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刻画面介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14
颗粒名称: 一、岩刻画面介绍
分类号: K879.41
页数: 10
页码: 285-2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呼图壁县岩画的具体位置及Ⅰ至Ⅸ组的岩画具体介绍。
关键词: 岩刻 画面 介绍

内容

岩画的具体位置,在呼图壁县西南的天山腹地,距县城约75公里,东经86°19′20″,北纬43°51″处。当地人们俗称这里为“康家石门子”。据说在清朝末年,这里是禽兽出没、人迹罕至之地。后有一康姓农民,避祸入山,在这里居住、垦殖。由于附近山势陡兀,石壁豁开为阙,故有“康家石门子”之称。我们从石刻岩壁下观察附近形势,康老二沟居岩壁之东、涝坝湾子沟流贯其南。石刻岩画所在峭壁,正当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侧,形势确实不同于一般(图128)。
  岩画所在峭壁,系侏罗纪顶部喀拉扎组沙砾岩中的一块较大透镜体,岩面平整。整个画面展布东西长约14米,上下高约9米,面积达120多平方米。在这片岩壁上,满布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而最主要刻像,则集中在约60平方米的范围内。最下层的刻像,距目前地面已有2.5米以上,而最上部的刻像,则距地面高达10米。人物形象大者高于真人,小者仅10~20厘米。人像有男有女,或站或卧,或衣或裸。其中不少男性形象,生殖器官刻画得十分突出,甚至表现了交媾的动作。其下,则是群列的小人,十分明白地显示了祈求生殖、繁育人口的要求,揭示了这片岩画的主题(图130)。
  在具体介绍岩画的内容之前,还需要说明一点。如此巨大的画面,众多的人物形象,自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经仔细观察后发现,人物形象有不少互相叠压,即在早期刻像的基础上,稍予处理,又重新刻凿。这种现象说明,这处岩画,地位不同于一般。它的创作,经历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根据这一线索分析、认识画面,似乎也可以从岩画的内容本身,探寻到时代早晚的发展轨迹。
  为叙述方便,我们根据画面的位置,暂且分为9组。现分别进行介绍:
  Ⅰ组
  居岩壁最上方。是一列裸体女性舞蹈图像和一个斜卧的男性形象,共刻画10个人物形象。其中女性9人由右向左,逐渐缩小。每3人之间,有一组对马图形。男性形象居左端,作斜卧姿势,面对女像(图129)。
  这组群像不仅位置高,而且形体大,特征鲜明。最右侧的女性最高,达2.04米。女性均头戴高帽,帽上一般饰翎羽两支,斜向左右。唯画面最右侧女性的帽饰为一直立杆状物,有别于其他女性。脸庞均偏长,眉弓发达,大眼高鼻小嘴唇,显示出女性秀美的形象特征,颈脖细长、胸部宽大、细腰、臀部肥硕、两腿修长,小腿微弯曲。右臂平举,右肘上曲,五指伸张。左臂平伸,左肘下垂,五指亦张开。从人物的神态看,应是表现舞蹈的姿势。从人物双脚的方向看,她们都面向“双马”图形。
  斜卧的男性形象,裸体,通体涂朱。面部轮廓比较粗犷,下颏较窄,大嘴,有胡。胸和臀部都不若女性那样肥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别刻画了勃起的生殖器,且指向女性方向。在阴茎的根部,还着意表现了睾丸。
