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0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概况
分类号: K241
页数: 15
页码: 096-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概况,唐朝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概况的内容.
关键词: 隋唐时期 丝绸之路 沿线地区 民族构成 人口概况

内容

一、隋朝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概况
  上节我们概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地方政权。这一节,我们将研究丝绸之路沿线的部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状况。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不妨先对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各地方政权的部族构成与人口分布进行考证。
  吐谷浑系我国西北古代部族之一,其族源在史籍中有较为明确的记载。根据《晋书》、《北史》、《宋书》中的《吐谷浑传》,我们清楚地得知,吐谷浑原是人名,并不是族名和国名。他原是居于辽东的鲜卑慕容部首领涉归的庶出长子,分有部落1700户,在辽东一带游牧。西晋末年,吐谷浑乘晋室内乱和五胡乱华之际,从阴山南下,经河套,越陇山(今陕西陇县西陇山),止于抱罕(今甘肃临夏)西北的罕开原。随后,又向南和向西扩展。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吐谷浑死后①,其子孙控制的地区,东起洮水,西到白兰(今青海都兰,巴隆一带),南抵昴城(今四川阿坝)、龙涸(今四川松潘),北至青海湖一带。即今天的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及青海等地。后来,它不断发展,到北朝时期,其势力已发展到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因此,从部族构成上来看,吐谷浑是属于鲜卑人。
  隋朝时吐谷浑的人口数量,史无明载,研究吐谷浑史者也从未有人注意该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只能根据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做一些粗略的考证。
  从隋朝与吐谷浑的整个形势来看,可以说,两个政权之间基本上是处于一种长期战争的状态。所以,战争造成的人口耗减是影响吐谷浑人口数量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在隋朝与吐谷浑的交战中,损耗了多少人口呢?我们先将有关史实迻录如下:
  581年八月,“吐谷浑寇凉州,隋主遣行军元帅乐安公等步骑数万击之。谐击破吐谷浑于丰利山,又败其太子可博汗于青海,俘斩万计。”①
  由于元谐所统隋军大败吐谷浑军,“吕夸大惧,率其亲兵远遁。其名王十三人,各率所部来降。”②
  583年,“夏,四月,庚午,吐谷浑寇隋临洮。洮州刺史皮子信出战,败死;汶州总管梁远击走之。又寇廓州,州兵击走之。”③
  583年,“六月,庚辰,隋行军总管梁远破吐谷浑于尔汗山。”④
  584年二月,“隋上大将军贺娄子干发五州兵击吐谷浑,杀男女万余口,二旬而还。”⑤
  开皇“八年,其名王拓拔木弥请以千余家归化。”⑥
  “炀帝即位,......铁勒遣使谢罪,请降,帝遣黄门侍郎裴矩慰抚之,讽令击吐谷浑以自效。铁勒许诺,即勒兵袭吐谷浑大败之。伏允东走,保西平境。帝复令观王雄出浇河,许公宇文述出西平以掩击之,大破其众。伏允遁洮,部落来降者十余万口,六畜三十余万。述追之急,伏见惧,南遁于山谷间。其故地皆空......伏允以自资,率其徒数千骑客于党项。”⑦
  有关隋朝吐谷浑人口的记载,约略如上所举。从所列材料中,我们可以统计出,被隋朝军队斩杀和被俘的确切人数为12.1万人,迫于某种原因而主动归附的先后有千余家,每家按传统的5口计,约5000余口。另有开皇三年六月,在梁远击破吐谷浑于尔汗山的战役中,被斩首和被俘人数不详;开皇元年,在隋军的打击之下,吐谷浑王侯13人各率所部人口来降的具体人数不清。笔者认为,尔汗山之役,之所以史无双方死亡、被俘人数的记载,主要是吐谷浑伤亡不甚大,很可能不超过千人,因为在有关隋军与吐谷浑和其他政权的交兵中,超过千人,甚至几百人者都有明确记载。因此,我们不妨把这次战役中吐谷浑所损失兵力当作1000人来看待。至于吐谷浑名王13人各率部落投降隋朝的具体人数,我们必须确定当时吐谷浑各部的人口数。据《隋书·吐谷浑》记载:开皇六年,被立为太子的嵬王诃因害怕被其父吕夸诛杀,“谋率部落万五千人户将归国,遣使诣阙,请兵迎接。”这次事件后来虽然被中止,但是,我们大致能分析出吐谷浑当时每部的人口约为“万五千人户”。这里又产生了两个问题,即每部到底是1.5万人,还是1.5万户。而且当时吐谷浑的部落是否有大小之分?所谓名王所部有多少人?从历代部落的组织情况来看,当以户计。从前引开皇八年,“其名王拓拔木弥请以千余家归化”来看,大概名王所统部落有千余户。这样,13个名王所统约1.3万户,约6~7万人口左右。由此,我们可以估算出吐谷浑在隋时的人口总数当在20万人左右。
