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犍陀罗佛像造型与西域文化的融合——造型与发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0871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犍陀罗佛像造型与西域文化的融合——造型与发式
分类号: K877.49
页数: 5
页码: 057-0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犍陀罗佛像造型与西域文化的融合——造型与发式情况。其中包括妇女塑像、半裸菩萨塑像、菩萨像砖、塑造头部像、菩萨像等。
关键词: 佛像造型 发式 西域文化

内容

“丝绸之路”的畅通,成为联结东西方两种文化交流的纽带,西域是我国中原文化、希腊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交融的荟萃之地。西域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逐渐成为开放的、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交流的区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区域。
  西域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继续与外来文化交汇,而且有所发展,将外来艺术的精华融入本地区特色,呈现出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繁荣景象,宣传宗教的犍陀罗佛像造型艺术也随之而来。犍陀罗绘画、塑像佛像造型不仅对西域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古代塑像造型也有极大影响,使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有所变化。
  西域的于阗、龟兹、疏勒为“丝绸之路”南北道要冲,是当时佛教东向、中原文化西去的重要汇合点。犍陀罗佛像造型对这些地区的佛像造型起着特殊的作用。西域画师借鉴犍陀罗艺术,并使其融合于本地域的造型特征,构建了自己的精神文化。
  妇女塑像 出土于南疆和田北部沙漠深处的约特干遗址,为汉晋时期的塑像。她的造型特征有着西方人的韵味,祥和、宁静的面部,端直隆起的鼻梁,微张的嘴部,含蕴着一种和谐美。颈脖间挂一串珠饰,胸前佩四瓣纹饰项链,衬出隆起的双乳,显出洁白光润的肌肤,柔软而有弹性的身体,平静自若的神态,富有变化的阴影线刻,显现出了塑像的立体感。她那发式很引人注目,披肩直发松散地垂于双肩,有着古埃及妇女的风采,又有希腊雕塑的神韵,更融合了西域人“男女皆蓄发”的习俗,自有一种美的内涵。
  菩萨像砖 浮雕式的人物形象造型,四周塑以圆点形连珠纹,菩萨像居中,圆形脸庞,细眉,双眼微闭,鼻梁端直,小嘴微合,显出含而不露的笑容。发式则以波状似长发梳挽成高髻,刻出环形饰物固定于发髻之间,髻顶显出圆形莲瓣式饰物,与双耳垂下的莲子式耳珰饰物对称,体现含蓄、柔丽之美。
  半裸菩萨塑像 头梳高髻的菩萨,髻顶四周装饰莲瓣式花饰,发髻高高地耸立在头部顶端,波浪式的头发卷曲在额际,显出一种婀娜、摇曳之感。半裸的上身不仅刻出肉体的质感,还具有一种象牙般的洁白光莹,更加映衬出那丰圆的面部,柳叶细眉,微闭的双眼,直通额际的鼻梁,含而不露的笑靥,显示了女性的人体美和生命的律动美。项饰、耳珰、璎珞与胸前佩戴的莲瓣式花饰及双臂美丽的臂钏搭配协调、对称,给予一种西方造型艺术的美的享受,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魅力。
  造像身后的背光与下身裤褶波浪式衣纹紧贴身体,既简洁又独具特色,蕴含一种宗教气氛。
  供养人头塑像 则以满头卷曲的波状型发饰最为醒目,又刻塑螺旋状细发丝,犹如一股小小的瀑布蜿蜒流泻,以获得音乐般的节奏美感。丰腴的圆脸,弯弯的细眉,通额的鼻梁和带有笑意的小口,无不渗透着一种特定文化的丰富内涵,反映了那个时代与特定环境中的美感形式。
  半裸菩萨塑像 刻画菩萨的面部表情细微巧妙。细眉双目,端直的鼻梁和微闭的薄唇,圆圆的面庞好像都带有笑意,眉宇间透出一股恬静的气息。脑前那缕缕波状发丝整齐地排列成弯曲的四股发式,与两侧卷曲短发相衬,是短式卷发的风韵。半裸的肌肤与项链、胸前交叉的璎珞、耳环、臂钏、胸花融为一体,呈现了人体造型内在美的气质。
  供养人头塑像 他的造型与上述菩萨像不尽相同,头发用包巾束成冠式,刻出层层波状的横竖纹理。面部丰腴,浓眉大眼,通额端直的鼻梁和那引人注目的曲波状的浓密连鬓八字胡须,须毛卷曲丰厚,犹如刚柔相济的“美髯公”。