  两组对马图案,一组位于右起的第三、四人之间。对马的头,前腿和后腿,彼此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马长头长颈,身体细瘦。尾垂于下,通体涂朱。另一组对马,位于右起第六、七人之间。形体特征基本同前,只是突出刻画了雄性的生殖器官,彼此相接。未涂颜色。
  在这一组主体人物的下面和旁侧,还可以隐约看到一些已经漫漶不清的人物轮廓。如在右起第六人的右腿旁侧,即可以见到一个还比较清晰的人头及又一双人腿,两手、上身的刻线虽已相当模糊,但仍依稀可辨。这一实例表明,这组巨型女像,还不是这处岩画的最早作品。在此之前,还有过时代更早的人物形象。
  Ⅱ组
  位于Ⅰ组的左下方。最突出的是一个高大如同真人的双头同体形象。高1.70米,在双头同体人像的周围,有一些裸体男性形象(图131)。
  在Ⅱ组图像中,应当强调说明的有几点:
  (1)双头同体人像,均戴冠,翎毛飞扬,长脸、高鼻大眼,颈脖细长。唯右侧头像颈后见一弧带,或许为女性装饰物的象征?这应该是表示男女交合的图像。在双头人像的腰部右侧,还可以看到两条腿,和一勃起的男性生殖器,而其身体上部已叠压在双头同体人身下。这又一次说明,此处岩壁上曾多次进行刻凿。这一双头同体人像,实际表示着两性同体的内涵。它不仅形体高大,而且处于岩刻的显著地位,揭示了生殖崇拜的主题思想。(2)在双头同体人像的上部、左右,是一群形体稍小而性征鲜明的男性形象。这些形象,头部与女性无大差异,只是高帽上不著翎羽。臀部明显不同于女性,小而偏圆。两腿曲向一边。性器官均勃起,而且作了明显的艺术夸张。双腿,显得特别细瘦。根据脚趾的方向,所有男性都背向双头同体人。(3)在双头同体人右侧男性像的胸部,刻画着一个头像。头像同样戴帽,只是不见翎毛。其大小、几与形体完整者相等。这可能反映着“胚中预存论”的观念(一种由男性因子决定生殖的生育观念)。(4)在双头同体人的上左侧,有一稍高的人像。头戴翎毛高帽,高鼻大眼,宽胸细腰肥臂,双腿曲线明显,有女性特征,但在腿跟部位,却又明显刻画了一个男性生殖器。臀部之下,似有另一生殖器图形。整个图像,叠压、先后刻凿的痕迹不止一见。
  Ⅲ组
  居Ⅱ组左侧,立虎图像的右上方。一躺卧、屈腿、交媾中的女性图像周围环绕着四五个裸体男性。女性身长36厘米,呈仰卧形。她双腿张开,右手上举,左手下垂向阴部。为强调其女性特征,用浮雕手法表现了隆起的乳房,这为其他所有女性刻像所不见。在其右侧,是身形魁梧,高大远过于卧女的男性形象,身高110.5厘米。他头戴高帽,帽上有翎毛,胸腹宽大,臀部小,双腿左曲,生殖器勃起指向仰卧女性的阴部,组成明白无误的交媾动作。对这组交媾画面,值得注意的有下列细节:(1)在这一进行交媾的男子的腹部,也有一个人头。头形大小有如成人,一样戴帽、着翎,且颌下显须,标明其男性身份。(2)在这一高大男性的胸旁,仰卧女性的腿下,可以见到一个形体很小的小人,同样勃起生殖器,显示了男性的形体特征。从小人所处的位置,他与交媾中男女的关系、身形比例,不能不使人联想:岩画刻凿者,似乎在表示因着这一男女的交媾,尤其是胸腔中孕含着子嗣的男子的决定性作用,终于产出了一个新的男性小生命。(3)这一交媾中的男子,主要的左右两手一如常人,上举下垂,腕部饰带飘扬,并无特殊之处。但在腋下,却还有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物的两只胳膊一样的肢体,斜伸向左右,显示了他不同凡俗的个性。
  交媾男子的右侧,为又一男像。他生殖器同样勃起,胸腔中也隐约可见一人头像,只是刻痕漫漶,不够清晰。可注意者,是这一人物的右臂,没有如一般人那样上举,而是手臂平伸,手指直向躺卧女性的阴部。这一构图变化,意在指引人们注意上述性媾动作及其效果,还是另有寓意,是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
