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92
颗粒名称: 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
分类号: K28
页数: 11
页码: 206-2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20世纪中尼雅考古遗址及其上林林总总的文物,它们所揭示的精绝文明:它的兴起与沉落,黄河流域、希腊化中亚、古代伊朗、印度等古老文明在这里碰撞而呈现的火花,人类与环境的依存与发展
关键词: 尼雅 考古 文明

内容

随20世纪流入历史的太空,在20世纪中不时震响在人们耳边的尼雅考古,也渐趋沉寂。凝集在尼雅考古遗址及其上林林总总的文物,它们所揭示的精绝文明:它的兴起与沉落,黄河流域、希腊化中亚、古代伊朗、印度等古老文明在这里碰撞而呈现的火花,人类与环境的依存与发展……逐渐浮现在人们的脑际,引人思考,发人深省,令人关注。
  粗看,考古事业与现实社会生活距离颇远;实际,它却同样紧密地呼应着时代的脉搏,与现实世界的政治、经济生活密切关联。在这方面,尼雅考古,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一
  1901年,20世纪帷幕初揭,与英国在新疆地区的殖民扩张行径密切关联,英籍匈牙利学者斯坦因闯入了尼雅。1997年,20世纪大幕将落,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中日联合尼雅考古宣告结束。新疆尼雅考古,与20世纪共始终。这一过程中,中国、英国、印度、美国、日本,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学者,都曾列身在这一项考古工程之中,殚精竭虑,探索奥秘。因此,它又是20世纪中吸引过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考古工程。许多现象都值得深入思考。
  1901年,A.斯坦因在尼雅工作不到三周,因为他面对的是精绝废弃后未经任何扰动的故址,一如火山灰下的庞培,因而所获异常丰富。只佉卢文木简一项,即达700多件,木简上希腊风格维纳斯、宙斯像的封泥清楚可见。还有60多件汉文木简,及许多犍陀罗风格的木雕器物……这一发现在欧洲刊布后,立即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有关中亚古代文明研究的热潮。试想,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蛮荒地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在一区不大的古代废墟上,竟有那么多足以显示希腊化中亚文明浸染的文物,真犹如巨石入静池,激起不小波澜;因为他们那时对中国古代经营西域的历史知识近同于零,而对古希腊、罗马,了解又比较充分,于是,就如发现新大陆,惊呼可以由此掀开中亚历史文化研究新的篇章。自此而后,西方学者一批又一批竞相进入我国西部,在探险的旗帜下,展开了掠取文物热潮,一波一浪,方兴不衰。它们背后,虽有着在中亚研究中不能后人的心思,但带来的却是大规模有意无意的破坏。在我们祖国积贫积弱、无力维护主权的形势下,知识分子们眼看着国宝沦丧,只能扼腕叹息。这一系列活动,曾给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是现在已傲然挺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人,难以清楚品味,更不可能深刻体会的。
  1931年,A.斯坦因在三次中国西部掳获成功的基础上,应美国哈佛福格艺术博物馆之邀,第四次进入新疆,重点还是尼雅。计划要为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带回一些如大英博物馆入藏的那么珍贵的宝物”。这次A.斯坦因犯了大错。他完全无视已经觉醒了的中国知识界的抗争,最后终于不得不黯然被逐出境。历史文物,从人类文明史这一点说,它确实是全人类可以共同享有的遗产;但它在今天的世界,最终还是有祖国的文化瑰宝。打着世界共享的大旗,行掠取文物之实,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20世纪50年代以后,是中国文物考古学者进入尼雅,一步步深入认识尼雅的时期。1959年在尼雅得“司禾府印”,发掘东汉贵族墓,发现了“万世如意”锦袍,“君宜高官”铜镜、藤奁、贵霜风格的蜡染棉布,使尼雅遗址、文物上积淀的汉—晋王朝时期丝路交通、屯田生产、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景况,比较清楚地呈现在一千五六百年后人们的面前。