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蒙古统一西域及元朝对西域的统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蒙古统一西域及元朝对西域的统治
分类号: K247
页数: 10
页码: 152-1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蒙古统一西域及元朝对西域的统治,蒙古统一西域及丝绸之路的拓展,元朝对西域的统治及其为争夺土地、人口而发生的斗争的内容.
关键词: 蒙古 西域 元朝 统治

内容

一、蒙古统一西域及丝绸之路的拓展
  从12世纪开始,居住于蒙古高原斡难河与怯绿连河之间的蒙古人开始强盛起来。孛儿只斤部的首领铁木真顺应当时蒙古各部落要求统一的历史趋势,在积极扩充本部落势力的基础上,发动了对其他部落的吞并战争。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蒙古各部,于公元1206年,被推戴为全蒙古的“汗”(皇帝),尊称成
  吉思汗。成吉思汗建国号为大蒙古国(Yoke M onggol ulus )。
  大蒙古国的建立,虽然使西北邻部相继望风归附,但成吉思汗为了让他的兄弟、子孙各分土地,共享富贵,决定向外扩张,降服蒙古境外的政权。于是他向周围邻国发动了具有很大掠夺性和破坏性的战争。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决定先征服北边的斡亦刺和部分蔑儿乞、乃蛮部人。此事在《元朝秘史)239、240、241节中有简略的记载。239节前一段云:
  兔儿年,成吉思汗命拙赤领右手军去征林木中百姓,令不合引路,斡亦剌〔惕〕种的忽都合别乞,比万斡亦剌〔惕〕种先来归附,就引拙赤去征万斡亦剌〔惕〕。入至失黑失惕地面,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巴儿浑、兀儿速惕、合卜合纳思、康合思、秃巴思〕诸种都投降了。①
  文中的兔儿年即丁卯年(公元1207年),拙赤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林木中百姓”在《圣武亲征录》中作“火因亦儿干”。是指当时蒙古草原以北,从贝加尔湖地区西到额尔齐斯河流域,所分布的众多的操蒙古或者突厥语的部落,因为他们住在森林密布之地而得名。拙赤这次出征就是降服这些部落。拙赤降服斡亦刺、秃思巴、合卜合纳斯和乌斯后,也就取得了整个唐努乌梁海以及库苏古尔湖以西和萨彦岭以北的部分土地。
  《元朝秘史》239节记述拙赤招降斡亦刺、秃思巴等部后,接着又说:“至万乞儿吉思种处,其富人也迪亦纳勒......等也归附了。......自失必儿、〔客思的音、巴亦惕、秃合思、田列克、脱额列思、塔思、巴只吉惕〕等种以南林木中百姓,拙赤都收捕了。”稽以《圣武亲征录》和《史集》所载,虽《元朝秘史》所载时间有误,但最迟在公元1217年拙赤领兵征讨,终于降服了这些部落。这样,叶尼塞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皆臣服于蒙古。
  公元1209年,臣属于西辽帝国的西州回鹘首领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遣使表示降服蒙古。公元1211年,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亲自朝见成吉思汗于克鲁伦河上。成吉思汗许嫁其女也立安敦为其妻,且得序为第五子。②同年,据地在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哈刺鲁部亦归服蒙古。哈刺鲁即唐代的三姓葛逻禄。宋代此部隶属喀喇汗国。后臣属西辽。
  当时在伊犁河谷的阿力麻里城有一个匪徒斡匝儿,纠合一帮歹徒占据这一地区。西辽屡次派兵攻打,却无能为力。斡匝儿遣使通款于成吉思汗,受到了厚礼嘉奖,命与术赤结为姻亲。哈剌鲁和斡匝儿的归服使蒙古直接与西辽接壤,为蒙古的西征和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
  纵观历史,蒙古的西征及统一西域,实质上是对丝绸之路沿线诸国和地区的征服与控制,这些地区最终置于蒙古帝国的直接统治之下。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统治者虽然并没有完全实现其目的,但是,他们至少在最初一段时间里控制了这些地区。
  蒙古的西征和统一西域,前后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公元1205~1218年,包括三次征伐西夏和灭亡西辽。
  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西夏是以党项人为主体所建立的封建政权,其辖地包括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当成吉思汗灭亡克烈、乃蛮并臣服汪古部以后,蒙古的势力范围已与西夏相接。西夏所占据的富饶的河西走廊地区自然成了蒙古统治者进攻的目标。于是,公元1205年3月,成吉思汗以追击逃亡的乃蛮部为名,第一次侵犯西夏,攻破其边城力吉里寨,进抵经落思城。在劫掠到大批人口及骆驼、马匹和羊群之后才退兵。