  在卧女头侧,为另一裸体男体。男根显露,推举至卧女帽上。在其头后刻有一兽。男子应有的帽翎与立兽腹、臀、后腿部分相重叠。此外,在这一男子的身后、臀下,卧女的身下,都还可以见到一些人物刻像,但刻痕、线条不如前述人物那么清楚、明显(图132)。
  Ⅳ组
  居Ⅲ组之左方。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两只雄虎,一大一小,头均向左方。通体刻画条斑纹,而头、面部特征却故意略去,勃起的虎鞭,下垂的睾丸,非常明显。虎尾下垂,而尾端上卷。在大虎的上下,隐约可见三张满弓,搭箭待发。在弓箭的后面,是伏在地上、形象模糊的猎手。
  在立虎上部,为又一性媾图像。画面左上方,为一猴面人,高1.02米,此人大耳短额,圆眼,宽鼻,面部近似三角形。无帽,头上有两支直立短角。长颈,颈胸部位,有朱红色颈饰。身体稍长。臀部不大,臀下垂一男性生殖器图像。右臂平伸,肘上举,肘下也垂一男性生殖器。左臂平伸,肘下垂,五指均伸张。左右腕部均着意刻画了腕饰。两腿微曲。勃起的生殖器,挺向一个双腿曲分、左右张开的女性阴部。女性面部特征未作刻画,身躯细小,通高48厘米。在这组交媾图像中,有几处不应忽略的细节:强调男性高大伟岸,女性柔弱细小;男子面形刻画清楚,而女性面部不作刻画。另外,交媾中的男子,腕部配饰带状物,而这类带状腕饰,似乎只见于正进行交媾中的男性,其他男性均不见。这种民俗,当然蕴含有深一层的思想。
  猴面人右侧,除一孤立、漫漶不清的头像外,还可以辨析出另一组人物图形,似也显示着交媾动作。女性深目、大鼻、阔嘴,面形稍显
  粗犷。头戴圆帽,不著翎毛。宽胸细腰。双腿挺立,脚面向右。右侧则为一曲腿相向的男子,勃起的男根正斜下指向女性下腹,寓意为
  交媾,不言自明(图133)。
  在Ⅳ组画面之下,从目前仍明显可见的小凿点及隐隐约约的图像看,当年也肯定有过人像刻画,只是由于岩面剥蚀,图像消失。在整个岩壁的左端,目前仍为浓厚的赭黄色岩浆覆盖,但缘边尚可看到一些凿点、刻线,可能也曾有过岩刻画面。
  Ⅴ组
  居双头同体人的右下方,直到一条天然的断裂岩隙。这组画面中,包括了明显隐喻性媾动作的男女及一群欢跳的小人。其右侧,为两男一女显示的交媾动作。此外还有一些显示阳具的男子形象。
  在两性同体人右方,有一站立的男子,身高71厘米。头戴帽,无翎毛。头型略近卵圆,浓眉大眼,大嘴高鼻,显示出男性的气势和力量。这一面型特点,与其他基本属长方形面相的男性形成鲜明对比。他两腿并立,上身略近梯形。右臂平伸后上举,五指伸张。左臂下垂,左手扶持勃起的生殖器。生殖器造型特别夸张,长达42厘米。睾丸下垂。生殖器指向对面一亭亭玉立的女性。女像高80厘米。高帽着翎,形体俏丽。全身涂朱。两手上下翻腾,小腿轻轻蹬踏,姿势轻松而舒缓。其下方有两排小人,上排34人,下排21人,作热烈而整齐的舞蹈姿势,上身前倾,极度躬腰屈腿,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古代先民祈求人口繁殖,多生多育,实现人口繁荣以后的巨大愉悦,灼然可见。舞蹈小人从右向左逐渐趋矮,最高为18厘米,最矮的13厘米。
  小人群像东端,被形如女性,但具有男根的人物覆压。人像面形卵圆,高帽着翎。宽胸细腰,臀肥腿长。根据岩画人物造型通例,它明显是女性形象。但胯部勃起的男根,也明确无疑。这一人像的对面,为一面容粗犷、浓眉、大眼、高鼻的男子,同样勃起生殖器。尤其使人费解的是,这两个男性生殖器,竟共同指向一女性的阴部。她两腿左右曲分,明显隐喻两男一女的交媾。女性形体很小,容易被人忽略。前述勃起男根的人物,具有女性形体特点,也启发人们考虑“男根”是后期岩画创作者在前期人物身上增刻而成。据此,认为是一组后期完成的画面。这种有悖情理的关于两性交媾的描述,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历史实际,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在这两组性媾图像的右上方,还可见到另一些裸体男性形象。