20世纪90年代,持续9年的中日尼雅联合考古,对精绝王国居民的种族特征、民族民俗及经济生活状况,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这片古代绿洲上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生产,纺织、皮革、制陶、金属加工、木器制作等手工业状况,以及信仰佛教但又尊崇巫法的文化心态,他们与周邻世界的关联等,都有了比较准确的揭示。尤其是1995年发现并发掘了的精绝王陵寝,不仅显露了东汉时期精绝王国最高物质、精神文明的细况,也为经
  历一个世纪的尼雅考古暂时画上了句号。一百年来,中外学者几代人的努力,虽有诸多遗憾,但精绝王国的历史文化终得可能比较清晰地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二开拓一条路,就是建设起一座通向新世界的桥梁,可以带起一串新兴的城市,步入新的文明。精绝王国的升起与沦落,就与丝绸之路沙漠道南线的开拓、兴盛、衰落密切相关。地理形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这在交通不便的西域,表现得尤其明显。
  两汉时期的精绝王国所在的尼雅绿洲,南北长只有25公里,东西宽不过7公里,总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在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或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这区绿洲,无异于沧海一粟。如果没有西汉武帝刘彻决定通西域,张骞衔命西行到大宛,而且返程又力图避开匈奴的侦骑,选择沿昆仑山北麓沙漠小道东行,精绝这个沙漠深处的小小绿洲,它的历史发展轨迹,肯定会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也许,它迄今还只能是一个与尼雅河相伴相依的沙漠小村,就像今天与尼雅相去不远的卡巴克·阿斯卡尔,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对的世界只是河边的芦苇、红柳、胡杨,不多的羊只、牛群、骆驼,而难有可能走向沙漠以外的广阔世界。
  代表西汉王朝意志的刘彻,决策通西域,寻羽盟,反击匈奴。这远在万里外长安宫廷的决定,却立即使尼雅河畔的精绝改变了往昔的地位:它虽仍还是只有480户、3300多人口的沙漠小村,却成了汉王朝通向西部世界的重要站点。由昆仑山北麓东来西走,从且末到于阗,近七百公里的沙漠征途,中间主要站点之一就是精绝。旅人的水、粮、草秣补给;体力、精神疲惫后的休憩;漫漫沙漠行程中的向导,都必须仰求于它。于是,随“丝路”南道交通路线的开拓、发展,精绝成为人们关注的重镇。
  为了保证这条通向西部世界交通隘道的安全、顺畅,自西汉王朝开始,对精绝的建设,投入过很大的精力。这方面,文献少见记录,但一些考古文物,犹如点睛之笔,透显着历史的真实。
  一是实施和亲。1995年发掘的精绝王墓,覆盖在精绝王夫妇身上的锦被,上有“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汉隶文字。这种锦被自然不会是一般商品,而只能是实施和亲政策中的专用物。充任和亲主角的女子自然不一定是公主等王室贵胄,完全可能只是一般的宫廷女侍。两汉王朝时,嫁宫女为“楼兰王”的夫人就是一个实例。这对西域弹丸之地的小小城邦,是一种不平常的礼遇。它可以使精绝城邦上层统治者,感情上更加亲附汉王朝,对贯彻汉王朝意志,无疑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二是实施屯田。精绝屯田与精绝和亲一样,历史文献中未见文字记录。但这里出土的“司禾府印”,却可以为此提供直接的证明。“司禾”者,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屯田积谷,保证丝路交通给养,不给当地绿洲城邦增加税赋负担,而且屯田士卒也可助益于丝路交通保卫。这是西汉开拓丝路时实施的一大政策。可以想象,随屯田实践,黄河流域先进一程的耕作方法(如犁耕)、水利灌溉工艺等,也会来到精绝。这对精绝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自然大有裨益。
  三是推行汉文,实施汉文化教育。文字,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精绝自身没有文字。西汉王朝统治精绝后,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推行汉文。近年尼雅考古,发现了“苍黠篇”简文。残留文字有“奚谷阪险丘陵故旧长缓肆延涣……”
