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巴里坤县出土遗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03
颗粒名称: 二、巴里坤县出土遗物
分类号: K876.41
页数: 1
页码: 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巴里坤县奎苏村南一处土墩遗址中,系挖土中所得一组铜器,包括铜斧、长铜刀、铜鐏及陶泥抹等文物的研究。
关键词: 巴里坤县 出土 遗物

内容

1978年夏,笔者在巴里坤考古调查中,曾采集到一组铜器,包括铜斧、长铜刀、铜鐏及陶泥抹等。文物出土于巴里坤县奎苏村南一处土墩遗址中,系挖土中所得。笔者到达巴里坤之日,正是文物出土不久之时,听到消息后,随即到了遗址现场。
  巴里坤县与哈密绿洲隔天山相对。这里水足草肥,夏日气候不热,冬日不冷,是新疆地区最好的牧业基地之一,全国知名的“伊吾军马场”,即设置在此。古代历史上,这里也一直是新疆古代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奎苏村,在巴里坤县城东约40多公里,南依天山北麓。文物出土于山脚一处圆丘形土墩中。土墩直径不到20米,高于地表1米多,中部下凹。这类圆丘形土墩,自伊吾军马场沿天山北麓,直至县城西六七公里之兰州湾子一带,络续均见分布。奎苏之土墩,当地老乡俗称之为“青疙瘩”、“白疙瘩”。曾随便挖掘,取其灰土作肥。据现场观察:土墩遗址内有大量烧灰,多大型磨石。有多量彩陶片、灰黑陶片、人骨、兽骨等。大型磨石长者七八十厘米至一米多、宽四五十厘米,中腰下凹达十多厘米,呈马鞍形,堪称巨形磨石。彩陶器多罐类,红衣黑彩。彩多三角纹、网纹。这类陶片,不少均已随作肥料之灰土撒播入地中。据在奎苏及石人子调查收获,上述奎苏遗址,与李遇春、吴震同志曾经报导的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土墩”遗址①,应为同一性质的遗存。
  我们采集的遗物有:
  (1)铜斧。长21厘米、宽4~4.6厘米,柄部圆孔,孔径3.7厘米,相当厚重,通体绿锈。其造型特点是:自柄端起,有棱脊三道,向刃部延展。刃部有砍痕。
  (2)鐏。高11厘米。纳柄部分为圆孔,径2.2厘米。中部有方孔,便于加铆。插地部分扁锥状,十分锐利,无使用痕迹。
  (3)小刀。已残,残长8.5厘米,宽2.8厘米。柄部有近三角形环孔,通体铜绿色。
  (4)陶泥抹。底面光滑,显黑色条纹。长22厘米、宽7厘米、厚1.6~2厘米。穹形环孔,长5厘米、高3厘米,正可供把手持握。
  对这一土墩遗迹的年代,我们曾取墩内碎木,送请国家文物局文保技术所碳14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结论是:距今2620±70年,即公元前670年前后。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巴里坤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