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铜镜 锦套 粉袋与化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874
颗粒名称: 第七节 铜镜 锦套 粉袋与化妆
分类号: K875.2
页数: 2
页码: 062-0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出土的铜镜、锦套、粉袋,是仪容修饰不可缺少的饰物,证实了当地妇女重视容貌、仪表、头饰等的整体美,是文明生活的一种表象,也是当时社会的风气。
关键词: 铜镜 锦套 粉袋 化妆

内容

尼雅遗址东汉墓出土了不少珍贵的文物,为研究、考证西域汉代时期世俗社会、乡土民情与审美情趣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出土的铜镜、锦套、粉袋,是仪容修饰不可缺少的饰物,证实了当地妇女重视容貌、仪表、头饰等的整体美,是文明生活的一种表象,也是当时社会的风气。
  铜镜是化妆、仪容的照面用品。“以铜为镜,可正衣冠”。此镜刻有“君宜高官”吉祥祝愿语的汉字铭文,由内地传入西域,实为珍贵。铜镜外观呈圆形,有一略带蝙蝠形柿蒂纹钮座,直径12.4厘米,钮高0.6厘米,钮座外有8个小连弧,连结弧内有8个小圆圈,纽孔穿有一条绸带,带的两头有结头。
  铭文铜镜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汉代,铭文铜镜不断发展,出现了“家长富贵”、“长宜子孙”等祝愿铭文。“君宜高官”铜镜至今仍光泽如新,体现出当时的抛光制作工艺非常高超,达到了当时青铜工艺的高峰,是一件传世珍品。铭文铜镜的出现,反映了当地民族对它的珍爱,作为随葬品陪伴着故去的主人,也意味着铜镜的发展与使用非常广泛。
  铜镜锦套不仅保护铜镜,也是一件工艺精湛、质地上乘的丝织饰物。锦套以草绿色为底,配以宝蓝、绛紫、黄、黑和棕色丝线织绣,以锁绣法织出豆荚纹、花草叶纹,纹样与色彩的协调使锦套繁花似锦,又镶饰绯色细绢,以两条长绢带缝缀于镜套两端,绢带与锦套自然地绑结于一处。锦套直径12厘米,带长25厘米×2.5厘米,色泽艳丽,光彩夺目,是一件珍贵的装饰物。铜镜、锦套的出现,毋庸置疑是当时经济发展、物质文明及中原文化交流的结果。从中可以窥见,仪容美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西域民族仪容审美观念的变化。
  刺绣粉袋是装铅粉化妆用的粉袋。粉袋以白绢做底,绣草叶纹、绿叶纹、间以红色S形纹饰,使小小的粉袋具有了装饰韵味。
  粉袋高7厘米,宽4厘米,精巧美丽,边缘缀饰红色菱形纹暗花绮,是汉代被誉为工艺复杂的杯纹罗,织造细密,花纹匀称,堪称汉代织品中的精品。粉袋出土时用绢条扎住袋口,内装少许黑色块状物,属铅粉变质后板结成的块状。
  胭脂包是妇女化妆用品。此包以黄色细绢包裹,内装少许朱色粉末,用白色丝线扎袋口。袋口边放着残存的棉花,已被染成绛紫色,大约是墓葬女主人生前化妆时使用过的胭脂团。
  粉袋与胭脂包的发掘证明,远在汉代,西域妇女已经注意面貌仪容的修饰,铅粉、胭脂则是化妆的实物资料,证实了当地妇女不仅敷粉,且用朱色粉末,即用胭脂抹脸。胭脂名称较多,亦名燕脂、焉支。正如五代后唐马镐《中华古今注》载:“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妆。”
  胭脂红粉妆,是妇女对自身进行的仪容修饰,是自然美与修饰美融为一体的妆饰,它又折射出西域妇女审美观念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状况,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妇女化妆条件得到改善,才能创造出仪容美的整体审美效果。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