  A.斯坦因也曾在精绝王宫发现过精绝王室成员间应酬赠礼的汉文“木签”。有了文字及植基其上的文化交流,对汉王朝政令的贯彻,是重要的一环。“苍黠篇”残简在这里出土,说明汉王朝统治者深谙此道,曾派出教习首先对精绝王室及统治层人物进行过汉文字教育,而他们已可熟练使用汉文彼此沟通,说明这一政策曾取得相当成功。
  四是推行中原礼制、文化。精绝的简单木构建筑中出现了木斗,死者入殓用鸡鸣枕,面部覆盖锦质面衣,随殉用器(如楎椸)也男女分别,不相混淆,有着《仪礼》的精神。男女在身的锦袍,均作右衽。食具,使用了木筷等等。资料虽零散,但背后却都有着中原文化的影响。
  凡此等等,表明当年居于世界前列的黄河流域物质、精神文明,使处在沙漠深处的精绝,迅捷跃升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汉王朝在精绝实施这些政策,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汉王朝对西域大地实施并维持着有力的统治。在西汉灭亡、王莽亲政后一段时间,中原王朝对精绝还保持着强大的影响。A.斯坦因第四次到尼雅时所获26支汉文木简,不少就是新莽时期的简文。包括接待大宛、大月氏使者时的座次安排,也在对精绝的指示之中。
  东汉王朝,很长一个历史时段内,曾无力顾及西域,西域政局一度陷于十分混乱的境地,形成于阗、莎车、疏勒、龟兹、鄯善、焉耆等几个大的政权,分踞于塔里木盆地四周。精绝既居丝路南道冲要,又只是很小的城邦,自然无力量与势力强大的城邦相抗衡,在失掉汉王朝的荫蔽后,主要成为了鄯善(中心在罗布淖尔地区阿尔金山北麓若羌一带)统治下的一州。可能直到公元1世纪后期,班超赴西域,才重新确立起东汉王朝对精绝的统治权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影响到“丝路”交通,与“丝路”联系在一起的精绝,保持着既得的繁荣,与“丝路”共进。
  三
  在尼雅遗址,出土的最重要文物是佉卢文。A.斯坦因在新疆所获758件佉卢文书中,出自尼雅者就有703件。20世纪50年代后,新疆博物馆、和田文管所、新疆考古所等又先后在尼雅获得佉卢文书近200件。总观目前出于尼雅遗址的佉卢文书,已逾千件。在分析尼雅古代历史文明时,这是一组无法忽视的科学资料。
  佉卢文,曾是公元一二世纪兴起在帕米尔以西的贵霜王朝之主要文字工具。
  西汉时,精绝城邦曾接受、使用汉文,作为官方文字。东汉以后,又使用了佉卢文,与汉文并行,而且在官方文字工具中,具有了比汉文更重要的地位。这一文化现象后面的历史内涵,是国内外中亚研究界至今仍十分关注的问题。
  对佉卢文成为帕米尔高原以东、昆仑山北麓自和田至罗布淖尔地区古代城邦一度使用的文字工具,学术界提出过多种观点,但至今没有一个为大家都接受的结论。但种种观点之中,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这一文化现象与贵霜王朝存在关联。具体一点说,主要是两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贵霜王朝在公元2世纪时一度统治过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表现;另一些研究西域史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通检相关文献记录,说贵霜王朝一度统治过塔里木盆地,并没有根据。即使在新疆大量出土了与贵霜关系密切的佉卢文资料,也没有一件可以为此提供说明。既然如是,为什么古代和田、鄯善王国却又一度使用佉卢文作为官方文字工具呢?比较合理的分析是,公元2世纪末,贵霜王国曾遭遇外敌入侵,在尖锐、激烈的冲突中,王国趋于瓦解。这一变化过程中,可能有一支人数不少的难民避祸进入了新疆。毕竟,贵霜王朝的主体民族之一——大月氏人,他们的故土就曾在塔里木盆地。作为贵霜王国子民,他们文化素养比较高,进入新疆的人数大概也不少,到尼雅后,对精绝城邦居民的文化,包括文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尼雅,出土过不少犍陀罗风格的木雕柱、梁,雕花木椅,刀鞘形制、花纹也和贵霜出土物差不多一样。新疆博物馆1959年发现东汉贵族夫妇墓,其上覆盖的蜡染棉布,主要图案就是贵霜王国尊奉的“丰收女神像”,在贵霜钱币上就有她的图形。这些蛛丝马迹可以彼此呼应,说明着同一个文化现象:东汉以后,贵霜文化在精绝王国土地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这一时段中,自贵霜东入新疆直至河西走廊地区的流民,数量大概相当不少。在《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记录过一些事,如董卓的女婿牛辅身边就有月氏胡亲随五六人;蜀后主刘禅也曾调度“胡侯支付、康植二十余人”到诸葛亮军前效力。没有相当数量的月支(贵霜)流民,是不会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
