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半臂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888
颗粒名称: 龟兹半臂装
分类号: K875.2
页数: 2
页码: 084-0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贵族除穿着裤褶服,还要罩一件精致织锦的半臂装,显示其华丽、高雅。
关键词: 龟兹 半臂装 西域服饰

内容

龟兹贵族除穿着裤褶服,还要罩一件精致织锦的半臂装,显示其华丽、高雅。现藏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内的原为克孜尔石窟的《龟兹国王托提卡及王后像》壁画中,龟兹国王与王后穿着的衣冠服饰,既豪华高贵,又花团锦簇,服饰的质地与款式也有别于一般庶民。
  国王托提卡穿着折领对襟锦袍,边饰三角形几何纹饰,外套一件半臂锦衣,下身穿裹腿锦裤和尖头形乌靴。他右手握短剑,左手持薰香,束镶银饰宝带,身后佩长剑。头部圆光边沿呈放射状,威严中带有神秘意蕴。国王发式为前额中分短发,脑后束锦带,长发垂至颈部。显现出国王气宇轩昂,服饰华丽,独具龟兹特征。
  王后斯瓦扬普拉芭是梵文名。她内着紧身间色衫,外罩半臂翻领齐腰锦装,下身穿白底小素花曳地无褶裙,透出素雅大方的神态。她手持珠链,头饰圆珠型帽冠,披肩长发自然垂落,肩臂两侧有巾帛飘下。以此壁像。克画为例,证实了半臂装在西域的流行,它适合配当时紧窄的上衣,也是一种时尚。
  《魏书·西域传》载:龟兹“其王头系彩带,垂之于后”。另有史书记载:龟兹“王以锦蒙顶,着锦袍,金宝带,坐金狮床”。史书记载与石窟造像基本相符。
  克孜尔哈第11窟壁画,龟兹贵族人像中龟兹贵族穿裤褶服,束腰带佩剑,着乌皮靴,也穿着半臂装。说明半臂装流行于龟兹贵族中,佩带长短剑,证实了他们尚武的习俗。
  中原地区也流行半臂装。据《事物纪原》载:“隋大业中,内宫多服半臂,除却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江淮间或谓绰子,士人竞服,隋始制,今俗名搭护。诗人李贺的《唐儿歌》中也描绘半臂装:“银鸾?光踏半臂。”《摭言》中也称半臂为“锦半臂”,即以质地上好的织锦制成半臂装。
  龟兹石窟壁画人物形象着半臂装,与汉装半臂同中有异,龟兹半臂装仍保持自己的特色,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与肩臂平齐,边缘镶锦边的半臂装;另一种为袖口带褶边、似喇叭形呈波浪状的半臂装。细微的着装变化,包含着龟兹人的审美观与创造的个性风格。
  壁画中龟兹衣装的色彩,体现了龟兹人对色彩的偏爱。一般则以绿、白、青等冷色调,间以黑、赭等对比色。从款式与色彩的融合,展现一种淡雅、柔和的服饰美感,是龟兹人衣饰的独特风貌。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