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翠髻高耸绿鬓虚——高昌发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920
颗粒名称: 第十二节 翠髻高耸绿鬓虚——高昌发式
分类号: K892
页数: 5
页码: 135-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高昌发式的情况。其中包括宝髻博鬓、双丫髻、椎髻、回鹘髻、低髻等。
关键词: 高昌 发式 鬓虚

内容

发式梳理与地域环境密切相关。高昌是西域名城,“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为东西方交通中枢。高昌东接河西走廊,西达龟兹,南通大漠,北越天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促使中原的汉族人、外域的西方人以及中亚人往来频繁,流居于此的民族成分复杂,多民族的聚居使高昌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现仅从高昌寺窟壁画、出土绢画、泥俑等发式造型的文化资料中即可印证它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反映了高昌时期的人物风貌,而且在这个开放性的区域内,更显出当时世人的文化心态,从而印证了高昌地区与内地汉民族文化的密切联系与息息相关的交融印痕。下面列举的几种主要发式,因人物造型与衣冠服饰的巧妙配衬而相映生辉、引人注目。
  宝髻博鬓 《贵妇礼佛图》是唐代风格的代表作,是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的一幅壁画。图中贵妇身着汉装红色锦衣,尤为突出的是她那乌亮的黑发云髻高耸,两侧博鬓蓬松,高髻鬓发间饰金钗、花蔓与步摇。博鬓即以鬓发掩耳或往后掩拢的发式,是一种礼仪性的发髻。《舆服志》载,此髻鬓发多为宫中后妃、高贵妇女所妆施。它繁富高雅,浓郁瑰丽,常有一种炫耀意味,渐渐成为传统形式的贵妇发髻。正如唐代王建诗中所云:“翠髻高耸绿鬓虚”,即泛指高耸的云髻发式。宝髻博鬓呈现出艳丽的美感形态,构成了时代的审美特征。
  双丫髻 《贵妇礼佛图》中贵妇身后的侍女头挽的髻式,是梳于头顶两侧系结成两个对称的发髻,此髻也有结于双耳两侧的样式。这种髻式是唐代少女盛行的双丫髻。壁画中那位侍女头梳双丫髻,虽未插花钿、金钗,却充满了少女青春的活力,呈现秀美的情调。
  椎髻 此髻式流行最广,延续最长,是古代妇女经常梳理的发式。它以结椎式的变化,将头发拢结于头顶或两侧、或前额、脑后,再扎束后结挽成椎,用金钗或玉簪贯住,高耸于头顶或两侧的一椎、二椎、三椎样式。此髻式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泥俑,她脸部敷彩、粉妆,丰腴的圆脸显出唐代时尚的环肥之美。她头梳高髻,两鬓贴面,束之于顶做椎状,即“一撮之髻,其形如椎”。《旧唐书·太宗诸子传》曰:“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它证实了椎髻是西域最早兴起的发式。
  回鹘髻 此发髻为西域妇女流行的发式。出土的绢画和泥俑多见此发式。梳理方式巧妙,先将乌发拢上再反绾,也有编挽成惊鸟双翼欲展之势,故此髻又称“惊鹄髻”。此髻也流入中原,宇文化及《妆台记》描述:“开元中梳,‘双鬟仙髻’、‘回鹘髻’。”此髻式在“永泰公主墓”石椁线雕中也有梳回鹘髻的人物形象。这种髻式受到妇女们的青睐,三国时魏国诗人曹子建曾描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它具有一种装饰性的韵味,衬出人物形象与仪容更加俊美。
  低髻 绢画《弈棋图》中那位端茶盘的侍女即梳此髻。它的梳法是将乌发挽于头顶,再拢起压成低髻。此髻虽没有高髻那样繁富浓艳,却也明丽清秀,自有一种少女的妩媚与秀丽。文人墨客也有叙述,牛峤《菩萨蛮》曰:“低髻蝉钗落。”温庭筠亦称低髻“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①低髻为侍女所梳发式。
  双鬟望仙髻 此发髻见于阿斯塔那出土乐舞女俑。此发髻皆结鬟而成,为了便于梳妆,有的也加上假发,分成两个鬟髻于头顶两侧,双鬟做环形中空,势如盘旋之态。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云:“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高环巍峨,即传为“高鬟望仙髻”。