  从佉卢文说到贵霜、月支,实际也是因“丝路”交通给精绝带来的重大影响。自公元前2世纪“丝路”凿通以后,大夏(贵霜、月支)就一直是出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后的重要一站,彼此联系频繁,来去人员很多。在尼雅出土的汉、晋汉文木简中,不少是通行凭证“过所”,其中相当部分持有者,就是月支人。贵霜国内有事,人民离散,帕米尔以东塔里木盆地,自然成了一个方便的去处。这也是认识当年“丝路”文明、精绝文明,不应轻忽的一个现象。
  四
  丝绸之路,顾名思义,当年在其上流动过的物资,主要会是丝绸。但是,经济、文化的流动,绝不会是单向的运动。从尼雅考古收获看,与丝绸伴行,从黄河流域进入西域走向西方的,还有铜镜、漆器;而自丝路东行的物资,可以见到的是毛毯、毛罽、棉布、玻璃、蜻蜓眼料珠。珊瑚、贝饰、珍珠这类海洋产品,究竟是来自亚洲东部的海域,还是波斯湾、印度洋,还有待细细分析方可作出结论。
  图89 绝东汉墓出土的印花棉布,“龙”“狮”“丰收女神”图案,别具特色自然,这些已见出土的实物,只会是丝路上流动物资的一部分,而不会是全部。从这里可以作出的结论是:因为丝绸之路,使原本十分闭塞的沙漠深处的尼雅绿洲,很快就与当时世界上居于前列的主要文明中心联系在了一起。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精绝王国的历史命运,也与“丝路”及东西方向的广大世界紧密相连,沉浮起落,息息相关,再也不是往日闭塞的荒村了。
  丝绸织物,尤其是其中的精品——锦缎,制作极费工时。产量低、运程远、风险大,因而这类丝织物价值昂贵,可以说是匹值万钱,其价如金。奠基在尼雅绿洲的精绝城邦,按一般的商业交换原则,实在是没有能力消费这类高级丝织品的;但作为“丝路”上的重要中转站,对汉王朝忠顺的城邦领袖们,却没有少享受这些豪华织物的风采。
  1959年,新疆博物馆考古队的东汉精绝贵族夫妇墓,男主人身上的“万世如意”锦袍、绮衣,女主人的丝绸衣裙,“君宜高官”铜镜、藤质奁盒等,曾经使当年的学术界为之十分兴奋,使相关丝织工艺史及丝绸之路的研究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如果以此与1995年新疆考古所发掘的精绝王陵出土的丝绸锦绢相比,就显得相拙一截了。我们以王陵墓地中保存完好的三号墓为例:男女主人从头到脚,从盖被到贴身内衣裤,穿着在身的几乎都是东汉时期的锦、绮、绸绢。而在31件丝织衣物中,全部用最高级丝织品——锦,或以锦料为主的丝织物,就有17种,占50%以上。具体点说,他们身上覆盖的是全新的锦被,脸上是锦质面衣,头下锦枕,身穿锦袍、锦裤。男子头戴锦绢风帽,女子头裹锦质组带,脚穿红呢绣花锦靿靴,腰际配饰丝绸手绢及锦帛鱼。身边的衣架上,男子是生前穿过的锦质深衣,女子是白绸帔风。锦面绚丽的彩纹间是汉代流行的吉祥语,如“世无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长乐大明光”、“广山锦”等,穿插在鲜活的人物、祥云瑞兽之间,满棺充溢丝光宝气,极显其不凡。至于同一墓地中八号墓中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锦,更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结合佉卢文简牍中记录的一些历史细节,可以看到当年进入西域大地的丝绸,除官方赠予外,还有通过商人贸贩的。一般人享受不到赐赠的荣誉,只能通过这一途径去购买。丝绸织物到精绝后,一时不能收回现钞,可以赊欠。不止一件佉卢文简牍,说中原汉人要来收取丝债,嘱人关注,可以作为这一历史细节的证明。
  佉卢文简牍中,还提到姜、苜蓿。苜蓿还细分为“三叶苜蓿”、“紫苜蓿”。为保证一些重要客人交通时的安全,在下达的指示中,清楚注明要用这些苜蓿作为饲料,不得疏忽。姜是从中原西来的,与日常生活多有关联;苜蓿,来自葱岭以西,与西域名马东传一道,也进入了中原。这些保存在佉卢文中的鳞爪,使我们很细微地感受到经过丝路展开的经济、文化交流,使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普通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真是功莫大焉!
