的唯一的障碍,这便是那早已把这些条件当做自己的无机体的其他的集体。因此战争便成为每一个这种自然形成的集体的最原始劳动形式之一,既用以保护财产,又用以获得财产。”③正因为游牧贵族是以战争作为保护财产和获得财产的劳动形式之一,所以他们频繁侵扰塔里木盆地,因此没有较多的兵力就不能抗击,是以在罗布泊地区设有庞大军营,还有伤兵医院,更有许多仓库,兵士所领军饷是粟米。另还设有邮政局及客栈等,因此在这里也必然有很大的统治机构和军事指挥部,所得文书描绘出了轮廓:
  “文件谈到延迟的纳税人及其惩罚,谈到邮差,谈到带领扈从出巡的高级官吏,谈到作乱的游牧民族,谈到带有护卫和壮美的西藏驴运丝旅行队,谈到骑兵和荷枪的兵士、射手、战车、驻防的用具、辎重队、各式兵器和最高的军令。也提到一位将官,一位司令兵,军车长,辎重队长,军医以及别种等级的军官。因着楼兰地位上的冲要,所以驻有强大的卫戍队。就是文官也不在少数;文书上提到一位大臣,一位书记长、一位书记官、一位民政长、河工监督、农事主管者、邮务长及其四名属下,一整批仓库官吏、高级管理员等人。也谈到了法规、刑律、税律、民籍法、军役、护照、交换贸易用‘帛’支付款价,虽则当时已有了条理井然的币制——以及许多别的事件。”①
  有着这样严密庞大的统治机构,有着这样多军事指挥人员在指挥抗击入侵的游牧军事贵族,怎么会不使恭拉底教授惊奇地说:“在纪元后三百年的当时楼兰就已经有了这样精细而正确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则它必是经过很长的历史和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的进化。”②正是有这样严密而庞大的军政机构在继续统治着西域,所以龟兹王白山及其所属人民在西晋时仍一直沐浴着中华文化的熏陶,推进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龟兹,焉耆国遣子入侍。”③晋武帝太康七年(公元286年)十月:“焉耆、龟兹国遣子入侍。”④西晋末年,河西凉州由张轨建立了前凉小王朝,西晋于公元316年灭亡后,
  由司马睿建立的东晋,迁往江南,距西域路遥难及,因而西域各国就把前凉作为联系对象。前凉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即于公元327年在高昌推行郡县制,并派其长子大怀为使持节镇西将军,统管西域事务。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