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西域帽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934
颗粒名称: 第十七节 西域帽冠
分类号: K875.2
页数: 8
页码: 158-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域帽冠的情况。其中包括卷檐虚帽、尖顶贴金镂花冠、三尖无缘冠、扇面形无缘冠、圆形小花帽等。
关键词: 西域 帽冠 服饰

内容

帽子是服饰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位于头部,古代概称“首服”或“头衣”。其用途反映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唐代前后的一段时期,中原地区不仅盛行“胡服”,更欣赏“胡帽”。现介绍几种唐代的“胡帽”形式与其类别。
  卷檐虚帽 此帽常见于中亚地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它的形式与斯基泰人、匈奴人、西域胡人等喜戴的尖顶帽接近或类似。这种帽式流传较广,如汉人面像一类的陶俑、敦煌莫高窟45窟壁画的胡商以及中原地区唐墓出土的胡俑都戴这种帽。阿斯塔那古墓发掘的驮夫俑即戴此帽冠。俑的面相为西域胡人特征,头上戴着白色尖顶毡帽,帽檐外翻(卷檐)显出红色衬里。毡帽两侧染绘红色四角菱纹。卷檐毡帽曾流行中亚。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曰:“从大食国以东,并是胡国,即安国、曹国、史国、石骡国、米国、康国..衣着白㲲衫,裤带及皮裘……”唐代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云:“织成蕃帽虚顶尖,细㲲胡衫双袖小。”传说与书中记载基本相符。粟特商人是丝绸之路频繁往来的民族,粟特人是康国、安国、石国九姓胡人的总称,他们也戴卷檐白毡帽。
  尖顶贴金镂花冠 回鹘王室与贵族戴的最显贵的帽冠,是一种仿古波斯尖顶形帽冠——“尖顶贴金镂花冠”,冠的四周饰珍珠,系红丝带于颌下,富贵高雅,显示王室贵族身份。
  三尖无缘冠 此冠呈黑色圆筒形,帽顶耸立三叉尖顶,一块黑纱垂至上臂或肩后,系带打结于颌下,显得威严庄重。
  扇面形无缘冠 此冠为黑色呈扇面形耸立于头顶,系带打结于颌下。无缘冠突出扇面更加醒目。
  圆球形无缘冠 此冠呈黑色圆球形耸立于头顶,系带打结于颌下。束辫于冠前或后,也有短发梳于脸额两旁,年轻、洒脱。此帽冠为年轻贵族所戴,表示是尚未“加冠”的青年男子。
  如意金冠 此冠为王室贵族女性帽冠。多数是头梳“博鬓”,倾向两侧,冠顶插饰如意形贴金饰物,再饰以金凤凰、花钗与步摇,金耳环层层叠叠下垂至肩,更显巍峨
  华丽。
  便帽 以黑色布巾在头部与前额右侧各系扎打结,轻便灵活,显示了随意性。此帽为北方游牧民族戴的一种便帽。
  圆形小花帽 此花帽原在柏孜克里克石窟20窟内的一幅壁画上。壁画中手捧莲花托盘的供养童子,头戴圆形小花帽,与现今维吾尔族喜戴的花帽类似,只是现在的花帽花样繁多,色泽、纹饰变化多端。此帽冠形象,为研究维吾尔族花帽的缘起、流变,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资料。
  白色帽冠 摩尼教崇尚白色,白衣白冠,素洁一身。他们戴的帽冠,形式各异,主要是显示身份,其次是帽冠风格。摩尼教主帽 此帽冠是一种左右对称,互相连接的绘有卷云纹贴金饰形状的扇形无缘高冠。帽冠装饰华丽,镂刻金饰闪烁光亮,高耸于头顶,象征教主身份。
  白色扇形高冠 此冠呈扇面形,为前后双重,显现立体感与素白高雅。束红丝带于颌下,是一般摩尼教僧人戴的帽冠。
  直筒形白色高冠 此冠为抄写经文的摩尼教信仰者戴的帽冠,其面相与气质温文尔雅,显示学子风度。
  白色无缘帽冠 此冠呈直筒形,帽冠中心显现几道波折,帽檐右旁垂下纱帷,此为摩尼教女教徒帽冠。
  武士帽盔 武士帽盔多从泥俑、塑像中显现。帽盔呈多种风格,有蓝格尖角形帽盔,还有帽盔垂至双肩并连顿护颈的头盔便帽,此便盔系用皮制、绢制等质地,轻便保暖。鸟羽形帽盔头部呈尖角形鸟羽状,两侧形成鸟羽半圆状的装饰物,既对称又和谐,帽盔连顿护颈,仅露出面部。还有一种皮制帽盔,两侧有掩耳,身披系结风衣,全身穿鱼鳞甲,穿甲裤,边缘与腰带饰有流苏,是传说中的毗沙门天王。
  浑脱帽 此帽又称“胡帽”、“胡公帽”,是西域人常戴的帽饰。制作讲究的胡帽,质地面料采用织锦,帽的顶部呈尖形,四周织花纹或镶珠玉。《唐书·五行志》曰:“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由此可见,开元天宝时期,胡服胡帽已在中原地区流行。唐代元稹诗《法曲》中亦有描述:“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中描绘: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㲲胡衫双袖小⋯⋯”诗中提及中亚石国也流行胡帽,胡帽流传极广,覆盖面大,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情趣与风格。