  足以显示这区岩画完成于不同时期,现存画面下还曾有过早期刻画的实例,是在涂红女性的身下,还依稀可以辨析一具躺卧着的男性人体。他上身肋骨清晰可数,下肢的特点及刻画手法,与其他男性人物下肢特点及刻画手法一致。男体身下,似为一巨兽的脊背。更下,为一躯形体特征刻画得相当准确的小羊(图134)。
  Ⅵ组
  位于Ⅴ组的右侧,Ⅰ组的下方,岩壁的一条天然裂缝,成了它与Ⅴ组的自然分界。
  这组画面的一些人物形象,由于数千年风雨的侵蚀,已不十分清晰。因此,对它们的内容,我们还未能完全辨析得清楚。
  画面的中心部位,直立着一长裙女性,身高1.05米,全身涂红。人物面庞近圆,尖高帽,帽上无翎饰。宽胸细腰,明显地表现了女性的形体特征。左肩上部有两根曲扬向上的飘带。两臂平伸。两肘上举,两腿直立,左向。颈下胸前,见矩形饰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长裙下摆的左右角,都可见棍球状的男根。或上翘,或下垂,发人联想。
  在整个画画中,这是唯一穿着衣服的人物。在她的上下左右,几乎都是裸体,显露男根的男性形象。
  自着裙女像向左,直至岩壁裂缝处,可以见出6个完整的人物刻像及一些人头,身体则已隐没在晚期刻像下。6个完整的人物,一为女性,五个是显示勃起男根的男子,大都均朝向着裙女性。臀下或肘下,也都有棍球状的男性生殖器。其中最右边的男子,位于靠近岩壁裂缝处,他的形象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头戴尖角高帽,无翎。二是面形颧骨甚高,与其他长脸型的男像不同。这群男子,均两手上下摆动,身体躬曲,作欢舞之状。
  在着裙女像的左侧,有一戴角状帽的人物,面形半露,而身体却被两个叠置一起的人头所覆盖。其右方,为一带角状帽、面圆,两手上举的人物形象,只存上身,下体不存。再往右,刻画了两个作彼此搂抱的男子形象,他们都戴角状帽,圆形面庞,颧骨甚高,彼此大腿相向,男根粗大,勃起,而且臀后也都垂挂着棍球形的生殖器。在他们之间,刻画了两个人头。左侧男子臀下,为又一男子形象。在着裙女像的右上,有两个横卧的人物,身体修长,体态秀美。居上者长96.5厘米,在下者下肢漫漶,残长约86厘米,头微微侧向女性。左臂平伸后上举,右手下曲向腰际,这组卧像,与两性同体人的刻像,应是相类相通,但更为清楚地表明了男女祖先在氏族和部落人口繁衍中的作用。在着裙女性头上稍偏左,是一对形体稍小的男性刻像,均作舞蹈姿势。男根勃起,臀下垂又一生殖器。从脚的方向看,均面向左。在这组画面中,屡现成对男性,是应予注意的现象。
  互相搂抱的男性向右,可以见到比较清楚的人头六七,但躯体不清。
  人头向右,可以见出一躯挺立的女像,平伸的臂上见人头。女像向右,又是几个互相叠置的人头。人头更右,为一躯女性像及两个勃起男根,颧骨显高的男性。画面至此,岩壁上有一条天然裂隙。
  这组相当宏大的画面中,除上述这些依稀可以辨晰的图像外,在浓重的污渍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躯体轮廓的残部、小羊等,但终因漫漶过甚,岩面剥蚀较重,目前还难于完全准确地进一步描述、介绍(图135)。
  Ⅶ组
  居Ⅵ组下方稍偏右。
  画面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与Ⅴ组画面中曾经说明的舞蹈小人近似。主体是一列作整齐舞蹈动作的小人,排成一行,清晰可数者计31人,躬腰屈腿,动作整齐划一,俨然为一幅集体舞的速写。而在这列舞蹈小人的左右两端,则是两个形体较大的男性,都清楚地显示了阳具,右向勃起。在这列舞蹈形象的左、右、上部,还隐约可以看到七八个头像,个别躯体的部分线条还依稀可见。从形体特征看,主要也是男性。