  党项《隋书·西域传·党项》云:“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可知党项是三苗的后裔。三苗作为我国古代部族名,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尚书·禹贡》曰:“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又《史记·五帝本纪》云:“三苗在江淮、荆州。”唐人张守节《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则三苗在西徙以前,当在长江中游以南一带。西徙以后,在汉代与羌人同化,遂演变为羌部,故以“党项羌”命名。其种有宕昌、白狼等,均自称猕猴种。在隋时,这个部族仍处于游牧部落制阶段。“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不断“归化”、“内附”于隋者不少。“开皇四年,有千余家归化。五年,拓拔宁丛等各率众诣旭州内附,授大将军,其部下各有差。”①然而,在有关隋朝的文献中,既无党项人口数量的记载,又无其部落多少的记载。考之前史,《北史·党项传》与《隋书》所载,几乎毫无差别。稽诸唐史,《新唐书·西域·党项传》载其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碎氏、房当氏、米禽氏、拓跋氏等部落。如果隋唐时期党项部落没有太大变化的话,我们假定唐时党项的8个部落,大小各占一半,这样,就得出党项的人口总数约在6万左右。
  高昌《隋书·西域·高昌传》谓“高昌国者,则汉车师前王庭也”。早在汉代,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在这里安置老弱病员。其后为汉代的主要屯田区。汉人与当地的车师人联姻,繁衍生息。汉衰,河西阻绝,原来散戍西域各地的汉兵无法东归,集聚碛口,结寨自保,成为汉族居民最大的聚集地。十六国时期,这里在五凉王朝的统辖之下,后在北朝初年,建立了政权。因此,高昌国是汉民族聚居的地区。
  由于高昌是以汉族为主要人口的国家,加上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所以,在西域诸国中,它是为数不多的农业国。
  在当时的生态环境下,这里的人口多集中居住在城中。隋时,该国有城十八。据朱雷先生考证,“人口最多时达户8000,口3.77万。”①
  康国 《隋书·西域·康国传》云:“康国者,康居之后也。迁徙无常,不恒故地,然自汉以来相承不绝。”康居国人在汉代称之为胡人,唐代和唐以后,仍称昭武九姓国的人为胡人②,所以,康国的人口,在种族上是属于所谓的胡人的。据《史记·大宛列传》云,汉时康居“控弦者八九万人。”司马迁所说的这个“控弦者八九万人”,是指骑射部队八九万人。而游牧部族的人口,兵员约占三分之一,正如《史记·匈奴列传》所言:“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可以初步确定,汉代的康居,总人口数当在60万左右。到隋时,根据西域其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在疆域不变的情况下,康居的人口当有所增加,极有可能超过60万人。
  安国 因为是汉时的安息国,又是昭武九姓国之一,“与康王同族”,所以,其部族为胡人。隋时其国人口数,今已无可考。
  毕国 因紧邻安国,又“其国无君长,安国统之”,所以,在部族区分上,应是属于胡人。该国人口,《隋书·西域传》明言:“可千余家。”约折合5000人左右。
  石国 其部族和人口数均无考。
  女国 在隋时是丝绸之路经过地区最落后的地方政权,当时仍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其人口属何种部族,文献无记载,不得而知,该国“人有万家”,约5万人左右。
  焉耆 为汉时旧国,其部族不详。按其“国内有九城,胜兵千余人”的记载,估计该国在隋时的人口约在2000~3000人。《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时该国的情形是:“户万五千,口万二千,胜兵二万人。”基本上是在2~3人中,有1胜兵。
  龟兹 其部族构成不详。从其在隋时国内“胜兵者数千”的记载来看,估计人口在1万人左右。
