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五代、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政治形势与政权格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五代、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政治形势与政权格局
分类号: K243
页数: 3
页码: 130-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代、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政治形势与政权格局,自“安史之乱”以后,强大的唐王朝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危机之中,地方割据势力的抬头,使得统一的封建国家被藩镇割据的局面所取代。掌握着一个地区军政、民政、财政等大权的节度使,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展开了连绵不断的争斗的内容.
关键词: 五代 宋时期 丝绸之路 沿线地区 政治形势 政权格局

内容

自“安史之乱”以后,强大的唐王朝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危机之中,地方割据势力的抬头,使得统一的封建国家被藩镇割据的局面所取代。掌握着一个地区军政、民政、财政等大权的节度使,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展开了连绵不断的争斗。
  中原王朝内部争斗不休的状况,本身就意味着它对周边城郭诸国和地区控制力的大大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周边地区和城郭诸国有某一个强大政权崛起,他们就会试图摆脱中原王朝的控制,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如前所述,恰在唐朝后期,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变,盛极一时的回鹘,内乱迭起,被崛起的黠戛斯乘机攻击,其部族被一分为三,迁徙他处;原来远离中国的阿拉伯人,这时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白衣大食”政权,对丝绸之路沿线诸国开始了自西而东的征服,使中亚一带的许多城郭诸国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一切使得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原有的政权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回鹘被一分为三以后,一支南下迁徙到河西走廊,建立了河西回鹘政权;一支西去新疆,以高昌(今哈拉和卓)为中心建立了西州回鹘政权;另一支则迁徙到喀什和中亚,从10世纪中叶到12世纪在这一带建立了强大的喀喇汗王朝。
  从回鹘分裂至五代时期,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城郭诸国和政权为河西回鹘(亦称甘州回鹘)、西州回鹘、喀喇汗王朝和黠戛斯、白衣大食等。当时,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且内部纷争不休,无力经营和控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因此,在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沿线诸国和地区处于一种弱肉强食的状况。
  宋代虽然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各地,但辽朝建国于北,西夏割据于西,从中原通往西域、中亚乃至欧洲的丝绸之路的大门——河西走廊地区。为西夏所控制。在广大的西域地区,基本上由日益强大的喀喇汗王朝统治着。这样,丝绸之路就被分割于在政治上互相对立的国内几个政权的境内。然而,这并不标志着丝绸之路就完全中断。在这一段时期里,据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于公元1074~1091年间,3次派使者或商队通过丝绸之路,到达北宋的首都——东京(今开封)。控制着西亚和中亚大部分地区的阿拉伯人,虽然主要取道海上与中国进行商业活动,但也有从陆路前来的。如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阿拉伯商人麻思利等,从陆路到中原进行贸易,北宋政府特准他们沿途赎卖商品,并减免一半商税。不仅有阿拉伯人不断来宋朝,而且还有丝绸之路沿线诸国的使者、商人不断到西夏、辽、金等诸国,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将有详细论述。
  12世纪初,金国对国势衰微的辽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辽朝灭亡之势已不可逆转。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辽朝皇族耶律大石在辽亡的前一年北走漠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来又从漠北率师西征,在中亚及其附近地区进行征战,逐渐建立了疆域辽阔的西辽帝国。这个帝国,连同高昌回鹘和逐渐发展形成的以于阗为中心的回鹘政权,在蒙古崛起和西征之后,被蒙古人所征服。蒙古人在西域、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建立了察合台汗国等三大汗国。

附注

① 唐长孺:《关于归义军的几种资料跋》,收入《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1962年。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本书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五代、宋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明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丝绸之路人居生态环境的变迁等内容。“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汇集了中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丝绸之路各学科领域研究成果,是国内最权威、最全面、最系统的学术著作。《丝绸之路人口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历史、民族、宗教、人口、文化、艺术等多学科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