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墓地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74
颗粒名称: 一、墓地概况
分类号: K878.8
页数: 4
页码: 135-1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墓沟墓地的地理位置、发掘工作时间、墓葬类型、关系、遗物的考古研究。
关键词: 墓地 概况 研究

内容

古墓沟墓地,位于东经88°55′21″、北纬40°40′35″处,是孔雀河下游北岸第二台地上地势较周围稍高的一片小沙丘,东距已经干涸了的罗布泊约70公里。其地理位置,正当楼兰故城西向焉耆、库尔勒地区的孔雀河谷孔道上。库鲁克山屏列其北,但至此已只是十分低矮的小丘;孔雀河流经其南,相距不足2公里,目前也已滴水不存,只剩干涸了的河床。墓地所在沙丘地势平缓,地表隐约可见环列的木桩,透示了古墓地所在。
  发掘工作开始于1979年11月22日,止于12月18日,连续工作27天。墓地面积不大,东西35米、南北45米,总面积约1600平方米。深入到这片地区进行工作,远非易事。还考虑到以前在这片地区内的调查、发掘资料,都十分零散,可以说是没有一份比较完整的科学发掘资料。因此,在初步勘察清楚墓地规模后,决定对墓地进行全面揭露、发掘,以求对墓地全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便于对罗布淖尔地区早期考古文化研究,提供一份科学性较强的资料。这样做土工量极大,由于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保证了这一计划的完满实现。实践结果说明,这批发掘资料,不论是从地域上,还是从新疆早期考古文化内容上看,都填补了新疆考古工作的空白,对新疆考古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补充。
  所掘42座墓葬,从地表特征、葬俗、出土文物异同,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地表无环形列木,只部分墓葬墓室东西两端各有一根立木,露出地表。墓室为竖穴沙室。木质葬具、结构十分简单:无底,两块稍具弧度的长木板相向而立,两端各竖立一块木片,以为“挡板”,盖板同样是无规则的多块小板,上覆羊皮或簸箕状韧皮纤维草编织物。除个别墓葬中合葬二男性、三男性外,均葬一人。男女老少均见。死者,全部仰身直肢、头东脚西,裸体包覆毛织物,平卧于沙土上。出土文物大多是随身衣物或装饰品。这类墓葬共见36座。
  第二种类型:地表有七圈比较规整的环列木桩,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环圈外,有呈放射状四向展开的列木,井然有序,蔚为壮观(图60)。墓穴在环列木圈内。木质葬具,均已朽烂成灰,可见出盖板和矩形边板的灰痕,但具体形制已难明了。死者均男性,同样仰身直肢,头东脚西,基本都是正东西方向,相差不出5度。由于深埋朽烂,出土文物较少。这类墓葬共见6座。
  这两类墓葬,同处一片墓地内,互相关系如何?
  (1)墓葬形制、葬俗虽有差别,从有关出土文物分析,应属同一考古文化类型,其差别,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时代早晚不同;(2)有两座第一类型墓葬,叠压于第二类墓葬放射状列木之下。这种地层叠压关系,明确无误地表示:其相对年代,后者要肯定较前者为晚。当然,早晚相去多少,那是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问题。
  下面,综合介绍一下两类墓葬中的出土文物。