  疏勒 其部族构成不详。从其在隋时“国内有大城十二,小城数十,胜兵者二千人”的记载来看,人口总数当在1万左右。
  于阗 其部族构成不详。从其在隋时“国中大城有五,小城数十,胜兵者数千人”的记载来看,人口总数当在1万人左右。
  钹汗 其部族构成不详。从其在隋时“胜兵数千人”的记载来看,人口总数约1万人左右。
  吐火罗 其部族构成不详。从其在隋时“胜兵者十万人,皆习战”的记载来看,吐火罗是隋时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大国,总人口当在20~30万左右。
  悒怛国 在部族上,与大月氏同种。按其国在隋时“胜兵五六千人”估计,其人口约在1.5万人左右。
  米国 在部族构成上,因其为“康国之支庶”,所以,似属于古胡人。按其在隋时“胜兵数百人”估计,其人口仅1000人左右。
  史国 在部族构成上,因其亦为“康国王之支庶”,所以,似属于古胡人。按其在隋时“胜兵千余人”估计,其人口在2000~3000之间。
  曹国 其部族构成不可确考,因其为昭武九姓国之一,似应属于古胡人。该国在隋时“胜兵千余人”,估计其人口在2000~3000之间。
  何国 因其“亦康国王之族类”,所以,在部族构成上,何国人当属胡人。按其国在隋时“胜兵千人”,估计其人口在2000~3000之间。
  乌那曷 因其“亦康国种类”,故其为胡人。按其在隋时“胜兵数百人”,估计其人口在1000人上下。
  穆国 因其“亦康国王之种类”,故其为胡人。按其在隋时“胜兵二千人”,估计其人口在5000人左右。
  波斯 其部族的具体构成不详,应是以阿拉伯人为主。根据该国在隋时“胜兵二万余人”的事实,我们推测其人口当在5~6万左右。
  漕国 因其为“康国王之宗族”,故其部族属胡人。按其在隋时“胜兵者万余人”估计,其人口约为2~3万。
  突厥 关于突厥的族源,史书记载颇多歧义,或云:“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①或言:“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②或曰:“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③或说:“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④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著名民族史专家林干先生根据19世纪末在漠北鄂尔浑河畔发现的突厥文《阙特勤碑》和《苾伽可汗碑》所云:“九姓回纥者,吾之同族也”的记载指出:按回纥为铁勒的主要构成部分,突厥既与回纥同族,可见突厥是属于铁勒的族系,是铁勒的一支。⑤
  公元584年,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击灭柔然汗国,在他们成为蒙古草原的主人后,又“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⑥建立了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撒马尔汗和布哈拉的铁门,南自长城塞上,北包括贝加尔湖,东西万里,南北五六千里的突厥大帝国。隋朝取代北周之后,因突厥沙钵略可汗之妻为北周千金公主,她怂恿沙钵略进攻隋朝,“由是悉众为寇,控弦之士四十万。”从其纠集控弦之士40万攻打隋朝和游牧部族传统的兵民数量比例来看,突厥统治下的人口当在120万以上,很可能达到200万人左右。
  大业三年,突厥在隋朝的不断打击下,内部矛盾加剧,沙钵略可汗欲杀阿波可汗,阿波投奔西部达头可汗,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基本上与隋朝政府保持了一种依附关系。地处丝绸之路的西突厥,在分裂之初与隋为敌,后来在隋军的离间、打击之下,亦臣服于隋。
  突厥分裂时,双方的势力基本差不多。这从大业初年,司朝谒者崔君肃出使西突厥,对处罗可汗慰谕的话中可见一斑:
  突厥本一国也,中分为二,自相仇敌。每岁交兵,积数十年而莫能相灭者,明知启民与处罗国其势敌耳。今启民举其部落,兵且百万,入臣天子......①
  但是,崔君肃所说东突厥启民可汗率兵百万入臣,恐怕这里的兵是指整个部落人口。因为从史实记载来看,启民可汗只是率部落内附,隋朝只是允许其居住在陕西、内蒙古河套的草原上,而并不见有其具体人口记载,况且拥有百万军队,其人口至少在300~400万以上,与当时整个东西突厥的人口数不合。
  事实上,如果把崔君肃所说的100万兵看成是100万人口,则与西突厥的情况基本一致。西突厥分裂之初,达头可汗令阿波率兵攻打沙钵略,史称“其部落归之者将十万骑,遂与沙钵略相攻。”②把当时的部落人口以“骑”作为计量单位。尚处于游牧阶段的东突厥,在内附时所有人口都骑着马,所以,崔君肃把他们都当成兵。在我国古代,往往把骑与兵合称,视为骑兵者是一种传统看法,因此崔君肃的误解,并不奇怪!
