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关塞人的考古资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85
颗粒名称: 二、有关塞人的考古资料
分类号: K878
页数: 3
页码: 156-1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古代塞人的历史研究关键在于考古工作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塞人 考古资料 研究

内容

要将新疆古代塞人的历史研究清楚,关键在于考古工作。目前新疆地区所见考古资料,不少涉及了塞人的历史和文化。一些重要发现,也确实已经给目前的塞人历史研究投射了一束光明。
  1976~1978年间,在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天山阿拉沟东口,曾发掘了四座竖穴木椁墓。时代为战国到西汉。根据墓中出土文物特征,笔者曾在执笔的报告中①结论为塞人文化遗存。
  从已刊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有关塞人墓葬的基本概念。
  墓葬地表见块石封堆,圆形,直径5米多,高不足1米。封堆周围见矩形石垣,东西向,长15米、宽10米左右。墓葬彼此成东北、西南向链线排列。
  墓室,均东西向,长方形竖穴,规模较大。其一,长3米、宽2米、深6米多。最大的一座,长6.56米、宽4.22米、深7.1米。墓室内积卵石、巨型块石(较大者长、宽、高均在1米以上)。积石下为木椁,木椁以直径10~24厘米的松木纵横叠置,紧贴墓壁,构成框架,高近1米。尸体置木椁内。葬一人或两人。骨骼粗大。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中,葬青年女性一人,头骨上见一锐利钻孔,孔径0.5厘米。
  随葬文物位于墓室西端壁龛、尸体周围。见多量金、银、铜、铁、陶、木、丝、漆器、牛羊骨。
  出土文物中,金器量多,纯度很高,且富有特点。大多当为带饰、衣饰。计虎纹圆金牌八块(块径6厘米,重20克上下),图案为老虎形象:头微昂、前腿跃起、躯体卷曲成半圆。或左向,或右向。对虎纹金箔带四件(件长26厘米,重27.75克),图案为相向踞伏的对虎。另外,还有
  作奔跃咬啮状的狮形金箔一件。他如兽面纹金饰片,六角形花金饰片,菱形花金饰片,圆形、柳叶形、矩形、树叶形、双十字形、螺旋形金饰片等,品种不少,数量很多,当为衣饰无疑。此外,还见到小金钉、金环等,形式多样。这批墓葬经过盗扰,劫余金器尚且如此,墓葬主人崇尚黄金而且富有黄金的特点,是表现得很清楚的。
  银牌,共见七块。有方形、矩形、盾形之别。均模压兽面纹图案,似猫科类野兽形象。这种金属饰牌,成分极为不纯。经光谱分析,其中含银量仅超过10%;其他是铅、铜、铝、钙、钠、矽、镁、铋等。色灰白,质脆易碎。冶炼水平是不高的。
  方座承兽铜盘,这也是一件很有特点的器物。器身通高32厘米。下部为喇叭形器座,上部为边长30厘米的方盘。盘中并立二兽,似狮形,鬛毛卷曲成穿孔,似翼。其制作方法是分别铸出兽、盘、器座等,最后焊联成一体。
  铁器,有小铁刀、铁镞。铁刀长11.5厘米,与盛羊骨木盘放置一起。镞为三棱形,已锈结成块。
  陶器,均手制。细泥红陶,打磨光洁,外表敷酱红色陶衣。计有带流筒形壶、杯、平底盆、三足盆等。漆器、木器,均朽蚀严重。丝质绫纹罗亦朽,但痕迹清晰。此外,还见到珍珠、玛瑙类饰物。
  1983年夏,在伊犁新源县境,出土了一批铜器。出土地点在巩乃斯河南岸,新源县东北20多公里处。当地原有一列南北向七墩墓,封土墩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推平。这次在距地表深1.5米处,见铜器、陶片、人骨、兽骨。报道称,铜器中包括“青铜武士俑一尊,高42厘米”,“青铜大釜一件,重21公斤。青铜铃一件,还有残损的青铜高脚油灯,青铜对虎相向踞伏圆环和双飞兽相对圆环各一件”。“武士俑的造型端庄、英俊,单跪姿势,头戴高弯勾圆帽,双手好像握着剑或刀……上身裸露,腰间围系着遮身物,赤脚、高鼻梁、大鬓角”。报道认为这是一组“乌孙的遗物”①。
  有关文物出土后,承郭文清同志赐函介绍情况,并惠赐文物照片一套。据已刊照片并参照郭文清同志的介绍,得到了更明确、清楚的概念。所称“青铜高脚油灯”,系与阿拉沟出土承兽铜盘为同一类型物。器座已毁,但其上所承方盘仍然完好。盘内两角各蹲一兽,似熊,憨态可掬,造型是很生动的。
  “青铜对虎相向踞伏圆环”,对虎相向,面、唇相接触,体回曲成圆形。
  “双飞兽相对圆环,”造型风格同上。二兽回曲相向,鬣毛上卷成孔,作奔跃状。
  铜釜,三兽足,平口深鼓腹。上腹部附四耳,二平二直。腹部弦纹三道。
  跪姿武士,头戴高帽,阔檐尖顶,尖顶前弯如钩。
  这一组文物,因系推土所得,其埋藏情况、共存关系等,已难究明,是很大的损失。
  与巩乃斯河谷出土的这批文物风格类同,1966~1976年期间,新源县城附近亦曾出土一批珍贵铜器,介绍的同志称:同样有承兽铜盘、三足铜釜等物,承兽铜盘上环列异兽,均不幸散失。
  在伊犁昭苏地区,近年出土过多件铜盘,矩形,四兽足,也是塞人文化中的典型文物。
  还有一批十分重要的资料,是伊犁地区尼勒克县城附近奴拉赛山上所见古代铜矿遗址。这是一处品位很高的晶质辉铜矿。古代采矿洞口已倒塌,泥石淤塞,但仍可见出十余处。一条“采矿暗洞,洞长30米,最宽3米。洞室大如房舍,局部有横木支护”。“洞内遗留大量石器。由坚硬的河床卵石加工而成。外形大都为一面扁平三面凸起的锥体”一端尖锐,一端钝圆,中腰有凹槽,重3~10多斤。距矿坑不远处的山沟内,为炼铜,遗址所在。炼铜炉砟厚1米,炉砟灰内见木炭、铜锭。铜锭共见5块,外形似碗状,一面圆凸,一面平。锭块重者十余公斤,轻者每块3~5公斤。铜锭块质较纯,含铜量60%以上,性脆,断面银灰色,磨光面银自反光,可鉴人影”①。关于这处铜矿的开采年代,曾经取古矿洞内支架坑木进行碳14测定,经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2650±170年及2440±75年②,相当于春秋早期至战国阶段。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