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龟兹白氏王族的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5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龟兹白氏王族的兴起
分类号: K294.5-53
页数: 3
页码: 029-0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白氏王族的兴起,纷乱的灾难年代里,严重破坏了龟兹的社会经济,也妨碍了龟兹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直到公元91年白霸登位,社会稳定,丝绸之路畅通,西域各族各地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白霸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进了龟兹的政治和经济。
关键词: 龟兹 白氏王族 兴起

内容

从公元46年起,由于东汉初建,难于顾及西域,于是匈奴残余势力乘机进行分裂活动,并进占龟兹为根据地,把龟兹王族绑在战车上,四处扩张,直到公元91年白霸登位止,共经历45年的战争岁月。在这段纷乱的灾难年代里,严重破坏了龟兹的社会经济,也妨碍了龟兹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
  公元91年,白霸在东汉政府的扶持下登上龟兹王位后,首要任务是稳定社会,大力发展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因而他于公元94年带领龟兹军队和班超一起剿灭了依恃匈奴势力,负隅顽抗的焉耆国,清除了睡在卧榻之旁的不稳定因素。,
  新任都护班超把西域都护府搬往龟兹后,他坐镇它乾城,根据西域各族各城邦的具体情况,实行“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①的政策,团结了天山南北大多数人民,各城邦和牧区人民都相安无事,社会稳定,丝绸之路畅通,西域各族各地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白霸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进了龟兹的政治和经济。
  白霸曾为汉朝侍子,长期居于京师洛阳,不仅熟悉中原的制度和文化,并且热爱汉族的礼乐制度。为此,他登位后首先改革了龟兹的政治,密切了与东汉政府的关系,并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一方面疏通丝绸道,繁荣东西方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同时重视发展龟兹地区农业、畜牧业、园艺业、手工业,用以丰富本地市场,满足外商需求。另外还注意吸收汉文化和其他国外文化,给龟兹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以提高本地人民的素质。所以在白霸统治龟兹的十多年时间里,不仅医治了几十年动乱的创伤,并且稳定了社会,发展了经济文化,提高了龟兹在西域的地位。
  不过龟兹是匈奴分裂势力长期盘踞的根据地,所以白霸登位后,一部分亲匈贵族仍然潜藏于龟兹社会内,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兴风作浪。当班超于公元102年因年老体弱,奉诏调回关中,由任尚接替班超为西域都护。因任尚性情暴戾,不注意民族关系,一意孤行,引起西域各族人民的不满,于是匈奴残余势力,复积极煽动各地人民反汉,并于公元106年围困任尚于疏勒。汉廷即撤换任尚,另派骑都尉段禧为西域都护,西域长史赵博为骑都尉,居它乾城,该城不仅小,且处平原,无险可守,一旦有事,难于自固。西域副校尉梁懂即向白霸说明情由,要求西域都护府也迁往龟兹王都——延城内,“共保其城,白霸许之”①。可是一部分有亲匈奴思想的贵族却坚决反对,一再向白霸谏阻此事。白霸从维护统一出发,坚决反对了那些亲匈贵族的阻挠,并顶住了一切压力,让西域都护府机构及其军队八九千人全部迁驻王都延城内。这时潜伏在龟兹境内的亲匈贵族,立刻纠集残众,竖起叛汉及反白霸的旗号,并嗾使温宿、姑墨亲匈贵族,集数万兵围困龟兹王城。梁懂等率兵出战,大败叛军,并乘胜追击,“凡斩首万余级,获生口数千人,骆驼畜产数万头,龟兹乃定”②。
  唯于永初元年(公元107年)随着河西羌人大起义的烽火,西域匈奴残余势力又乘机煽风点火,社会动荡,道路阻隔,檄书不通,东汉政府决定撤回西域都护,并“遣骑都尉王弘发关中兵迎懂、禧、博及伊吾卢、柳中屯田吏士”③。于是匈奴残余势力复炽,龟兹境内亲匈势力复占上风,而白霸执政后,一贯拥护东汉政府,铮铮铁骨,从未向亲匈势力屈服,不失为维护统一的英雄楷模,必然成为亲匈分裂分子的眼中钉。因而亲匈势力抬头后,在匈奴的支持下,龟兹亲匈贵族即罢废白霸,改立亲匈的白英为龟兹王。
  白英为亲匈派龟兹贵族拥立为王后,自然要为匈奴贵族效力。而在河西羌汉人民大起义时,匈奴再度入侵西域的目的,就是想利用西域的人力、物力,联合羌人进攻东汉。因而留存西域的匈奴,胁迫龟兹、疏勒诸城邦抽调军队,随其搞分裂。“先是羌虏及疏勒、龟兹,数攻钞张掖、酒泉、云中诸郡,百姓屡被其害”④。东汉元初六年(公元119年)虽遣索班率千人屯田伊吾,不久又被北匈奴攻没索班,于是“北虏连与车师入寇河西,朝廷不能禁,议者因欲闭玉门、阳关,以绝其患”⑤。为此,河西四郡,城门昼闭。东汉政府于忍无可忍下,决意于公元123年派班勇为西域长史,带兵五百,出屯柳中。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正月,班勇至楼兰,降伏鄯善,时龟兹王白英,尚摇摆未定,班勇即遣使“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⑥。班勇即发龟兹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廷,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收降前部五千余人。此后数年中,不断降服了车师六国,并肃清了匈奴势力。这时只有焉耆王元孟继续顽抗未降。于是班勇即于顺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上书请求攻打焉耆贵族,即发龟兹诸地兵四万,配合敦煌太守张朗河西郡兵三千人降伏焉耆。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疏勒发生动乱,龟兹又出动大军与焉耆、车师前后部合兵三万余人,在西域长史长晏、戊己司马曹宽统率下,配合凉州刺史孟佗兵500人讨伐疏勒。可知白英投降班勇后,直至东汊末年,白氏王族一直听命于东汉王朝,并经常遣使中原,表达渴望统一的愿望。如: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文帝践祚,龟兹遣侍子来朝,帝嘉其远至,褒赏甚厚。
  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二月,龟兹王遣使奉献,西域通,置戊己校尉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