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石窟外域人像造型与衣冠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917
颗粒名称: 高昌石窟外域人像造型与衣冠服饰
分类号: K875.2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萨珊波斯贵族供养人特写 柏孜克里克石窟内壁画供养礼佛图中心佛像右侧有两位萨珊波斯贵族供养人特写像,是迄今为止国内少见的域外人物形象,是高昌与外域文化交流的明证。衣冠服饰有其鲜明的特征,与西域民族衣冠特征同中有异,反映了交融的内涵及其渊源关系。
关键词: 衣冠服饰 人像造型

内容

萨珊波斯贵族供养人特写 柏孜克里克石窟内壁画供养礼佛图中心佛像右侧有两位萨珊波斯贵族供养人特写像,是迄今为止国内少见的域外人物形象,是高昌与外域文化交流的明证。衣冠服饰有其鲜明的特征,与西域民族衣冠特征同中有异,反映了交融的内涵及其渊源关系。
  萨珊波斯贵族供养人双手合掌,虔诚跪拜。面部黑瘦,浓眉大眼,浓密的黑色胡须与黑色多根发辫垂于前额,散于肩部。头戴白毡折巾帽,穿着圆领窄袖黑色皮袍,两袖上臂间、前胸与袖口镶浅绿色皮饰,装饰的变化使衣饰独具特色。双胯系皮护,束金环饰腰带,垂下数条短带为装饰,袍服边缘露出毛皮。波斯萨珊贵族供养人站立者面部方圆,肤色白皙,浓眉虬髯,双眼碧绿,头梳多根辫发,垂于前额与双肩。衣冠服饰呈现豪华气派。头戴羽尾形白色高冠,帽边缘镶饰绿松宝石。身穿浅色圆领窄袖皮袍,右衽开襟处显现三个纽襻。双肩镶红色护肩。腰下与两胯系护套,束连珠纹革带,附饰若干短带饰。衣冠穿戴俨然一副波斯显贵模样,他双手托金盘虔诚地向佛尊供礼。
  西亚贵族供养人特写 供养礼佛图壁画内左侧有两位西亚贵族供养人形象。
  供养人形象中有位白头发、白胡须、白眉毛的老人。神态清癯,身板硬朗。头戴包巾于脑后打结垂下。穿一身黑色圆领窄袖袍服,上臂、袖口与边缘镶绿色边饰,腰束白色带,一身素色,双手合掌虔诚礼拜。
  供养礼佛图壁画左侧有一位供养人像,面部白皙,浓眉大眼,浓密络腮胡。头戴黑色圆形覆盆式帽冠,帽顶部镶浅色条饰,顶部呈方形,显现一种立体感。身穿圆领,窄袖,镶边,右开襟的红色锦面皮袍,边缘翻毛。束连珠纹革带,垂下数条短带,腰下围护腹、护胯,下身着裤。足蹬长筒皮靴。双手托金盘跪拜供养。
  壁画中外域人物形象与其穿着的衣冠服饰,反映了高昌地区整体衣饰文化的信息,是其整体文化的浓缩以及与外域文化频繁交流的明证,为研究、考证高昌地区与域外文化接触、衣冠形式相互融合,提供了形象资料。
  出现在高昌石窟壁画中的域外形象与高昌贵族及供养人一样虔诚拜佛,且以贵重金银供奉。壁画人物造型逼真、鲜明,从衣冠服饰整体形式窥见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征。圆领或翻领窄袖袍,戴帽,束腰带,足着靴,与我国史载基本相同。《梦溪笔谈》云:“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鞢〓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所垂鞢〓,盖欲佩带弓箭、帔帨、算囊、刀砺之类。”中亚、西亚游牧民族的衣冠穿着与西域胡服大同小异,与其重要纽带的地缘、物缘乃至神缘不无关联,从而形成独具特征的服饰文化。
  地理位置的相邻促成中亚、西亚与西域唇齿相依,互相依存,其渊源关系可追溯到西域形成之前。当时中亚、西亚与现今新疆地区都在泛指的西域这个地理概念之内。在这样一个大范围内,彼此频繁交往、相互吸取、交融,从生活习俗、衣冠服饰乃至文化传播等方面,息息相通,共同创造了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衣饰文化。
  实际上,中国与古代波斯(现伊朗)早在两汉中叶就曾友好往来、接触频繁。萨珊时代(公元226~651年),“丝绸之路”畅通,两国互通贸易与文化交流,丝绸似一条彩带,贯通东西方文明,荟萃于西域大地。西方输入玻璃器皿、宝石、香料、银器,还有萨珊银币。在新疆绿洲大地上,曾陆续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高昌故城、雅尔湖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萨珊银币,这是当时交流的物证。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