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60
颗粒名称: (三)北道
分类号: K875.9
页数: 1
页码: 023-0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丝路自敦煌过伊吾入天山北麓西走,最后进入碎叶的干线的沿线重要遗迹和遗物。
关键词: 北道 丝路 沿线

内容

这里的“北道”,系指自敦煌过伊吾入天山北麓西走,最后进入碎叶的干线,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古道。西汉以前,匈奴右部控制新疆地区,主要基地就是水草丰美、宜牧宜农的巴里坤草原。自巴里坤至伊犁河谷、碎叶城这一交通干线的开辟,与匈奴及其他一些古代游牧民族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
  为开辟这条自然地理条件比较理想的交通线,汉王朝政府也曾进行过持续的努力。但作为一条官道(得到政府的管理、建设)出现在历史舞台,成为沟通黄河流域与中亚广大地区联系的干线,则是在隋唐时期。隋在哈密设伊吾郡,唐在哈密设伊州,并在此驻军屯田,以保证“丝路”交通安全。
  自河西走廊出星星峡,在苦水、烟墩、长流水、大泉弯、黄芦岗、一棵树、墩墩湾等处,仍可见到可能是明清时期的烽火台,可以大概表示自河西走廊到哈密驿道的走向。
  而自哈密进入天山以北的巴里坤草原,必须翻越天山松树塘达坂,这是纵穿天山的一条径道。自哈密南山口至巴里坤口门子,谷道长达24公里。山道曲折回环,左右丛林密布。自哈密进入天山南山口,沟谷外也可以见到古烽两三处,进一步表明了由哈密绿洲前去巴里坤的道路走向。南山口,路畔有巨石一块,形若屋宇。其上,目前比较显目的是清朝镌刻的“焕彩沟”三个大字,但如果仔细辨识、用手揣摩,则可以发现,清“焕彩沟”刻字下,覆压着的是唐代刻石,南侧则有“汉永和五年”字样。因此,这是集汉、唐、清代碑刻于一石的重要史迹,这集聚着自汉至唐迄清的文字刻石,清楚表明这条穿越天山的谷道,自汉及清,一直是哈密地区交通天山南北的要道。
  巴里坤草原,古属蒲类。这里水足草茂,夏天不热而冬天不冷,是十分理想的牧业基地,也是蒙古高原交通西域大地的重要前哨站。汉与
  匈奴争西域,巴里坤曾是彼此争逐的一个焦点。除上述永和五年汉碑外,巴里坤还曾发现过汉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大败匈奴呼衍王的记功碑。后又发现过汉永元五年任尚记功碑,这些都可以作为这段历史的证明。唐代统一西域,同样把在军事政治上控制巴里坤草原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唐代设伊吾军,其重要任务是防突厥,卫北道。伊吾军的驻地,从各种情况分析,就在巴里坤县大河乡的大河古城。古城周长1140米,高10米左右,曾出土过多量唐代文物。这里积温高,地势平,水利好,是巴里坤县最宜于农业经营的地区。直到今天,仍然是哈密地区主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自松树塘达坂入巴里坤草原后,缘天山北麓西行,沿线古烽相望。自巴里坤湖南缘,过沙尔乔克,沿途地势开阔,草场连片。更西行,过色必口、大石头、沙河子、三十里大墩、三个泉,入木垒河谷,抵木垒城,沿途同样可以见到古代烽墩、戍堡。
  木垒县,值得注意的古城遗址有新户、英格堡等处。前者居木垒河畔天山北麓,后者居木垒西去奇台的大道上。城内出土文物具有辽元时期特征,也见到察合台汗国的钱币。距木垒县城不远的东城乡,曾出土过多量动物饰牌,主题有野猪与马互斗、野猪纹、虎形圆雕饰件等,具有匈奴文化特色。
  自木垒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前行,沿途可以见到古墓。地表特征为石堆,直径三四米,中部微显下凹。