  次年1月,西夏镇夷郡王李安全,勾结太后罗氏发动宫廷政变,废黜桓宗,自立为帝,表请金朝册封。这时,成吉思汗以为有机可乘,便以西夏襄宗不肯纳贡称臣为理由,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二次战争。由于西夏调集了大批兵力抵抗,成吉思汗见一时无法取胜,便撤兵北还。
  经过前两次交战,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实力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与此同时,他的侵金计划也酝酿成熟。为了解除可能发生的牵制,成吉思汗于公元1209年3月,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三次用兵。这次蒙古军队深入西夏腹地,接连大败西夏军队,西夏的首都中兴府也岌岌可危。要不是大水淹没围城的蒙古军,西夏恐难逃灭亡的命运。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条件是西夏向蒙古纳女称臣。
  在这一阶段,蒙古对西域等丝绸之路诸国的征服对象主要是西辽。西辽在12
  世纪时的领地(包括属国)东至火州,西至花剌子模(Khwarazm),北及巴尔喀什湖南,南及和阗地区。到13世纪初,古儿汗直鲁古在位时,政治腐败,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使得不少属国背叛西辽而投附于蒙古。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畏兀儿、哈剌鲁便是例子。对这些政权的背叛行为,西辽虽然十分不满,但莫奈其何。这样,西辽的许多属国纷怀携贰,西辽的灭亡已成为必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从蒙古乃蛮部投降西辽并获以重任的古出鲁克(屈出律)收集到一批部众,于公元1210年转而反对西辽,进掠也迷里①和海押立地区,在花剌子模国等的联合进攻下,夺取了西辽帝国的王位。
  公元1216年,蒙古伐金取得胜利以后,成吉思汗不失时机,又把兵锋指向了乃蛮部与蔑儿乞余党,先是派遣速不台、脱忽察儿追歼流窜在乃蛮部外的蔑儿乞余部忽都,然后于公元1218年派大将者别率军二万出征古出鲁克,将古出鲁克杀死于巴达哈伤(Badokshan )。①西辽就此灭亡。
  第二阶段:从公元1219~1224年,主要由成吉思汗率师西征中亚。
  12世纪末、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勃兴的同时,在中亚地区的花剌子模国亦势力大盛。其统治者摩诃末击败了周围的一些政权,不断扩张领地,将版图扩展至波斯西部。他联合古出鲁克联合打败西辽直鲁古。由于他是一个穆斯林,所以摩诃末在中亚穆斯林中声望大增,人们把他称作“亚历山大第二”。
  在公元1212~1215年的3年间,摩诃末通过不断的征服,拥有整个波斯、伊拉克、呼罗珊、阿富汗斯坦及河中,成为雄踞中亚的强国。
  公元1218年,由于花剌子模守将以间谍名义杀死了蒙古派出的骆驼商队,于是成吉思汗以此为借口,组成一支包括有蒙古人、汉人、畏兀儿人、契丹人等在内,拥有骑兵、炮石、火器、战船以及攻城器械、桥梁架设等先进而复杂的军事工程技术的20万人的大军。在听取一些中亚回回商人提供的有关中亚山川地理、交通险隘以及花剌子模内部情况下,大举西进,开始了蒙古军的第一次西征。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攻入花剌子模,从这年9月围攻讹答剌城开始,到1233年班师。4年间,蒙古军先后攻克了讹答剌、昔格纳黑(S ughnay )、讹迹邗(U zgand )、巴耳赤邗(Barchinlighkant )、阿失纳思(A shnas )、毡的、巴纳克忒、花剌城、玉龙杰赤(Urgenj)、忒耳迷(T errnid,苏联特尔梅兹)、忽儿式(Kangurt,相当今塔吉克的库良布省康古尔特村)、巴达哈伤(Badakshan,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巴里黑(Balkh,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之西)、鲁城、你沙不儿等城镇,迫使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逃入今印度,成吉思汗的军队跟踪追击,后因气候炎热,停止前进。成吉思汗率领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3个儿子由原路返回蒙古。
  在进攻花剌子模的同时,成吉思汗又派遣者别、速不台等北越太和岭(高加索岭),进入东欧斡罗思(俄罗斯旧译)境内。直到公元1223年底,蒙古军才饱掠东还,途中收降了里海、咸海间的康里国以后,于公元1225年春回到蒙古高原。至此,成吉思汗亲征西域及中亚便告结束。
  第三阶段:从公元1224~1227年,是灭亡占据西北地区的西夏阶段。