  五
  作为精绝故址的尼雅废墟,很长一个历史时段中,人们关注的是这里出土的珍贵文物:西方学者对这里的佉卢文、犍陀罗艺术风格的文物;中国学者对这里出土的精美丝绸织物、汉晋简牍,都情有独钟。通过这些保存得特别完好的文物,可以生发许多联想,认识到不少已经消失的历史细节。
  如果注意力不只局限在这些珍贵文物上,还关注尼雅遗址的全貌,它的兴废过程,例如把尼雅遗址作为尼雅河这一地理单元内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站点、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篇页。简单说,把尼雅废墟看成一件大文物、一个难得保存完好的遗址博物馆,则就有望对尼雅河水系内人类活动的进程、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与今天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课题,寻求到更深一层的知识。
  20世纪最后一段的尼雅考古实践,考古工作者已经注意从这一角度组织自己的工作,而且取得了虽初步、却是十分有价值的成果。
  在十分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内,人类活动只能依存于屈指可数的几条内陆河川。只能在这些大小不等的内陆河川两岸及尾闾三角洲,才能形成可供人类生息的点点绿洲。因此,一道道河川绿洲,就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成为人类生息发展的历史舞台,不同地理舞台间,虽有沙漠隔阻,交通困难,但都发生、发展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以一条河川形成的地理单元作为一个不大的历史舞台,以之观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就有望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方面,获得有意义的科学信息。
  我们以尼雅河为例,观察人类历史运动的轨迹。考古资料表明:这一水系内,人类最早生存活动在尼雅河上游、昆仑山前山地带。所见两处早期细石器时代遗存,时代早到去今一万年前,那里的细石镞、砍砸器、石片石器可用为采集、狩猎的工具,也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到去今四千年前,尼雅河居民生活的舞台,变移到今天尼雅遗址更北4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是古尼雅河尾闾三角洲。水文地质工作者为了探究尼雅河在人类历史时期的变化,走到了这条河道的最末端,竟发现了不止一处青铜时代人类遗存。这些目前已失落在不毛沙漠之中的遗存,既有木构小屋,也有不少石镰刀、磨谷器、筒形陶杯、单耳陶罐、青铜小刀、大片羊粪堆积。看来,这一时段,人们既有简单的农业,又有家畜饲养。河流最末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道成网状布展,进行原始农业生产,引水灌溉可得其便。又经过数千年的活动,至西汉以前到东汉、魏、晋阶段,尼雅河的古代居民又舍弃了青铜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生产基地,逆河上行40多公里后,抵达到目前大家关注着的尼雅精绝废墟。变动的原因,是因为河水减少,土壤肥力减退,还是另有他因,目前还不能提出准确说明。而在公元4世纪后,精绝
  遗址又遭废毁,居民又进一步逆河上行,再觅家园。而到近代,地近昆仑山麓的民丰县,已成了尼雅河水系内居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梗概的资料,可以对尼雅河水系内居民活动轨迹,提供轮廓的说明:先在尼雅河水的上游、昆仑山前山地带采集、狩猎,而后,为农业生产需要,沿尼雅河谷顺势而下,直至沙漠腹地之中。而在这片沙漠土地再也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时,人们追寻着河水的来处,进抵到尼雅废墟之中。有意思的是这一运行轨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克里雅河、安迪尔河水系内,也可见到相类同的考古文化变化轨迹,似为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对我们分析塔里木绿洲城邦文明的兴替过程,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其背后的驱动力,既值得地理、水文、沙漠等诸学科学者们分析,也值得考古工作者认真研究。