  塑造头部像 此像造型特征显出粗狂的风格。人像双目圆睁,怒目以视,双眉与额间青筋隆起,牵动着鼻端与嘴唇似微微颤抖,又运用夸张手法在发丛中施以明显的阴刻,头发挺立、竖起,形成粗实、浑厚的“怒发冲冠”式,通体线条以气韵贯穿,赋予五官神情以极限夸张,突出人像造型的立体感。
  菩萨像 头戴莲瓣式冠髻,巧妙地扣住波浪式的发丝,左右肩部垂着美丽诱人的波状长发。冠髻中心有联珠式的饰物,形式为环状形,与莲形冠髻相衬,高高耸立于发髻顶端。面部肤色细腻洁白,弯弯的细眉,高高的鼻梁与半合的双目及微笑,妩媚多姿,耐人寻味。
  上述犍陀罗佛像大部分出现在新疆的明屋古文化遗址。它位于天山与库鲁克山之间的焉耆县西南约30公里处,再沿霍拉山东西走向的沙梁附近,即显现寺院废墟、佛窟遗址,时代约在公元六七世纪。焉耆,汉代时为焉耆国,唐时称“阿耆尼国”,为南疆名城,以明屋深藏犍陀罗佛像著称于世,其中被视为宝物的精品早被劫出国门,在国外展览、出版、收藏。珍宝面世后立即引起轰动,人们惊叹犍陀罗佛像造型在西域的传播、被吸收与融合,并产生了新的生命活力。
  人体的柔韧美
  犍陀罗佛像造型是希腊与印度模式的佛像塑像艺术。在传播东西方文化的古“丝绸之路”上,汇流于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最具特色的是传来了人体的柔韧美。据说,佛的造像在印度的早期和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曾塑成干瘦型的骨架,面像具有男性特征。犍陀罗佛像造型的流传,使中国自唐以来渐次把佛的造像中性化,例如,克孜尔石窟塑像及壁画中反映的飞天、伎乐菩萨以及明屋文化遗址中的菩萨像,全身裸露或半裸,几乎一丝不挂,突破了佛界的清规戒律,进入“佛国”殿堂。他们既是“善”的净化,又是人体美的化身,说明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审美观念已开始变化。
  犍陀罗佛像造型特征为全身塑成丰腴、柔韧、洁白莹细的肌肤,面部五官、胸部与双臂及纤细的双手,形成一个整体的轮廓线,仿佛浸润在含苞待放的花蕾中,运用凹凸法表现人体的质感,使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它还具有优美的写实感,使造像人体美达到一个极限,使之浑圆、丰腴、柔韧,产生视觉的美感。
  犍陀罗佛像造型特征,注重面部仪容修饰的和谐与一致。通额的鼻梁,微闭深凹的圆眼与含而不露的笑容,典雅秀美的神韵与希腊神像十分相似。可以由此联想,犍陀罗佛像造型大约是以宙斯、阿波罗、雅典娜为模型的,潇洒俊美,光彩照人。
  绿云高髻与莲瓣式发冠
  中国妇女素以乌黑、墨绿的头发引以为美。段成式《髻鬟品》即记载了青丝乌发梳成发髻的样式百余种,其发髻的名称以发型式样为准。如髻饰凤形冠,称“凤髻”;盘叠于头顶的发髻,称“螺髻”。“绿云高髻”流传较广,千百年来深受妇女们的喜爱。但是,高发髻进入神学领域却与犍陀罗造型艺术有关。犍陀罗佛像造型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头顶盘叠为圆形螺髻;其特征之二是波浪发式头顶戴莲瓣式发冠。犍陀罗式的发式为卷曲的波状,是西方人头发的特征。中国妇女的头发为青丝直发,是东方人头发的特征。
  犍陀罗佛像造型,引人注目的是那头顶盘挽的高髻,身披袈裟或半裸上身,安详、宁静的神态,似乎介于佛的标记与“神”的化身之间。戴莲瓣式发冠,赋予了象征意蕴,融写实性与装饰性为一体的莲冠,不仅使佛像造型巍峨耸立,华丽优雅,而且突出莲花的寓意。莲花,按照佛教宣传和宗教观点,是圣洁和高雅的含义。盈盈婷婷的红莲、白莲一尘不染,似乎给予佛教信仰者一种精神的安慰与寄托和象征性的追求。莲花在佛像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美。莲花的佛像意蕴通过犍陀罗佛像造型而传入西域,进入佛国天堂。
  犍陀罗佛像造型是希腊—印度式佛像艺术,它的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王远征印度河流域时将希腊文化传播到印度西北,部将塞琉古又在犍陀罗地区建立希腊人王朝,使希腊文化与印度佛像文化逐渐融合,创造出闻名于世的犍陀罗佛像造型艺术。这种造型艺术对西域影响极大,使西域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的色彩。宗教文化的宣扬与艺术造型的创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历经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盛行千年而不衰。迄今为止,西域的犍陀罗佛像造型仍然闪烁着独具特色的魅力。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