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汉王朝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54
颗粒名称: (二)两汉王朝时期
分类号: K875.9
页数: 1
页码: 008-0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需要两汉王朝开拓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两汉王朝 考古

内容

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需要,两汉王朝对开拓丝绸之路十分重视,张骞、班超通西域,李广利征大宛,轮台、伊循等地开屯田,在新疆各地设官置守,使汉朝政令“颁行”于西域,并在丝路沿线设置烽燧、驿馆,以维护丝路交通的正常运行。经过两汉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从长安通向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成为得到政府经营、沿途给养可以保证的国际交通命脉。
  汉王朝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始终贯穿着与匈奴王国的斗争。
  匈奴王国对“丝路”交通,从种种情况分析,实际怀有与汉王朝同样巨大的热情。早就存在的丝绸之路草原道,与匈奴民族及其祖先的开发、建设,就有很密切的关系。在通达西域的丝绸之路上,“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①。表明西汉以前匈奴在西域大地的影响,远过于汉朝。基于现实的政治、军事、经济利害,匈奴王国当然是决不希望西汉王朝与西部广大世界接触、联系的。在西汉王朝前期历史上,为开通、建设“丝路”沙漠道,西汉王朝与匈奴王朝进行了持续大半个世纪的斗争。其实质,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就是西汉王朝开通、建设“丝路”与匈奴王国阻断西汉王朝开通“丝路”的斗争。这一斗争,最后以匈奴王国的失败而告终,汉帝国建设、加强“丝路”交通的努力得到了胜利。
  西汉早期,由于匈奴王国控制着新疆北部草原、哈密绿洲及吐鲁番盆地,在焉耆地区设置着统领西域的“僮仆都尉”。在这一形势下,西汉王朝通向西部世界的道路,主要就只能是出敦煌,自阿尔金山北麓、昆仑山北麓西行,走一条匈奴控制相对较弱的路线,也就是张骞自大月氏东返的路线,西汉时称此为“南出敦煌后,沿疏勒河谷,经过白龙堆、盐泽、楼兰到焉耆盆地,沿天山南麓而西出大宛的路线,也是一条可以伺机而走的道路,西汉时称为“北道”。但沿途匈奴的干扰不小,为了使这条道路可以更顺利地通行,西汉王朝在军事上作过相当艰苦的努力。“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①,汉王朝遂自敦煌而西,筑长城、亭燧,稍后并在渠”把握这一形势,犁、轮台置屯田,核心就是巩固对匈奴取得的军事胜利,加强建设通向中亚大地的“北道”路线。目前仍然屹立于地面的玉门关以西,沿疏勒河谷铺展的汉代长城遗迹,黄文弼先生在罗布泊北岸发现的土垠遗址,现在仍可以见到的沿孔雀河谷、库鲁克塔格山南麓铺展的汉代烽燧,都可以算是西汉王朝努力开拓,东汉王朝进一步建设“北道”干线保留至今的历史纪念碑。
  对于西汉王朝极力开拓“丝路”南、北道,匈奴全力进行了抗争。公元前62年,西羌首领狼何勾结匈奴,谋击鄯善、敦煌,其战略目的就在于“绝汉道”。一语道破了问题实质。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僮仆都尉”废罢,西汉王朝在轮台地区乌垒城设置了“西域都护”,西汉王朝通达中亚的南、北道,才算是有了基本保障。至此,西汉王朝对丝绸之路的建设可以算是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中说,出敦煌后,“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循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循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班固总结的南、北道,尤其是北道东半段的路线,只能说是西汉王朝曾力图建设、实现的理想,却并不完全是历史的真实。
  通过伊吾(哈密绿洲)、车师(吐鲁番盆地)进入焉耆,沿天山南麓西行,比较通过罗布淖尔地区的路线,自然地理条件要优良得多。穿行罗布淖尔地区,途中有盐滩、沙漠、风蚀土丘林,交通困难、补给不易。因此,西汉王朝为开拓通过伊吾、车师进入塔里木盆地的路线,曾进行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公元前108年,西汉王朝为控制住交通西域的咽喉,曾在对楼兰用兵的同时,派将军赵破奴率数万人之众,进攻车师。而为了把匈奴势力逐出吐鲁番盆地,自公元前99年开始,西汉王朝与匈奴,为取得对车师王国的控制权,曾先后有过五次大的角逐,前后历时40年,就揭示了这一事业的艰难。
  通过伊吾、车师进入焉耆,复延天山南麓西行中亚的路线,汉王朝得以比较稳固的控制,实际只是在取得对匈奴王国的决定性胜利,匈奴基本丧失对新疆的影响以后,才得以实现的。东汉时期,窦固征匈奴,组织伊吾屯田;班勇在公元123年以“西域长史”身份屯驻柳中,都表明东汉王朝还在进行着艰苦努力,力图巩固对伊吾、车师的控制,保证西域稳定,保证“丝路”交通安全。
  因为这一政治形势,两汉时期“丝路”路线在进入塔里木盆地之前,主要是穿行库鲁克塔格山南,阿尔金山北的沙漠、戈壁、盐碱荒漠、风蚀土丘林地带,交通十分艰难。为改善这一交通条件,东汉王朝既在楼兰、伊循组织屯田,同时也不断努力开辟新道。《汉书·西域传》中说:“元始中,车师后王国(应为“前王国”之误——引者)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阸”,西汉时开通这一新道的努力,因为车师前王国的消极,并未奏功。东汉时,开拓经车师到焉耆的通道,除从伊吾入车师一途外,还有一条就是上述经“五船北”人车师前王国的径道,班勇屯田柳中,实际上就意味着开拓“五船北”新道的努力,因为“五船北”新道,关键隘口就是柳中。由此可见,两汉王朝时期,始终没有放弃另觅新道的持续努力。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在20世纪90年代帷幕初揭时,就策划、设计并组织出版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应该说,它在当年,是紧密呼应时代要求而出版的一套好书。在这套丛书中,我应命承担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当年交出的,其实并不是一本专著,而只是将手边积淀了丝路文化痕迹的部分论文,编集在一起,交了卷。本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新疆段考古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唐西州白水镇初考;尼雅考古与精绝文明;天山东部的石雕人像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