  从公元1205年以来,成吉思汗已5次进军西夏,但由于蒙古人把主要兵力都投入在征讨花刺子模国方面,所以西夏得以苟延残喘。到了公元1223年,西夏献宗德旺由附蒙仇金的政策转而采取联金抗蒙的政策,这就使成吉思汗再也不能容忍。因此,他在结束西征后的次年(公元1226年)便亲率大军伐西夏。
  这年2月,蒙古军连破黑水、兀剌海等城,畏兀儿亦都护也应调会攻。蒙古军连克沙州、肃州、甘州。5月,西夏献宗惶恐而亡,其侄李继位。蒙古军东西两路夹攻,西路自西凉越沙漠,至黄河九渡,取应理等县;东路破夏州。11月,会师攻灵州。尽管西夏有10万援军来解围,但灵州还是被攻破了。公元1227年初,成吉思汗一方面留军围困夏都中兴府,另一方面亲率大军渡黄河进攻积石州,连破临洮、洮河、西宁诸州。7月,李■献出灵州城,西夏灭亡。
  就在西夏灭亡前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死了。西夏的灭亡,标志着蒙古统一战争的结束。
  由于成吉思汗在创业初年,“太初皇帝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弟兄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①所以,不仅在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将土地、财物分封给了子弟与贵戚,而且在西征以后也将西域和中亚地区分封了。
  据有关资料透露,西征结束后,“从海押立(Qayaligh)和花剌子模地区,伸延到撒哈辛(Saqsin)及不里阿耳的边境,向那个方向尽鞑靼马蹄所及之地,他赐予长子术赤。察合台受封的领域,从畏鲁儿地起,至撒麻耳干和不花剌止,他的居住地在阿力麻里境的忽牙思(Quyash)。皇太子窝阔台的都城,当其父统治时期,是他在叶密立(Emil)和霍博(Qobaq)地区禹儿惕。”②可见,当蒙古人征服西域和中亚地区之后,这些地区成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和皇太子窝阔台的封地。在窝阔台的提议下,“为使诸王或合罕陛下的急使能够不断到达,以利于办理重要事务,在各地设立了驿站。”③这样,随着蒙古人对西域和中亚等地区的征服与控制,通过驿站,这些地区至中原的交通更加方便了。尽管蒙古人在征服这些地区时,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然而,当战争结束之后,却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这是不容忽视的。
  术赤的封地不仅远离蒙古本土,而且在当时只是名义上隶属于他,事实上大部分地区尚未被征服。窝阔台继承汗位后,立即派出了阔阔台与速不台带领3万骑兵前往术赤封地的中心地区钦察草原和撒哈辛及不里阿耳方面。④这3万骑兵到达那里以后,功效不大。为此,公元1235年春,窝阔台派遣拔都及皇子贵由、皇侄蒙哥、不里,又一次大规模西征。西征大军系由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与拖雷四系的长子组成,总兵力多达12万人以上。
  第二年春天,贵由、蒙哥等率军向西,历夏迄秋,进抵不里阿耳之域,与前来的术赤家族拔都等会合。不里阿耳人是居住在黑海以北及高加索一带的部族,蒙古军队很快就攻取了不里阿耳城,又顺河而下,征服了居住在押赤河(即今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玉里伯里山一带的钦察部。
  对不里阿耳与钦察部的征服,使西进斡罗思的门户大开。蒙古军队在拔都的统率下,从公元1237年秋天开始,发起了强大的西征。
  拔都的远征军,一直抵达了欧洲的匈牙利、波兰,但最终没有占领这些地区,蒙古军撤退以后,这些地区旋即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但扩大了蒙古人在西欧的影响,使丝绸之路的辐射面更加宽广,原来有些通过间接渠道才得到中国丝绸等商品的国家和地区,在远征之后,已经直接可以获取。
  我们上面之所以十分简略地叙述蒙古对西域地区的征服和对中亚、西欧等地区的远征,乃是因为在征服战争中本身就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简要揭示整个战争的过程,将有助于我们对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人口问题的研究。
  二、元朝对西域的统治及其为争夺土地、人口而发生的斗争
  马克思曾经指出:“所有的征服有三种可能: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于被征服的民族(例如,本世纪英国人在爱尔兰所做的,部分地在印度所做的);或者是征服民族让旧生产方式维持下去,自己满足于征收贡赋(如土耳其人和罗马人);或者是发生一种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新的、综合的生产方式(日耳曼人的征服中一部分就是这样)。”①那么,蒙古人又是怎样对其征服地区进行统治的呢?