  奇台县境,与“丝路”关系密切的遗迹颇多。傍奇台县城而在的古城,论者多认为是唐蒲类县故址所在,周长约1300米。居蒲类城东北方向,临准噶尔沙漠边缘,有古城一座,俗称“北道桥古城”。城垣方形,周约600米,古城控扼自蒙古高原、北塔山入天山北道的咽喉,自阿勒泰入天山北麓一线,这里也是一处隘道。据其地理位置,有论断其为唐代“回鹘路”上的重镇——郝遮镇。
  奇台县半截沟乡南入天山,至麻沟梁,海拔1750米,有古城址一座,俗称“石城子”。这里依山傍涧,控扼进入天山的谷道,有山路可以进入吐鲁番盆地。古城东、南为峭壁深涧,西、北面筑土垣。城址范围内出土过大量汉代云纹瓦当,绳纹板瓦、筒瓦及汉式盆、罐之类。据地望、形势,结合文献记录,论者多以为这里就是汉代的疏勒故城,是汉代自柳中过天山入金满途中的要站。
  自奇台缘天山山前地带过营盘滩、碧流河、吉布库、东湾、中渠,途程75公里,抵吉木萨尔县。沿途同样见到不少时代相当早的石堆墓。
  吉木萨尔县,是天山北道一线中,文物荟萃之处。北庭大都护府所在的北庭故城,城郊近年发掘出土的高昌回鹘佛寺,故城周围戍堡烽驿成列,故都显示着古丝道的光明。
  北庭故城略呈长方形,夯筑,内外两重,外城周长4596米,内城周长3000米。城区内陆续出土过多量唐印、钱币、下水管道、铜器、瓷器及多量陶器、砖瓦、瓦当,形制与唐代长安所出文物近似。见角楼、马面、护壕,现存遗迹是唐、回鹘高昌至元代的遗存,唯破坏严重。
  位于古城西北郊的“西大寺”,是高昌回鹘王室寺院,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北为正殿,南为庭院、配殿。配殿中塑像壁画贴金妆彩,富丽堂皇,多绘回鹘装供养人并见回鹘文题记,是研究当年回鹘宗教信仰、绘画艺术、世俗生活情况的珍贵资料。
  北庭故城与吐鲁番盆地高昌、交河城,自汉至唐、高昌回鹘,政治、经济关系一直十分密切。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支线,“它地道”,承担着彼此交通往来的使命。自北庭故城南行,沿着现代翻越天山的线路踏勘(翻越天山达坂,受自然条件局限很大,古今道路,往往不变),沿线可见古城遗址二三处。如“贼疙瘩梁”古城,卡子湾古城、水西沟古城等,进入天山石窑子达坂,还见古代石堆。这些遗迹,显示了北庭、高昌之间交通往来的路线。
  自北庭故城西走,在双河乡、八家地、北庄子、阜康县六运、米泉县下沙河,都见到古代城堡。这些城堡,从采集的文物看,人类居住活动的时间延续较长,六运古城中曾出土一批察合台汗国时期金币。从自然地理环境看,自北庭而西,由天山下泄的每道河水下游冲积扇地带,几乎都坐落着一座城镇,其间还有大型遗址(如八家地古城西南2公里,有5000平方米的唐代遗址一区)及戍堡烽墩(如北庄子古城与六运古城间,有“土墩子”烽火台)等,清楚表明了古道行进的方向。
  据《新唐书·地理志四》,自北庭都护府西走,经过沙钵、耶勒、冯洛、俱六守捉后,最重要的站点是“轮台县”,再下一站到“张堡城守捉”。《新唐书·西域传》又说“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轮台征之”,则轮台县在“北道”上的地位,是特别重要的。近年学界研究中,比较一致的结论,唐轮台故址,就在今天乌鲁木齐南郊的乌拉泊古城。自北庭都护府所在的吉木萨尔西去伊犁,为什么要在这里形成一个迂曲,不直由米泉、昌吉西走,而绕至乌鲁木齐,是一个疑问。其所以如此迂曲,原因在于丝路中道(天山南麓)与“北道”间,虽有多处山谷(如松树塘、金岭、凌山等)可以沟通,但任何一处谷道,都没有自交河入白杨沟的峡谷那么平整、地势低、少雪,一路有水草,可通车马,行走十分方便;而且,7世纪中叶,唐王朝政府已在这一峡谷内设白水镇,置烽戍,开拓了“白水涧道”,可以至达乌鲁木齐地区。唐王朝有效统治了准噶尔盆地后,公元702年,设置了北庭都护府。自北庭至伊犁河流域的弓月城、伊塞克湖畔的碎叶,成为唐王朝进入中亚大地的坦途。传统上,由丝路中道入碎叶,必须翻越凌山或别迭里达坂,相当困难,而由中道上的高昌、交河西入白水涧道,进入伊犁河流域,是更加便捷的。这样,在白水涧道西口与北道连接处,置城征税、屯田养兵,就成为了一个顺应政治、经济、交通形势的紧迫需要。于是,“轮台县”就应势而生,而且立即成为了丝路“北道”的交通、贸易中心。商税收入,可以供应北庭都护府之需。《新唐书·地理志》称丝路北道过“俱六守捉城”后,“又百五十里,有张堡城守捉”,即入轮台。这一距离,与乌拉泊古城至昌吉的距离也约略相当。