  幂䍠 帷帽 吐鲁番出土文物中,妇女首服,初见幂䍠,复见帷帽与胡帽,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的演变。《旧唐书·舆服志》载:“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着幂离。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新唐书·舆服志》载:“初妇人施幂䍠以蔽身,自永徽中始用帷帽,施裙及颈。武后时帷帽益盛,中宗后乃无复幂䍠矣……至露髻驰骋而帷帽亦废。”从幂䍠至帷帽其间经历120年左右,后又露髻,即可窥见唐代妇女首服的不同变化与演进。世俗文化与帽冠形式的交汇,反映了这一时期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
  幞头 首服幞头在西域流行。首见库车克孜尔千佛洞34窟壁画窟顶汉族供养人形象,此窟年代大约为南北朝至隋代。供养人头戴一顶蓝色幞头。其次,见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男立俑,即头戴一顶黑色幞头。还见于打马球俑、宦官俑等头部都戴幞头。由此可见,这种首服在西域流传较广。
  幞头是由幅巾、包首或燕巾演变而成,始创于周武帝。以三尺黑绢向头后幞发,故称“幞头”。有史书曰:“幞头样式变化万端,分软裹、硬裹两大类,质地以罗、绢制作巾子,缠裹头部,没有固定的外形,或结扎脑后、头顶部位,此为软角幞头;藤草或丝编成内壳,外糊罗或绢,再涂黑漆,显其挺直与棱角,称硬角幞头。”《梦溪笔谈》曰:“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引文中已充分说明幞头形式发展到了宋代已成为朝廷命官与庶民同戴的帽冠,官帽亦由此渐渐演变而成。
  总之,西域不同帽冠的发现,是一个时代的反映,是与它所处的特殊环境相联系的。西域扼古“丝绸之路”枢纽,东西方文化曾在这块土地上有过繁荣和发展。作为衣饰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帽冠造型,在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过程中,形成了西域丰富多彩的帽冠文化,它的自身价值在于包蕴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意向所形成的独特民族风格。
  帽冠形式同时呈现着社会风尚的开放,当时的西域男子都戴帽冠,女子则梳高髻或戴冠,很少抛头露顶,既是一种风尚,又是一种习俗。《释名》曰:“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古代人蓄发、戴冠,主要作用于韬敛头发。冠是古代人头上帽冠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放牧与狩猎,戴帽伊始,初为御寒、防风沙之用,进入城镇定居之后,社会的繁荣,经济文化的昌达,从帽冠上即可显现出戴冠与便帽的尊卑贵贱之分和王室贵族与普通平民的区别,这是历史发展的使然,是社会贫富不均的缩影。
  树下人物图
  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绢画绘出站在树下的主人公身穿加襕袍服,腰间束带系笏,头戴青黑色幂䍠。此帽冠形式遮蔽面积大,从头部呈尖顶形,颈部与前胸、肩后全都障蔽。《中华古今注》载:“幂䍠,类今之方巾,全身障蔽,缯帛为之。”该绢画原出土于吐鲁番古遗址。幂䍠形式虽未见实物,但绘画中人物所戴此帽也极珍贵。而在现今新疆的偏僻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出门时为避风沙,仍喜用大幅方巾盖头至前胸与肩后,仅露脸面,它与幂䍠形制有着某些内在的渊源关系。幂䍠形式来自北方游牧地区,也是胡帽的一种。游牧地区多风沙,为不受其侵害,男女均通用。《周书·吐谷浑传》、《魏书·氏族传》都载有:附国,即汉之西夷,其俗“或戴幂䍠和多以幂䍠为冠。幂䍠是具有原始遗风的首服,为西域少数民族独具的一种衣冠服饰。
  帷帽也是胡帽的一个类别。从新疆石窟壁画与出土文物中即可窥见,它的出现证实了西域时期曾盛行此类帽冠。帷帽是一种宽檐笠子帽。多采用黑色罗纱制成,四周一周宽檐,檐下垂有丝网、薄绢,长度只到颈部,称为“浅露”。帷帽与幂䍠的不同之处是它的形制类似席帽,即帽顶呈圆形,用黑色罗纱制成硬壳,帽檐上装饰短网或以绢作折褶。《说文解字段注》载:“帷帽,如今席帽,周围垂网也。”此两种帽冠都为妇女远行时遮蔽脸面而用。帷帽的出现,也是社会风尚的开放,妇女帽饰不像幂䍠帽冠拘谨,那是一种古老礼教的约束。
  帷帽适合西域民族行走或骑马时戴用。《清代通史》载:“哈萨克女子嫁后,逾一二载,其姑换戴白布面衣,其制以白布一方,斜纽如袋,幪首至颐而露其目,上覆白布圈,后被檐檐然,下垂至肩(长二尺余)⋯⋯此古礼之仅存者。”现今的哈萨克老年妇女仍喜用大幅白色或深色大幅方巾,出走远门时,虽没有类似席帽的尖顶,但披头盖身又保暖防风沙,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