  公元1220年,当成吉思汗攻陷不花剌城时,他“指定蒙古人、突厥人各一个担任八思哈(Basqāqī,即镇守官),让他们两人保护居民不受士兵侵害。”受命监守撒麻耳干的有契丹人耶律阿海。耶律阿海旋即死去,其子绵思哥袭太师,继续充监。到窝阔台时期,原来担任哥疾宁城八思哈的祃祃·牙老瓦赤(Mahmudyalavach)改任不花剌长官。在呼罗珊,当成吉思汗东返时,术赤留下哈剌契丹人真帖木儿镇守花剌子模。后来,绰儿马罕西征时,真帖木儿受命领花剌子模军从征,留镇呼罗珊。呼罗珊在当时被视为成吉思汗诸子所共有,故四系各遣官员一人以襄助共理。代表窝阔台者为怯勒·孛剌(K ül-Bolat),代表拔都者为诺撒耳(Nosal),代表察合台者为吉思勒不花(QizilBuqa),代表唆鲁禾帖尼(拖雷之妻)者为也可(Yeke)。真帖木儿通过怯勒·勃剌,护送呼罗珊与祃拶答而两地归附的数小王入觐窝阔台于和林,由此而深得窝阔台的信任,被任命为这两个州的长官。真帖木儿于是任命舍里甫丁(S haraf-ad-Din )为代表拔都的臣僚,别的异密各派一名必阇赤入政府以代表诸王,任巴哈丁·马哈木·术外尼(Bah ā al-Din M uhammad J uavi-ni)为计相①,专事理财。后来,畏吾儿人阔里吉思获得了统治这一地区的权力。他“使呼罗珊和祃祃答而的事务恢复秩序,并且保护财产。他从四方征集值得进献皇上的贡礼。他实施新的户口调查,重定赋税。......由此,这个地区〔再度〕产生繁荣之望。”②
  从蒙古人在花剌子模和呼罗珊等地区的统治来看,西征结束的最初一段时期里,由于蒙古人派驻和任命了一批官吏统治这些地区,因而这些地区与蒙古保持着密切关系,不仅向蒙古统治者进贡礼物,而且这些地方的主要统治者也由蒙古朝廷任命。特别是在后来蒙哥统治时期,西域和中亚等地所进行的户口调查一事,更千真万确地证明,虽然西域与中亚等地远离蒙古本土,但是也实行了与蒙古本土一样的制度。《元史·宪宗纪》载:三年(公元1253年),“遣必阇别儿哥括斡罗思户口”。稽以西欧来蒙古的教士鲁不鲁乞在取道高加索西归时,经过铁门关,“来到一个阿兰人的市镇。这个地方属于蒙哥汗所有,因为他已经征服了那个地区。”③必阇赤别儿哥的任务,可能就是对此类人户的清查。在呼罗珊,阿儿浑也奉诏进行户口调查和整理赋税,“因压榨和勒索的实施超过了极限,特别是农民被临时赋课的征收搞得倾家荡产,乃至他们谷物的产量尚不到向他们征收的赋税的一半,所以他下令叫所有斡脱和财政、行政总管在他们和百姓打交道时应自我节制。”④
  西域和中亚等纳入蒙古的版图之后,所获得的巨额的赋税收入,使蒙哥决定加强对那些曾经征服但没有有效控制的地区的统治。于是,他在委派忽必烈出镇漠南的同时,又委派他的另一个弟弟旭烈兀往伊朗、叙利亚、密昔儿、鲁木、阿美尼亚等地区,分任他的左右翼。由此而引发了蒙古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旭烈兀西征。
  公元1253年10月,旭烈兀西征,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灭亡了阿拔斯王朝,攻克了巴格达。但这次出征,由于蒙哥的死讯传来,旭烈兀返回蒙古。被委任的军事大将怯的不花,先胜后败,几乎全军覆没。
  公元1260年初夏,在旭烈兀确知蒙哥已死的消息后,他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汗位,内心不安,便立即返回波斯。其用意是观望局势的变化。忽必烈即位后,因感激旭烈兀对自己的支持,便遣使于旭烈兀,谕以“从质浑河(阿姆河)岸到密昔儿的大门,蒙古军队和大食人地区,应由你,旭烈兀掌管,你要好好防守,以博取我们祖先的美名。”①根据此诏令,旭烈兀在波斯建立起了伊利汗国。
  术赤兀鲁思的统治者拔都在公元1252年死去,蒙哥召其子撒里答到蒙古,授予钦察汗位。撒里答在归途中死去后,拔都的儿子兀剌黑赤继位,兀剌黑赤很快也去世了。公元1254年,拔都的弟弟别儿哥继立为钦察汗。由于别儿哥扼守着西亚通向钦察草原的陆上商道,又对旭烈兀在西征中的行为不满,所以两大汗国形成敌国,连年争战不休,后来在各自的地方分向发展。
