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汉初期,西域匈奴势力的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70
颗粒名称: 一、东汉初期,西域匈奴势力的活动
分类号: D691.21
页数: 1
页码: 0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汉初期,西域匈奴势力的活动情况。
关键词: 龟兹 东汉 西域

内容

西汉末年,由于王莽篡位,“贬易侯王”,遭到西域各族人民反对,于是匈奴势力又乘机在西域各地蠢动,重新奴役各族人民,继续“敛税重刻”,使得“诸国不堪命”。东汉光武帝登位后不久,西域各国就纷纷派使者至京城洛阳汉廷。如《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称: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冬:“善王、车师王等十六国等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他们恳切要求汉朝统治西域,以解倒悬之命。唯光武帝以天下初定,国力未充为辞,没有立刻派出都护,于是西域各国只好暂时呻吟于铁蹄之下。到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明帝遂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断绝65年的西域通道重新打通,于阗诸国都纷纷遣子入侍,遂于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再次派出都护及戊己校尉。
  后汉首任派往西域的都护陈睦,其都护府治仍在乌垒城,因为当时匈奴在天山南北仍有一定的势力,特别是焉耆、龟兹地区更为匈奴势力所控制。因而在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病危,国内政局动荡,西域的匈奴分裂势力也随之猖獗,即于6月间攻杀了西域都护陈睦,并全歼其部众;而北匈奴及受其支配的车师后王还同时进攻戊己校尉耿恭于疏勒城,焉耆、龟兹联合起来进行东西夹攻,才能迅速攻破都护和都护府。
  从这个史实看,不仅当时北匈奴的势力还相当强大,同时匈奴在天山中也有一定的势力,因而他们还控制着焉耆盆地及以龟兹为中心的塔里木盆地北道各绿洲。是以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