  假髻 西域妇女爱梳高髻,为增加发髻的高度和髻式能够变化多样,于是流行一种假髻,又称“义髻”。《新唐书·五行志》曰:“贵妇以假髻为首饰。”妇女梳高髻并非由真发梳成,少数预制假髻,由此可见,唐代世俗生活中曾流行假髻。假髻古时称“发髢”,即假发,它用细铁丝编织成假髻形状加在妇女发髻之上。吐鲁番阿斯塔那531号墓出土了木制假髻,唐代称为“鬃”罩在发髻上,并用铜钗固定,其底部有洞眼。它以薄木制成,外表涂成黑色,绘上白色,忍冬花纹。出土假髻仅此一例,是珍贵的实物资料。
  假髻并非从唐代开始,据《晋书》载:“..公主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头。”《通典》载:“白舞一人,方舞四人,白舞今阙。方舞四人,假髻,玉支钗,紫丝布褶,白大口袴,五彩接袖,乌皮靴。”这是初唐时乐舞者戴假髻以及穿着各色舞服的描述。
  螺髻 此髻为佛像发髻。状似螺旋式盘于头顶。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佛陀或壁画菩萨大都是此发髻。螺髻源于印度,大致分圆锥型、蜂巢型和束发加冠的髻冠型。并随宗教传入西域和中原地区。
  半翻髻 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出土的绢画中有一位少妇,面部丰腴白润,轻施妆靥,姣美艳丽,她头梳半翻髻,先将青丝黑发往上拢结于头顶,再反绾成髻。《妆台记》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贞元中梳归真髻,贴五色花子。”绢画少妇梳半翻髻,帖花子(花靥妆)与记载相符合。
  总之,发型变化多样,不仅增添了仕女仪容的俏丽、俊美,又能显现出女性的年龄与身份。从古至今,中国妇女的发式千变万化,繁富多彩,唯有高发髻为千百年来最基本的发型,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所见妇女梳挽的高髻具有渐向高大发展的趋势,到了隋唐,更是高发髻盛行时期,崇尚高发髻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与崇美心态。仅从发式的造型变化,即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一面。因此,研究发髻的审美特征与变化,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高发髻受到妇女们的青睐,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装饰性。它能将仕女、贵妇们喜爱的金银、珠宝、翠玉等饰物分插于发髻间,显出东方妇女的优美与高雅。发髻上的饰物名目繁多,略写一二。
  步摇 是一种上有垂珠,再插以翠珠金玉的饰物。插在高髻之间,垂珠玉摇摇欲坠,即曰“步摇”。《释名·释首饰》载:“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咏步摇花》曰:“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叙述如何制作步摇、样式与动势。傅玄诗曰:“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珠环约素腕,翠爵垂鲜光。”突出了步摇美丽的造型,使观者从视觉上产生一种鲜亮、倩丽的美感。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中亦吟诵:“云鬓花颜金步摇”,金步摇为高发髻增添异彩。
  花钿 是一种用金、银、珠玉串成花形的饰物。何逊《咏照镜》曰:“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南朝梁丘迟《敬酬柳仆射征怨》曰:“耳中解明月,头上落金钿。”金钿与仕女冠巾相配,更显豪华夺目。
  簪钗 单股的簪,用来贯发,有骨簪、金簪、玉簪。质地为金、玉、翡翠、珠玉等。金钗为双股或多股,用钗簪插高髻。温庭筠《上盐铁侍郎启》中即描述:“珠履三千,犹怜坠履;金钗十二,不替遗簪。”“十二金钗”泛指金钗之多,是个虚数词。李商隐《偶题》诗中曰:“傍有坠钗双翠翘。”发髻侧旁插金钗,而且簪翠。古代文人诗中留下了当时发髻装扮的修饰美,反映了唐代仕女妆饰的美艳丽质,构成时代审美特征。
  西域妇女不仅重视发髻的梳理与装扮头饰,还注重头型与发型的关联。据说,西域的龟兹国、疏勒国的妇女生产后,以木压头,以形成扁形为美。

附注

①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①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