  再从当时东西突厥各自控制的地域范围来看,大小也基本相等,可见,东西突厥在分裂初期的人口大致相同,各为百万左右。
  后来,由于西突厥在隋朝的打击之下,昔日臣服、受其控制的不少国家和部落纷纷摆脱了它,因而人口大减。到大业八年,西突厥臣服隋以后,隋朝将处罗可汗的人口分为三部分:一是让其弟阙度设将弱万余口居于会宁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靖远县);二是使特勤大奈将余众居于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省静乐县);而处罗则率王兵精锐骑兵随炀帝巡游,充当了御林军。当然,在处罗可汗入隋之后,族人又立其叔父为王,号射匮可汗,另有数十万人口。
  铁勒文献记载:“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③由此可知,从族源上来说,铁勒是属于匈奴。不过,后来独立发展、演变为独立的一个部族,即古代历史上的铁勒。
  由于铁勒种类多,分布广泛,“自西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绝”,所以,人口数量也不少。据《隋书·北狄·铁勒》的记载,在独洛河的北边有外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姓,胜兵可达2万人,估算其人口在5~6万。在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有契苾、薄落职、乙咥、苏婆、那曷、乌讙、纥骨、也咥、于尼讙等,胜兵可达2万人,估算其人口亦在5~6万。金山西南有薛延陀、咥勒山、十〓、达契等,有1万兵,人口在2~3万。康国的北边,傍阿得水,则有诃咥、曷嶻、拔忽、比干、具海、曷比悉、何嵯苏、拔也未谒达者,有3万许兵,估算人口约7~8万。在得嶷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索咽、蔑促、隆忽等诸姓,人口8000。拂菻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九离、伏嗢昏等,有近2万人。这些人相加,隋时,铁勒的人口大约在24万左右。
  以上是我们所考察的隋时丝绸之路沿线城郭诸国和地区的人口情况,因为文献中对有些城郭诸国和政权的记述不全,无部族性质、人口数量和社会生活等记述,所以我们无法考证。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文献不记载的城郭诸国和政权多为小国。因此,对我们估计隋时丝绸之路所经地区的人口总数,影响不是十分重大。
  由隋朝丝绸之路沿线部族构成和人口数量的考察,我们得知:
  第一,当时的部族构成成分虽然十分复杂,但是,基本上都是由我国先秦以来的边地部族演变而来的。
  第二,由于这些城郭诸国大多以游牧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人口的变动比较大,很少有完整、确切的人口数字。粗略估算丝绸之路所经过地区的人口约在200~300万左右。
  第三,因为隋王朝历经时期短,有些丝绸之路沿线城郭诸国没能够与隋朝进行联系,因而这些城郭诸国的情况不为隋朝所了解,使得我们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遗漏之处。
  二、唐朝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民族构成与人口概况
  因为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空前加强,使得问题更加复杂。一方面,民族融合的结果,使得这一时期各个政权的民族构成出现了混乱状况,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单一民族的政权基本上不存在了。另一方面,政权之间的隶属关系时断时续,疆域大小也在不断变化,给人口数量的考证带来了诸多困难,特别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使一个地区的人口经常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
  我们知道,自从贞观十年唐朝平定高昌,北殄突厥颉利之后,唐朝的疆域“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①我们不妨来看看两《唐书》对当时西域人口的记载:
  据《旧唐书·地理志三》的记载,唐时曾在丝绸之路所经过的西域地区设立过伊州、西州中都督府、北庭都护府、安西大都护府等管理机构。
  当时之伊州,即隋时的伊吾郡。隋末,被西域诸部族占据,贞观四年归附,唐在此设置西伊州,两年之后,称伊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州为郡,是为伊吾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恢复伊州建置。《旧唐书·地理志》云:
  旧领县三,户一千三百三十二,口六千七百七十八。天宝领县二,户二千四百六十七,口一万一百五十七。
  这里的“旧”指何时呢?从整个文字来看,是指天宝以前。既然伊州在隋代就已设郡,是否是指隋时的户口数?从《隋书》等有关文献的记载来看,可能性不大,极可能是指贞观年间的户口数。具体说来,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的户口数。著名学者岑仲勉先生曾在其《隋唐史》第40节《户口升降及收支大帐附和籴》中首倡其说,①指出其根据是《括地志》。魏王李泰的《括地志》今已散佚,据唐人徐坚《初学记·州郡部·总叙州郡第一》所引:
  唐贞观十三年大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省注)。凡县一千五百五十一。至十四年,西克高昌,又置西州都护府及庭州,并六县,通前凡三百六十州。
  《括地志》所记州府县数与《旧唐书·地理志》完全相同。可见,《括地志》所透露出来的情况,反映出《旧唐书·地理志》所载伊州旧时之户口数是贞观十四年的情况。
  又唐人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志》载伊州的户数为1729。据冻国栋博士考证,《元和郡县志》的户数系自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前后的户部统计资料②。果如此,那么,伊州的户口数从贞观十四年至开元二十年(公元640~732年),再到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是呈大幅度增长趋势的,前后百余年间,增加了将近1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人口的机械变动所致,即由于唐政府向这一地区迁徙了大量的人口。具体迁徙情况,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论述。
  西州中都督府即隋时之高昌国。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平定高昌后,设置西州都督府,下辖5个县。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交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称西州。《旧唐书·地理志》云贞观年间领高昌、柳中、交河、蒲昌、天山5县,户6466。但《通典·边防七》高昌条载唐平高昌,获户8046,《旧唐书·高昌传》谓获户8000,记载迥异,这里以旧志为准。《元和郡县志》载开元时西州户数11647。《旧唐书·地理志》云天宝时,西州仍领5县,户数为9016,口数为49476人。天宝户数之所以较开元为少,是与唐朝在西域地区的影响渐弱,不少人口内迁有关。
  北庭都护府是在贞观二十年四月,因西突厥泥伏沙钵罗叶护阿史那贺鲁率众内附后,在此设立庭州的基础上,在长安二年(公元714年)改名而来的。从高宗永徽年间到玄宗天宝年间(公元650~756年),《旧唐书·地理志》谓北庭节度使管镇兵2万人,统摄突骑施、坚昆、斩啜,以及管瀚海、天山、伊吾三军镇兵万余人。贞观以前,仅领有金满1县,户数为2300。贞观年间,除仍领金满县以外,又新领轮台、蒲类2县。开元时,据《元和郡县志》载,户数增加到2676。《旧唐书·地理志》载天宝时,户2226,口9964人。
  北庭都护府除上述3县外,另有16番州即盐治州都督府、盐禄州都督府、阴山州都督府、大漠州都督府、轮台州都督府、金满州都督府、玄池州、哥系州、咽麫州、金附州、孤舒州、西盐州、东盐州、叱勒州、迦瑟州、冯洛州。这16个番州,“杂戎胡部落,寄于北庭府界内,无州县户口,随地治畜牧。”①因为部族复杂,处于游牧经济阶段,所以没有户口数。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侯君集平定高昌以后,设置了西州都督府,治所在西州。到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十一月,大将苏定方平定阿史那贺鲁,分其地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于是,西边一直到波斯国的广大地区,全部隶属安西都护府。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因为吐火罗国归附,唐朝便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的十六国地区,均设置都督,督州80,县110,军府126。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吐蕃攻陷安西都护府后,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全部落入吐蕃之手。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唐军打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随后,因唐军戍边兵内调,回鹘等部族崛起,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又陷入吐蕃。可能因为安西都护府地域辽阔,远离朝廷,唐朝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统治不及北庭州都护府等地区,所以,两《唐书》中对这一地区的记述极为简略,其户口数均无叙述。不过,我们可以从其所管辖的安西四镇的人口情况来做些蠡测:
  四镇之一的焉耆,即焉耆国。史载其“户四千,胜兵二千。”②以传统的每户5口计,人口约在2万左右③。四镇之一的龟兹镇,即汉魏时期的龟兹国。《旧唐书·西域传》云其在唐天宝年间这里“胜兵数千”。《新唐书·西域传(上)》载阿史那社尔发铁勒十三部兵10万征讨时,“凡破五大城,男女数万,遣使者谕降小城七百余。”其人口数约3~5万。四镇之一的于阗,在当时称为毗沙都督府,亦“胜兵四千”①。我们如果仍认为它的兵员数和人口数的比例与焉耆一致,那么其人口数为4万左右。四镇之一的疏勒镇,“胜兵二千”②,这个兵员数与焉耆相同,我们姑且把它的兵员与人口数的比例看成是与焉耆相同,那么疏勒当时的人口数则为2万左右。
  从上面我们对安西四镇中兵员数与人口数比例的换算,可以约略地知道安西都护府地区的人口在13万左右。