  Ⅷ组
  位于第Ⅶ组画面的右方。东西延展约10米,上下高近3米,刻画人物约四五十人。但遗憾的是,这部分岩画,由于流水下泄,相当画面被赭红色的水渍所覆盖。
  画面中心部位,可以见到一个身姿造型相当标准的女性形象,她身形最为高大。高帽尖翎,大眼高鼻,宽胸细腰,两腿修长。右臂平伸后上举,左臂平伸后下垂。其上下左右,有五个伫立女性,面型、身姿相同。只是左侧女性手臂动作与一般女性迥异:左臂平伸上举,右手叉腰,女性之中周围有一些男性像,显示着勃起的男根,面形也稍为粗犷。但相当部分图像已印迹模糊,形体轮廓不是十分明确(图136)。
  在上述叉腰女性左侧稍偏上,仔细观察,可以见出一列小人。从残留凿点较重的头、身部位统计,可以看出有10人左右。他们同样成一列展开,作舞蹈状。而从整个岩壁观察,他们与Ⅶ组岩画中的舞蹈小人,实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当年完全可能是与Ⅶ组舞蹈小人相连续的一个画面。只是因为其间为后期岩画覆盖,加上岩面凹凸不平、侵蚀严重,故被分隔成两区,加之小人形体很小(身高约10厘米),如不仔细观察,就很难发现。
  自这部分岩画向右,当年肯定也曾存在相当数量的岩画,但因泥浆覆盖,岩面受到严重侵蚀,其准确形象目前已难以辨认。在一些刻痕较深、形象约略可见处,可以捕捉到一些两性同体人像,双腿曲分显露阴部的横卧女像及正对阴部的粗大男根,表现了性媾的画面,以及具有典型特征的裸体男女像,构图生动的小羊等。但大部分图像都已被水渍所覆盖,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强烈的悬念。可以预期,在清除了水渍,加固岩面以后,当还会有新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Ⅸ组
  居Ⅶ组之左,Ⅵ之下。在整个岩画中,它是位置最下,最接近地表的一个画面。
  画面,是一个形体高大的男性。他头戴高帽,眼窝深陷。宽胸、细腰、肥臀、两腿修长。体形为典型女性。左手上举,右手下垂,也是一般女性常取的舞蹈造型。但腰际却右向伸出一特别长大的男性生殖器,生殖器所指的前方,是一片相当平整,未见任何刻画的空白岩壁。
  此外,在这区生殖崇拜岩画的左下方,以及所在岩壁的最西部,紧紧毗连泪泉处,还可以见到两区动物岩画,主体为大角羊、鹿、马。在坍塌在岩壁前的巨型块石上,也可以见到大角羊等动物岩刻形象。
  因与本文所论生殖崇拜岩画主题无关,似也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故这里不详细介绍。
  在大概介绍过岩刻画面的内容后,简单说一下这区岩画的雕刻技法。经仔细观察,并触摸刻痕,基本上弄清了它的刻凿过程。首先,根据设计布局,用凿点方法,凿刻、勾勒出人物的形体轮廓线。站在目前地面,远远观察人物的体形轮廓,似乎十分洗练,若一气呵成,但在高架上用手轻抚刻线,其深浅不一的凿点,却清楚可感。人物身体部分,同样是先经点凿,密布的凿点构成了人的形体,而后加磨。远看显得光滑,细辨却凿点痕迹犹存。人物面部的浅浮雕效果,也是采用这一手法取得的。只是眉弓和鼻部,保留了较多的岩体。面颊其他部分,则打磨较细,显得光洁。至于凿点工具,是否用了金属,目前还无法得出结论。在硬度不是很大的沙岩面上刻凿,使用金属工具自然比较便利,但用硬度较大的其他尖锐岩石,也未必不能完成。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