  由于气候干燥,埋葬很浅,第一类墓葬中尸体及文物保存情况良好。尸体全身包覆于毛毯中,打开毛毯,可以看到死者头戴尖顶毡帽,毡帽上或插禽鸟翎羽,裸体,足穿皮鞋。当于右胸上部,人均见麻黄碎枝一小包。与此小包相近,还都有一件草编小篓。其中,少数草篓内盛小麦粒,自十多粒至一百多粒不等。也有盛白色浆状物(已成糊干)的。腕、腰、颈部,见玉、骨、珠饰。这些大都是死者随身的衣物、装饰品。此外,在部分墓葬东头,还随殉有木质或石质人像,木质日用器皿(盆、碗、杯)、角杯、兽角、锯齿形刻木等。在一座墓葬内的男性人骨架骶骨部,见到一件细石镞;又一座墓葬中,发现过一件小铜饰物,铜较少,所见锯齿形刻木、骨珠、骨锥、木雕人像等之风格,与一类墓葬无异。在两座墓葬中见到了小件铜饰物,具体形制已不明显。但六座墓葬中有两座见铜,比例不可谓小,值得注意。
  毛织物是出土数量较多的文物之一,有毛布、毛毯,原料主要为羊绒、羊毛,均为平纹织物。从捻线到织造,均可见出精细粗糙之别。毛毯,幅宽最大达1.8米,残长1米上下。以精品为例分析,毛线粗细均匀、毯面组织平整,缘边饰流苏。这样幅宽的毛毯,明显是利用比较原始的竖机所织造。这类原始竖机,南疆农村中至今仍时有所见。这无疑是我国目前最古老的毛毯标本,表现了古老的传统工艺特色及已经达到的相当不低的技术水平。
  骨架或干尸头戴的尖顶毡帽,不仅对分析墓葬主人民俗情况有用,对认识当时制毡水平更是可贵的第一手资料:毡色单纯,毡质平匀、厚实,毡帽尖挺。这是新疆及中亚地区最早的一批毡类标本。制毡,是中亚地区古代游牧人的一项重大发明。正如劳佛尔所指出的:“毡的制造,极可能是由中亚传至他处的又一文化特征。哥伦布时代以前的美洲,不知有毡,非洲也向来没有毡。即使在埃及,虽然养绵羊,并且用羊毛来织造衣服,但从来没有制造过毡。中亚以西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以及中亚以东的中国人①都知道毡,但在这些地方,毡未曾成为重要的物品。……可是在中央亚细亚,则从塞西安时代起,直到现在,毡的制造常居文化生活中之主要地位。因此之故,我们可以断定,制毛毡的技术,最早发生于塞西安人及萨尔马希安人。”②麦高文将上引塞西安人和萨尔马希安人在中亚的活动置于公元前7世纪,而我们在罗布淖尔所见毡帽的年代,要远较这一时代为早(详后)。
  皮鞋,尸体所穿这类皮鞋,主要用牛皮为料,未经鞣制,部分皮料牛毛尚存。缝制精粗不一,但大都很粗糙,仅能护足而已。它们均以皮线缝连。这也是新疆及中亚地区古代居民有传统特色的制品,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及黄河流域这几个古代文明中心,居民一般均穿屐履,而不穿皮质鞋、靴。因此,这也应是有特色的新疆和中亚地区的传统制品③。
  草篓,是这一墓区普遍出土的文物。人具一篓,用为盛器。它是用韧皮纤维如麻类以及芨芨等为原料编制而成,形制通常是平口鼓腹圆底或小平底,高一般在15厘米上下。少数编制精巧的不仅平整细密,而且利用纬向材料光泽程度的不同而显示“之”字、波纹、几何形折曲纹饰等,富有装饰效果。从部分篓中盛小麦、白色糊状物看,可能与食具有关。以草编器作为食具,在过去未见实物。汉文古籍中有所谓“箪”,乃指竹、苇编器。其中一部分也用为食具,“箪食壶浆”即是一例。它们,颇可说明用竹、苇、草编器作为食具、盛具,曾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
  木雕人像是值得重点说明的一种艺术品。共见5件,均为半身像。头戴尖帽,脸型瘦长,梳短辫、垂于颈后。面部特征一般均未刻画,或只是用红、黑色几道,象征性地表示出眼、鼻、嘴的部位。通体观察,除一件外,都明显是女性形象:胸部双乳丰隆,臀部肥大。与这些木雕女像相类,还出土一件石雕女像。这些女性雕像,对说明当时的社会思想意识并进而分析其社会状况,当然是很有意义的。
  铜器,总共只3件,均为红铜,而且个体极小。曾取其一送请新疆冶金局冶金研究所分析,结论是铜质纯度颇高,含杂质少。其他木、骨、角质用器,骨、玉质装饰品,对分析当时社会生活、艺术风格也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
  在古墓沟发掘的42座古墓中,没有出土一件陶器。这种现象也值得我们的注意。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