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40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一般所说狭义的龟兹,是专指包括今库车、沙雅、新和三县范围的古龟兹绿洲和拜城盆地。但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间龟兹的势力范围却包括今塔里木盆地北道各县,即除龟兹直辖的上述四县外,还包括今阿克苏市、乌什、柯坪、阿瓦提、温宿、巴楚、轮台各县及库尔勒市、尉犁县西部;其势力鼎盛时更还常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达于田、和田、莎车、喀什一带。在这一千多年时间内,龟兹在西域处于举足轻重地位。可知龟兹在古代西域史上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对世界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一千多年时间中曾是西域绿洲经济、文化的主要代表。
  龟兹在西域古代史上所以能产生比较发达的经济和光彩夺目的文化,是与汉唐时代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通向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分不开的。中国汉唐时代雄厚的经济实力,推动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龟兹正位于丝绸之路的枢纽地段,从而以龟兹人民的勤劳、智慧创造性融合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龟兹文明。
  在这部书中首先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作出的贡献,特别指出龟兹地区至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居住。此后不断融入其他部族人,如月氏、乌孙、匈奴、高车、突厥、回鹘等,形成历史上的龟兹月氏、龟兹乌孙、龟兹匈奴、龟兹高车、龟兹突厥、龟兹回鹘,从而发展了龟兹的历史与文化。本书运用大量的出土文物、岩画和各种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了龟兹地区自原始社会直至封建社会悠久的辉煌历史,填补了原有史料的一些空白。
  龟兹地区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和中国中原的历史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公元前60年在龟兹境内的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起,在近千年时间中,龟兹地区一直成为中国统治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此在本书中系统叙述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龟兹的政治机构、军事设施,重要军政人物,以及在此期间中原经济、文化对龟兹地区的深刻影响。特别重要的是,在西域归入中国版图的长时间内,龟兹地区一直处在相对的稳定时期,经济文化呈现上升态势。龟兹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促进了西域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西域人民与中原各族人民,特别是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共同谱写了许多维护统一、保卫疆土、生死与共的历史篇章。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指出,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本来这是高僧玄奘经历西域、南亚地区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但是从近代直至当代,国内外有些学者却说“龟兹本国固无文化”,只是“印度文化的绪余”①。为此,作者在本书中对龟兹文化不仅大量引用了国内外原有的文献记载,而且利用了龟兹佛教壁画的形象资料,对龟兹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雕塑、服饰等都做了系统的考述,以丰富的龟兹壁画艺术说明龟兹音乐的乐器、乐理、舞蹈均不亚于印度。佛教虽然传自印度,但传入龟兹后,经过与龟兹社会历史的结合,已成为龟兹化的佛教,因而龟兹佛教石窟中所绘的人体艺术、生殖崇拜、菱格画、动植物画等主要来之于龟兹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源于印度、波斯或希腊。尽管印度、犍陀罗、波斯、希腊的文化艺术对龟兹石窟壁画有所影响,但这种影响,也都被龟兹人民融入龟兹固有的文化艺术中。
  作者十多年来在天山南北发现了史前时期的大量裸体艺术岩画,考其产生的时间都比印度、希腊早。可以这样说,如果不研究新疆各地的岩画,也就无法对龟兹石窟的佛教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著名学者周菁葆、冯斐先生把人体艺术来源于印度、希腊等的说法称之为“天方夜谭”。②法国东方学家里尼·格鲁安特也赞扬说:“如果说键陀罗艺术是艺术殿堂的前廊,那么龟兹艺术就是艺术殿堂的正殿了。”③实际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内的多棱瑰宝的龟兹文化是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古典主义为一体的不朽杰作。
  龟兹石窟的佛教艺术是龟兹人民的天才创造,是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是人类不朽的财富。这不仅是龟兹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骄傲。
  ①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258页,三联书店,1979。
  ②冯斐编:《龟兹佛窟人体艺术》。
  ③《印度文明》,59页,1965年汉文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