  除了伊州、西州中都督府、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之外,在丝绸之路的西南段地区,唐时还有所谓的“西域十六都督州府”。这16个都督州府是在龙朔元年,西域诸国派使者到唐朝表示内附以后设立的,共计统州80,县110,军府126,这些都督州府名义上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实质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是一种虚空的东西,唐朝政府不可能对其进行具体管辖和统治。
  16个都督州府的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月氏都督府 设置于吐火罗国所治的遏换城。
  太汗都督府 设置于嚈哒部落所治的活路城。
  条支都督府 设置于诃达罗支国所治的伏宝瑟颠城。
  大马都督府 设置于解苏国所治的数瞒城。
  高附都督府 设置于骨咄施国所治的妖沙城。
  修鲜都督府 设置于罽宾国所治的遏纥城。
  写凤都督府 设置于失苑延国所治的伏戾城。
  悦般都督府 设置于石汗那国所治的豔城。
  奇沙州 设置于护特徤国所治的遏密城。
  和默州 设置于怛没国所治的怛城。
  挔獓州 设置于乌拉喝国所治的摩竭城。
  昆墟州 设置于护密多国所治的抵宝那城。
  至拔州 充置于俱密国所治的措瑟城。
  鸟飞州 设置于护密多国所治的摸廷城。
  王庭州 设置于久越得犍国所治的步师城。
  波斯都督府 设置于波斯国所治的陵城。
  因为上述16都督州府远离唐朝朝廷,基本上都是汉魏以来的一些独立的游牧或者农耕部族所建立的政权,唐朝虽然名义上任命这些政权原有的国王或者部落首领为都督府和州的都督、刺史等,但对这些都督府、州内部的具体事务处于一无所知或者知之不多的状况中,这些政权与唐朝保持的朝贡关系也只是从龙朔元年(公元661年)至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这段时间。在这些都督州府人口数量无确切记载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把该地区原来所建诸国政权的人口数量作为参考。在吐火罗国势力强盛时,这些地区除波斯、罽宾外,大多役属于吐火罗,而史称吐火罗强盛时,“胜兵十万”①。按照前面焉耆的兵户口数比例,人口数当为20~30万人。但是,这个数字不确切,因为该国“国土著,少女多男”②,这就意味着兵员数与人口数的比例不可能是1∶3。根据当时游牧部族的人口特点,这10万兵,便是吐火罗国的青壮年男子。我们不妨先作一个假设:假设在吐火罗总人口中,老、壮、幼各占1/3,那么,胜兵的人将为总人口的2/3;假设吐火罗国男多女少,其比例为2∶1,即国中有2个男子,才有1个女子。如果上述假设能成立的话,吐火罗的人口数将为23万左右。
  至于其他一些不隶属于吐火罗的国家和政权,其人口数量,在文献中均无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些城郭诸国和政权曾经或臣属于吐蕃,或臣属于突厥,到后来又归回鹘控制,因此,这些政权的人口数量似应在吐蕃、突厥、回鹘强盛时的人口数量之中。我们如能考察出这几个政权的人口数量,再加上伊州、西州中都督府、北庭都护府、安西大都护府等的人口数,即可知道唐代丝绸之路沿线诸国和地区大致的人口数量。
  (一)关于吐蕃的人口数
  吐蕃在8世纪末9世纪初极盛时的疆域北至天山山脉及今中蒙边界,西至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地区。可见丝绸之路沿线,有相当辽阔的地区曾被它控制过。吐蕃当时有多少人口,在汉文史料中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记载。刘瑞主编的《中国人口·西藏人口》一书,根据藏文史籍《贤者喜宴》和《五部遗教》记载,推论指出:“7世纪时吐蕃王朝强盛时期的西藏地区人口总数,当在386万上下......”我们认为,这一人口数字与元朝到清末,西藏的人口都在100万上下相比,差异很大。如果刘瑞主编一书的推论是接近实际的话,那么,唐时吐蕃的人口之所以会高出元朝至近代西藏人口的280多万,其解释只能有二:一是在唐代不仅吐蕃的疆域空前扩大,而且经常掠夺汉人、羌人和西域人口进入西藏地区,使得人口数量大大增加;二是在唐以后,宗教因素造成了西藏人口大幅度下降。
  吐蕃在强盛之时所开拓的疆土到底有多少呢?根据宗教因素对人口增长的消极作用明显表现在西藏奉藏传佛教以后,特别是在格鲁派占统治地位以后,有人推测其影响使人口减少1/3以上。也就是说,元朝到清末这段时期,之所以藏族人口只有100万左右,是因为宗教使唐代的386万人口中减少了115万以上。那么,吐蕃强盛,掠夺的羌人、汉人、西域人口,以及强占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总人口当在170万左右。又根据天宝年间的户口计算,在吐蕃统治区的汉人至少有70~80万①,减去这一人口数以后,余下的90余万人口则为其掠夺的西域人口、羌人和占领的西域地区的人口。
  当时吐蕃所征服的羌人,主要是苏毗、羊同等部。而《新唐书·苏毗传》说:“苏毗本西羌族,为吐蕃所并。号孙波,在诸部最大。东与多弥接,西距鹘莽硖,户三万。”如果也以汉人的每户5口人计,羌人中苏毗的人口数约15万左右。羊同,《唐会要》载:
  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里,胜兵八九万,辫发毡裘,畜牧为业。
  可知其为游牧部族,按照当时游牧部族人口构成中兵员与非兵员的比例为1∶3左右,那么,羊同的人口数接近40万左右。