  作为成吉思汗封地中最大、种族和部落最为繁杂的察合台汗国,其疆域相当于现在天山西北部的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天山南部的喀什和和田地区,中亚的七河和河中地区,首府在伊犁河流域的阿力麻里。从察合台始封,历其孙子哈剌旭烈兀、第五子也速蒙哥等,到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大汗位,因发生了阿里不哥之死,为了控制察合台地区,忽必烈派察合台的孙子阿卜失合至察合台地区执政。结果在途中被阿里不哥部下俘虏。阿里不哥派察合台的另一孙子阿鲁忽取代倭耳干纳,阿鲁忽乘机把封地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号令达撒麻耳干、布哈拉、克什米尔等地。阿鲁忽投奔忽必烈,归顺元朝以后,忽必烈诏令“从阿勒台的彼方直到质浑河,可让阿鲁忽防守,并掌管兀鲁思和各部落。”②为了争夺河中地区,他与别儿哥的军队进行了大战,击溃了他们,洗劫了讹答剌。公元1265年,阿鲁忽死后,倭耳干纳擅立其子木巴剌沙继察合台汗位。忽必烈任命察合台的曾孙八剌为木巴剌沙的辅弼。八剌暗中纠集部众,废掉木巴剌沙,夺取了汗位,并与窝阔台后裔海都联合。公元1271年,八剌被海都毒死。公元1274年,海都扶植都哇为察合台汗。察合台汗国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汗国。
  钦察、伊利、察合台三大汗国走向独立化的道路,其结果是统一的大蒙古国最终分裂。在名义上拥有大汗位的元朝皇帝忽必烈,其实际控制地区只限于北半部中国、蒙古草原。蒙古皇帝所拥有的只是名义与形式上的宗主地位,不仅元朝皇帝对其汗国王位的继承权无力干预,而且他们甚至还向元朝发动战争,因此,实质上形成藩属国。这些藩国之间,由于争夺王位、人口和土地,展开了连绵不断的争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都之乱。
  公元1268年,海都叛乱东犯,忽必烈被迫起兵迎击,败海都于别失八里,将其追至阿力麻里。海都远遁2000余里。次年春,海都与八剌在塔剌思河会盟,划分势力范围,结果河中地区2/3的土地归属八剌,其余1/3分隶海都与蒙哥帖木儿二人。八剌认为所得土地不足以供养其人口,提出侵夺伊利汗国的呼罗珊,海都对此表示支持。接着,八剌挥师呼罗珊,占据其大部。伊利汗阿入哈在失败的情况下,设计诱八剌进至只涅平原,用伏兵重创八剌所部,八剌请求海都发兵救援,海都却发兵包围了八剌营帐。八剌惊恨而死,其所部转入海都,海都势力大增。他不仅取得了大部分窝阔台后王的支持,而且实际上控制了察合台汗国。
  海都兴起之后,由于他盘踞中亚,隔断了元朝与伊利、钦察汗国的通道,给中国与西方的交通造成了障碍。已经敞开了的“丝绸之路”,由此变得难以通行。特别是海都以蒙古大汗正统自居,直接威胁忽必烈的皇位。所以,忽必烈被迫起兵平乱。然而,由于这时蒙古军的主力正在灭亡南宋,再加上派往西域平乱的军队中又出现背叛忽必烈的人马,所以叛乱一直延续到14世纪初年。公元1301年海都死,都哇成了窝阔台系和察合台诸王的首领,他立海都之子察八儿做了窝阔台汗。公元1303年,都哇表示臣服元朝。这样,元成宗为了削弱窝阔台后裔的力量,出动大军在伊犁河流域帮助都哇打败窝阔台后裔察八儿,窝阔台汗封地尽归察合台后裔所有。
  公元1306年,都哇死后,汗位几经更替,最后都哇的第二子也先不花就位,又开始了对元朝的战争。元政府派5万人在额尔齐斯河一带打败了也先不花。
  公元1316年,鉴于西域的局势,元仁宗命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领兵火州,复立畏兀儿城”①,册封为高昌王。公元1314年,一度作过察合台汗的都哇第三子怯伯复位,将首府从阿力麻里迁往撒麻耳干。这一举动引起东部七河流域、伊犁河地区贵族的反对,于是察合台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噶尔、吐鲁番一带,由也先不花主政;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包括河中地区,由怯伯主政。
  公元1321年和公元1330年,怯伯与也先不花相继死去。蒙古各部“每个地方、每个部落首领都已宣布了自己的汗,部落之王为数不少。”②到公元1348年,权臣布拉吉宣布他找到的18岁的秃黑鲁帖木儿是也先不花的儿子,并在阿克苏拥立他为汗。公元1360年,秃黑鲁帖木儿两度率军攻入河中,完成了东西察合台汗国的统一,但在他去世以后,西部又陷入分裂。东部在秃黑鲁帖木儿后裔的统治下,一直延续到元末。