  关于尼雅之废弃,人们有多种推论。从考古资料观察,遗址主人是匆忙转移,匆忙的连简牍都未来得及拆封、粮食也未带走;主人仍要回来的愿望,是清楚可见的。但事与愿违,精绝子民们最后并未得可能再回故土。解读遗址中的佉卢文,其中,不少内容都是对“苏毗”人入侵的警告和忧心。看来,“苏毗”入侵是尼雅绿洲最后陷入万劫不复之境的主要动因之一。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干旱地区古代文明的消亡,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绿洲农业得以维持,正常的人工灌溉,保持土地肥力,是一个关键。一旦遭遇动乱,灌溉系统被破坏,肥沃的土地会立即荒芜。设想一下精绝绿洲在“苏毗”入侵后,全社会有组织努力才可以保持正常运转的水利灌溉系统会立即陷于瘫痪状态。则绿洲之毁灭,就是无可避免的命运。在尼雅绿洲废弃时,安迪尔河中游的安迪尔古城,克里雅河中游的喀拉墩古城,也在差不多同一时段内遭到毁灭。看来,当年的这场社会变乱,遭致的生态环境灾难,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影响面是相当不小的。
  尼雅遗存,不仅凝集了尼雅河水系内古代居民历史活动过程的一段重要篇页;而且,至今仍生动、具体展示着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世纪间精绝故国的历史面目。古代精绝文明,据此可得其梗概,从这一角度说,它是难得的精绝历史遗址博物馆。
  尼雅遗址在塔里木盆地周缘不少相类遗存中,是保存最好的一处:它深处沙漠之中,气候特别干燥,遗址废弃后少有人类的破坏,因而遗迹保存相对完好。《汉书·西域传》中记录过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的绿洲城邦,它们的“庐山真面目”,通过尼雅,可以得到比较具体的概念。
  尼雅,是《汉书·西域传》所载“精绝国”的故址,这已经得到出土文物的直接证明。这里出土的“汉精绝王承书从..”隶书汉简,可证明简牍所在的尼雅,确为“精绝”王统领之土地。丛丛列列的民居、佛寺、手工作坊、冶炼遗址、田畦、水渠、古桥、蓄水涝坝、人工栽植的桑树、葡萄园,断续展布在尼雅河谷左右,东西两侧沙梁高耸。这样一个空间,古代虽曾称国号王,像模像样,但其领地,在地域十分辽阔的新疆,也就略如一个沙漠小村。
  今天的人们,在离开民丰县最北的沙漠小村卡巴克·阿斯卡尔及大玛扎后,跋涉过30多公里的沙漠征尘,就可以步入精绝废墟之中。仍然铺架的独木桥板,倾塌在长期厉风吹蚀的尼雅河床上,掩覆在丛丛红柳包、胡杨林中的椭圆形土城,长径不过185米,短径只150米,城内不见民居,更无市肆。发掘出土的南城门,门道宽只3.2米,过梁式门洞,长不过6.4米,门栿、梁柱,在一场大火中燃成炭黑色,痕迹依然。这样的城,与作为经济生活中心的“市”,没有丝毫关联。一件用佉卢文记录的国王敕令,解开了这一奥秘:“去年,汝因来自苏毗人的严重威胁,曾将州邦之百姓安置于城内,现在苏毗人已全部撤离,以前彼等居住在何处,现仍应住在何处..”原来,这种十分隐蔽的土城,只不过是精绝居民临时避祸的处所。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精绝的建筑等级分明,豪宅巨院有十数间大小屋室,彼此以廊道连通。门前行道树,宅后果园,仍清楚可见。当年A.斯坦因发掘时留下的雕梁、刻花木椅照片,可以帮助想象其不同于一般的气势。而贫穷的小民,只能有一间草房栖身,且往往与畜厩一起。佛教,在汉—晋时期,已是精绝王国上下信仰的中心,留存至今的寺院佛塔高可7米,至今仍是精绝废墟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地处整个遗址的最中心。其他如已经干涸的涝池,周边耸立着一圈杨树;不大的田畦,周边整齐的渠道;丛丛桑树,依傍着已淹没在沙下的宅院..这些都是今天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农村中不难觅见的景象,两千年的时光,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只是这里的河道中没有了清澈的水,后园中没有了果香,不见炊烟、人声,不见牛只羊群。但一千五六百年前精绝绿洲人们生活的情景,是不难清楚追寻的。
  漫步在废墟之中,曾经充满美好感情,是“丝路”旅人心目中安全港湾的精绝社会,已化成一片死寂而没有生命气息的世界,反差十分强烈,任何一个进入其中的旅人,都会难以抑止奔涌到心头的沧桑感慨:主要因为人类社会自身的活动,桑田化成了沙漠。这一切,距我们今天的现实似乎已经十分遥远,但从遗址兴废给我们昭示了的生存哲理分析,它离我们又相当的近。
  尼雅精绝故址,包蕴着许许多多我们应该了解、吸收的历史文明。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