  当减去羌人人数之后,便得出吐蕃征服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人口数量为35万左右,而我们能够确知的被吐蕃占领的丝绸之路的安西四镇的人口数为12~13万,那么,不能确知地区的人口数则为22万左右。
  (二)关于突厥的人口数量
  突厥在隋时分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分布在蒙古高原至贝加尔湖以北的辽阔地区,趁隋末大乱,中原王朝势力衰弱之机,他们越过阴山南下,在掳掠了不少汉族人口的同时,也收容了大批中原流民,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今天的山西、陕西北部一带,又控制了东部的契丹、室韦和西部的吐谷浑、高昌等部族。唐朝建立之后,一直到贞观四年,才被灭亡。《旧唐书·突厥传》称其“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似乎兵士就有百余万。
  作为游牧部族的突厥,即使考虑到其妇女和儿童都能骑射,要达到兵士100万,总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突厥到底有没有百万之兵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与唐朝作战时的兵力数量。《旧唐书·突厥传》所记载的突厥的几次军事行动,突厥出动的兵力最多一次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颉利可汗“自率十余万骑”,而且在颉利可汗被灭以后,魏征提到“今降者几至十万”。像颉利可汗亲率大军出征,虽不是倾国之兵,但应是出动了其国的大部分兵力,这是符合游牧部族特点的,至少出动了总兵力的一半。假使其出动的兵力为总兵力的一半,则其兵力为20万左右,那么,其部族人口当在80万以内。另外,被突厥控制的区域内的人口还应包括高昌、吐谷浑、室韦、契丹及其他众多的部族,他们的人口当超过20万。这样,突厥人口当在百万左右。与所谓“控弦百余万”,正相吻合,所以,《旧唐书·突厥传》中所谓的“控弦百余万”,实指其人口总数。
  仪凤四年(公元679年),突厥再次兴起,据有故地,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唐所灭,余众归于回纥。据《旧唐书·突厥传》:
  初,默啜景云中(公元710~711年)率兵西击娑葛,破灭之。契丹及奚自神功(公元697年)之后,常受其征役。其地东西万余里,控弦四十万,自颉利之后最为强盛,自恃兵威,虐用其众。默啜既老,部落渐多逃散。
  根据这一材料,稽以前所述及可知,突厥在唐中叶再次兴起以后,其部族人口为40余万。突厥人口之所以减少,一方面是原来的不少人口归附了唐朝,有的甚至被汉化;另一方面,受其“征役”的人口数量大大减少。正因为如此,文献中记载突厥用兵,最多的一次是“率众十余万”;也因其人口大大减少,所以唐朝出动30万兵力,能够将其逐出塞外。
  西突厥在隋末唐初,“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控制了今新疆全部和中亚大部。《旧唐书·突厥传》所载“控弦数十万”,是目前我们能够作为了解西突厥人口的主要材料,但是,这一材料不仅数字粗略,而且还包括突厥所控制的各部族的兵力在内。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沙钵罗可汗“总有西域诸郡”,也有“胜兵数十万”。如果这个数十万,按20~30万来看待,则沙钵罗可汗时的西突厥人口数就高达几百万。但是,从有关的材料来看,这个“胜兵数十万”的记载大成问题。理由是唐朝灭亡西突厥时,动用的兵力不过7万,即使加上调遣当地部族也不会超过10万,用10万人去征讨一个拥有几十万军队的游牧部族,恐怕实非易事。不惟如此,而且到垂拱以后,西突厥在唐军的打击和西域各地部族的反抗之下,余众6~7万随斛瑟罗徙内地。另一支突骑施于圣历中(公元698~700年)分别在碎叶川(今中亚吉尔吉斯楚河流域)和伊丽水(今伊犁河流域)建大小牙帐,《旧唐书·突厥传》云其“众二十万”。这20万人与内徙的6~7万,以及被唐军消灭、俘获和逃亡的人口数相加,30余万应无问题,正与我们所估料的西突厥人数相吻合。
  (三)关于回纥(回鹘)的人口数量
  回纥在隋时称为铁勒,分布在今贝加尔湖一带。隋朝末年,趁突厥南下之际,它南迁到婆陵水(今色楞格河)流域一带游牧。据《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当时“胜兵五万,人口十万人”。突厥被唐朝灭亡后,回纥吸收了其部分人口,人口数量得以增加,所以到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回纥能派“五万骑”帮助唐朝破西突厥,收复北庭。如果凭借其本部的10万人口,派出5万骑兵助唐,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天宝初年,唐朝再度灭突厥后,回纥逐渐完全控制了突厥旧地,达到极盛。以致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大举南下时,唐朝开始得到的情报是“回纥登里可汗倾国自来,有众十万”。这南下的10万人,加上留在原地的,估计有20-30万人左右。贞元四年,回纥改称回鹘。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被黠戛斯10万骑兵攻破,人口四散。
  唐代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人口分布约略如上所述。尽管我们在论述时,试图更科学些,但是,我们所得出的人口数量具有很大的水分,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在:伊州、西州中都督府、北庭都护府、安西大都护府等所辖地区的人口数量主要以天宝年间为依据,而吐蕃、突厥、回纥等的人口数,则是他们极盛时期的数字。因此,这些数字中的重复或者遗漏之处在所难免。