  在所有的汗国中,伊利汗国与元朝自始至终保持着密切的藩臣关系。汗国的继承人,都通过元朝皇帝认可,双方的使节和官员的往来也十分密切。伊利汗在汉地拥有大量的属民、封户,得自选官属,进行管理。史载:“旭烈兀大王位:岁赐,银一百锭,缎三百匹。五户丝:丁巳年(公元1257年)分拔彰德路二万五千五十六户。延六年(公元1319年)实有二千九百二十九户,计丝二千二百一斤。江南户钞则分拨宝庆府人户负担。”①管领其属民的机关前为管领随路打捕鹰房民匠总管府,“秩从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副总管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吏属令史六人。初,太祖以随路打捕鹰房民户七千余户拨隶旭烈大王位下。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始置。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阿八合大王遣使奏归朝廷,隶兵部。”后又有“管领本投下大都等路打捕鹰房诸色人匠都总管府,秩正三品,掌哈赞大王位下事。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始置,官吏皆王选用。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省并衙门,以哈儿班答大王远镇一隅,别无官属,存设不废。”②“所属人户原额七百八十户。”③伊利汗在其辖地也有自己的属民,统治十分稳固,如在伊朗地区,至元初,曾派奥都剌合蛮前往“以结束查账”④,在西域地区,派瓮吉剌带“籍地产,悉得其实。”⑤
  由术赤、拔都所创建的钦察汗国,在有的文献中又称为术赤乌鲁思或金帐汗国。由于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过程中,钦察汗国的别儿哥支持的是阿里不哥,并且后来钦察汗国又与伊利汗国为了争夺高加索而开展了长期的战争,更由于钦察汗国与蒙古本土相隔遥远,所以,尽管在名义上钦察汗与大汗之间维持着宗主关系,但事实上从别儿哥开始,钦察汗国已独立。
  以上便是蒙古崛起以后,至元亡期间,蒙古人对西域、中亚、西亚以及丝绸之路延伸极远地区的征服与经营情况。无论是早年的西征战争,还是后来为维护蒙古大汗在这些地区的权威所进行的平叛战争,亦或是平时的和睦相处时期,在其人口问题和丝绸贸易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如何?我们将在下面的几节中再作详细的探讨。

附注

①《四部丛刊》三编本。 ②《史集》第1卷第2分册第211页、226页;《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 ① 也迷里,又译作叶密立。 ①《史集》第1卷第2分册,第253页。 ①《元典章·吏部三·投下·改正投下达鲁花赤》。 ②《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45~46页。 ③《史集》第2卷,第60页。 ④《史集》第2卷,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0页。 ②《史集》第1卷第2分册,第283页。 ① 此人即《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术外尼之父。 ②《世界征服者史》(下册),第589页。 ③《出使蒙古记》,第230页。 ④《世界征服者史》(下册),第701~702页。 ①《史集》第2卷,第299页。 ②《史集》第2卷,第13页。 ①《元史·仁宗本纪》。 ② 转引自刘迎胜博士论文打印本《察合台汗国史纲》中第28节《突厥世系》。 ①《元史·食货志·岁赐》。 ②《元史·百官一》。 ③《元史·兵志·鹰房捕猎》。 ④《史集》第2卷,第318页。 ⑤《元史·忽林失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本书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五代、宋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明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丝绸之路人居生态环境的变迁等内容。“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汇集了中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丝绸之路各学科领域研究成果,是国内最权威、最全面、最系统的学术著作。《丝绸之路人口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历史、民族、宗教、人口、文化、艺术等多学科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