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密市郊出土遗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102
颗粒名称: 一、哈密市郊出土遗物
分类号: K876.41
页数: 2
页码: 251-2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2年5月,在哈密市南郊出土的文物考古研究。
关键词: 哈密市 出土 遗物

内容

在哈密市郊,发现了典型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刀一件,环首小铜刀、镞、砺石各一件等。
  1982年5月,哈密市南郊(距约三四公里),花园公社一大队二小队,维吾尔族农民托乎提·尼牙孜在菜园地内挖土时,于距地表深4米的地层下,发现了一组铜器,计鹿首铜刀一件、环首小铜刀一件、带銎叶形镞一件、小砺石一件等。铜器后为哈密市文管所乌斯满同志征集,保存于文管所内。
  1983年5月,我们到哈密地区考古调查,闻讯后曾至铜器出土现场。其地层情况是:耕土层下为黄土层,厚达2米,质细。2米以下,土色显青灰。据托乎提·尼牙孜介绍:与铜器、砺石一道,还出土了陶器。颜色红褐,似盆、钵类物,但被砸碎、丢弃。我们曾至当日丢弃陶片处搜寻,因时隔过久,未获结果。现将征集的遗物介绍如下:
  (1)鹿首铜刀。通长36厘米、柄长13.5厘米。柄端为鹿首。鹿首颜面较长,眼鼓突,耳直立,角后曲成环。柄首与刀背曲成一条谐和的弧线。最宽处在短刀中部,宽3.2厘米、背厚1.2厘米,刃部锐薄锋利。
  (2)环首小铜刀。通长14.5厘米、柄长6.5厘米,刃部最宽处1.3厘米。柄微曲,柄端有三角形环孔。背部弧曲、刃部微鼓凸,刃尖微翘,造型很有特色(图113,2)。
  (3)铜。叶形有孔。通长5.8厘米、翼宽1.6厘米、孔径0.8厘米(图113,1)。
  (4)砺石。硅质岩,浅灰色,扁平,略近矩形,端部穿孔,便于携带,通长11.5厘米。
  这是一组相当重要、值得注意的文物。其中的鹿首刀、环首刀,具典型的鄂尔多斯式铜刀风格。相类文物,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抄道沟及陕西绥德墕头村商代遗址中都曾经有过发现①。目前一些学者认为,兽首铜刀,流行时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②。这类兽首铜刀的出土地点,除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外,还见于河北、山西、陕西省北部地区。现在新疆东部地区见到了这类典型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就不仅大大扩充了我们对鄂尔多斯式兽首铜刀分布地域的概念,而且对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阶段新疆东部地区和祖国内地文化联系状况,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新资料。由于遗物埋藏在距地表4米的深土层下,其上是未经扰动的洪沉、风沉土堆积,后期扰动的可能性极小。进一步科学发掘,肯定会揭示出更为丰富的内容,深化我们对新疆考古文化的认识。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哈密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