  在部族构成方面,唐代丝绸之路经过的诸国和地区的部族族属与隋时相比,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唯一的区别在于,唐代的民族融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各边地部族杂居的现象更加明显。在民族融合空前加强的形势下,部族的族属特征就没有以前鲜明。正因为如此,在原来部族的基础上,也演变成了一些新的部族,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回纥。
  回纥是由九姓氏族联合组成,唐发生“安史之乱”,回纥出兵助唐,收复了长安、洛阳,后与唐结成“甥舅姻亲”关系。按其本意,回纥乃是“联合”、“结合”、“同盟”之意。其族源据《旧唐书,回纥传》云:
  回纥,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其众微小,其俗骁强,依托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之铁勒??隋开皇末,晋王广北征突厥,大破步迦可汗,铁勒于是分散。大业元年,突厥处罗可汗击铁勒诸部,厚敛其物,又猜忌薛延陀,恐为变,遂集其渠帅数百人尽诛之,铁勒由是叛。铁勒始有仆骨、同罗、回纥、拔野古、覆罗,并号俟斤,遂称回纥焉。
  可见,回纥最初是属于匈奴人,在北魏时为铁勒(别号高车)六部之一的袁纥部。回纥的组成,据两《唐书》和《唐会要》记载,有内九族(又称九姓回纥)和外九部(又称九姓乌古斯)。内九族是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耶勿。所谓外九部,是指到了唐初,以强大的回纥为基础,联合或收并仆固、浑、同罗、拔野古、思结、契苾、拔悉密、葛逻禄,加上阿跌部,又称“十姓回纥”。
  回纥这个迅速崛起的部族,到唐朝中叶,统辖的疆域十分辽阔。据史籍记载,其疆域是“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①,大致相当于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接贝加尔湖,南边与唐王朝为邻。
  回纥的崛起,给丝绸之路东段、中段的部族构成以重大影响。从此以后,丝绸之路东段、中段的许多部族与部落逐渐被融合,他们的名称在历史舞台上也就销声匿迹了。

附注

① 详见《资治通鉴》卷90。 ①《资治通鉴》卷175陈宣帝太建十三年条。 ② ⑥⑦《隋书·西域传》。 ③《资治通鉴》卷175陈长城公至德元年条。又《隋书·西域传》云:“汶州总管梁远以锐卒击之,斩千余” ④《资治通鉴》卷175陈长城公至德元年条。 ⑤《资治通鉴》卷176陈长城公至德二年条。 ①《隋书·西域传》。 ①《中国历史研究手册》第31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② 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卷24云:“西域米国胡人,入中国者,因以为姓。” ①⑥《周书·突厥传》。 ②《隋书·突厥传》。 ③《通典》卷197《突厥》。 ④《新唐书·突厥传》。 ⑤ 林干:《突厥史》第9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①②③《隋书·突厥传》。 ①《旧唐书·地理志一》。 ① 岑仲勉:《隋唐史》(下册),第374页,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②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第一章,武汉大学出版社。 ①《旧唐书·地理志三》。 ②《新唐书·西域传》。 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唐时安西四镇所辖地区的社会生产性质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农耕经济的比重日益增大,游牧经济的比重日益缩小。这一变化,就直接影响到当时兵、民的比例关系 ①②《新唐书·西域传》。 ①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第16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本书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五代、宋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明朝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问题,丝绸之路人居生态环境的变迁等内容。“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汇集了中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丝绸之路各学科领域研究成果,是国内最权威、最全面、最系统的学术著作。《丝绸之路人口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历史、民族、宗教、人口、文化、艺术等多学科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