  昌吉市区见古城一座,城内出土的大量察合台汗国时期窖藏银币,曾引起学术界广泛注意。新疆考古所配合基建,曾在城区范围内进行发掘清理,发掘中明确见早晚两期文化层,晚期到元,早期文化层中见三耳灰陶罐、开元钱,其时代最早可能到唐,当为张堡守捉故址所在。
  自昌吉西北行,在呼图壁、玛纳斯,均见古城废址,但考古工作做得不多。
  自精河西行,有两条路线可入伊犁地区:其一,自精河斜向东南,入天山,进入巩乃斯河谷。在巩乃斯河畔见巩乃斯古城,论者或以为即唐代弓月城故址;其二,自精河过赛里木湖,入果子沟,进入伊犁谷地,伊宁县境见吐鲁番圩子古城,也有学者认为唐代弓月城应该在此。
  “丝路”北道,弓月城是一处重要城镇,也是西突厥汗国的一处重要政治中心。作为“丝路”上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中也有反映。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曾记录了一件民事财产纠纷,身在长安的汉商李绍谨,为临时之需,自弓月城胡商曹炎延处一次借得丝绢237匹。历史插曲中这一细节,颇以显示弓月城在当年“丝路”贸易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北道到弓月,自弓月城抵达北道重镇碎叶,西去欧洲均为坦途。
  这几条据历史文献及遗迹,连缀起来的交通路线,只是几条主干道。在这几条运输动脉之间,诚如《隋书·裴矩传》所称:“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当年的实际交通线,可以说是如同纵横交错的网络,大大小小的绿洲聚落,通过这网络基本都与丝绸之路程度不等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拿设置在吐鲁番绿洲的西州作例。西州,除作为中道上的枢纽,通过“银山道”而交通东西外,以其为中心,还有翻越天山抵达北庭等广大地区的“它地道”、“乌骨道”、“花谷道”、“移摩道”、“萨捍道”、“突波道”等,可以说每条能够穿越的山谷均得到开发利用;此外还有斜向西北,进抵乌鲁木齐地区的“白水涧道”;入阿拉沟,经乌拉斯台可进入焉耆盆地;斜向西北,可以进入巩乃斯河谷的山道等,交通可以说是四通八达。
  自西州到焉耆或伊犁河谷的山路,即穿越阿拉沟的径道,历史文献上明代以前不见记录,但考古发掘中却完全可以肯定它的存在。正当阿拉沟口,耸立着一座卵石夹土砌就的唐代古堡。古堡略近方形,卵石围垣仍然完好。西北角高耸的瞭墩,至今仍高15米上下。古堡傍河而立,耸峙于峭壁之上,登堡一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堡墙内有室屋数间。1977年,笔者曾在其中稍事清理,在一间残垣的壁缝中,得唐代纸片数块,其中一件明显为唐代契约,另一件见鸜鹆镇及一些捉铺、烽及戍边卫士的姓名。过此堡入沟,约12公里,见又一座古堡废墟。31公里,再见古堡一座,彼此相连相续,说明利用阿拉沟峡谷交通远近,至少在唐代,是一个明确无误的事实。
  “白水涧道,”虽见于《西州图经》,但具体路线并不明确。根据地理形势,自吐鲁番进入白杨沟、达坂城至乌鲁木齐是“白水涧道”之所经。沿途,也确实见到相当数量古代遗存。在白杨沟峡谷西口,仍然可见古代城堡一区,可能是唐代西州下属的白水镇镇城。更前行至盐湖北岸,见古烽一处,碳14测年,结论属于唐代。在盐湖南岸山谷中,发现过唐—元时代古墓。临近乌鲁木齐,傍乌鲁木齐河谷,唐轮台县故址是沟通丝路“中道”“北道”的最重要支线。
  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四面辐射的古代交通路线,表现了唐代“丝路”的实际,与之相类的情况,在其他较大的西域文明中心当是同样存在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